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方茜|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政务   2024-09-25 18:04   四川  

点击蓝字关注四川社科院

即刻获取天府智库新内容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在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上与传统生产力存在质的差异。当下,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生产要素融合、产业统筹发展、制度环境优化、创新文化培育等诸多问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实践中处理好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政府与市场以及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要素高效协同加速发展,以重点产业打造夯实基础,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以颠覆性技术开辟新赛道。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颠覆性技术;生产要素

  作者简介


杨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

方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目 录


一、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四、余论




·   全文内容   ·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制度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先进生产力的作用,2023年7月以来,他在多个场合论及新质生产力,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作出重要阐述。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反映新生产力特质的一次‘术语’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占发展先机的新定位,也是立足发展现实、抢抓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的新要求,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抢夺高质量发展高地的新路径。由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当下,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处理好几个关系,围绕堵点难点问题开展实践,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一、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逻辑上,对新质生产力的分析可归结为四类问题,即生产要素、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度环境和创新文化。其中,生产要素聚焦生产所需的资源,关注要素供给的数质及其优化配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压舱石”。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生产要素、产业、经济主体、政府和市场协作运行的场域,产出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产业体系的高效运作,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发动机”。制度环境由激励、监督和保障机制等构建而成,用以确保要素的合理投入、产业体系的良性运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牵引机”和“稳定器”。创新文化涉及价值观、信仰、行为习惯和社会共识等,是社会成员共享的意义系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直面四类现实问题的不利影响。

(一) 生产要素融合困境

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 随着数据要素介入程度加深,劳动力、资本、技术面临如何与数据要素有效融合、高效互动的问题。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融合不足,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劳动力和数据要素发挥着不同作用。劳动力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数据要素则主要用于支持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劳动力和数据要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劳动者通过劳动来创造数据,为数据要素的生成和应用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数据要素通过提供信息和优化决策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并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在生产生活中,缺乏必要的数字素养、数据获取门槛高以及不适应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模式变化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对数字经济的“怀疑”有所上涨,如对机器人替代的焦虑,对就业机会减少的担忧以及对数据安全的顾虑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劳动者与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

资本要素与数据要素融合是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数据驱动投资决策,优化资本投资流向,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两者融合主要体现在数据价值化的三个阶段。首先是数据资源化,即经过授权、采集、归集三个环节将原始数据转变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数据资源。其次是数据资产化,即数据被视作实物资产,具有明确的所有权属性,可以通过交换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最后是数据资本化,即数据通过流通交易给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过程,是资本与数据要素融合的高阶。数据价值化的三个阶段呈现了数据从被简单认识到被深度挖掘、高效利用,最终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劲动力的过程。目前,资本与数据要素的融合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普遍存在,难以形成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限制了数据作为资本的有效流通和融合应用。二是数据标准和操作规范不统一增加了数据整合的难度,降低了资本要素与数据要素融合的意愿。三是金融机构及其相关行业在数据质量管理、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数据治理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两者融合的效果。

技术要素与数据要素融合,旨在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优化产品工艺创新和业务流程,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加速、数据价值提升、企业提质增效的目标。路径上,主要有三种融合思路。一是以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如挖掘海量数据、获取新知识、洞察新走势的需要带动了算法优化、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升级。二是让技术赋能数据管理与应用,如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网格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库针对特定硬件、数据和负载的性能。三是以技术融合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如在金融服务领域,融合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在城市管理领域,整合城市规划、交通、环境、人口等多领域数据,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目前,技术与数据要素的融合存在诸多阻碍。一是割裂的多源异构数据,增加了数据整合的技术难度。二是实体关系的动态变化对数据的实时捕捉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成为技术的重大挑战。三是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技术变化的抵抗,这些问题降低了技术要素与数据要素融合的市场接受度。

(二) 产业统筹推进困境

“产业统筹”是把各类产业统一起来考虑和筹划,以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由此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高效配置、市场良性竞争和生态环境友好的发展状态。立足我国现实,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须防范无序发展带来的风险。

