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速递|《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4期目录和摘要

政务   2024-10-19 18:00   四川  

点击蓝字关注四川社科院

即刻获取天府智库新内容

风雨兼程守初心 凝心聚力再出发 



 岁序更替 华章日新 

 时间的齿轮与2024重合 

 历添新岁  同赴新程

 风雨兼程守初心 

凝心聚力再出发 

 未来:万事可期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长远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汲取群众经验和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的飞跃,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一新思想的创立,有着独特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具体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落实。“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要深刻认识并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作者简介

杨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目 录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依据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价值要义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实践进路


全文内容

(原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华文化论坛》简介★




《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于1994年,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0139,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04/GO ,邮发代号:6252。


《中华文化论坛》现为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品牌报刊、四川省重点资助人文社科期刊。


投稿方式:

1.中国知网在线投稿系统:https://publish.cnki.net/zhwl/

2.电子信箱投稿:

文学艺术:zhwhltwx@126.com

历史考古:zhwhltls@126.com

哲学宗教:zhwhltzx@126.com

文化视野:zhwhltwh@126.com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号楼508室

电话:028-61355989


2024年第4期目录



2024年第4期论文摘要


文史结合、文史互证与南朝三史修订

——景蜀慧教授学术访谈  

◎ 景蜀慧 洪绵绵

中国文化素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陈寅恪先生、缪钺先生治学,以旧学融涵新知,扎根文史结合之旧壤,别创文史互证之新法,优游文史、出入无间、知人论世、妙体心声。景蜀慧教授师承缪钺先生,任教于陈寅恪先生生前所在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深耕中古文史研究,著有《魏晋诗人与政治》《魏晋文史探微》等,近年主持修订“二十四史”点校本中的《南齐书》《梁书》《陈书》,亦将文史结合、文史互证的方法引入史籍整理之中。深入理解前贤文史结合、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阅读认知魏晋南北朝这一文学自觉的时代,亦能深化我们对跨学科结合的理解,启发思考传统文化之现代转型、传统人文精神之现代传承等议题。


以文学文化研究通达历史

——陈建华教授学术访谈

◎陈建华 张一凡

陈建华教授长期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关注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学与文化转型,以现代性视角解读文学文化的古今演变,涉猎面广泛。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概括为“文学文化研究”,其研究既有跨界的一面——关注市民文化与媒介研究,又体现出明确的文学本位立场,始终立足于文学文本的解读与情感结构的剖析,达到“文史互证”与“文学本位”的结合。“文学文化研究”在延续古代“文史不分家”学术传统的同时,接轨学术前沿,吸纳“视觉转向”、图像学等新兴理论,打通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提供对文学的“经典”问题与“文学性”问题的新思考,拓展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文学研究表达历史关怀,探索“文史结合”的新方向。

道统叙事与游酢历史地位的解构

——兼论“程门罪人”说

◎朱学博

【摘要】游酢晚年沉溺佛学,因而受到程门后学的批判,更被称为“程门罪人”。游酢晚年确实背弃程子之学,且其记述二程语录还存在失真的问题。但宋元文献中流传的游酢与道宁禅师论道并屈于禅说的故事是出于杜撰。此外,现今流传的游酢文集曾经过朱熹删节,据佛释儒的文字皆被删去。程门后学的不满,使得当时很难形成有利于游酢遗著和学说流播的学术环境。今人面对残缺不全的游氏著述和不成体系的学说,更难以客观评价其学术和道统地位。各种是非纠葛和虚实掩映的文献记载和后学评价,层累地塑造了游酢的历史形象。而此问题正是一个探讨宋代思想史中道统叙事和史学遮蔽的绝佳案例。

【关键词】 游酢;程门罪人;宋代思想史;宋代儒学

何为隐逸:论陈继儒形象的转变及

《明史·隐逸传》的编纂

◎ 张 循 罗吉芝

【摘要】《明史》纂修中曾产生了数种过程稿,考察这些过程稿可以发现,《隐逸传》在《明史》的纂修中曾出现多次改动,其中《陈继儒传》的叙述更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这一系列变动与转折表明,纂修官们对于《明史》的认知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一是以万斯同、严绳孙等为代表的老辈学者,以护惜故国之史为旨趣;二是以王鸿绪、汪由敦等为代表的清朝新一代史官,疏离前明的文化氛围,站在自身的学术立场上评判明朝史事。两种评判标准折射了《明史》纂修过程的流动性和历时性特征。

