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危机之一是新闻话语危机。多年践行的传递信息的新闻话语,因内卷化和信息超载而陷入僵局。突破僵局,亟需叙事转向。媒介观需从“传递信息的媒介”转向“生产意义的媒介”,受众观念需从“信息短缺相对无知的受众”转向“信息超载相对知情的受众”。叙事转向,主要运用五大纪实手法 :结构、时间、空间、视角、编码,协调事实、图景与真实性、客观性的关系,为受众报道公共生活的真实图景。
信息僵局 ;叙事转向 ;媒介观 ;受众观 ;真实性 ;纪实手法
张立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新闻业危机”已被多方研究,论述较多有受众流失危机、媒体盈利危机、记者倦怠危机等。本文讨论一个较少引起关注的视角 :新闻业危机之一是新闻话语危机。多年践行的传递信息的新闻话语,因内卷化和信息超载而陷入僵局,加剧了受众流失、盈利下降、记者倦怠,等等。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体的专业新闻业,亟需突破僵局的叙事转向。
一、信息话语僵局
“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关于记者如何看待自身角色的研究都强调,快速可靠地提供信息是新闻业的首要任务。”尽管信息环境今非昔比,“信息告知角色仍然是新闻活动的核心,也是这个专业(或手艺)做得最好的部分。”这做得最好的部分,恰恰受到严峻挑战,陷入了行业僵局。研究行业竞争的学者约翰·克拉克逊认为 :“竞争并不总能产生一个赢家。如果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那么大家可能都会输掉这场战争。”“当技术不再归谁专有,而产品大体雷同时,竞争最容易产生僵局。”
信息话语怎么产生僵局?原因有传递信息内卷化,有信息超载大环境,其导致或加剧五大难题 :
难题一 :报道同质化愈演愈烈。何谓信息?信息是“事物呈现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这是信息学专家钟义信教授给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的信息定义。这定义不仅有学理-文献依据,而且同新闻界理解的信息吻合 :新闻信息,即新闻事物呈现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那么,只要有“两家”媒体报道“同一”新闻事物的运动与变化,信息就必然同质化。视角,常作为同质化的解毒剂,但研究表明,“视角在多大程度上能有所作为?答案是 :不足以对抗新闻选择中同质化的影响。”同质化首先在于信息的选择,你我都选中报道那个萝卜的变化,视角最多是切萝卜丝、萝卜片、萝卜块,雕萝卜花……
报道同质化导致竞争内卷化,大家都抢新闻,却因墨守成规而停滞不前,后者是“内卷”的基本含义。网络的出现,加速了同质内卷化,因为网上方便监看同行的“兴奋点”而跟风 ;因为时间压力采访更少的新闻源;因为新技术可将原创报道多次“包装”乃至“洗稿”……而多家媒体的同质化报道“一齐”呈现于网络,也更容易让受众发现、产生厌倦,加剧受众流失的危机。
难题二:新技术不归谁专有。以数字、网络、移动为基本元素的新信息技术,有利于传递信息,故媒体(均指大众传播媒介,下同)积极运用新技术。然而,媒体能用的,大都是成熟的大众化技术,进入门槛很低。先动者得甜头,追随者连夜跟上:你快我也快,你多媒体我也多媒体……当前,“两微一端”几乎成媒体标配。其建立不难,但维护难,更难的是从同质化森林中“探出头来”。偶有“爆款”,甚至出现爆款周期性起伏,但日活量、月活量还是很低。新媒体建设入不敷出,加剧媒体的盈利危机。
难题三 :竞争对手愈多愈强。以上两条,是信息话语陷入僵局的内因 ;还有外因,即传递信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同一条跑道,挤进太多太强的竞争对手。所谓“多”,人人是传播者,遇到突发事件,搞得传递信息的媒体手忙脚乱,而更丢脸的是,因抢播假消息而全网道歉。所谓“强”,原生新媒体崛起,一边搭建平台,聚合海量信息 ;一边开发算法,对用户个性化推荐。平台与算法,是传统媒体的弱项。无论其如何自办新媒体“矩阵”,相对原生新媒体仍有竞争劣势,这进一步加剧媒体的盈利危机。
