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速递|《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5期目次及摘要

政务   2024-11-05 18:33   四川  

点击蓝字关注四川社科院

即刻获取天府智库新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期刊A刊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刊

四川省人文社科品牌期刊

四川出版·期刊奖一等奖获奖期刊
四川出版物奖·期刊奖获奖期刊


《社会科学研究》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于1979年3月创刊,主要刊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文学、新兴交叉等学科的研究论文,是我国人文社科界向海内外展示优秀成果的重要窗口之一。


《社会科学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坚持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以学术性、思想性、综合性为特点,与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保持深入联系,不断推出各学科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致力于研究问题、锻铸新知、繁荣学术、昌明文化。


《社会科学研究》为双月刊,逢单月1日出版。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邮编:610071;电话:028-87013623。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网址:shkxyj.ijournals.cn



目录





文章摘要

 ·中国之治:历史经验与当代创新·

当代中国民族叙事的演变及重塑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面对和应对复杂且影响突出的民族事象的过程中,一套完整的民族叙事逐渐建立起来,并定格于当代中国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民族叙事围绕少数民族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后,中华民族在民族叙事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一个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叙事在多种因素推动下逐步构建起来。如此,一种具有70多年演进历史的民族叙事,既是关于民族事象的阐释体系,也是今天了解和把握民族认知和对应方式的重要对象。今天,在国家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根本变化之际,根据形势的变化思考民族叙事的重塑问题,结合对民族叙事历史经验的反思,塑造一个将中华民族与国内各个民族相结合的复合型叙事,从而对当代中国的民族事象进行全面的阐释,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就势在必行。

〔关键词〕

民族事象;民族叙事;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复合型叙事


〔作者简介〕 

周平,云南大学东陆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古代分配制度的建构与发展

——基于不同资源配置机制的探讨

〔摘要〕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背后是市场、政府、社会三种资源配置机制发挥作用,分别以市场定价的要素回报、政府财税政策和民间慈善活动形式决定或影响收入分配。对于这三个方面,中国古代在分配制度建构中作了一定探索。首先,政府试图通过田制改革、直接经营资源性行业以及对田地租金、资本利息进行限制来调整要素回报。其次,在田赋改革和商税征收中,政府多次尝试改变收税方式,缓解贫民负担。再次,在荒政和公共福利领域,古代政府建立了较完备的流程、制度,并设立了分门别类的官营机构。最后,在中古佛教慈善与近世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推动下,民间慈善成为政府公共品供给的重要补充。这些做法可为今天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分配;要素市场;荒政;民间慈善


〔作者简介〕 

曾江,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企业史研究所讲师;

周建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文化融摄与理论创新·

中国心学的多重意蕴

〔摘要〕中国心学具有多重意蕴:一是广义的心学,凡重视心,对心及心与诸范畴的关系展开系统论述的即是广义之心学,包括儒家心性之学等;二是佛教、道教心学,其以心本论为特征,并对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是心本论心学,指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据的心学,这是比较典型的心学,以陆王心学等为代表,当然也包括了佛教、道教心学。多重意蕴之心学,包括儒佛道三教融合与互动,促进了中国心学的演变发展,体现了中国哲学重视哲学思辨和主体意识,注重道德理性,突出主体思维,强调内省修养,培养理想人格等基本特征,是合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人性论和修养论为一体的思辨性哲学体系。

〔关键词〕

中国心学;多重意蕴;广义的心学;佛教、道教心学;心本论心学

〔作者简介〕 

蔡方鹿,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祺,成都外国语学校教师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文化自信

与理论自觉

〔摘要〕伴随当代哲学对多样化、地方化以及实践性知识的认可,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都先后经历了文化转向的过程,由此也带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在地化、本土化与文化转向。这种对于多样化本土性文化知识的重视,必然带来非西方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以及理论自觉。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文化转向和文化自觉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党的领导、人民中心、中国文化品性、大社会工作观、整合创新性思维以及回归中国社会实践等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文化自信必然带来理论自觉,即通过文化自认、文化自知、文化自觉、文化自醒、文化自信、文化自尊、文化自反以及文化自强的途径,在中西对话、古今对话、理实对话以及学科对话过程中,最终实现其理论自觉、理论自反、理论自新和理论创新。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文化自信;理论自觉