【关键词】 明史;隐逸传;陈继儒;遗民;王鸿绪

论《楚辞》神话对夏商神话的接受与重构

◎李进宁

【摘要】《楚辞》神话是镶嵌于楚文化苍穹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保存着楚人最初的民族记忆和文化特质,还呈现出南北文化同构相拟和彼此交融的特征。从《楚辞》中保存的具有神话学意义的六十余位神灵形象来看,这些神话故事大都取材于上古时期的黄河流域诸国,尤其是夏商时期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或灵怪故事,为《楚辞》神话提供了最为原始的材料。从民族志视阈而言,楚地主流文化与夏商文化密不可分,楚文化创造性地保存了儒家思想洗礼前的夏商原始巫文化,《楚辞》神话所记录、书写或改造过的夏商神话传说,便以原始神话、活态神话以及变形神话等多种形式烙印于楚人的心灵深处,并在楚地巫风淫祀的浸润下进一步发扬光大。因此,《楚辞》神话接受并重构了夏商神话传说。

【关键词】《楚辞》神话;夏商神话;民族志;楚文化;巫文化

庾信骈文数字之美及其二重文学意蕴

◎刘 涛

【摘要】庾信为六朝后期的骈俪宗师,通观其作品,赫然可见有大量数字镶嵌于句中,反映出六朝骈文创作的一种风气。考察数字的生成方式,则包括虚写和实写两种,且以虚为主,实为辅。观其位置,则灵活多样,可在句首、句中或句尾。无论位置如何,上下两句数字皆对仗工稳,呈现出对称均衡与齐整和谐之美。从格律来看,两句数字平仄相反,声调抑扬有致,有效地加强了声韵音乐之美。数字与典故交相融汇,则又促成了言简意赅及典雅含蓄之美。结合庾信各体骈文的创作实际,可推断诸数字含虚、实二重文学意蕴:言及虚者,可通过融入数字、典故的古人古事营造作品情境,增加美学意趣,最终服务于抒情写志;观之实者,则可借数字来叙述说明、强调细节或拓展内容,突出意象,增强形象性,从而实现叙事写物的意图。

【关键词】 庾信;骈文;数字之美;二重文学意蕴

从教义植入到世俗化书写

——论元明清通俗文学中的“酒色财气”

◎陈妙丹 黄阳帆

【摘要】酒、色、财、气“四戒”并举,始于南宋时期,也就是全真道兴起的金代,由创教者王重阳首次拈出,并纳入其思想体系中,其后为包括南宗在内的道派人士广而用之。元代以来,通俗文学出现了并置书写“酒色财气”的普遍现象。在小说、戏曲以及说唱文学中,“酒色财气”或作为题材贯穿始末,或以入话的形式引出话题,或作为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串联情节、结构文本。神仙道化类杂剧基于宗教摒弃世俗欲念的决绝立场,对“四戒”的引入,不免带有浓厚的宣教色彩,甚或导致度脱逻辑的不自洽。其他类通俗文学对“酒色财气”则由宗教教义的植入过渡为世俗化的书写,呈现出了较为多样化的接受度。

【关键词】 元明清;通俗文学;酒色财气

黄宗羲《理学录》稿本宋元部分发微 

◎焦印亭

【摘要】《理学录》是黄宗羲编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前所作的准备,亦是此二部理学专书最早之雏形,因长期湮没无闻而被认为是“佚作”。《理学录》的发现,其意义与价值表现在:一、可以认识黄宗羲本人理学正统意识的不断淡化以及学案体的发生、演变历程;二、管窥全祖望与黄氏后裔补修工作的不同;三、认识《宋元学案》在编纂过程中由理学史→思想史→思想史料与文献汇编的内容变化;四、揭示被通行百卷本《宋元学案》所遮蔽的众多真相,解决疑案,纠正讹误;五、透视《宋元学案》的文本生成过程和从清初至乾嘉、道光时期学术思想的转向及衍变。

【关键词】 黄宗羲;《理学录》;学案;学术史

“通课”与汉初官吏的迁调机制

——以新出张家山汉简《功令》为中心的考察

◎吴方基

【摘要】张家山汉简《功令》所见“通课”是指对两种以上官吏功劳的共同考课。西汉初,“通课”的条件是,其官吏一般不高于六百石,且处于相同的秩级。因情况不同,“通课”的程序也有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通课”可以处理不同的“二千石官”所属官吏之间、侯国官吏与“汉吏”之间的共同考课迁调问题。汉初有些官吏的任职所在地距离隶属地较远,其考课迁调也由“通课”途径得到解决。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功令》;“通课”;官吏迁调机制