无序竞争的问题。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可能引发产业内部、企业之间无序竞争或过度竞争。新技术和新产业快速发展,易导致行业标准和监管政策跟进不及时,企业按各自标准行事,引发市场紊乱,影响公平竞争。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过程中,对新质生产力的过度炒作可能催生创新泡沫,一些企业可能盲目投资新技术、扩大产能,导致某些领域产能过剩,加剧市场竞争的无序性。此外,也要防止不同地区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提升政府绩效、扩大就业容量,政府和企业在某一产业领域内集中投资,产生重复建设、产品同质、产能过剩、利润摊薄等负面效应。

无序推进的问题。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现了产业动态转化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经济生态系统。传统产业具有成熟的技术体系、稳定的市场需求和庞大的就业容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未来产业“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空间、增强人类自身能力、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代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方面,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传统产业为支撑,离开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就不能完全循环起来,甚至会出现‘断链’现象”。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一些国家为了发展新兴产业放弃 了传统产业,由此导致了产业空心化,这个现象在制造业领域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产业竞争力,延长产业生命周期。目前,在社会各界讨论中存在传统产业“遇冷”,新兴产业“过热”的现象,必然对全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和方式造成影响。此外,未来产业虽然“热闹”,却也面临“有行无市”的风险。

失衡加剧的问题。新质生产力高度依赖教育资源、科研能力、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和科技中心具备先天优势,更易吸收和应用新技术,由此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研发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更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巩固、强化其市场地位,而中小企业多因资源约束,难以快速跟进技术变革,由此拉大与大型企业的差距。

(三) 制度环境优化困境

制度环境是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障,不仅为宏观经济的平稳可持续运行提供战略安排,也为微观主体的活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制度支持,还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环境。从创新活动来看,完善的制度环境为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提供保护,激励主体的创新活动。从资源配置来看,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持市场作用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从公平发展来看,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制度建设跟不上发展所需,是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制度建设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体现在创新领域和教育领域。在创新领域,制度建设滞后发展的表现如下:其一,创新体制僵化。不能快速响应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现实中表现为官员的避责选择、缓慢的决策过程、保守的研发导向和繁琐的审批流程等。其二,产权保护乏力。创新成果被盗用现象仍旧存在,概念模仿、设计抄袭、网络内容盗用等“微侵权”事件频发,降低了全社会创新活力,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其三,市场准入失衡。不合理的准入门槛或不公平的准入限制降低了经济主体参与新质生产力建设的积极性。其四,激励制度扭曲。一些科研机构仍将论文、专著、课题作为考核法宝,并以短期考核为核心。此种注重短期业绩、忽视长期投入的做法,难以推动颠覆性和原始性创新的形成。其五,协同制度缺失,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公、产权归属不明、领导机制欠缺等原因,导致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活动难以实现有效协同、高效协作。

在教育领域,制度建设滞后发展的主要体现是教育制度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原始性创新、重大科学发明,需要具有某一方面天赋的人才。现行教育制度“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人格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存在制度性缺陷”。在知识和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方式的教育模式具有突出优点,有助于强化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和信息的“大爆炸”,以培养“门门优”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已脱离时代需要。一方面,学生课业过重,抑制了其他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以考试定乾坤的人才选拔模式,最“擅长”刷掉奇才和天才。如何改革人才教育理念、选拔理念,开辟有助于培养奇才、天才成长的教育模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突破的隘口。

(四) 创新文化培育困境

创新文化是鼓励创新、容忍失败、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文化氛围,强调开放性、灵活性、合作性和分享性,是推动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土壤。“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创新文化从四个方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一是宽容失败,容许人们失败后快速学习、快速调整此种对失败的宽容度能降低创新门槛,让人们更愿意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二是鼓励开放思维和自由探索,为个人和组织提供敢于想象、敢于尝试的环境,为新思想、新技术的诞生创造条件,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思想源泉。三是鼓励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带动跨学科、跨部门和跨国界的合作,有助于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四是推动个人和组织持续学习,确保生产力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保持领先。

