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明日元宵节,无论多忙,请记得:1要闹,2不空,吃3样,遵循传统,迎福纳祥
旅行
2025-02-11 07:56
上海
阿拉老底子
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也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
被称为“元夕节”“上元节”,因为在古代,人们把第一个月称为元月,15号夜晚也是新年月圆的第一次,而“夜”在古代也被称为“宵”,所以人们就把这天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也是仅次于春节后的第二个大型节日,在这天,人们会“赏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
关于元宵节的记载,宋代诗人欧阳修写的《生查子·元夕》,其中有句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首诗就描写了元宵节灯市的繁盛景象。
而元宵节也有很多禁忌,因为把元宵节过完后,新的一年就正式开始了,所以在这一天,也是有很多传统习俗需要我们去遵守。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无论多忙,请记得:1要闹,2不空,吃3样,遵循传统,迎福纳祥!
预祝新的一年里诸事圆满,家业兴旺人长久~
元宵节,记得“1要闹”
“
正月十五闹花灯
”,这个习俗由来已久,这天人们会穿上光鲜亮丽的衣服,出门去赏灯和游园,也会猜灯谜来求得一年交好运。
正月十五的“
闹
”不是打斗嬉闹,而是要出门动起来和去凑热闹的意思,因为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出门赏月和观赏花灯,这些花灯有旺财旺运和人丁兴旺的寓意。
所以,正月十五元宵节记得不要宅家不出门,出去感受一下元宵节的喜庆氛围,也有驱散霉运和交好运的寓意。
元宵节,记得“2不空”
一,坟前不空
正月十五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这天很多人会去给家里逝去先人上坟祭拜,因为正月里按照习俗是需要祭祖的,也就是把祖先请回家里过年,到了正月十五年基本就算是要过完了,所以要把祖先请回去,很多地方管这叫“
送神
”。
正月十五这天大家讲究去坟前送灯,寓意就是点亮回来的路,也是想让祖先共同分享这喜庆时刻,送灯和坟前摆供一般都要选择在正月十五上午太阳出来以后,在上午十二点前完成,现在的灯就是一些用小电池制作的小灯。
二,家里灯不空
正月十五元宵节讲究的灯火通明,因为灯火通明有财旺人旺事业旺的寓意,而且这也是正月里最后一次讲究把灯全都打开的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这天晚上,要把家里能够亮的灯都打开一遍,这样显得前途一片光明,如果家里黑灯瞎火的就跟节日的喜庆氛围显得格格不入,而且室外行走的人可能也会猜测这家是否发生了什么不吉利事,否则正月十五为何不点灯?
元宵节,记得“吃3样”
一,元宵或汤圆
中国人过节,最讲究的就是氛围和寓意,当天穿什么吃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要符合当天的氛围和寓意。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其特殊意义更甚。
在这一天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元宵或汤圆,是一件极其幸福和吉利的事情。因为吃元宵或汤圆,象征着合家美满,代表着新的一年一家人还会幸福圆满。
二,吃饺子
北方人过元宵节,一般都是早上吃元宵或汤圆,到了晚上还是要吃象征团圆喜庆和多财多福的饺子,而且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的饺子,很多人家会把饺子皮做成彩色的,寓意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以及财源广进。
三,丸子
丸子在民间也被叫做“
圆子
”,因此有“
上灯圆子落灯面
”的说法,正月十五吃上点丸子,也有年圆满结束,新的一年诸事圆满顺利的好寓意。
