编者按:本文作者为洪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杜建刚先生,曾在本平台推出多篇原创文章。文中观点是作者本人对拳法的体悟,如有读者对此观点持有不同意见,请在文末留言与作者本人探讨交流。
手到脚不到,终归艺不高;手到脚也到,打人如薅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这是在武术界常有的的说法。
为何步那么重要?下面谈谈个人看法和体会,欢迎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请指正。
岳武穆九要中的第九要论——步,给出了答案: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详论如下:
“今夫五官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敌,皆本诸身,而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亦在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荡之机;抑扬伸缩,非步无以操变化之妙。所谓机关者在眼,变化者在心,而所以转弯抹角,千变万化,而不至于窘迫者何?
莫非步为之司令耶。而要非勉强以致之也。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为之催逼,不期然而然,莫之驱而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也。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然而无定位者亦为步。如前步之进,后步之随,前后自有定位,若以前步作后,后步作前,更以前步作后之前步,后步作前之后步,则前后亦自然无定位也。总之,拳乃论势,而握要者为步。活与不活,固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对太极拳来讲,步的关键性作用也是同样的。洪式太极拳讲究眼手身法步,要求眼、手、身的动作都要效法于步法,力起于足,可见步法的运用对劲力的发挥是根本性的,在正确练习和推手搏击中是重中之重。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个人认为,重视桩功的正确练习是个很好的办法。洪式太极拳的桩功分定桩与活桩,定桩是固定训练,比如洪式太极拳三换掌的左右裆劲训练、划圈以及”拔井绳”的训练等,都是固定桩功的练习。活桩是通过拳架运行来进行弓、马、盘、扑、歇等各种步法的训练。练桩功不是练肌肉力,练的是经筋力,练的是肌活筋长松圆的刚柔。练桩功的目的是练习手、足经筋劲力的贯通。这种训练,通过腰裆承转的裆劲转换,练习手足的虚实与裆劲的配合、以及步法的变化与周身的配合,实现对手足经筋力的松园贯通是太极拳的训练核心。太极拳的拳架训练,是活桩功法的训练,对于太极拳追求的应物变化是很好的练习。
具体的做法:一是螺旋运动,二是虚领顶劲,三是气沉丹田。
螺旋运动是太极拳最基础的理论和方法,一切有为法都贯彻这一原则,不仅需要肢体、关节、肌肉、经筋的一动无有不动要符合形体上的螺旋运动,还需要经筋产生的本质劲力要符合螺旋运动。后面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都要遵循螺旋运动这一原则。
虚领顶劲,需要四梢领劲,其中肢体各顶端梢节的领劲,促使肢体经筋发挥出抻拔拉伸与收缩的劲力,同时使肌肉放松,这是刚柔相济的基础。做到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脚五趾抓地、力由足起,对步法的灵活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沉丹田,气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给人一种虚幻玄妙、虚无缥缈的概念,在文革及后来那个时代不提倡,洪师爷一般也不教。个人体会,气沉丹田练习的是腰裆松沉劲的转换和内劲的变化。通过腰裆的转动,把腰腹松沉旋转产生的力量按照避免双重的原则传输到不同的手足,其中骶关节的松沉转动使尾骨长强穴指向能产生省力杠杆需要的足部区域,实现杠杆力臂的调整,从而引导腰腹发出力量的方向变化,来调节双足的虚实,例如双足虚实与裆劲配合的“四五一”劲的练法,使手足通过腰裆转动连接为一体,真正能做到力由足起,进而保持立身中正、随遇平衡,形成太极拳刚柔相济的整体劲力。
还要说一下,气沉丹田是通过胸腔隔膜肌的上下运动,扩大胸腔肺部容积增加有氧运动的肺活量,并向下挤压腹部器官松沉到腰腹丹田区域,使内脏器官在经常性的螺旋运动的絞拉摩擦下增加了力量锻炼,锻炼所谓的内劲。这个过程,当然需要哼哈二气的逆腹式呼吸配合。不过,切不可过分强调这种呼吸的作用,否则横气填胸。气沉于腹有利健康,气浮于胸则有害身体,顺其自然呼吸就好。
通过这种长期不懈训练,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你会逐步地感受到步伐灵活、听劲灵敏、精神饱满、身体机能增强、气力收放自如等等。推手校技方面表现出,在灵活步伐的配合下整劲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