〔作者简介〕 

 刘斌志,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


行为理论的体系性反思与自主构建

〔摘要〕加快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需要完善作为刑法理论体系基础的行为理论。为了构建能够容纳一切行为类型的行为概念,我国刑法行为理论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纳入构成要件等评价阶层的要素,引发体系矛盾。梳理处于不同体系定位的行为理论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引入评价要素来认定不作为,以及引入评价要素后如何区分行为与评价阶层,其根源是对行为概念不同功能的追寻。重新审视行为概念的功能后,基于规范的行为概念的解释能力、无行为则无犯罪的原则、行为与刑法体系诸多概念的关联、行为作为结果和行为对象等要素的连接点等原因,应当肯定行为概念三项功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借助独立于刑法规范的一般性规范构建体系融洽的行为概念。

〔关键词〕

行为理论;不作为;基础功能;结合功能;一般性规范

〔作者简介〕 

曾军翰,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科技与数字·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

逻辑意涵、现实约束与推进路径

〔摘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应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这一引领作用的本质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并融入乡村产业的过程,在实践中表现为科技创新促进乡村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产业链建设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力量上以农民为主体,在根本目标上突出共享共富。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适应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科学选择和回应现实需要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不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仍然在人才、资金投入、产业经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受到较多约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其引领作用也受到阻碍。未来应从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乡村产业经营、推进乡村产业链创新升级,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共建共享共富机制等方面共同发力。

〔关键词〕

科技创新;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


〔作者简介〕 

陈秋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邱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宽,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城乡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

数字金融的包容性法律规制

〔摘要〕数字金融在金融强国目标与人工智能技术双重赋能的驱动下快速发展,这使得传统金融法律规制难以满足数字金融的规制需求,主要表现为立法规制相对滞后、标准规制适用有限、监管规制效能受限等。其原因在于,规制主体“单中心”难以因应数字金融混业经营的规制需求,行政“静态式”规制与金融科技动态变换的非适配性以及规制资源分布不均抑制规制精准化。数字金融发展与规制的动态平衡需要实施包容性法律规制:技术赋权理论将金融向善与以人为本理念深度融合,为数字金融消费者提供权益保障;数字正义作为塑造数字金融包容性法律规制的具体准则,不仅要把握过程规制的正义尺度,还应推进场景正义与法律3.0的有机融合。在未来,我国应当促进规制主体权力有序配置的多元协同共治,辅以技术规制的工具谱系推进激励性规制与约束性规制动态协调应用;同时,推动规制资源在场景空间内有效流动。这是实现数字金融包容性法律规制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金融;金融监管;包容性法律规制;金融强国


〔作者简介〕 

曾文革,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婷玉,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数字记忆:特质、实践及反思

——基于斯蒂格勒“代具”理论

〔摘要〕“代具”理论是斯蒂格勒用来分析技术与人类存在之间关系的基本范式,也是其技术哲学思想的核心,为认识和分析数字记忆提供了具有批判性和启发性的思考方式。在“代具”理论视域下,数字记忆的特质体现在速度和器具两个方面,展现了技术对于人类存在的构成作用。数字记忆不仅丰富了记忆策略,而且在直播、复制、剪辑等实践过程中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的同时,促使人类反思和警惕其中隐藏着加剧遗忘的风险。


〔关键词〕

 斯蒂格勒;数字记忆;代具;第三持存


〔作者简介〕 

刘宗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3诺贝尔文学奖专题研究·

福瑟戏剧观与易卜生戏剧观之比较

〔摘要〕约恩·福瑟的戏剧观与易卜生的戏剧观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其相通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好的戏剧是“诗”,其迷人之处在于“感通”,而且他们都希望通过“戏剧诗”来改变人与世界。其迥异之处在于:第一,易卜生认为“写作就是对自我进行审判”,写好的关键在于“双重的看”,而福瑟认为“写作就是倾听”,写好的关键是“还原”;第二,易卜生认为内向自审特别有助于感通人心,能有效引发他者的自我反省,从而引领人走向自由与高贵;福瑟则认为静心聆听有可能引发“强烈智慧的突然爆发”,从而把握存在之真或精神之光;第三,易卜生主张对内心体验到的一切有了深刻反思、得出结论之后再开始创作,而且创作时先写剧情梗概,然后写好初稿,再反复修改;福瑟则反对写剧情梗概,他预先不做任何规划,只求在静心聆听中记下某些声音,还原某个已经写好的文本,整个过程带有一定的神秘性。他们的戏剧观虽有明显差异,但实际上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中的“逻各斯”与“秘索思”传统。