难题四:记者“收益努力比”下降。这是内卷对个人的含义。信息的即时性、转瞬即逝性让记者愈来愈累,创造的价值却不高。先看《纽约时报》调查 :“对许多记者而言,即时性不仅使他们身体疲惫,有时候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成果(甚至是最好的成果)不会在网站首页上停留太久时,会让他们有一种丧失斗志之感。”丧失斗志就是沮丧啊!因努力的“通货膨胀”而沮丧。再看美国新闻业调查 :“为什么我们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我们都知道是劣等的做法上,这些做法不会提高我们在记者中的地位,并且对本机构的收支结余是利是弊还很难说。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要创新创得失去工作?”因为这不是创新,是内卷!其表现形式是“穷忙”,加剧记者的倦怠危机。
难题五:信息生产能力扩张高于需求增长。当前信息生产有四大主体:UGC(用户生产内容),OGC(机构生产内容),MGC(机器生产内容)和 PGC(专业生产内容)。UGC 和 OGC 加入,已经信息过剩 ;MGC还有人工智能加持,信息海量涌现。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个“常数”,恒河沙数的信息看都不看就滑走;被反复推送,就干脆“取关”。因此记者才那么焦虑,担心被人工智能代替,这进一步加剧记者的倦怠危机。
以上难题交缠恶化,结果就是行业僵局。“僵局导致的行业竞争局面,通常没有一个竞争者能够控制得了”;“在僵局中,无论付出耐心还是决心,常常都是白费心”;“在僵局中,大浪淘沙留下的只是幸存者,而不会是赢家。”
二、叙事的突破
认识僵局是突破的前提。僵局根本原因是内卷,冲破内卷化,可借助外生变量。幸运的是,这变量对新闻业并不陌生。
迈克尔·舒德森认为有两种新闻模式 :“信息”与“故事”,从新闻立“业”就相伴而行。后来,信息模式成主流,故事模式居于边缘。然而,1980 年代,全球发生了“叙事转向”——重视叙事及其社会意义。叙事转向的心理学领军人物是杰罗姆·布鲁纳,他把叙事定位到认知,论证叙事是正当的认知方式。布鲁纳认为人类认知有两种模式 :范式思维与叙事思维。前者为自然科学所倚重,后者在人文-社会科学更常见。范式思维类似于“如果 x 比 y”,寻找的是科学定律 ;叙事思维则类似于“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侧重从人性化层面关注主体的行动及其后果。两者以不同的方式组织人类经验,解释或建构现实世界。它们互相补充,没有孰优孰劣,也不能将一种还原为另一种。
西方长期传统,认为叙事表达感情或提供娱乐,与理性、真理无关。新闻业贬低故事,即这一传统的承续。布鲁纳则一反传统 :“叙事不是单纯的娱乐故事,而是人们解读世界并向自己及他人解释自身行为的结构。”遗憾的是,这一为叙事正名的观点,较少影响到新闻界。当此之时,新闻界的明星是 CNN,自1980年开播以来,其因多项国际新闻大出风头。“CNN 的成立和扩张似乎把我们从叙事模式中解放了出来。我们不再通过那些被广播电视网精心包装过的故事来获悉一天的新闻,我们现在能通过现场素材了解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大事。”CNN 的“即时素材”效应,促成“叙事结构崩塌”。
全球叙事发生转向,新闻界却强化信息模式。信息短缺,信息模式有用 ;如果信息超载呢?那就来了麻烦。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报道《桥太老了吗?桥墩间诸多桥段修补延误》,警告大桥没能按时整修。接下来 6 年,每年都有相关报道。到第6年,大桥在交通高峰时倒塌,导致13人丧生,更多人受伤……大桥该修的新闻报道了6年,为什么全城人都不放在心上?报道的作者分析,网上信息太多了:炸弹恐慌、性侵、杀人、抢银行……“炸弹威胁和银行抢劫总有稳定的点击量。”该作者说 :“记者这次尽到了职责”,是“大众忽视重要信息……和互联网有关”。真的是这样吗?
