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名师之路
深耕数学课堂
西交康桥紫薇东进小学教师
参加名师之路第27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为探索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不断进步,提高教学质量,10月25日至27日,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第27届“名师之路”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徐长青老师带来的是大单元视域下的《分数的意义》,徐老师的课充满激情,语言幽默,思路清晰。他的一堂课像是一个游戏,围绕着一副扑克牌,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整堂课轻松有趣。用扑克牌演示平均分的过程,教会学生有看得见的平均分,还有看不见的,都要转化到数学思维中进行研究。
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刘善娜老师带来示范课《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上创设情境——参观王爷爷的农场,刘老师没有把乘法停留在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层面,而是帮助学生上升到乘法是求几个几相加的算法层面。后续还能画写“生活中的乘法”。随后刘老师为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的讲座,提出上简简单单的数学课,做实实在在的小研究观点,明确学生表象特征的形成和内容延展的重要性。
全国优秀教师孙贵合老师本次示范课是《认识周长》,从“长”字读音,一字多音引入“周”,再深化“周长”。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师生平等和谐、充满着数学思维的课堂教学,给三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全新的体验。孙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了“让知识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随后孙老师《让知识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的讲座令人深思,发人深省。须知真正的思考是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自己的数学课精彩且有趣。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组成员顾志能老师执教的《容积练习》一课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不同方法计算容积,从而鼓励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顾老师的课让教师更加坚信只有把提问材料设计的更好,更贴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注重呈现的细节,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引发更好的问题。
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无痕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特聘专家徐斌老师执教《认识倍》一课。徐老师这节课的素材简约,但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进行有效的“深度学习”。徐老师巧妙运用变式,在更为多变的情境中延展学生的思维。以花朵素材为载体,让思维在“变”中生长。
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执教的是《加法数量关系》这一课,这节课让人耳目一新、眼界大开。周老师先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引出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体会模型的价值,发展模型意识。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概括数量关系,促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探寻加法数量关系的本质,在用数学语言表达关系的过程中自我建构了“总量=分量+分量”的加法模型,并逐步过渡到感受数量关系的一致性。
北京市特级教师刘延革老师作课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刘老师通过探讨面积公式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从根本入手,掌握所学,理解所学。刘老师强调:教师要关注核心概念,关注新课标理念,要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明确结构化教学重在关注数学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数学教学。
参训教师格外珍视此次学习的机会,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一丝不苟地做着笔记。那一本本写满了密密麻麻文字的笔记,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见证着他们满满的收获与成长。在这个学习的旅程中,他们用专注与勤勉,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文字编辑:汪雪丽
影音制作:数学组
审 核:董远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