〔关键词〕

福瑟;易卜生;诺贝尔文学奖;自审感通;静聆感通;戏剧


〔作者简介〕 

汪余礼,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脑科学视域下的福瑟新戏剧:具身性

个人记忆对集体记忆的乐感反叛

〔摘要〕福瑟之“新戏剧”既有话剧/“文学戏剧”传统中的清晰、不容更改的剧本,又明确排斥话剧中最常见的角色身份、生活背景等写实设定;它源自于反对“文学戏剧”、强调“演员从对文学的依附中解放出来”的“后戏剧”的表演史脉络,但福瑟和他的舞台合作者强调“不相信舞台二度创作”,认为“剧本作者是主持(剧场)文本诞生的关键”,这种态度显然也异于先锋戏剧表演惯例。福瑟的戏剧可被视为对“话剧”和“后戏剧”两种不同样式的“集体记忆”的反叛,调动了演员和观众个人差异化的、具体而丰富的身体性记忆细节。福瑟的“新戏剧”让参与者有可能在“彻底的个人维度上”进入一种音乐性而不是表意性的共同体空间。

〔关键词〕

约恩·福瑟;情绪效力;情绪记忆;程序性记忆;后戏剧


〔作者简介〕 

邓菡彬,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


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提升机制研究

——基于“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

〔摘要〕公众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对象,以公众满意度为标尺考量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已成基本共识。基于“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聚焦城市管理“棘手”问题,以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实践为切口,对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提升的理论内涵及其运作逻辑进行深度剖析。研究发现:基于“结构—过程—功能”三维视角的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提升主要存在结构调整、过程优化和功能完善三种路径。为了有效解决“棘手”问题并持续优化城市管理,必须构建多元共治共同体、重塑城市管理过程、完善公众与社会功能等,进而破除传统城市管理方式与超大城市复杂管理需求不匹配的实践藩篱。


〔关键词〕 

城市管理;结构—过程—功能;公众满意度


〔作者简介〕 

张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吴湘玲,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提级监督何以有效治理农村“微腐败”

——基于多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

〔摘要〕农村“微腐败”已成为基层治理中的棘手难题,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正式确立开展农村“三资”提级监督试点来破解这一难题。基于40个全国农村“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典型案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取和凝练了提级监督有效治理农村“微腐败”的解释模型。研究发现,提级动因、组织建设、组织领导力、领导机制和提级监督运转是实现农村“微腐败”有效治理的核心要素并发挥着耦合作用。在问题驱动与政治推动的合力作用下,上级纪检监察组织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并凭借组织领导力融入乡村场域,通过支持、规范、动员、赋权增能和激励问责等领导机制打通上级监督组织与乡村社会的联结通道,重塑基层监督网络结构、促成监督行动,治理农村“微腐败”。研究既挖掘了提级监督有效治理农村“微腐败”的关键要素,也阐述了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在未来试点推广中,应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加强组织建设,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发挥提级监督治理效能。

〔关键词〕

 “微腐败”;小微权力;提级监督;纪检监察;扎根理论


〔作者简介〕 

许玉镇,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光臣,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在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上与传统生产力存在质的差异。当下,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生产要素融合、产业统筹发展、制度环境优化、创新文化培育等诸多问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实践中处理好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政府与市场以及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要素高效协同加速发展,以重点产业打造夯实基础,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以颠覆性技术开辟新赛道。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颠覆性技术;生产要素


〔作者简介〕 

杨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方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产业的社会空间逻辑:基于沿海