布鲁纳说 :叙事模式的魅力在于,它是行为主体和意向性的契合。“叙事的核心在于主体性”,“叙事的本质需要有行为的主体、场景、方式、对象和目标”,“叙事的惊人之处还在于,它不仅涉及行为者实施某一行为或达成某个目标的过程,还必须要有某个困境、某个问题使之成为完整的故事。”大桥该修就是一种困境!如果加入行为主体,情况或许就会不一样。学界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 :“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这加剧了新闻报道“见事不见人”,而且潜在地解构叙事,因为叙事必须“见人”。没有叙事主体,就没有叙事。上述报道如果加入主体,有那么一个人、或一群人——如果社会没有,就是记者或报社吧,疾呼大桥该修,这就有了故事的核心——“冲突”,以及故事的基本结构——“主人公-困境-解决困境”。6年的持续报道,疾呼者会遇到反对者,继而冲突加剧,“人与物”的冲突扩展为“人与人”的冲突,于是新闻生新闻、故事产故事……反对者再遇到疾呼者的支持者,双方博弈对抗,进而新闻有生机,故事出新意……如此,相关报道就有可能从网上信息中脱颖而出。信息超载时代,如果信息较平淡,吸引受众就会比大海捞针还难。叙事转向,同传递信息者不挤同一跑道,不构成直接竞争,才能解决难题三,突破困境。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说 :所谓战略,就是找一条自己的跑道。
叙事突破,不仅能解决难题三,还可以解决难题五 :信息生产能力扩张高于需求增长。不再对超载信息叠床架屋,而是满足受众新需求。信息超载为新闻提供了机会,面对乌泱泱、乱哄哄的信息,“人们努力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的含义。人们探索途径来组织和解释这个世界。人们需要故事。”满足新需要,既要考虑故事生产,又要考虑受众接受。布鲁纳学派认为 :“思维摄入的内容,不仅取决于输入的信息,还取决于人们现有的心理状态”;“输入从来不进入一种静止不动或静态的系统,而往往是进入一个被激发的活跃且有组织的系统。”
这正是蕾切尔·卡森成功的秘密。她面对比“桥太老了”严峻得多的困境 :1950 年代,社会普遍认为杀虫剂是人类的福音,而她要讲滥用杀虫剂的危害。“毒害”信息准确,但同“人们现有心理状态”矛盾太大,只会妨碍接受。当时,全世界关心核辐射,有大量关于放射性沉降物的舆论宣传,卡森灵光乍现:把核辐射作为滥用杀虫剂的隐喻!于是有了著名标题 :《寂静的春天》。继而有了经典的导语 :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鸟儿,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知更鸟、猫鸟、鸽子、㭴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 ;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鸟儿寂静的“世界末日”景象,作为“核冬天”已广为人知。卡森不讲信息准确的“毒害”,讲“寂静的春天”而被受众接受,是受众在告诉新闻界“应该”如何。人是叙事的动物,新石器时代围着篝火听故事,这上万年来人类积淀的集体无意识,助推新闻业突破僵局。“新闻业的未来……并非完全取决于记者”,尤其当记者把传递信息奉为圭臬时。但是,“新闻是一个彻底的公共机构,与相邻的社会场域(尤其是市场和国家)有着深厚联系。新闻业将成为什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其他场域的情况。”戴维·莱夫说,“如果我们想预见新闻业的未来,就需要更少地关注新闻本身,而更多关注相关社会场域的动态。”
三、生产意义的媒介
新闻业的未来,部分取决于相关社会场域,部分也取决于新闻人的愿景——我们希望它走向哪里?准确地说,新闻业的未来,取决于两者的磨合。
