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花开早:探讨儿童性早熟风险因素及干预方式

学术   2024-09-29 18:01   辽宁  

专家引读



  • 儿童性早熟与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热量高脂膳食模式;不良生活习惯,如睡眠时间不足、缺乏运动;环境因素,如过度光照、居住在化工区;家庭不和睦、母亲初潮年龄小;肥胖、维生素D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

  • 疾病的鉴别诊断,定期随访监测,中医及GnRHa等个体化治疗均为性早熟的重要干预方式。

  • 在GnRHa治疗过程中联合维生素D、适当补钙、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是提高性早熟患儿治疗效果的有效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之一[1]。性早熟可能对儿童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均造成负面影响,最终降低患儿生活质量[1]。因此,防治性早熟已成为临床儿科的重要课题。重视儿童性早熟,进一步对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掌握,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旨在减少或避免儿童性早熟的发生,也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关键。基于此,本期特邀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陈晶教授,对儿童性早熟相关风险因素及干预方式的现有资料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支持。
专家简介


陈晶 教授

  •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副主任
  •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 厦门市第六批“双百计划”青年创新人才
  •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青年委员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华南协作组委员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与保健分会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儿童生长发育专委会委员
  • 亚太儿科内分泌学会Fellow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和《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青年编委
  • 近年来在 BMC Med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研究论文
  • 荣获亚太儿科内分泌大会(APPES)最佳论文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 荣获 2021 年第四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 荣获2022年度厦门市“喜迎二十大”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儿童性早熟与多种风险因素有关

就现阶段而言,儿童性早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家长和医生也越来越重视。国内研究指出,儿童性早熟有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出现的倾向[2]。其中,中枢性性早熟(CPP)最常见,占性早熟的92%[2]。儿童性早熟已成为困扰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二大问题[2]。儿童性早熟的防治成为现阶段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有必要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更好地预防性早熟的发生。
多项研究指出[1-6],儿童性早熟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整理如下:


儿童性早熟的干预策略


儿童性发育的影响需引起国内外儿科内分泌专家的广泛重视。积极干预儿童性早熟极为关键,可有效减轻或消除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也是确保儿童生活质量的关键[4]
准确的临床诊断是性早熟患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的基础

对于怀疑性早熟的儿童,根据患儿出现性征的时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性早熟[7]。确定患儿为性早熟后,再根据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功能是否提前启动分为CPP、外周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部分性性早熟)。确诊CPP后应进行病因诊断,包括是否与颅内病变、基因变异或其它疾病相关,从而进行相关检查以进一步区分特发性CPP和继发性CPP(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继发于外周性性早熟)[7],为后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式和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不同类型的性早熟患儿需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式

性早熟病因不同,治疗也有所不同,并非所有的性早熟都需要治疗[8]。性早熟进程缓慢(骨龄进展不超过年龄进展)而对成年身高影响不显著者;如骨龄虽然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亦快,预测成年身高不受到影响者一般不需要治疗。青春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对个体的指标需动态观察,对于暂不需治疗者应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9]

对于非器质性病因的性早熟病例,如部分性性早熟可采用中医方案治疗,防止向CPP转化,并定期随访监测。缓慢进展型性早熟也可按照中医辨证,采用中医药干预的手段处理。对于快进展型性早熟预测成年身高未受损而性发育过程过快者,可以参考中医辨证治疗,并密切随访[8]

对于小年龄且性发育快速进展,尤其是初诊已呈快速线性生长加速的患儿,应及时采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7]。《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指出,GnRHa是抑制性发育的首选药物[7]。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青春期进展、生长速度和骨龄。

在性早熟GnRHa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干预的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除单独采用GnRHa治疗外,性早熟的治疗过程中还有GnRHa联合维生素D、补钙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治疗方式,多数患儿经过系统干预即能有效抑制性腺早发育[10,11]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可能与性早熟存在潜在相关性[12]。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受体信号调节青春期等出生后各阶段的腺体发育有关[13]。关于维生素D在性早熟患儿治疗中的意义,一项纳入43项研究的Meta分析[12]显示,在GnRHa治疗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对性早熟患者促黄体生成素[标准化平均差(SMD)=−3.55,95% CI(−5.11,−1.99)]、卵泡刺激素[SMD=−4.35,95%CI(−5.79,−2.92)]、雌二醇[SMD=−1.21,95% CI(−1.7,−0.71)]等性激素水平和骨龄进展[SMD=−3.21,95% CI(−4.86,−1.56)]、预测成人身高[SMD=0.69,95% CI(0.43,0.94)]等指标的改善作用比单纯GnRHa干预更显著。因此,建议在接受治疗的性早熟儿童中定期监测维生素D水平,并在发现缺乏的情况下及时补充支持治疗[13]

