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 (中国)
爱优特®于2020年1月1日首次获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020年,结直肠癌是中国发病率第三高的癌症,每年约新增 555,000例新症。[1]
苏泰达®于2022年1月1日首次获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非胰腺及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在中国,据估计2020年约新增71,300例神经内分泌瘤新症,患者总数或高达三十万人。[2]
关于医保药品目录
关于呋喹替尼
呋喹替尼于2018年9月于中国获批,并由和黄医药与礼来公司合作以商品名爱优特®于中国上市销售。呋喹替尼于2023年11月于美国获批,并由合作伙伴武田(Takeda)以商品名FRUZAQLA™于美国上市销售。
关于索凡替尼
索凡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双重活性。索凡替尼可通过抑制VE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以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并可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 受体(CSF-1R),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索凡替尼独特的双重机制能产生协同抗肿瘤活性,使其为与其他免疫疗法的联合使用的理想选择。索凡替尼在中国市场由和黄医药以商品名苏泰达®上市销售。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包含1995年《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安全港”条款中定义的前瞻性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反映了和黄医药目前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包括对呋喹替尼和索凡替尼在中国商业化的预期,其潜在收益的预期,其临床开发的预期,启动进一步临床研究计划,对此类研究是否能达到其主要或次要终点的预期,以及对此类研究完成时间和结果发布的预期。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此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下列假设:呋喹替尼和索凡替尼的商业接受度,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可提升呋喹替尼和索凡替尼在中国市场的覆盖和可及性的能力,临床试验入组率,满足研究入选和排除标准的受试者的时间和可用性,临床方案或监管要求变更,非预期不良事件或安全性问题,候选药物呋喹替尼和索凡替尼(包括作为联合治疗)达到研究的主要或次要终点的能力,用于目标适应症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获得监管批准和资金充足性等。此外,由于部分临床试验为联合奥希替尼(osimertinib)或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使用,因此此类风险及不确定性亦包括有关其安全性、疗效、供应及持续监管批准的假设,以及新冠肺炎对整体经济、监管及政治状况带来的影响等。当前和潜在投资者请勿过度依赖这些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仅在截至本新闻稿发布当日有效。有关这些风险和其他风险的进一步讨论,请查阅和黄医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AIM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的文件。无论是否出现新资讯、未来事件或情况或其他因素,和黄医药均不承担更新或修订本新闻稿所含资讯的义务。
医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