当创新文化滞后发展时,会从多个方面阻碍新质生产力形成。对个体来说,创新氛围不浓厚会导致创新人才的流失,特别是高端科研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对组织来说,缺乏创新文化的企业习惯依赖旧的发展模式,企业转型升级慢,易错失发展机遇。对区域来说,缺乏创新文化的地区对传统产业的依赖更大,对发展新兴产业的意愿偏弱,容易导致产业结构老化。对国家来说,缺乏创新文化意味着竞争意识薄弱,经济增长乏力、技术依赖过多。当前,国内存在一些不利于创新的文化,比如“应试式、填鸭式的教育文化;等级式、官位式的权力文化;重立项轻绩效、重收入轻产出的科研文化等”。国有企业的创新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文化更注重稳定和执行,而非创新和变革;缺乏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员工考核倾斜于既有工作,不鼓励新事物探索;缺乏企业家精神,避免错误和维持稳定被视为优先事项。民营企业的创新意愿虽强,但主要聚焦于市场应用的相关领域,诸如基础理论、医药等公共领域的创新则明显滞后。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解决上述问题,要从新旧转换中去认识新质生产力,破除那种“新即先进、旧即落后”的思维;要从新旧关系的变化中去把握新质生产力,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调适而非摒弃,共进而非独行,协作而非单干,融合而非割裂。

(一)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两者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带动生产关系变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反过来,新型生产关系也会适应并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内容上,生产关系“其实也是历史主体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在经济系统中,新型生产关系具象化为一系列的经济制度,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分别侧重于效率与公平。建立新型生产关系要保证新型分工关系下的社会公平,“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在一些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解决所有权归属问题。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基础上产出的产品或服务,其产权是归属技术使用者还是数据 所有者,或者两者共同持有?当前,ChatGPT引发的广泛争议,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这个方面。在一些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解决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平台型就业者从平台获取收入的方式类似工厂计件制,但平台与就业者的劳动关系通常不明确,造成平台就业者社保“埋单”的困境。如何在平台快速发展与就业者权益保障之间实现一种平衡,这个难题需要突破。在一些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明确专利权归属和利益分配的比例。让人们从自身的创造中获得利益,有助于释放人的主观能动性。

围绕“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促进新型生产关系适配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聚焦颠覆性科技创新,其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更优质,包括高级别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以及高水平的金融服务等。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既要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需要市场、政府齐发力,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全国之力撬动并推开拦在新质生产力发展道路上的巨石;还需要“提升保障产权尊重契约等制度的质量”,让制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

围绕高水平开放,促进新型生产关系适配新质生产力。建立新型生产关系要以高水平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要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与国际高水准的对接。特别是数字技术,可以对标《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申请加入该组织、参与谈判的过程中,掌握高水平的规则和标准,把握全球经贸走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国际社会对新质生产力的正面认识。新质生产力涉及的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对相关领域人才、技术标准、平台以及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会非常激烈。此种情况下,国际上某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的势力会借机制造和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要主动让国际社会了解新质生产力对人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的正面作用,以及新质生产力赋能全球经济增长、气候改善的路径,提振全球经济发展的信心。

(二)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产业是科技物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任务聚焦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的重点产业。目前国内大致存在两种“意见”:一种强调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要把发展重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另一种强调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的主 体,很多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都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景,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兼顾传统产业。

两种“意见”并不相悖。传统生产力并不是落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否定或放弃传统生产力,而是通过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让传统生产力重新充能、焕发生机。传统产业嫁接新技术、新材料变为新兴产业的例子很多,如传统医药产业嫁接生物技术成为生物医药,汽车产业嫁接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当然,这只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作用,它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开辟新赛道。比如,飞机的发明并没有影响汽车的使用,但在长距离交通上具有很大优势,减少了交通时间,改变了交通结构,提升了交通效率,这就是开辟了新赛道。 进入新时代,飞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对城市交通来说,堵车是大问题;对远距离交通来说,高速公路修建和维护耗资巨大也是问题。如果可以通过颠覆性技术降低飞行器制造成本,保证飞行器安全,且对驾驶技术没有过高要求,无人驾驶的小飞机成为人类的代步工具将成为现实。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新质生产力关注颠覆性技术,意在赋能传统产业,开辟新的产业,是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作为“并列项”,放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这个总盘子,实现“双轮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在传统产业领域,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加速转型升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新质生产力巩固优势,关注跨越式发展;在未来产业领域,以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实现引领发展,由此形成良性互动的国民经济发展局面。

