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简介★
投稿方式:
1.中国知网在线投稿系统:https://publish.cnki.net/zhwl/
2.电子信箱投稿:
文学艺术:zhwhltwx@126.com
历史考古:zhwhltls@126.com
哲学宗教:zhwhltzx@126.com
文化视野:zhwhltwh@126.com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号楼508室
电话:028-61355989
2024年第5期目录
2024年第5期论文摘要
从宋学兴起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
◎ 蔡方鹿 肖裕杰
【摘要】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首要突出特性,为创新性提供所尊之古、所守之正;创新性赋予文明连续的生命力,是文明进化的内生动力。宋学兴起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转型的标志事件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宋学坚持经典诠释传统、以“仁”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及追寻圣人之道,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宋学求实求理的学术新精神、疑经惑传与以己意说经的学术新风气、哲学思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新特质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结合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宋学兴起这一文化转型事件,有利于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把握连续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真正处理好继承与改造、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宋学;儒学;道统
“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演进和文化基础
◎ 刘立云 冯 昊
【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就开启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建国后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提供了历史镜鉴,储备了思想资源。十八大以来的文化实践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最终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和升华。“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智慧。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精神及历史上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纳,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适宜的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之间的高度契合,则是“第二个结合”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传统文化;历史演进
以“第二个结合”赋能乡村振兴
◎ 赵 晨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承载空间,乡村社会积淀了数千年的基层治理经验与智慧,其独特的价值目标、行为规范和文化认同特征为现代乡村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治理资源。然而,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一系列困境,包括治理主体的缺失、公共精神的衰退、互惠互助传统的瓦解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内生性治理的有效性。如果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单向推动,缺少自下而上的秩序建构,则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并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发展,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构建“中国式”乡村治理模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治理;创造性转化
面向未来的创意写作
——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访谈
◎ 李 洱 陈 琛
李洱,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北京市作协主席,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是当代中国创意写作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花腔》《应物兄》等。《花腔》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应物兄》2018 年获《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2019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李洱对创意写作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有着深刻体会,在李洱看来,创意写作是面向未来的写作,既面向文学教育的未来,也面向蓬勃发展的文化大生产的未来。创意写作强调自我表达、释放想象力,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意写作从文学写作拓展至面向文化产业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今天文学观念上的变化。
