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写同焦距镜头“大乱斗”的文章已经很久了,那篇文章也获得了不少朋友的支持:
15支28mm镜头大乱斗
很多读者希望我们再写一个类似的横评文章,但由于不同杂志评测标准不同,基于不同资料的翻译、横向对比的工作量实在过于庞大,所以我们还是在往期文章中延续了一个品牌/系列的镜头一篇文章的传统。
幸运的是,前段时间群友 拓普康正房 米兰达情人 提供了一个32支标准焦距镜头对比的资料(非常感谢!这篇我真的鸽很久了),今天我们就继续之前的“大乱斗”系列,翻译解读下这篇文章中的内容。
本期资料来自1977年的《Photography Directory & Buying Guide》一书,专栏为《Tests of 32 Normal Lenses》,这篇文章由《Popular Photography》杂志的编辑 Norman Goldberg 编写,电子版原件请见文末。
本次测试的32支镜头来自佳能(Canon)、柯尼卡(Konica)、徕卡(Leica)、美能达(Minolta)、尼康(Nikon)、奥林巴斯(Olympus)、宾得(Pentax)和威达(Vivitar)这8个品牌,它们分别是:Canon FD 55mm f/1.2 S.S.C.
Canon FD 50mm f/1.4 S.S.C.
Canon FD 50mm f/1.8 S.S.C.
Canon Marco FD 50mm f/3.5 S.S.C.
Konica Hexanon AR 57mm f/1.2
Konica Hexanon AR 50mm f/1.4
Konica Hexanon AR 50mm f/1.7
Konica Marco-Hexanon AR 55mm f/3.5
Leica M Noctilux 50mm f/1.2
Leica M Summilux 50mm f/1.4
Leica M Summicron 50mm f/2.0
Leica M Elmar 50mm f/2.8
Minolta MC Rokkor-X 58mm f/1.2
Minolta MC Rokkor-X 50mm f/1.4
Minolta MC Rokkor-X 50mm f/1.7
Minolta MC Marco Rokkor-X 50mm f/3.5
Nikon Nikkor 55mm f/1.2
Nikon Nikkor 50mm f/1.4
Nikon Nikkor 50mm f/2.0
Nikon Micro Nikkor 55mm f/3.5
Olympus OM G.Zuiko Auto-S 55mm f/1.2
Olympus OM G.Zuiko Auto-S 50mm f/1.4
Olympus OM F.Zuiko Auto-S 50mm f/1.8
Olympus OM Zuiko Auto-Marco 50mm f/3.5
SMC Pentax 50mm f/1.2
SMC Pentax 50mm f/1.4
SMC Pentax 55mm f/1.8
SMC Pentax Marco 50mm f/4.0
Vivitar 55mm f/1.2 VMC
Vivitar 55mm f/1.4 VMC
Vivitar 50mm f/1.7 VMC
Vivitar 50mm f/1.9 VMC
每个品牌都包含了四类镜头:f/1.2超大光圈、f/1.4、f/1.7~2.0普及型镜头,还有一支小光圈镜头(大部分是微距镜头),覆盖焦距为50mm~58mm。除Leica的四支镜头是M卡口的旁轴镜头外,其他品牌都镜头均为单反镜头。每支镜头都使用《Popular Photography》杂志的“Lab Report”专栏标准进行40项测试,其中图表部分使用了杂志常用的测量50线对/毫米反差的方式来评价镜头反差(柱状图代表了本次测量的同级别镜头最高和最低反差,其中的黑色圆点为当前镜头的数值,大家阅读时可以用来对比),并评价了镜头的炫光(同样使用类似的柱状图规则)以及在不同光圈下各处的像差表现。省去原文对像差和测量标准的废话,我们直接解读结果。
一、Canon FD 55mm f/1.2 S.S.C.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59426,实际测试焦距为54.9毫米,光圈f/1.24,透光率90%,T值为T/1.30。
光圈全开时,镜头像场1/3位置至中心处的反差为40~45%左右,像场边缘至2/3处的反差为30~35%左右。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反差迅速提升,接近75%,像场1/3位置也接近70%。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像场中心至2/3位置反差均接近85%,最边缘约为75%。稍微收缩光圈后像场1/3处和边缘位置的像散消失,到f/2.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2.8后暗角消失,到f/4后像场2/3处的慧差差和全部像散消失,到f/5.6后全部慧差消失。没有横向色散,但有0.08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没有出现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问题。镜头存在一定程度的桶形畸变和轻微的光轴不正问题。整体炫光略高于6%。
二、Canon FD 50mm f/1.4 S.S.C.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476436,实际测试焦距为51.5毫米,光圈f/1.45,透光率93.3%,T值为T/1.50。
光圈全开时,镜头像场1/3位置至中心处的反差为50%左右,像场边缘至2/3处的反差为40~50%左右。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反差迅速提升,接近80%,像场1/3位置也超过70%。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像场中心至1/3位置反差均接近85%,像场2/3处超过80%,最边缘不到75%。收缩光圈到f/2.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像场1/3处的像散、2/3处的慧差和全部暗角消失,到f/4.5后像场2/3处的像散和全部像慧差消失,像场最边缘处没有像散。像场2/3处有非常轻微的横向色散,还有0.05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收缩光圈到f/5.6后,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1毫米。镜头存在一定程度的桶形畸变,光轴完美。整体炫光不到8%。三、Canon FD 50mm f/1.8 S.S.C.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619712,实际测试焦距为51.3毫米,光圈f/1.81,透光率91.6%,T值为T/1.89。
光圈全开时,镜头像场1/3位置至中心处的反差为55%左右,像场边缘至2/3处的反差不到50%。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到像场1/3处的反差迅速提升至接近80%。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像场中心至2/3位置反差均接近85%,最边缘不到80%。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4后全部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5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到f/5.6所有慧差消失,像场最边缘处没有像散。镜头没有横向色散,但有0.08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收缩光圈到f/8后,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2毫米。镜头存在非常轻微的桶形畸变,光轴完美。整体炫光约为5.5%。四、Canon Marco FD 50mm f/3.5 S.S.C.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30537,实际测试焦距为51.8毫米,光圈f/3.45,透光率92.5%,T值为T/3.58。