(三)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政府和市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需要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

市场的优势是依据市场价格和规则配备资源,依靠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但市场“不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全局加以安排”。 政府的优势是带动创新活动组织化,处理市场难以解决的宏观平衡问题。当然,“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公共品也需要政府投入。在从知识化到产业化的过程中,政府要为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提供方便之门。通过夯实基础设施、培育专业人才、制定专项规划、实施科研项目等方式,强化“政产学研用”协作,修补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技术转化、产品规模化则需要市场来实现。政府既要在基础研究、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以化解市场失灵;也要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强化政策引导等,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加速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培育。在市场方面,需要聚焦创新这个点,形成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三类研发活动成果在内的创新市场。作为“有商业价值的原创性信息和知识交易的场所”,创新市场有助于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政府既是创新市场的监督者,也是需求者、共建者。只有两者良性互动、形成合力,方能调动各方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四) 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当下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不同所有制类型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合理分工、优势互补。

以国有企业为重要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大多在规模、资金和信用上占优,既有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又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刚需,还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责任,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多布局在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关系国之命脉,并严格履行社会职责,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和支撑。以民营企业为重要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大多具有更高的创新需求、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善于捕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力。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是专利申请最活跃的主体。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80%以上民营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优势,促进两者协调合作发展。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激活并释放“政产学研用”体系的活力,担负起关键领域、重要行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行业龙头、产业链链主或链长角色。在新型举国体制建设中发挥创新者、组织者和践行者的作用,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做文章、下功夫。此外,国有企业还要在基础设施、基础药品等非竞争性领域、公共产品领域,发挥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全社会提供稳定、可靠、可持续的服务。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大部队和主力军,也是成果转化的探路者和推动者,还是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力量。民营企业既要肩负原创性技术攻关的使命,也要肩负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职责,还要肩负创新人才汇聚的担当。民营企业应发挥收集新需求、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速成果转化的作用。政府要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实践是“解决理论和现实关系问题的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站位实践,对现实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归纳,在理论上拔高认识;也要以理论指导现实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一) 以要素高效协同加速发展

为了进行生产,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不是简单地联系,而是遵循一定的社会方式相结合。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取决于“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总体而言,生产力发展主要源于以下几种情况:一则,劳动者素质有所提升抑或是劳动参与率有所增加。二则,在劳动资料方面,生产设备数量更充足,技术含量更高,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加速发展,劳动效果更好。现实中的常见表现是,生产工具有了改进,旧的工具被淘汰,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工具被创造出来。三则,在劳动对象方面,“原料、材料和燃料的规格、品种愈合适,质量愈高,劳动生产力就愈高”。四则,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更高效,体现为科学管理更适应劳动过程的技术要求。五则,自然条件的改善,如土壤和气候改善有利于农业增收,地理条件改善有利于采掘业生产率提升,矿藏质量改善有助于能源供给。

科学技术会影响上述生产力发展的所有过程。因此,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关键在于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把科技创新放在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位置,意味着其发展不再取决于要素增量或结构改进,而是科学技术特别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对所有过程的影响。这里就包括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影响,对要素之间分工和协作的影响,以及对自然条件改善的影响。进一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通过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二) 以重点产业打造夯实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由前沿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点,而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颠覆性作用的是数字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其中,数字技术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焦点和战略必争地,其颠覆性体现在诸多方面。一方面,数字技术推动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彻底改变了厂家的生产理念(规模化生产与定制化生产并举)、销售理念(广告销售与流量销售并用)、质控理念(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兼顾)。另一方面,推动从“经验驱动”向“知识驱动”转变,“利用数字化手段将行业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固化为模块化、智能化的软件组件和流程标准”,增进了技术稳定性和安全性。再一方面,推动“规模化”向“柔性化”转变,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生产过程高度或全自动化,支持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制造模式。

