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而医院是医学创新的发源地。好的临床医生是天然的临床研究主力军,无论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做临床研究,都要聚焦临床问题开展探索、创新,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临床科学家,推动医学事业发展。
——王建安院士
为了鼓励和支持医生更好开展临床研究,医院先后安排了2批学科带头人前往Harvard T.H. Chan School系统学习临床研究设计。我有幸参与,受益匪浅。丰富而有序的培训安排、兼顾群体及个体的项目设计,无不让人印象深刻。
关于课程培训体系的设计,为期一周的培训课程既要干货满满、又要张弛有度,对于培训方来说,这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有了第一期主任团的反馈基础,本期项目主任Hofman教授反复强调说,我们安排地更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这一点是本次培训后大家的共同感受。 整个培训中,授课部分占了2/3,让我比较印象深刻有几点:首先所有的老师非常准时&守时,开课时间和结束时间几乎分秒不差,课程把握度很高,既没有拖沓、也没有灌塞。行前还担心Jetleg会导致课堂上打瞌睡,居然一点都没有出现,每个人都很专注&follow。每10分钟左右老师会提问,或者发起讨论,不仅提神,更是把知识点讲解地非常透彻,对于临床常见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的特点和要点进行了清晰地梳理。第二,每节课程的第一张Slide都是课程目标,让我想起来浙大郭永松老师反复强调的“课堂之灵魂为教学目标”一说,果真哈佛老师们是懂教育的,课程结束回顾目标是最高效且实用的方法。第三是每天下午在Harvard不同医院和研究机构的参观安排,本来觉得走马观花,但事实是不同的接待人员能给予完全不同的风格和接待内容,MGH的历史和文化、WMH的住院医师会议室和研究平台、Dana Farber肿瘤中心供患者及家属接受坏消息且可以思考和放空的air Garden、Children’s Hospital整洁和人性化的儿童病房和新生儿ICU单元等等,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尽管培训时间短,但通过这次临床研究的系统学习,对于临床研究设计有了更多体会。好的研究问题来源于临床,好的临床研究能切实回答并解决很多临床问题,这其中合理的临床研究设计就是保障研究顺利开展的基石。
MGH参观讲解
哈佛医学院
陈静瑜教授画作全体签名留念
闭幕合影
结业证书
再来说说风湿科门诊。 此次哈佛之行,在BWH有幸见到了风湿科Katz教授。他主要从事骨关节的研究。门诊的候诊区及走廊非常宽敞,方便患者轮椅出入;候诊区沙发有高有低,有宽有窄,虽然看起来不怎么整齐,但试想关节炎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椅子舒舒服服坐着候诊的场景,就体会到从这些细节折射出来的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Kats教授健谈温和,我们主要聊了聊关节炎相关的话题,交换了对于生物制剂特别是维持和转换治疗的意见,还讨论了临床研究的相关技巧。虽然国情、院情不同,但互有经验和借鉴,算是不虚此行。
与Katz教授交谈
门诊候诊区
一周时间飞逝,从波士顿回到杭州。一切似乎都一样,临床工作依旧繁忙;但一切又不一样,每天都是新的起点,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临床研究的思维已扎根、在发芽。想起王建安书记说的,只要我们有方法、有情怀、有信心,就一定能做出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做到“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真正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