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处的反差接近80%,像场1/3至边缘处的反差均超过70%。收缩光圈到f/5.6后,像场中心至1/3位置反差为80%左右,像场2/3处至缘超过75%。镜头没有检测到慧差、像散、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畸变和横向色散问题,但有0.05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收缩光圈到f/5.6后暗角消失。镜头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约为13%。五、Konica Hexanon AR 57mm f/1.2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7512572,实际测试焦距为58.0毫米,光圈f/1.19,透光率90%,T值为T/1.25。
光圈全开时,镜头整体反差为40%左右。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到像场1/3处的反差迅速提升至超过70%。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像场中心至2/3位置反差均超过80%,最边缘约为75%。稍微收缩光圈后,像场1/3处和边缘的像散消失。继续收缩到f/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2.8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5后全部慧差和像散消失。镜头没有横向色散,但有0.12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收缩光圈到f/4后,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2毫米。镜头存在一定程度的桶形畸变,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不到9%。六、Konica Hexanon AR 50mm f/1.4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7664648,实际测试焦距为51.5毫米,光圈f/1.43,透光率90%,T值为T/1.50。
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不到50%,像场2/3至边缘约为45%。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反差迅速提升至超过75%,像场1/3处提升至65%左右,边缘改善较少。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像场中心至2/3位置反差均超过80%,最边缘也接近80%。稍微收缩光圈后,镜头边缘的像散消失。继续收缩到f/2.8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5后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5.6后全部慧差和像散消失。镜头有非常轻微的横向色散和0.12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镜头没有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问题。镜头存在一定程度的桶形畸变,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不到11%。七、Konica Hexanon AR 50mm f/1.7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7884216,实际测试焦距为51.4毫米,光圈f/1.74,透光率90%,T值为T/1.83。
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约为60%,像场2/3至边缘约为50%。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反差达到最高,超过85%,边缘也有一定改善。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反差下降至85%以下,像场1/3至2/3位置反差为85%左右,最边缘也超过80%。收缩光圈到f/3.5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4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5后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继续收缩到f/5.6后全部慧差和像散消失,镜头边缘没有像散。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08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镜头没有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问题,存在非常轻微的桶形畸变,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约为7.5%。八、Konica Marco-Hexanon AR 55mm f/3.5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7912708,实际测试焦距为55.0毫米,光圈f/3.29,透光率93.3%,T值为T/3.41。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约为60%,像场2/3至边缘超过55%。收缩光圈到f/8后,中心至像场1/3处的反差超过80%,像场2/3处约为75,边缘不到70%。收缩光圈到f/4.5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6.3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8后全部慧差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像散、横向色散和畸变,但存在0.11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收缩光圈到f/8后,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3毫米,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接近13.5%。