汉宣帝庙号的废立与东汉初年的政治文化转型

◎田 丰

【摘要】两汉之际宣帝庙号的废立是这一时期政治文化转型的结果。东汉建立后,新莽末年所设宣帝庙号一度不被承认,究其原因,在于光武有意消除王莽的政治影响,重建周制,拔擢私亲,宣示东汉的特殊性。随着东汉政治向“霸王道杂之”回归,孝宣政治成为重要的参考,宣帝地位因此提升。建武十九年庙制改革,光武基于现实与未来的双重考虑,主动追尊宣帝庙号。宣帝庙号的确立,意味着革新后的汉制超越了周制,也消解了光武四亲庙存在的意义,东汉皇帝只得通过其他途径维系与本支先祖的联系。宣帝庙号在两汉之际的废立过程,也是东汉王朝融入汉朝大宗,完善汉家制度的过程。

【关键词】 汉宣帝;庙号;继周;立汉;光武四亲庙

拦留集理:清代四川民间社会的解纷之道

◎陈迁美

【摘要】清中后期以至民国时期,四川民间社会中有一套运行流畅的解纷程序——拦留集理,该程序系由请字、拦字、息字等一系列逻辑自洽的契约文书串联起来的。该程序启动后,涉事双方及其亲邻、地方首人、衙役等都参与其中,他们在地方官的默许下,基于各自的立场,共同出演这场关于地方秩序的游戏。亲邻和团首、衙役等“代理人”竭力通过民间契约呈现出一幅地方宁安无事的图景;若此举不成,诉讼到官,双方当事人则在代书和讼师的帮助下,通过状纸塑造自己“农朴可欺”、对方“恃强横估”的形象,以博取关注,增加胜算。透过这些官、私文书,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社会群体在基层纠纷解决中的行为标准和价值选择,是文本与实践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 地方档案;契约文书;纠纷解决;民间社会


巴蜀图符中神树及相关物象识读

——以三星堆三号坑出土玉琮神树纹为线索

◎王天佑

【摘要】通过对三星堆玉琮神树纹和青铜神树分析可知,构成神树的要素不仅包括形态不同的树体、果实,还包括底座和祭台等,与神树存在关联的物象有太阳、鸟、蝉、龙、虎、蛇等。巴蜀图符中树形象的表达有具象和抽象之分,铸于印章上的王形神树和铸于兵器上的手、心形神树可能是两种不同的意念表达。神树形象的识读表明,巴蜀图符中神树物象应该来源于三星堆文化,其表达的价值体系与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一脉相承。

【关键词】 巴蜀图符;神树;王形;手心形



泰伯信仰与明清江南地方社会

——基于无锡梅里泰伯庙的考察

◎张金龙 黄 伟

【摘要】明清时期,梅里泰伯庙作为无锡区域性中心道观,逐渐成为地方群体的博弈空间。泰伯信仰能在明清无锡地区贯穿始终,端赖地方家族的鼎力相助和无锡官府的积极引导。明弘治以降,无锡地方家族开始掌握梅里泰伯庙的部分管理权和主持任命权,地方家族捐赠的庙产是滋生这些权力的源头所在。基层社会系统和官府公权系统之间因利益共通而产生合作,地方官绅合力推动泰伯信仰儒家化。此举既为响应国家“神道设教”政策,亦为强化其地方特征和增强区域凝聚力,以此提高无锡在江南的地位。在泰伯由无锡地方性神祇成为江南区域性神祇的过程中,泰伯信仰与明清江南地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产生诸多联系。

【关键词】 泰伯信仰;官府;家族;江南社会


“儒教”空间视角下的汤岛圣堂研究

◎葛诗嫣

【摘要】虽然“儒教”是否为宗教尚有争论,但其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确表现出“祭教一致”的特征,呈现出独特的存在方式。从实证性视角出发解读作为历史现象的“儒教”,其典型表现为建立庙学或书院等机构、形成“庙学合一”布局、发挥祭祀与教育功能。儒学的海外传播带动了“儒教”空间的布局与结构移植域外,在延续原生“儒教”祭祀传统与教育功能的同时,又形成适应当地需求的表达形态。以“庙学合一”为主线,汤岛圣堂在文脉特征、仪式功能、人才选拔、圣贤信仰等方面展现了“儒教”实践的具象,并在祭教关系的张力中完成了其在地化。

