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两岸关系大事记

文摘   2024-12-31 21:38   北京  

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厦门召开

      12月9日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厦门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向两岸企业家峰会理事会发贺信,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对年会召开表示祝贺,向峰会全体会员和与会嘉宾致以问候。

      王沪宁指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为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机遇。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支持台胞台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享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成果,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

      此次峰会年会主题为“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 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包括开幕式、主题演讲、峰会各产业合作推进小组专题论坛及年会总结等活动。700多位两岸工商界人士参会。

“争”当选2024海峡两岸年度汉字

      12月5日由两岸机构共同举办的2024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在台北揭晓结果,“争”字当选。

      主办方表示,“争”字浓缩了两岸民众对2024年时局最直观的感受,更蕴藏着对未来两岸关系走向最深刻的启示: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在“不争”中寻共识,在把握“争”与“不争”的平衡中谋求两岸中国人美好的明天。

      从2008年开始,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已先后评出“震”“生”“涨”“微”“平”“进”“转”“和”“变”“创”“望”“困”“闷”“难”“思”“融”等16字。

“贪”字当选台湾2024年度代表字

      12月10日台湾2024代表字票选结果公布,“贪”字以8736票高居第一,获选为今年的年度代表字;“斗”字和“骗”字分列二、三名。

   台湾这项年度代表字票选活动由《联合报》主办,今年共募集57个候选字,前10名按得票高低依次为:

         “贪”“斗”“骗”“乱”“韧”“震”“筹”“险”“安”“电”。

      这项年度代表字票选活动已迈入第17年,近年来当选的代表字有“苦”“茫”“翻”“乱”“疫”“宅”“涨”“缺”等。

台湾教改30年,专家痛批现行教纲“失德弱智”

      12月14日,“台湾教改三十年总体检”论坛暨新书《台湾教改三十年(1994-2024)》发布会在台北举行,约百名教育界专家学者与会,痛批民进党当局多年持续推行“去中国化”教育政策。台湾教育界人士指出,“108课程纲要”自实施以来批评声不断,台湾教育改革30年“有改革没改进”,对岛内社会造成了无法复原的灾难,以意识形态挂帅的“去中国化”文史教育和“减时数”的基础科学教育,令台湾学生能力全面退化。

“2024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在台北举行

       12月17日“智慧治理 永续未来”为主题的“2024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在台北举行。

      两市签署了《上海市与台北市推动智慧医疗合作备忘录》及《小熊猫物种交流及保育合作备忘录》。在三个分论坛上,两市代表分享了友善交通、河川治理、人文城市等方面的经验并进行深入交流。

      “双城论坛”自2010年开始由上海市与台北市轮流举办,已成为上海与台北两市之间重要的机制化交流平台。两市深入探讨和交流城市发展经验,巩固和拓展各领域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迄今为止双方已签订47项交流合作备忘录,为增进两地同胞民生福祉发挥了积极作用。

福建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举行

      12月17日,福建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奋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召开,会上介绍了福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奋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探索实践与思路举措。

马英九第三次率团访问大陆

       12月18日26日,马英九第三度访问率团大陆,分别赴哈尔滨参与“海峡两岸青年冰雪节”和赴成都参加“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研讨会”。马英九在成都参加研讨会时表示,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享中华文化,绝不能数典忘祖。民进党在台湾操弄“去中国化”,注定不会成功,我们有责任拨乱反正,守护中华文化。台湾青年要牢记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根源以及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情感与认同。

       12月26日晚,马英九于结束对大陆的访问,返回台湾。在桃园机场,马英九发表了讲话,呼吁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调整“两岸政策”,摒弃“抗中害台”的立场,并着重强调了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台胞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12月1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好发挥涉台司法典型案例在指导涉台审判、及时回应台胞台企司法关切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人民法院涉台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一批人民法院台胞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本批案例共有4个,涉及两岸海洋生态保护、台商投资权益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涉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等方面,突出体现了人民法院在涉台司法领域持续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平等保护两岸同胞合法权益、积极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的努力与成效,对于提升人民法院涉台审判质效、做实涉台司法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意义。

福建省新增8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总量占大陆超三分之一

      12月20日,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介绍福建省今年新批设南靖、同安、平潭综合实验区、邵武、霞浦、永春、上杭、东山等8个台湾农民创业园。自此,福建省台创园数量达14个,实现全省九市一区全覆盖,在大陆占比超三分之一。

      台创园是面向台湾农民和台资农企设立的产业园区。2006年开始,福建省在大陆率先创建设立台创园,相继创建了漳浦、漳平、仙游、清流、福清、惠安6个台创园。截至目前,福建省台创园累计引进台资农业项目778个,合同利用台资14.8亿美元。

      此次农业农村部、国台办批准我省8地新设立的台创园,霞浦、东山为新创建,主导产业均为渔业;另外6个在原有的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基础上设立,主要聚焦特色兰科产业、现代种业、果蔬、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台北联络处成立

      12月23日,《福建日报》报道,近日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交流团赴台参访交流,在两岸各界企业家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台北联络处挂牌成立,将致力于为两岸融合发展牵线搭桥。

      活动期间,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还与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联合会、台湾婚庆产业联盟等多家社团机构签署并发布了《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倡议书》,共同致力于推动两岸在产业项目、经贸往来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两岸大湾区理念自2021年发起后得到两岸各界的认可和支持。由此,一个以企业、企业家为主体,两岸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广泛参与的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应运而生。

 今年以来福马“小三通”航线旅客量同比增长76%

      福州边检站数据显示,随着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提速,今年以来,截至12月24日,福马“小三通”客运航线累计查验船舶2000余艘次,旅客约6.3万人次,同比增长76%。

《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促进条例》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24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通报,《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促进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1998年8月1日通过的《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施行,旨在维护重庆市对台工作的法制统一,促进渝台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为台胞台企来渝投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最高法修改关于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

      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法指出,制定该规定是为了正确审理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案件,依法保障海峡两岸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福州将全面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建设

      12月27日《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在福州举行。该规划于12月9日国务院批复福州市市长吴贤德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批复,福州的城市性质是福建省省会、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以及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地。

晓台海
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兼有对台研究基础与实务工作经验,聚焦台海局势与统一大业,主要面向对台一线工作人员、科研机构及台海兴趣爱好者。另外,广泛涉及时政、历史、文化、生活等,立志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扎根中国大地、做有根的学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