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这段时期,在台湾有两种用语指代:“日据”与“日治”。有些大陆学者或自媒体人,在行文时也往往直接采用上述表述,尤其是使用了“日治”的表述,直接掉入了“台独史观”陷阱。对于这一时期,大陆主流的表述是“日本殖民统治”。
弄清哪种表述是正确的,首先要弄清楚这些词语背后的来历。
“日据”源于国民党在台湾匡正史观的努力,包含台湾被日本强行割占之意。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强行割占了台湾岛及澎湖列岛。从此台湾同胞生活在日本殖民铁蹄下长达五50年。1945年台湾光复,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后,为了拨正这段历史,让台湾同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其认识到台湾被日本从中国强行割走与占据的历史事实,采用“日据”的表述。此后四十余年,“日据”一直居于台湾社会主流地位。这一用法含有“台湾是被日本从中国占据而去”的潜台词,认同台湾与大陆一脉相承的国族立场。
“日治”源于“台独”势力的谋“独”祸心,本质上是为“台独史观”服务。1997年李登辉执政后期,出于妄图分裂中国的目的,在教科书中逐渐用“日治”一词取代了 “日据”。“治”是一个相对中性且偏褒义的词语,包含对一个地方合法治理的含义,因此“日治”包含承认日本统治合法性的意思,这显然悖离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历史事实。民进党执政后,为切割两岸历史连结,实现谋“独”私利,奉“日治”提法为圭臬。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美化日本殖民侵略,无视台湾同胞遭受日本殖民者残酷压榨剥削的历史事实,诬称是清政府通过条约“合法”地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大肆掩盖日本殖民者犯下的累累罪行,甚至将日本殖民台湾的恶行美化为对台湾“现代化的贡献”,“媚日”谋“独”的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综上所述,正确的使用方式是:
“日据”包含了日本强行占据中国领土台湾的意思,在使用上基本符合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观,目前在大陆学术交流与民间场合下,是允许使用的。
“日治”是典型切割两岸历史连结,本质是为建构“台独史观”服务,暗藏“台独”陷阱和祸心,我们要坚决反对,切勿使用。
为更加匡正两岸关系历史,对“台独史观”进行拨乱反正,以正视听,大陆目前最标准的用法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大陆学者的著述中,一般鼓励使用“日本殖民统治”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