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和黄医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分享会

文摘   2024-09-04 17:04   中国香港  

近日,和黄医药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了一场面向投资者的医师专家分享会,邀请一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领域的教授及意见领袖讨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前景。


- 以下是投资者与ITP专家的精彩问答节录 -

Q

国内ITP的流行病学现状如何?患者人数大约是多少?




我刚看完今天的门诊,差不多看了60个病人,其中ITP患者约占一半。在流行病学层面,很遗憾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都没有中国人自己的流行病数据,通常引用的是海外的每年2/100,000到4/100,000的发病率。这个数据对比我在实际临床中看到的病人数还是偏低的,因为ITP患者数量在我门诊中占了很大比例。整体来看, ITP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甚至超过了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Q
ITP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目前国内采用的是2020年制定的专家共识。通常情况下,连续两次检测血小板低于30×109/L(3万/μL),并且没有形态学异常,可以初步诊断为ITP。关键是排除其他继发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感染等。此外,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也在推广中,我们中心也处理了许多来自全国的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样本。除了血小板破坏增加,生成不足也是ITP的重要机制,TPO(血小板生成素)的检测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


Q
目前ITP的治疗现状如?一线、二线和三线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一线用得最多的还是激素。二线治疗药物选择相对丰富,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涵盖了重组TPO药物、TPO受体激动剂(如艾曲泊帕)、CD20单抗等联合治疗方案。二线治疗在实际临床中占很大比例。对于经过二线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三线治疗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它们的作用机制不一,但由于耐受性的原因,存在患者难以长期使用的情况。整体来讲,大家现在ITP的治疗原则,这也是中国和国际一个接轨,我们国内很多过去看病只讲指标的变化,不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现在的话,也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


Q
如何解读和黄医药索乐匹尼布ESLIM-01研究?

和黄医药我觉得还是非常厉害,筛选和比较之后找到了这个分子。它的IC50值只有0.025,而现有市场上已获批的Syk抑制剂则为0.054。索乐匹尼布展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是一个很好的药理学发现。


我们随后开展了ITP的关键性注册研究,入组患者数量有188例,这对于ITP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样本量。这些患者的ITP病程较长(12个月),且均接受过标准治疗,研究的挑战性较高。


实际接临床试验之前,我其实并不是很有信心,因为之前大家都很看好的一些其他Syk抑制剂候选药物,做出来的数据不理想。索乐匹尼布结果出来我就感到很欣喜,其持续应答率接近50%,表明患者有可能停药,且疗效稳定持久。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既往接受过TPO/TPO-RA治疗的患者,索乐匹尼布的有效率高达75%,显示出巨大潜力。我还申请开展了IIT研究。当前,TPO类药物在国内普及迅速,但仍有2/3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75%的有效率对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索乐匹尼布的快速起效也是其优势之一,通常在一周内显效,而常见的TPO/TPO-RA类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在14天左右。


Q
从临床角度来讲,临床研究的终点包括很多,如总缓解率,持续缓解率,以及血小板变化曲线,您认为哪个治疗指标最重要?


设立多个研究终点是因为每个终点都有其临床意义,但是主要终点,我们认为是最具有临床意义的。虽然现有的TPO/TPO-RA类药物和Syk抑制剂类药物总体应答率可以达到70%以上,但持续应答才是真正的挑战。不同药物在持续应答率和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将持续应答率作为最关键的研究终点,认为这是衡量药物疗效的最重要指标。


Q
对于患者依从性,口服小分子药物和每周一次的皮下注射,哪个更有优势?


在2019年ASH会议上,医生与患者共同讨论了用药方案,最终的指南建议根据患者的生活安排进行平衡评估。这与患者的个人意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通常会与患者讨论这个问题,询问他们是希望每周注射一次以延长药效,还是每天口服药物。目前来看,中国患者更倾向于每天口服药物。


Q
您提到SYK在机制上可能更具优势,除了B细胞外,还可能对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起作用。您认为多维度的免疫细胞调控在ITP治疗中更为重要吗?从MOA上看,如何比较BTK和SYK抑制剂?


ITP的诊疗难度甚至超过白血病,其发病机制更加复杂。因此,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可能效果更好。从我们现有的经验来看,SYK抑制剂的效果确实更好。总体来看,SYK与BTK抑制剂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从机制上看,虽然BTK和SYK都是激酶,但SYK表达的细胞类型更为广泛,因此在临床应用中,SYK抑制剂可能更具优势


Q
对于主要终点的设定,尤其是持续应答率,在不同临床试验中的定义有所不同。有的每两周随访一次,达到六周中四次应答;有的每周随访一次,达到八周中六次应答。哪种设定更为严格


一般来说,随访周期越长,研究的严谨性和水平就越高。比如随访两个月每周一次,不如随访半年,这样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药物的持续疗效,研究的严格性也会更高。


Q
ITP作为一种良性疾病,是否对患者影响较小?


虽然ITP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对患者的影响仍然非常大。长期血小板水平在10×109/L至20×109/L,仅为正常值的1/5或更低,这让患者感到极度不安,每天生活在紧张状态中。虽然肿瘤恶性较高,但并不总是立即威胁生命。相比之下,ITP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如果血小板降至1万/μL以下,可能引发严重出血,如消化道、子宫或颅内出血,这些都是致命性出血。尤其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血风险比年轻人高出5倍。尽管ITP不是恶性肿瘤,但其生命危险更为直接,类似于心血管疾病,未来也可能发展为一种慢性疾病,因此需要重视其防治。此外,IT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频繁输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压力,也对血液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且输血效果往往不理想。这些都是ITP带来的重大问题。


本资料仅代表个人观点,旨在促进学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而非广告宣传。


和黄医药(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集团旗下公司共有约5,000名员工,其中核心的肿瘤/免疫业务拥有约1,800人的团队。自成立以来,和黄医药致力于将自主发现的候选药物带向全球患者,首三个药物已在中国上市,其中首个药物亦于美国和欧洲上市。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www.hutch-med.com/sc 。 

和黄医药官微
和黄医药(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HCM)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在过去二十年间致力于发现和全球开发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