九、Leica M Noctilux 50mm f/1.2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556756,实际测试焦距为51.9毫米,光圈f/1.20,透光率86%,T值为T/1.30。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接近70%,像场1/3处为30%左右,像场2/3处为55%左右,最边缘不到25%。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中心反差快速提升至85%左右,1/3处接近70%。继续收缩到f/5.6后中心反差降低到85%以下,像场1/3处超过75%,像场2/3处约为70%,最边缘略高于60%。收缩光圈到f/2.2后,像场1/3~2/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2.8后暗角消失,到f/5.6后全部慧差和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9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镜头边缘没有检测到像散,有非常轻微的横向色散和0.05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镜头没有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问题,光轴完美,但存在较为明显的桶形畸变。整体炫光不到8%。十、Leica M Summilux 50mm f/1.4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57088,实际测试焦距为51.5毫米,光圈f/1.43,透光率91.6%,T值为T/1.49。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约为75%,像场1/3处不到60%左右,像场2/3处至边缘约为45%。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中心至1/3处反差超过85%,2/3处也接近80%,最边缘约为55%。继续收缩到f/4后中心反差接近90%,但收缩到f/5.6后中心略有下降。在f/5.6光圈下,像场1/3~2/3处的反差均超过85%,边缘接近75%。收缩光圈到f/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2.8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4后所有慧差消失。到f/4.5后边缘像散消失,到f/5.6后全部像散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09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5.6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2毫米。镜头光轴完美,有轻微的桶形畸变。整体炫光略高于8%。十一、Leica M Summicron 50mm f/2.0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583855,实际测试焦距为51.9毫米,光圈f/1.99,透光率93.3%,T值为T/2.06。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约为70%,像场1/3处略高于65%,像场2/3至边缘处不到55%。收缩光圈到f/5.6后,像场中心至1/3处和边缘均超过80%,2/3处的反差接近85%。收缩光圈到f/2.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2.8后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暗角和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4后所有慧差和最边缘的像散消失。到f/4.5后全部像散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08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8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5毫米。镜头光轴完美,有非常轻微的桶形畸变。整体炫光约为10%。
十二、Leica M Elmar 50mm f/2.8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473203,实际测试焦距为52.0毫米,光圈f/2.88,透光率93.3%,T值为T/2.99。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和像场2/3处反差约为55%,像场1/3处约为50%,边缘约为40%。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反差接近75%,像场1/3处至边缘反差不到80%。收缩光圈到f/4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4.5后,暗角、像场2/3处的慧差和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5.6后所有慧差消失,到f/6.3后所有像散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和畸变,但存在0.12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8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11毫米。镜头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不到7%。*备注:由于其他品牌的小光圈标准镜头没有f/2.8这个光圈档位,因此此处没有柱状图表示
十三、Minolta MC Rokkor-X 58mm f/1.2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715797,实际测试焦距为59.5毫米,光圈f/1.23,透光率86.6%,T值为T/1.32。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的反差约为45%,像场1/3~2/3处略低于45%,边缘约为35%。收缩光圈到f/5.6后,整体反差超过80%,中心处接近85%。收缩光圈到f/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2.8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后所有慧差消失,到f/5.6后边缘像散消失,其他位置没有检测到像散。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09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4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3毫米。镜头存在轻微的光轴不正问题和较为明显的桶形畸变。整体炫光约为10%。
十四、Minolta MC Rokkor-X 50mm f/1.4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3780019,实际测试焦距为51.7毫米,光圈f/1.45,透光率90%,T值为T/1.52。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1/3位置的反差略高于50%,像场2/3处略低于45%,边缘约为30%。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2/3处反差略高于80%,边缘略高于70%。收缩光圈到f/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3.5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像散都会消失。到f/4.5后所有慧差消失,到f/5.6后边缘像散消失。镜头中心位置没有检测到像散和横向色散,像场1/3~2/3处存在非常轻微的横向色散,也存在0.10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5.6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4毫米。镜头存在轻微的桶形畸变,光轴完美。整体炫光约为12.5%。