元宵节,记得“4不做”
一,不饮大酒
元宵节都会一桌丰盛的家宴,喝酒助兴是少不了的,但是这个时候切记不要喝大酒和喝醉,因为元宵节晚上还有很多的娱乐活动要做,也是陪伴家人共度良宵美景的时候,喝醉让人照顾是件煞风景的事。
二,元宵不借钱
很多人都是出十五之后,才会出远门工作。在这一天借钱的,肯定都是因为去年好吃懒做,什么没有存钱的人,找你借钱多半也不是干好事。
而且,在这一天给别人借钱,就等于丢财,代表着把新一年的好运气,都借给别人。对自己新年财运,会有很大的影响。
三,家人不哭闹
这一天从早上起床开始,家里大人小孩老人,都要保持一个愉快的脸色,说一些好听的吉利话。就算是产生了纠纷或矛盾,也要埋在心里,不哭闹,等这一天过去后再解决。
因为在正月十五哭闹,会带走一年的好运气,会给家里招来霉运。
四,穿衣要讲究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里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人们讲究的就是喜庆热闹,这天还是讲究穿着光鲜亮丽的,如果穿着破衣烂衫和仪表邋遢,那么跟喜庆氛围不符,也会给人以生活过得很潦倒的感觉,所以这天穿衣戴帽还是讲究一些好。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庆祝花好月圆人团圆的日子,记得:1要闹,2不空,吃3样,4不做,求得新一年里诸事圆满家业旺。
我知道你
在看
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
汪道涵:一个教授型市长与大上海转型 | 诸大建
旧上海澡堂风情 | 怀旧楼主
1988·上海·肝炎世界(上)| 余杰
“桥”见变迁,一起来看中山路三号桥的故事 | 胡俊
记忆中的闵行剧院丨崔鸿生
胡蝶口述③:郑正秋自幼身体羸弱时常咯血,他父亲让他以鸦片缓解
【人物传奇】董竹君:年少坠风尘,三十解婚姻,创业多崩殂,一世两入狱,人生随遇而安
【舌尖上海】这道名菜,做法居然如此简单→
一组让你人间清醒的句子,句句戳心
红卫兵“五大领袖”浮沉录之二:蒯大富
甜汤圆和咸汤圆都有!快来看这份上海汤圆交通攻略
上海灯彩,藏在光影里的非遗浪漫
明日元宵节,无论多忙,请记得:1要闹,2不空,吃3样,遵循传统,迎福纳祥
精彩演讲录:大上海的兴起 | 周武
我的两次上山下乡 | 余杰
看牙医 | 玉米穗
邹逸麟口述⑩:黄河今后还是存在风险的,决口会造成千万人口受灾
从“烟囱林立”到“绿意盎然”:上海工业区的逆袭之路
崇明这里藏着一间百年老店
【人物传奇】张芸英:宋子文眼中的“女神”,宋庆龄心中的“闺密”,她不慕权贵,只嫁爱情
【沪语悦读】挑绷绷会落雨個
胡耀邦:历史是混不过去的
春天肝易出问题,三个养肝法,做对了肝脏很舒服~
漫画歇后语26幅,真逗!
【尘封旧案】负债累累的高智商内鬼,1981年上海开平百货商场11.25盗窃案始末
风貌影视街上的“乍浦锦裏”闪亮登场 | 徐志东
我只是洪流中的一滴水 ——与“虎豆”见面记 | 余杰
岁月光阴:从家里的电话机说起…… | 张若钢
母亲的针线盒 | 程乃珊
半世纪时光印记,TA连接老闵行人的情感记忆与生活变迁丨崔鸿生
胡蝶口述②:我父母为我感到痛心,我也忍无可忍,下决心解除婚约
【沪语悦读】梅林午餐肉 上海老味道
“半旧”衣物的韵味 | 耿勇
与女儿的对话——沟通、理解、交流、信任(写于2010年)| 余杰
曲阳社区的巨大变化 | 萧毅
老闵行人说的美昌,现在……丨崔鸿生
杨浦这座低调小岛上有一家传奇大厂,你了解吗?
邹逸麟口述⑨:我和所有知识分子一样,也都有过"五七干校"的经历
民国穿搭:过去的美人有多敢穿!
【沪语悦读】“生煎馒头”个名称改勿得
红卫兵“五大领袖”浮沉录之一:聂元梓
流感为何会致命?这些建议一定要听!尤其是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
阴谋与利润:1883年金融风潮中的轮船招商局 | 竟陵
岁月里的闵行百货商店 丨崔鸿生
胡蝶口述①:我母亲生我后再也没有生育,在母亲坚持下父亲纳了妾
这位江阴人解放前是上海滩“土地老爷”
民国时期开车需要考驾照吗?
上海老电影:《李时珍》沈浮执导,赵丹主演,1956年上映
范生福笔下的老上海风情画!
江青与邓小平相争 毛泽东最终选华国锋当接班人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