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数字经济既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又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产业数字化已成为中国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以数字经济反哺实体经济,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农业、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以催生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发展人工智能,首先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力求在人工智能相关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颠覆性突破。其次,要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算力。再次,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转型,让数实融合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此外,量子技术、生物技术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应聚焦的重点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应积极谋划。

(三) 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诸多难题。一则,破解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并无先行者可模仿,试错将成为常态。二则,新质生产力是在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去创造比较优势,在发达国家切断或减少与中国的科学交流、断供尖端技术的情况下,如何以高水平开放带动高水平创新。三则,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必须调动多方资源、促进多方协作、形成多方合力,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四则,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对就业产生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变革效应,引致更多的就业矛盾,如何缓解矛盾。

针对以上问题,要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其一,厚植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在试错中寻找真理,让科学家精神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其二,以开放带动高水平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是实现跨越和超越发展的关键,但不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是在与高手过招中发现差距。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国内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强两者的联动效应。其三,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就规律而言,现代科技创新普遍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需要调动不同领域优质资源,对创新活动的组织化提出更高要求。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要让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合力,让产业在开放系统中进行创新,让要素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也要更加紧密地参与全球科研合作,推动创新共同体建设。其四,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需人力资源,高质量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引导优质人力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所在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集聚。

(四) 以颠覆性技术开辟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是“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目标的生产力”,建立新赛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新赛道就是建立在新技术、新产业基础上的新的发展路径”。与旧赛道不同,新赛道是一片“蓝海”,是在无人区领跑。一项颠覆性技术能否开辟新赛道还要经过成果转化、量产化等过程,有较大规模市场需求的颠覆性技术才能最终实现产业转化。

开辟新赛道必须打破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其一,丰富创新驱动模式。通常跟随性技术适用于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研发机构共同攻关的“产学研”模式。颠覆性技术、原创性技术是在特定场景下完成的,还没有解决工艺、成本和量产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孵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其更适用于“学产研”模式,即从源头做起,再进行孵化。其二,找准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重大问题和安全问题,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之所需。聚焦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区块链、神经网络芯片这些将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前沿技术,加速诸如脑机接口等对人类生命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前沿技术的突破。其三,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活动组织化,增进“政产学研用”沟通交流,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其四,夯实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聚焦重大科学问题、重点技术领域和重要产业方向,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其五,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发挥激励体制机制的作用,激发科研工作者主观能动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四、余论

发展新质生产力,鸣响了中国技术领跑的发令枪,意味着中国正在实现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型,正在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这意味着中国加速了新旧动能的转换进程,一边在传统产业赛道上,比技术、比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一边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赛道上,比技术、比标准,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发展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加速技术领跑提供了要素支撑、产业支撑和制度支撑。

当前,中国处在世界大变局演变期、高质量发展攻坚期、技术全球领跑的加速期、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长期。在多期重叠的复杂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找准发展的堵点和难点。要素上,抓住数据要素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要素融合不足的问题;产业上,关注无序竞争、无序推进和失衡加剧等问题;制度上,锚定创新领域和教育领域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同频的问题;文化上,聚焦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氛围营造。

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政府和市场,以及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要保证新型分工下的社会公平,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以高水平开放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步走”,运用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和市场良性互动,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好各自作用,也要处理好不同所有制类型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合理分工、优势互补。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时代脉搏中找准实践之道。以要素高效协同加速发展,推动更高水平的要素协同,通过提升要素组合效率,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重点产业打造夯实基础,秉持统筹兼顾的原则,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方向发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厚植创新文化,以开放带动高水平自主研发,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颠覆性技术开辟新赛道,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问题,丰富创新驱动模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活动组织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原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05期(CSSCI来源期刊)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END

责任编辑:何丽娟

编辑:罗洁、石维丹、彭祎婧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院训,坚守“为党献策、为国育才、为民治学”的办院宗旨,围绕“立足四川、调查研究、服务发展”的办院理念,进一步明确“建设坚强理论阵地、一流学术殿堂、高端新型智库、特色育人基地”目标,努力体现地方社科院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社科院作用,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喜欢就点在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政府直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集科研、教育、编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综合实力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属于第一方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