青春期是骨密度(BMD)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和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激素1共同作用影响骨矿物化。CPP患儿在诊断时BMD值与同龄健康儿童相比常有增加。在GnRHa治疗期间,由于卵巢功能受抑制导致骨矿物质的获得受限,BMD没有变化或轻微降低。中国台湾的一项研究发现,45%(5/11)的CPP患儿在GnRHa治疗期间BMD下降1SD,在治疗过程中给与持续补钙可一定程度上避免矿化不足[11]

此外,由于近年来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特发性CPP发生率逐渐升高[14]。因此,在GnRHa治疗期间联合运动干预对于改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14],有氧运动管理辅助GnRHa治疗(观察组)对特发性CPP患儿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P<0.05)以及骨龄、身高和BMI的改善效果(P<0.05)较单独采用GnRHa治疗(对照组)更显著。在另一项研究中[15],对照组采取常规GnRHa治疗,研究组保证常规治疗前提下进行1周3次,每次1h,共计13周的运动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中的CPP患儿圆肩、头前引不良体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儿心理行为的9个因子(抑郁、社交退缩、躯体诉述、分裂强迫、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残忍)总粗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在社交退缩、分裂强迫和违纪、残忍行为因子上有极为明显的改善效果。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是预防性早熟发生的有效措施

培养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减少和避免儿童长期接触塑料制品、一次性餐盒及进食各种存在严重农药残留等食物等,改善膳食习惯,增加体育锻炼,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加强儿童期的保健,普及健康教育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性早熟的发生[9]


【专家结语】

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较高,且引发的因素较多,包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环境因素、肥胖等,在影响儿童身体正常发育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在此背景下,重视对儿童性早熟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进一步对儿童性早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致病因素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展开预防干预,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或GnRHa药物治疗,以及GnRHa联合维生素D、钙、适当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以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少年强则国强,确保儿童健康成长,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临床医生与患儿家属共同努力和科学干预!


参考文献:

1.诸宏伟,严雪梅,郑迎娟,等.儿童性早熟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 39(11):51-54.

3.车晓晴,王沛,李君.学龄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海南医学, 2023, 34(16):2367-2371.

2.Dong Y, Dai L, Dong Y, Wang 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precocious puberty in children. BMC Pediatr. 2023 Sep 11;23(1):456.  

4.邓雪雪,杨芳.儿童性早熟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

5.易永红,易静,汪红玲,等.儿童性早熟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6):2.

6.刘小琪,王琨蒂,王君,等.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4,32(01):59-63.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J] . 中华儿科杂志, 2023, 61(1) : 16-22.

8.俞建,孙雯,孙艳艳.儿童性早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版)[J].中医杂志,2024(5):546-552.

9.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青春期学组.女性性早熟的诊治共识[J]. 2018.

10.陈莹,全会标,王斐.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因素及相关治疗方法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2,62(36):105-108.

11.梁雁,罗小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中枢性性早熟远期效果的系统综述[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12(05):392-396.

12.Wu C, Zhang X, Yan F. Does vitamin D have a potential role in precocious puberty? A meta-analysis. Food Funct. 2023 Jun 6;14(11):5301-5310.

13.朱晓霞,罗军,马继龙.维生素D与女童性早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10):1930-1933.

14.张毅,孙亚莲,巫少平,等.有氧运动管理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肥胖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32):28-30.

15.宋哈楠,郭建军,宋兰兰.运动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不良体态及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4,25(07):888-892.


  声 明


本视频/资讯/文章是由益普生医学团队编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撰写提供,旨在用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不支持以任何形式转发给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有违反,责任自负。转发给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时,也请自觉保护知识产权。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内容中出现任何药品并非为广告推广目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进行处方,请严格遵照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


审批号 DIP-CN-012385

有效期至 2025年9月29日







医脉通儿科
关注医脉通儿科,及时获取儿科领域新鲜的资讯、指南、病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