两个镇域产业的空间社会学考察

〔摘要〕源自内生性发展的沿海镇域中小企业集群具有中国式产业集聚的独特性。镇域产业社会空间是镇域范围内产业在在地化过程中与社会关系、社会要素互嵌型构的一种社会性空间。正是产业与镇域空间之间的互构形成的黏附性与吸附性特征,促使面临多重困境的中小企业仍然坚守在地化空间运营策略。产业社会空间通过产业历程的空间扎根、产业要素的空间折叠、产业网络的空间整合、产业链条的空间压缩与产业的城乡空间复合等多种机制强化中小企业集群的粘性与镇域空间依附,碎片化的外迁很难获得产业社会空间的支持,且加剧了社会成本,得不偿失,这也是为什么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不愿意离开本地市场的原因所在。产业空间内部的更新机制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链转移成为产业社会空间逻辑的两个影响结果。


〔关键词〕

镇域产业;社会空间;产业黏附;空间吸附


〔作者简介〕 

朱静辉,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家庭转型的现代化实践

及其国家形塑

〔摘要〕伴随现代化持续且快速地推进,中国传统家庭主义正在日益消逝,但家庭作为生活共同体对个体福祉与社会秩序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动态和建构的视角出发,呈现和分析中国人对家庭生活赋予的实践意义,从而透视中国家庭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形成逻辑。研究发现,国家通过相关制度改革和政策松绑,为中国家庭现代化转型的私人化实践提供了制度环境。但是,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等制度保障层面的支持不足,致使家庭被个体和国家从不同层面进行工具主义利用,形成了中国家庭现代化转型中多元与复杂、传统与现代、风险与自由相互交织的实践形态。这种充满矛盾且灵活多变的家庭转型,作为一种现代性的发展实践,并不会因为中国人选择重构家庭而终结风险。因此,要积极构建国家与家庭关系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家庭制度、婚姻文化和社会政策,从而应对中国家庭现代化转型中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关键词〕 

家庭主义;现代化;个体化;家庭转型;家国关系


〔作者简介〕 

于志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教授


不完全医疗决定能力的规范构造

——以未成年人、成年心智障碍者的

医疗决策为中心

〔摘要〕未成年人、成年精神障碍者以及成年智力障碍者因为年龄、精神健康状态、智力的不完满而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相区分,囿于《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将医疗决定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挂钩”的规定,该类主体存在不完全医疗决定能力的事实被忽略。为了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医疗决定能力亟待与民事行为能力“脱钩”,与识别能力“挂钩”,进而根据医疗决定能力水平构造不同的医疗决策规则。具体规则包括部分医疗决定能力人根据能力的完满程度适用自主决定规则或者共同决定规则;无医疗决定能力人根据预先医疗指示的有无适用纯粹自主规则或者最佳利益规则;医疗代理决定损害患者最佳利益的场合适用医疗特殊干预规则。


〔关键词〕

未成年人;成年心智障碍者;医疗决定能力;医疗决策规则;患者自主


〔作者简介〕 

刘召成,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翟高远,天津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自然权利、福利权与公共自主性:

一个调和性的观点

〔摘要〕自然权利在现代政治哲学的脉络中有堪称显赫的历史,但它还有未来么?20世纪政治哲学的两大巨擘——罗尔斯和诺齐克——对此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前者完全抛弃自然权利,而后者将之作为“最小国家”的理论起点。谭安奎的《自然权利的遗产:福利权问题与现代政治秩序》无疑响应了罗尔斯的“抛弃论”;他从福利权问题入手,穿针引线,最终提出了“洛克式自然权利消解公共自主性”这一重要批评。本文的立场既不同于罗尔斯和谭安奎,也不同于洛克和诺齐克。通过细致考察对洛克式自然权利的两种理解,本文认为完备性自然权利固然会消解公共自主性,但在资源相对稀缺的境况下,我们只能辩护一种非完备性自然权利,而它与公共自主性以及福利权可被融贯地置于一个功能主义的国家理论之中。