正如有两种新闻模式,也有两种媒介观 :作为技术(包括基础设施)的媒介和作为意义生产过程的媒介。西皮尔·克莱默尔较早讨论两者,她用的是“器具视角”和“传媒视角”,认为“作为工具的技术和作为传媒的技术之间的区别,不能被误解为本体论的区别,好像我们用它可以对技术人造物世界进行分类,要么分为工具组一类,要么分为传媒组一类。实际上,这两种视角……是共同发挥作用的,然而其重要性却是不同的”。“任何把传媒当作信息的外在运输工具和载体来理解的理论,恰恰都没有抓住传媒的非器具性维度”,即生产意义的维度。“传媒不仅服务于信息的传达,更重要的还在于传媒自身……从根本上被赋予了参与生产意义、而不仅是传递意义的力量。”
传递信息的媒介与生产意义的媒介这两种媒介观分歧的焦点在于 :媒介不仅是意义的运输工具(前者承认),而且是意义的来源(后者强调)。何谓意义?哲学家有大量讨论。维特根斯坦的名言 :“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进一步论述 :“一件事物的‘意义’,是它对另一件事物而不是对自身的意图。”一个句子的意义,是它要表达的内容 ;一个物体的意义,是它给予人的东西 ;一个行为或一种制度的意义,是想要通过它来获得的东西,如爱情、安全、娱乐、财富、秩序、公正,等等。“在每种情况下,决定某件事物意义的,都是其背后的意图。”
信息是“事物呈现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意义是“对另一件事物而不是对自身的意图”。信息在事物自身,意义在事物之外,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传递信息的媒介报道事物本身,如“桥太老了”,且信息与意义均限于此事,如“诸多桥段修补延误”。生产意义的媒介报道事物之外,如滥用杀虫剂走向“寂静的春天”,且由此及彼,生产出全新意义,如污染环境——与“核冬天”殊途同归!
传递信息的媒介,第二家、第三家再报道“桥太老了”,必然导致同质化,最多是切萝卜丝、萝卜片的区别。生产意义的媒介,第二家、第三家再报道滥用杀虫剂,重点是“此时此地”的特定后果。关于杀虫剂的“信息”,肯定是新闻的一部分,但它是新闻素材,而意义在素材之外,真正的大厨要用这萝卜来红烧牛肉、炖羊肉汤!就这样针对性解决纠缠新闻界多年的难题一 :报道同质化愈演愈烈。
两种媒介观,伴随两种受众观 :相对“无知”的受众与相对知情的受众。传递信息的媒介繁荣多年,主要面对的是地域区隔、信息短缺、相对“无知”的受众。CNN 把自己看作“新闻特使”,“CNN 决意创立第一家真正的‘全球信息公司’,成为这个星球上每一个国家都能看到的‘全球记录网络’。”“CNN之父”里斯·舍恩菲尔德反思 :“1980 年,CNN 有一批急于知道世界大事的观众。现在,再也没有那样的观众了。”2001 年以后,互联网快速发展,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兴起,新闻界面对的是网络连接、信息超载、相对知情的受众,CNN 收视率猛跌,“它几乎什么都播,可是能让人留下点印象的东西却几乎没有。”CNN 这“全球信息公司”的困境,是信息话语危机的病理切片。面对相对知情的受众,摆脱危机需要生产意义的媒介——帮助受众把握信息混乱时代公共生活的意义。意义,通常理解为“观念”,考虑到受众接受,如此诠释力度还不够。正如以赛亚·伯林所说,要回答“所有的人真的都是兄弟吗”这个问题,只弄清楚“兄弟”的意义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情感。观念的力量,并不仅仅依靠其意义,而且依靠意义与情感的联结。这正是叙事所擅长的领域,叙事结合着意义与情感。生产意义的媒介,需要成为叙事转向的媒介。
“后真相”认为情感比事实重要,这引起新闻人的恐慌。其实,只有“信息特使”才会恐慌,因为“传递”信息,情感不是必选项。“叙事记者”才不会恐慌,因为情感是叙事的必选项。赫伯特·西蒙认为:“为什么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她描述的问题,早在她描述之前就已为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所熟知,但她的描述采用的却是激发情感和引发注意力的方式。此类情感,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不会消失,且直至得到某种介入之前,人们不会转而关注其他问题。至少,情感会使得有关问题成为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烦忧。”从受众接受看,他告诉我们 :情感引发注意,情感记忆深刻,情感推动行动(“某种介入”)。
