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月黑风高之夜,在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巷里,你影影绰绰地看到对面走来一个身形高大且肤色似乎与自己不同的男性。此时,这条小巷里没有其他人。请问你是选择继续和对面的壮汉相向而行,还是掉转方向、加快步伐离开巷子?可能不少人会选择后者,因为如果对方心怀恶意,那么自己将遭受难以预计的损失。
事实上,上述的反应已经成为很多人,甚至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过如果你再复盘一下这种心理活动,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在保命逻辑下的“简化算法”。因为在瞬间的直觉判断中,身形、肤色和男性等关键词,可能都是促使你退出小巷的“触发点”。而这些词之所以会成为触发点,是基于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例如对所在街区、城市状况的了解。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些口耳相传的刻板印象以及未必可靠的统计数据就会被调出来,让人历历在目。
若再深究一步,人们之所以会不自觉地运用“简化算法”,恰恰是因为信息不全。给人贴标签虽然是不完全准确的,却是相对安全的。不过我们也可以思考相反的情况:如果信息完整,例如我知道迎面走来的那个人具体是谁,甚至不用那么具体,而只是简单知道他的年龄和职业,就有利于我们做出精准的判断。科幻电影《匿名者》,就设想在未来的城市中,法律规定每个人都要在眼睛里植入一枚芯片——它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在一个数据框中实时显示每个路人的基本信息,而且你看到的一切都会被拍摄并上传到云端。这相当于将每个人都变成了流动的监控摄像头。犯罪将变得几乎不可能发生,除非当事人完全不顾忌后果。当然,影片试图展现一种伦理上的困境,让人们意识到“绝对安全”的代价——个人的私密时刻会被上传……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认为,基于人类现有的脑容量,一个人一辈子有效交往的人数是150人。倘若某一天人类的记忆力有了极大的突破(如借用电子存储设备),这个数字是否会被极大地提高?届时,人类就不需要“简化算法”了呢?直观来看,倘若你认识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叫得出他们的名字,那么身形、肤色和性别等标签可能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不安全感是否也会因此降低很多呢?知识不一定让人自由,但至少可以让人少些成见吧。作者:郁喆隽。选自《读者》杂志2024年第19期。那些闪光的日子,都有《读者》陪你见证。值班编辑:张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