〔关键词〕

自然权利;公共自主性;福利权;社会基本结构;罗尔斯


〔作者简介〕 

朱佳峰,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


浅析清史《儒林传》第五次稿

对清代理学史的记载

〔摘要〕清代学术史研究中,清代经学史更受重视,理学史的研究相对薄弱。清史《儒林传》关于理学史的记载,特别是《儒林传》第五次稿的理学史论述尤有价值。该书仅记载理学人物的就有33卷,正传更记载了86人之多,是清史《儒林传》理学人物记载数量最多的一稿。《稿本清史儒林传》是清史《儒林传》第五次稿的工作本之一,披露了该书理学史记载的部分形成过程。该书由陈伯陶等人纂辑,成书于1901至1906年间,新辑正传者有芮长恤等36人,《唐鉴传》等44个传记继承原有稿件,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这些新辑和增辑的传记使得清代理学人士谱系得到了扩展,其学术宗旨被重新书写,学术著作的主旨与成就得到了强调。清史《儒林传》第五次稿纠正了从阮元开始的清史《儒林传》对理学人士的低调记载,对理学史研究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清史列传;稿本清史儒林传;成兴斋稿钞本儒林传;陈伯陶;清代理学史


〔作者简介〕 

戚学民,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把情感带回“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浪漫面相

〔摘要〕过去的研究强调“五四”的启蒙意义,却忽视了其所包含的情感因子。从学生运动的各种表现来看,“五四”可以说是一场浓炽的情感运动。当老师们提倡思想解放运动时,学生面对的正是如何重置个体与新兴的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的问题。新青年倾向于在社会与国家框架之内或者社会与国家框架之外诠释个体,这意味着个性解放不仅表现在对父子、师生、男女等伦理范畴的突破,也表现在新青年对社会和政治的浪漫主张。到20世纪40年代,一些亲历“五四”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五四”运动中情感因子对政治、社会和学术等领域或隐或显的塑造。而学界对“五四”的研究重理性、轻感性,或许遮蔽了“五四”的丰富性。


〔关键词〕

情感;理智;爱国;“五四”运动;个人主义


〔作者简介〕 

赵妍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抗战后黄河归故救济善后再研究

〔摘要〕1938年至1947年黄河的两次人为改道,可谓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事件。以往对于抗战后黄河归故的学术研究,侧重于其中牵涉的政治权力斗争,而忽略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和技术性问题。本文拟利用国共双方的档案文件,发掘和讨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在黄河归故以及内战问题上的立场和作用,进一步探讨黄河堵复的重要时间节点、国民政府关于此问题的决策机制和过程、解放区的救济渠道以及黄泛区的善后等问题。

〔关键词〕

黄河堵口复道;联合国善后救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解放区救济总会


〔作者简介〕 

吕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抗战时期成渝文化圈的“双城”结构

〔摘要〕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念的提出,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建构理念,为理解成渝文化关系打开了新视野。使用“成渝文化圈”的说法,意在突破“巴蜀文化”对于成渝文化关系的理解范式,突出现代以来城市作为文化中心的客观事实,增进学界对于现代区域文化的理解。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随着国民党中央机构的内迁,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大后方”在文化关系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巴-蜀结构,而是依据抗战战略建构的两个文化中心,初步奠定了成渝“双城”结构的基础。随着大后方文化的繁荣,成渝作家群体基于不同生存经验和现实境遇的文艺创作,进一步深化了成渝“双城”结构的文化记忆,它不仅体现在文艺的内容和审美层面,也表现为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不同想象。对抗战时期成渝文化圈“双城”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化对于“大后方文艺”内在结构的认知,对于当下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代表的新型区域文化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大后方文学;成渝文化圈;双城;成都;重庆


〔作者简介〕 

苟健朔,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维东,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往期推荐


期刊速递|《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和摘要

期刊速递|《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和摘要

期刊速递|《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和摘要

期刊速递|《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和摘要




图文 | 《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

责任编辑:何丽娟

编 辑:罗洁、石维丹、彭祎婧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院训,坚守“为党献策、为国育才、为民治学”的办院宗旨,围绕“立足四川、调查研究、服务发展”的办院理念,进一步明确“建设坚强理论阵地、一流学术殿堂、高端新型智库、特色育人基地”目标,努力体现地方社科院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社科院作用,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喜欢就点在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政府直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集科研、教育、编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综合实力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属于第一方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