【关键词】“儒教”空间;汤岛圣堂;庙学合一;日本儒教;在地化


时空视域下缅甸华人族群的文化记忆

◎谢 静 戴永红

【摘要】生活在缅甸的华人以省籍进行区分,主要分为福建籍华人、广东籍华人、云南籍华人与新移民等。华人族群建构的寺庙信仰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将对祖籍国的记忆空间化,并且赋予空间中民间信仰以文化传播符号的意义。缅甸华人寺庙除了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外,还成为华人建构的“想象中的故乡”。华人在祖籍国相关的节日仪式的重复中建构文化记忆并且传播中华文化,祖籍国的节日时间也是对在异国生存艰辛的“故土之情”的时间疗愈。华人移民将祖籍国无数神灵带到东南亚,在缅甸建构出中国民间信仰为主体的神圣空间,成为中华文化在缅甸多元文化中的表征。故土神明存在的寺庙空间加强了华人族群心灵与故土的联系。

【关键词】缅甸华人;文化记忆;时间;空间;文化身份

由守土到开疆:春秋时期列国疆域观念的转变

◎王坤鹏

【摘要】 春秋时期,周王朝固有的政治结构发生变动,原属王朝地方行政单位的诸侯国各自发展,不断完善主权,充实封疆。诸侯、邦君过去作为周王的下属,其主要职责是“正封”,即治理封域,至春秋时期则转为“启土”。出于经济及安全方面的考虑,列国不断拓展疆域,成为拥有广土众民的领土国家。与社稷血食相比,开疆拓土变得日益重要,“启封疆以利社稷”成为统治者侵逼他国的借口。贵族阶层流行以“启方”“启疆”等命名,反映了开疆拓土已成为春秋贵族社会的主流追求。列国对疆域安全愈加重视,部分贵族主张“守在四境”及“土不可易”,将疆域视为一个整体,并认识到即使是外围边域亦具特定价值,不可轻弃。

【关键词】 春秋时期;疆域观念;诸侯;疆土安全

“时命”与孔子思想的主体性特征

◎ 石 珂 李勇刚

【摘要】“时命”往往被定义为一种个人无法违抗的命运,但此义在孔子哲学语境中实有不合宜处。就其客观性来说,“时命”之“时”源于对事物的描述,始终属于一种未完全测度化的标度时间。时间与存在关系密切,早期中国的“时”表现出一种神圣时与世俗时的融合,且由此为个体之“时”的开显提供场所。“时命”之“命”根植于“天命”观念。殷周之际,“命”的有效性在“帝”“天”“人王”之间不断转移,但自上而下的分配原则始终不变,直至孔子处方得以落入个体之中。经由主体性的觉醒,“天命”落入个体、君子开显出“德命”,儒学意义上的“时命”逐渐形成。其内涵表现为天人共构的整体性、循环性和实践性,并体现出一种当下的、开放的和无限可能的生命力。儒学文化生命力的长久持存,正是筑基于孔子思想的主体性特征之上。

【关键词】 时命;天命;德;孔子;主体性

道教始祖张陵形象的文化嬗变

◎汤 洪 李 丹

【摘要】道教产生于西蜀鹄鸣山(鹤鸣山),由张陵糅合先秦道家学说,创制道书,将原始道教“五斗米道”阐扬光大。《三国志》始载张陵,历史信息异常简略。《华阳国志》《后汉书》不断增补史料,但张陵历史人物形象依然模糊。魏晋时期,道教繁盛,《神仙传》《魏书》已敷演出更为丰腴的张陵形象,遂使张陵从史述走向仙化,并完成塑造张陵道教开山始祖的天师形象。

【关键词】 道教;张陵;鹤鸣山;《神仙传》

吴文藻康奈尔求学经历考释

◎熊 辉

【摘要】吴文藻是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先后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为以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然而,吴文藻曾两度到康奈尔大学参加夏季学期的学习,目前他的传记和研究文章中对此均未提及,唯有在论及他与冰心的爱情经历时才偶有涉猎,而且具体的学习情况也从未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这对吴文藻传记的书写和学术背景的梳理而言是一种缺憾。吴文藻的康奈尔学习经历对他日后注重从人口的视角出发讨论社会和民族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术界不应该遗忘他在康大的学习经历。

【关键词】吴文藻;康奈尔大学;夏季学期;人口;社会学


往期推荐

期刊速递|《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3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2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1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图文:《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责任编辑:何丽娟
编辑:罗洁、石维丹、何华兰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院训,坚守“为党献策、为国育才、为民治学”的办院宗旨,围绕“立足四川、调查研究、服务发展”的办院理念,进一步明确“建设坚强理论阵地、一流学术殿堂、高端新型智库、特色育人基地”目标,努力体现地方社科院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社科院作用,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喜欢就点在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政府直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集科研、教育、编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综合实力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属于第一方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