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ST官宣华虹代工40nm MCU

文摘   2024-11-21 16:21   天津  




11月21日,欧洲芯片巨头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在法国巴黎的投资者日活动中宣布与中国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40nm微控制器单元(MCU)的代工业务。





合作亮点

China for China战略





公开资料显示,意法半导体集团于1987年成立,是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1998年5月,公司改名为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芯片半导体公司之一。


华虹宏力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代工企业之一,其在40nm制程工艺上的丰富经验和本地化生产能力使其成为理想的合作伙伴。


意法半导体也正将其在中国市场学到最佳实践经验和技术应用带回西方市场。


“传教士时代已经结束了”两家公司在"China-for-China"战略下,携手构建本地化、可扩展的制造网络,支持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



40nm制程技术本土化生产

华虹宏力作为中国领先的半导体代工企业之一,其在40nm制程工艺上的丰富经验和本地化生产能力使其成为ST的理想合作伙伴。华虹宏力提供的全面代工服务,包括氧化物填充沟槽(OFT)技术和BCD/IGBT制造,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此外,合作利用华虹宏力的本地供应链资源,有效应对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和材料短缺问题,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供应保障


ST在投资者日活动日公开的PPT

关注下方公众号下载




先进技术集成



ST的专有技术,如嵌入式相变存储(ePCM)和模拟混合信号设计,与华虹宏力的制造工艺完美结合,为MCU产品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能效。此次合作不仅推动了40纳米MCU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也进一步巩固了ST在嵌入式系统和模拟领域的领先地位。华虹宏力的参与,不仅为中国客户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还助力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角色。



供应链与市场优势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ST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通过与华虹宏力的合作,ST将能够充分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巨大。ST通过与华虹宏力的合作,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满足其对高性能MCU的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6月7日,还和中国半导体龙头公司三安光电共同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该公司将由中方控股,双方将共计投资32亿美元建设新的8英寸碳化硅器件合资制造工厂。同时,三安光电还将计划用70亿元在当地独资建立一个8英寸碳化硅衬底工厂作为配套。

意法半导体制造主管 Fabio Gualandris 表示,选择直接中国生产的原因包括中国供应链的成本效益、兼容性问题,此举还可加速意法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需求的响应,确保跟上中国企业的开发节奏。

“如果我们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其他从事工业或汽车领域事业的公司,那么中国企业将主宰他们的市场。而且,他们的国内市场如此巨大,这将为他们提供一个绝佳的平台,让他们在其他国家展开竞争。”





华虹第三季度财报:
打了“翻身仗”




华虹宏力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表现非常亮眼。财报显示,华虹宏力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263亿美元,环比增长10%,超出之前的预期。毛利率为12.2%,环比上升1.7%;实现归母净利润448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6%,环比增长571.6%。产能利用率高达105.3%,显示出公司在市场需求回暖的情况下,具备强大的生产和供应能力。

从各工艺平台的销售收入变化来看,0.35μm及以上制程占比仍是最高,达到了38%,不过环比减少了8.9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减少25%,相对先进的55纳米及65纳米制程营收同比大幅增长33.5%,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22.2%。从终端市场的销售收入变动来看,来自电子消费品的营收同比增长1.8%,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62.9%。这些数据表明,华虹宏力不仅在成熟制程上保持优势,还在先进制程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从产能来看,华虹公司截至三季度末的月产能为391,000片约当8英寸晶圆。第三季度总体产能利用率达到105.3%,高于第二季度97.9%。

香港《南华早报》发表社论文章称,意法半导体在这一交易中表现出非凡远见和勇气,并未因美国所谓的那些“打压说辞”而忽视中国庞大的市场。
意法半导体与华虹宏力的合作是一个多维度的战略举措,它不仅能够提升ST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技术发展、地缘政治和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END -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PREVIOUS REVIEW

相关阅读
  1. 高速互连赛道,进击中的“小巨人”

  2. 玻璃基板的四大关键技术挑战

  3. 特朗普上台,这项半导体技术将登上C位!

  4. 华为Mate 70来袭,麒麟芯片全系列对比

  5. 集成系统创新再攀高峰,芯和半导体2024 EDA震撼揭晓!

  6. 国内先进封装玻璃基板项目汇总

  7. 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质生产力技术备选清单(2024)》PDF下载




创作不易,点赞鼓励!

晶上世界
晶圆之上,创芯未来。专注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晶上技术应用领域的科普和资讯报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