在文学与历史间穿行——方维规教授访谈
◎ 方维规 张文姝
方维规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横跨历史和文学两个领域,致力于人文研究的跨学科发展。“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概念史”都由他首先介绍到中国。作为国内公认的概念史奠基人和概念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在引介概念史原理、示范概念史方法、评价概念史得失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他迁移德国史学方法、从概念角度来关切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思维转换和思潮变迁,把握长时段中社会变化的内在脉络和总体特征,为深入近代社会提供了全新的学术视角和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年来,他在文学领域的研究热情主要集中于以概念史方法重审文学基本问题,经文学翻译测绘中西文化差异,揭示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梳理了如“文学”“世界文学”“跨文化”等诸多重要概念的历史语义和时代语境。在人文研究的跨文化时代,方维规教授倡导以文史互鉴为立场、以概念史为方法,在方法交响和视野重整中,追寻文学真味、洞察历史真相。
道体与治体:胡瑗《春秋》学思想的体用之维
◎ 闫 云
【摘要】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儒者从《春秋》中发掘孔子所寄寓的治天下的王道大法,逐渐形成了具有“庆历之风”的《春秋》新学。其中,胡瑗将儒学的全体大用概括为“明体达用”之学,揭示出作为“圣人之文”的《春秋》经有其更宏阔的“体”与“用”的维度。他通过对儒学理论的阐释,使得“道体”和“治体”成为宋代《春秋》学的两个主要理论面向。由此,《春秋》学肩负着体证天道性命之理的道体和奠定立国根本规模的治体的双重使命。以道体为治体的正当性来源,以治体作为道体的客观化落实,赓续着儒学全体大用、内圣外王的宏阔规模。这样,王道政治的重建才具有根本的合理性依据,并且能够在吸纳文明新质过程中做到因时创制。基于此种明体达用的“安定规模”,儒家经学能够不断地激活和增益其内在生命力,在经史互动、政学相维中引领历史与文明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胡瑗;《春秋》学;明体达用;安定规模;道体;治体
李商隐对齐梁歌行的复归及其诗学意义
◎上官国风
【摘要】 李商隐“长吉体”古体歌行长期作为整体被接受,后人对部分诗歌体式的判断存在分歧。事实上,篇名与作法中蕴含着李商隐关于“歌”“诗”的辨体意识。《烧香曲》等有歌辞性题目的作品强调体物与讽刺,放弃了个体抒情叙事,在效法长吉体的基础上复归齐梁歌行,被义山视为歌行。《燕台诗》等虽汲取齐梁歌行体调,但具有强烈个体抒情性,被他视为“诗”。随着近体诗律成熟定型,歌行体的独立性面临挑战。中晚唐以降,歌行在诗体互参中失去自身定位,难与古体区分。温、李等人对齐梁血脉的复归窄化了歌行表现能力,无力阻挡歌行体裁独立性的失落。但在晚唐至北宋诗体演进轨迹中,李商隐的歌行观念具有独特的诗学意义。
【关键词】 李商隐;歌行;近体诗律;齐梁
宋传奇议论的文体价值和时代精神
◎ 时 娜
【摘要】宋传奇的议论郑重又严冷,向为人们诟病。然若将宋传奇的议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去考察,则会发现它具有独特的文体价值,也折射着宋代的时代气质。宋传奇议论的文本表现主要有:选题的防弊倾向,即选取历史事件或人物为题材来汲取教训;观点的郑重表达,即作者在篇末所发议论往往因伦理意味过重而显得刻板。宋传奇通过这些议论来发明神道之不诬,并传扬“向善”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为因果报应等宗教色彩的道德观念和节义守礼等儒家伦理观念。宋传奇多议论,既是小说文体自身所固有的劝惩教化特色的凸显,也是宋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外现,它体现出文学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是我国古代文学入世精神的一个典型切面。
【关键词】 宋传奇;古代小说;议论;社会功用;实用理性
陈寅恪“文化托命”说的用典及义蕴问题
◎ 王 刚
【摘要】陈寅恪的“文化托命”说为“今典”之运用。典出于两方面,一是王国维的论述,二是《学衡》所载的白璧德译文。前者为“中典”,后者为“西典”。陈寅恪的“文化托命”说,乃是在这二者的基础上“接着讲”“借着讲”。在陈寅恪的用典中,语境范围宏阔且深邃,“中典”“西典”打成一片,直通“承续先哲将坠之业”及“关天意”之论,在中西沟通的旨趣下,表达出“斯文不坠”的义蕴。
【关键词】陈寅恪;文化托命;用典;义蕴
三星堆遗址丝绸新发现的价值与意义
◎ 罗晓东
【摘要】丝绸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三星堆的丝绸发现是中国丝绸考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提供了实证支撑,进一步加深了中华文明体系的新认知,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融汇一体,可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发挥独特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丝绸;文化
金沙——成都城市文明之根
◎ 周志清
【摘要】金沙遗址不仅拥有成熟的城市聚落结构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青铜时代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不仅聚集众多的人口,也汇集诸多的资源与文化。它与今之成都有着相近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发展肌理,奠定了明清以前成都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作为古蜀都邑的金沙遗址将成都城市文明发展历程向前延伸了千年,拓展和强化了成都城市发展的历史厚度与信度。金沙遗址宏大的规模、复杂的城市聚落体系、丰富而异质的资源网络、社会差序结构及圈层格局等的形成,彰显金沙遗址已经具备了城市文明发展诸多要素和特征,开启了成都城市文明之初,形塑了成都城市文明的魂魄,是成都城市文明之根。
【关键词】 金沙遗址;青铜时代;十二桥文化;古蜀文明;成都
古代蜀道交通文化考论
◎ 马 强