媒介生产的意义要让受众接受,就必须进行叙事转向。因为“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真理与真相,英文是一个词。罗伯特·麦基说,“当你创造故事时,便也创造着你的证据。”“当一个想法将自己包裹于一种情感负荷中时,它会变得更加强烈、更加深刻、更加难忘……一个讲得好的故事既不是论文般精密推理的表达,也不是幼稚情感的汹涌发泄。它的胜利表现在理性与非理性的联姻。”从信息、意义、叙事到情理联姻,第一步就实现差异化,后面一步步会愈发差异化,这不仅深入解决难题一——报道同质化,也针对解决难题二——新技术不归谁专有。再看 CNN,其以新信息技术为“成功王牌”,1995 年推出多媒体网站,一度安排记者为网络提供 24 小时实时新闻更新,进而要求电视记者“必须能制作”网站节目。到“2000 年,CNN 可怜的收视率数据成为广告推销员的噩梦”,老板让他们“使劲聊网站”:每天多少点击率,多少人经常访问网站。当新信息技术唾手可得,各家媒体都使劲聊“点击率”“访问量”,只会在网上形成新一轮内卷,从 PC 端卷到移动端。
四、公共生活真实图景
生产意义的媒介,聚焦于服务公共利益,后者是新闻事业作为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戴维·莱夫说 :“新闻的……核心……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观念,即新闻倾向于描述其所处的公共生活的样貌。这不是一个新观点,有关这一观点的各种表述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托克维尔的名言‘报纸成就社群,社群成就报纸’。”较近的则有1987年凯瑞所论,公共性是新闻的“圣谕”,它“无所不在,凌驾于一切之上,无此特性的新闻将变得毫无意义”。其有3个关键词:受众(“其所处的”)、公共生活、真实图景(“样貌”)。
——受众。媒介的首要任务是讲述受众的真实公共生活。在追逐“地球村”信息的“穷忙”中,要重申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新闻真实性”能够“客观评估”的标准——“相关性”。“它是真实的一个方面,要求记者专注于被认为是重要的(根据不同的标准)事项和事件的关键方面,不得遗漏或离题。”那么,以“信息量”为遁词,报道世界各地旮旮旯旯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隐瞒“本地新闻”的“关键方面”,至少也是“遗漏或离题”,这些报道是不真实的!
——公共生活。王辰瑶教授分析媒体报道“江歌案”:“最令人震惊的地方恰恰在于,既有媒体与网民意见的尖锐对立。尤其是,当既有媒体开始呼吁停止对刘鑫的网络暴力时,反而激化了网民的对立情绪。”其重要原因是,传统媒体被“私人化”的戏剧性故事吸引,借助“整合”追逐热点,根本斗不赢众多自媒体的“私人化”叙述。她认为,避免新闻权威失灵,媒体“应聚焦具有公共性的现实事件,将私人的留置于私人世界。在现在的传播条件下,私人化的内容可能会通过多种方式被公开、被言说,并获得极大关注,但除非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共同世界,否则应被排除在新闻选题之外……新闻业的管辖范围——报道对象应该被重新厘定”。
——真实图景。2023 年 11 月 27 日,韦氏词典的编辑出版商宣布,将英文单词 authentic(真实的、正宗的)定为 2023 年的“年度词汇”。新闻叙事被质疑,基本理由是不客观的;抗辩者反唇相讥,找客观性的缺陷。如约翰·哈索克,《美国文学新闻史》的作者,书中设专章——“叙事性文学新闻对客观性新闻的抵制”,论述“叙事性文学新闻一直致力于站在客观化新闻观的对立面”,“叙事性文学新闻并不是报道客观‘事实’而是提供故事……它涉及读者与作者的主观性。”姑再进一辩:如果不报道客观事实,你为什么叫“新闻”呢?如果只讲“主观”真实,新闻与文学有什么区别?如此辩护,一定会出现“AI 之真实”“机器最真诚”之类的怪论。
客观性只能“改善”不能“抵制”,它是新闻真实的根基。而新闻客观性的特征,是主客观(记者与报道对象)互动建构起来的。从采访到创作,记者的主观性成为客观性不可离弃的部分。主观怎么达到客观?其关键是,主观介入是运用五大纪实手法——结构、时间、空间、视角、编码——非虚构报道事实。前面说的“冲突”“主人公-困境-解决困境”“情理联姻”,等等,是虚构与非虚构叙事共有的 ;主要运用五大纪实手法,是非虚构叙事的特殊性。上海电视台 1993 年的纪录片《毛毛告状》,湖南农村的“打工妹”抱着 3 个多月的私生女毛毛,到上海找爸爸。男方不认孩子——“打工妹”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小说家王安忆认为,这个纪录片以“真实”挑战了文学,推翻了文学中“很多虚伪的东西,假的东西”。如何挑战?就在于其运用了五大纪实手法。
一是空间。选择事件空间进入文本,呈现选题立意。如果报道上海本地的男女纠葛,只是常见的城市八卦、家长里短的闲篇。而采访湖南“打工妹”赴上海认亲,有以“民工潮”为载体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婚恋关系 ;有大上海接纳外来移民,消除偏见与歧视的城乡关系 ;有外来“打工妹”向这城市讨还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利益的新女性形象。
二是视角。比传递信息的视角立体丰满得多,叙事视角是 :A 说 B 看到 C 做什么……既有记者(A),更有剧中人(B)视角。纪录片叫《毛毛告状》,选取的是毛毛与妈妈的视角。观众以毛毛妈妈(B)的眼睛去观察,倾向于对她的情感认同。如果说,“空间”较多涉及采访,“视角”则较多涉及创作,两者都是对事实的阐释。再补充男方(C)的视角,他不相信自己有生育能力,也不相信女孩的忠贞,咬定女孩是瞎说。男女双方以不同视角看待同样的事实,构成冲突起源的图景。
三是编码。主观介入的,不仅有记者,还有媒体这一“超级叙述者”。媒体有源于“媒介能力”擅长的编码方式。“以有力的视像开场与结尾……乃电视新闻叙事结构的‘黄金定律’,关键就在第一个视像要清晰表露故事与议题的来龙去脉。”开头,纪录片连推几张“特写→定格”的“导视”:(1)毛毛——胖胖的婴儿,嘬手指的憨态……(2)女主——倔强、瘦小的母亲,委屈得直掉眼泪……(3)男主——晃头、摊手、理直气壮地争吵……(4)法庭——上悬国徽,下坐书记员与审判员……这4张导视的镜头语言,将内在戏剧元素与外显视听元素相结合,包含争执、危机、人情味……慢动作、快动作、模拟、定格……自然音、人工音、配乐……内外合成“撞击蒙太奇”!情与理、事与法……多种撞击“咣当咣当”,然后以大字推出片名——《毛毛告状》,既清晰表露故事脉络,又给观众留下众多悬念……
四是时间。以叙事时间重排事件时间。事件时间,是双方“先”失和,女主“后”来找男主。叙事时间把“先后”次序打个颠倒。“先”出女主叙述 :来上海,给男主打电话,他出来就跑,跑到别人家里,从人家后门跑了……观众对男主、对事件的是非曲直自然有看法。然“后”才由男主叙述:双方为何失和,观众觉得他是个“不可靠叙述者”……把事件时间(钟表时间、客观时间)建构为叙事时间(文本时间、主观时间),既表达叙事者倾向,也“先入为主”引导受众的观感。
五是结构。其表达报道主题。上半部,男女冲突及过程回溯,把悬念垫高拽满,让观众愈来愈揪心 :男主到底认不认女儿?下半部,把释放悬念呈现为过程,社会介入苦情戏一波三折。连接“上、下”的枢纽是亲子鉴定,又是发挥电视编码的擅长 :“故事讲到一半时,要引介一个较大议题或提供主题故事的背景,无须回答问题但可提出值得讨论的相关议题,借此刺激观众的想法。”鉴定日,母子依约来到司法鉴定所 ;男主没来,理由是天下雨……司法人员上门做鉴定!鉴定出来,法院判决,父亲含泪愧疚认妻、认女。这结构完满表达双重主题,一是新闻主题 :“外来妹”进入大上海,她所遭受的委屈与奋争,以及收获主流社会的法治与温情。二是故事主题 :愿天下反目恋人重归于好!