【摘要】蜀道交通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馆驿文化。秦汉褒斜道上的邮、亭、驿、置、寺都是驿传设施,唐代蜀道馆驿设置较为周密,馆驿名称的大量出现也是在唐代,且具有地志化、雅名化特征。其命名以自然山水资源与历史地理方位为依据。唐宋蜀道馆驿建造讲究,规模宏大,功能齐全,且注重驿馆环境美化。明清两朝继其轨辙,承袭较多,但因战争频繁、时有破坏等原因,蜀道馆驿文化至清代趋向衰落。另一方面,适应蜀道运输的交通工具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秦汉时期是人力兼畜力(马)驿传方式,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则是应对栈道运输粮草的特殊交通工具。唐代马政发达,马成为蜀道的主要交通工具,传车次之。宋代至明清则是马、驴、轿兼而有之,呈现出古代后期交通工具的多样化特征。
【关键词】 蜀道;馆驿文化;馆驿地名;环境美化
国立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的建立、活动及其消亡
◎ 冯 兵 王文龙
【摘要】全面抗战前后,四川大学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抗敌后援会即为其组织表现。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成立后,在宣传动员、物资供应、战时教育等方面展开积极工作并收效颇丰。然而国民党当局不满于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掌握在中共领导的进步力量手中,接连炮制所谓“凤凰山机场事件”和“稻草案”。经过1937年12月和1938年3月两轮改组,川大抗敌后援会最终为国民党力量所掌控,沦为虚应故事的官样招牌。
【关键词】 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凤凰山机场事件
域外中国戏曲史书写
——以英语世界四部中国文学史为中心
◎ 潘铮铮
【摘要】自20世纪初起,中国传统戏曲进入域外中国文学研究视野。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史专书对于中国戏曲史的处理,最初是对名篇名作的译选,其后出现戏剧史专论,进而视戏曲史为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出现切入某个主题、以“文化”兼具“历史叙述”的戏曲史书写新尝试。
【关键词】海外汉学;中国文学史;中国戏曲史;英语世界;文学史书写
“明清闭关锁国”说渊源问题新探
——基于晚明在华传教士中国封闭形象的历史考察
◎ 王兴锋 杨长红
【摘要】“闭关锁国论”最早可追溯至晚明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在华传教士和西方商人。在他们看来,明代中国是一个排斥或限制外来宗教、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国家,这一中国形象构成了“闭关锁国论”的早期内涵。明代中国封闭形象的形成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和立场观念基础,既与在华传教士的传教策略有关,同时也是在华传教士和西方商人站在西方立场看待和评价中国的结果,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一种反映。在华传教士和西方商人对明代中国国情缺乏科学性认知则是明代中国封闭形象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闭关锁国;利玛窦;传教士;明代封闭形象;晚明时期
禹、鱼、羽:跨学科视域下禹步的文化内涵
◎ 郭佳兴
【摘要】综合宗教学、人类学、神话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视角,将禹步置于中华文明源流的整体背景中重新考察,可以得到关于其文化内涵的更多发现:(1)禹步源于对鸟步的模仿,大禹崇拜与鸟崇拜关系密切;(2)鲧、禹形象分别与鱼、鸟崇拜相关,鲧禹治水故事可视为“鱼鸟化生”信仰母题的变相;(3)禹步的核心是特定的程式化步法动作,其深刻意义在于经由仪式实践、传承“绝地天通”信仰结构。
【关键词】 禹步;鸟崇拜;鱼鸟;绝地天通
北朝墓葬陶俑的空间布局与视觉场景的营造
◎ 郭善涛
【摘要】在北朝的大中型墓葬中,陶俑是常见的一种陪葬明器,陶俑并不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反映,而是在墓室里营造了一个空间与时间的叙事。北朝陶俑一般摆放在墓室棺椁与墓门之间以墓志为中心的位置,在墓志的左右两侧基本对称排列,再现了为死者送葬的盛大场面,营造了以墓志为中心的视觉场景。这个视觉场景延续了死者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时间性,也开启了从死走向永生的旅程。
【关键词】 陶俑;时间;空间;墓志;壁画
循例与建构:清代孔庙御匾制度及其政治效应
◎ 吴佩林 宋 琪
【摘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宣统元年(1909)期间,清代皇帝御题并颁发孔庙大成殿11块四字匾额。赐匾行为与祭孔仪式有关,后期多发生于皇帝登极初年。皇帝们的前行后效,呈现制度化的走向。从皇帝御书墨宝到悬挂孔庙大成殿中的匾额实体,经历了内务府的复制再造和央地之间的上下传递。绝大多数情况下,曲阜孔庙保存皇帝“墨笔”,其他孔庙仅收到复制件。孔庙御匾的颁发与传播,强化了清廷与儒家思想的关联,制造了皇帝深谙儒学的形象,从而获得了臣民的认同和支持。
【关键词】 清代;曲阜孔庙;御匾制度;政治效应
从医书到讲义:清季民初中医教材的转型
◎ 鲁 萍
【摘要】清季民初,在西方医学影响之下,中国医者开始关注到医学知识传承中的不足。传统中医基本通过阅读经典医籍来学习,习医者除家传师授外基本是主动找书来读;西式医学的知识传授则更注重学校教育,不少人主张通过编辑教科书来改良中医、增进中医的竞争力,并有实际的行动。中医教科书(讲义) 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传统医书有很大差异,是医学传承的一种创造性革新,既反映了西学影响下自我认知的变迁,也是传统中医走向近代不可忽视的一环。
【关键词】中医改良;传统医经;中医教科书;医学讲义
往期推荐
图文:《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院训,坚守“为党献策、为国育才、为民治学”的办院宗旨,围绕“立足四川、调查研究、服务发展”的办院理念,进一步明确“建设坚强理论阵地、一流学术殿堂、高端新型智库、特色育人基地”目标,努力体现地方社科院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社科院作用,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喜欢就点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