叙事转向中,新闻叙事如何协调事实、图景与真实性、客观性的关系,“叙事”能否取代“信息”,成为报道前沿的核心问题。解决办法是采访与创作贯穿五大纪实手法——采访的个别事实乃至细节是真实的(事实真实)。创作文本的手法是非虚构的(程序真实,记者或许有无中生有、添枝加叶的冲动,但纪实程序排除虚构规范真实。更重要的是,违背规范能被其他媒体或受众发现,程序是由新闻界的自律与受众的他律来保证真实的)。报道的公共生活图景及其主题也是真实的(新闻真实)。王安忆说 :《毛毛告状》“出奇制胜之处在于这是真实发生的,就在我们身边,是你我他中间的一对男女,它彻底地写实,比现实主义创作更加现实主义,它一下子把大家所有人都征服了”。非虚构“现实主义”的关键,是运用五大纪实手法 :结构、时间、空间、视角、编码。各种手法及其搭配,都要求记者学无止境、精益求精。由此解决信息僵局的难题四 :记者“收益努力比”下降。
难题四,是新闻业作为专业的根本难题,在当代变本加厉。专业与业余相对,专业的就是技能熟练的、经济有偿的。专业的一般标准,是“拥有核心技能,需要高水平的培训、技能和判断力,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以之衡量新闻业,“一个明显的障碍是,尽管存在许多培训项目,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但新闻业仍旧缺乏确定的、特有的基本知识或技能……新闻工作者所声称其具备的技能要么是非常普遍和基本的,属于经验法则 ;要么是需依靠天赋和直觉,而无法通过培训来维系。”
1991 年的海湾战争,是 CNN 的高光时刻。但“海湾战争结束后,CNN 失去了 80% 的观众”,“从那以后,CNN 的收视率一路下滑”,“唯一例外的是 1992 年,辛普森事件把 CNN 的年平均收视率提升到 0.88。可惜辛普森再没有其他老婆可杀,CNN 也只好耐心等待下一个机会。”这就是追信息型大新闻的“阿喀琉斯之踵”——受制于“客观素材”。信息型新闻无法“养”,其追求受众注意力,“但‘注意力’往往会昙花一现。YouTube 平台上会突然出现数百万人都在关注的视频,但三天后,它们就被所有人遗忘。在平台上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相互攻击的‘屎尿风暴’。‘注意力’是稍纵即逝的。”
叙事转向,使新闻报道重获尊严。叙事,不再是新闻大军侧翼的偏师、累赘的穷亲戚、传递信息的歧路、新闻淡季的备胎或可以容忍的失误 ;恰恰相反,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叙事的重要性,新闻就会赢得更多生存空间 ;如果我们无视记者作为“说书人”的根基——新闻就会陷入危机。叙事转向,铁核心是新闻业务,但也涉及新闻专业、新闻制度,进而波及新闻研究、新闻教育,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且以杰克·鲁勒入木三分、金声玉振的话结束本文 :新闻与人的生存的所有范围广泛的问题密切相关……新闻学必须大大拓展其有关故事和公共生活的视野……有关公共生活的最为复杂的现象,从出生到死亡,都将在新闻的戏剧性和引人入胜的描述中得到捕捉。
原载于《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责任编辑:何丽娟
编辑:石维丹、罗洁、彭祎婧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院训,坚守“为党献策、为国育才、为民治学”的办院宗旨,围绕“立足四川、调查研究、服务发展”的办院理念,进一步明确“建设坚强理论阵地、一流学术殿堂、高端新型智库、特色育人基地”目标,努力体现地方社科院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社科院作用,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喜欢就点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