十五、Minolta MC Rokkor-X 50mm f/1.7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4146130,实际测试焦距为51.2毫米,光圈f/1.70,透光率90%,T值为T/1.79。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1/3位置的反差约为60%,像场2/3处约为55%,边缘不到50%。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1/3处和边缘反差略高于80%,像场2/3处不到80%。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3.5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后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4.5后所有慧差和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镜头边缘位置没有检测到像散。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12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8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6毫米。镜头存在轻微的桶形畸变,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约为8.5%。
十六、Minolta MC Marco Rokkor-X 50mm f/3.5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615554,实际测试焦距为51.4毫米,光圈f/3.21,透光率88.3%,T值为T/3.41。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略高于65%,像场1/3~2/3处略高于35%,边缘约为55%。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反差约为80%,像场其他位置略高于75%。收缩光圈到f/5.6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6.3后,暗角和全部慧差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像散、横向色散和畸变,但存在0.08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8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1毫米。镜头光轴不正。整体炫光不到12%。
十七、Nikon Nikkor 55mm f/1.2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351336,实际测试焦距为55.0毫米,光圈f/1.20,透光率93.3%,T值为T/1.25。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不到55%,像场1/3处约为40%,像场2/3处约为35%,边缘略高于20%。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反差迅速提升至超过70%,像场1/3处也接近65%,像场2/3处略高于55%,但边缘依然较低,略高于25%。收缩光圈到f/4后,除边缘外整体反差大到最高,中心接近85%,像场1/3处约为80%,像场2/3处不到75%,最边缘略高于60%。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略有降低,像场2/3处降低至70%左右,但最边缘反差提高至接近75%。收缩光圈到f/2.2后暗角消失。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收缩光圈到f/4后,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继续收缩到f5.6后,全部慧差和边缘像散消失,镜头中心至2/3像场位置没有检测到像散。像场1/3处的横向色散比较轻微,2/3至边缘处增加至中等水平。另外镜头还存在0.07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4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3毫米。镜头光轴完美,但存在较为明显的桶形畸变。整体炫光约为6.5%。
十八、Nikon Nikkor 50mm f/1.4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833682,实际测试焦距为51.4毫米,光圈f/1.42,透光率95.3%,T值为T/1.42。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1/3处的反差不到50%,像场2/3处至边缘约为40%。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反差迅速提升至超过70%,像场1/3处也接近65%,但边缘提升不明显,像场2/3处略高于45%,边缘略高于40%。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2/3处的反差略高于80%,最边缘略高于65%。收缩光圈到f/2.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收缩光圈到f/3.5后,镜头暗角、像场2/3处的慧差和1/3处的像散消失。继续收缩到f4.5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到f/5.6后全部慧差消失。镜头最边缘处没有像散,整体也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09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5.6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4毫米。镜头光轴完美,但存在较为明显的桶形畸变。整体炫光约为5%。
十九、Nikon Nikkor 50mm f/2.0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3192123,实际测试焦距为52.0毫米,光圈f/2.0,透光率95.0%,T值为T/2.05。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1/3处的反差略高于55%,像场2/3处不到50%,边缘约为45%。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反差迅速提升至超过80%,像场1/3处也接近80%,但边缘提升不明显,像场2/3处略高于60%,边缘约为50%。收缩光圈到f/4后中心反差达到最高,接近85%,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反差略有降低,但像场1/3~2/3处的反差都提升至接近85%的水平,最边缘也略高于80%。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收缩光圈到f/3.5后,镜头暗角消失。收缩到f4.5后,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6.3后全部慧差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像散和横向色散,但存在0.08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8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2毫米。镜头光轴基本完美,但存在轻微桶形畸变。整体炫光不到6%。
二十、Nikon Micro Nikkor 55mm f/3.5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851135,实际测试焦距为54.8毫米,光圈f/3.32,透光率93.3%,T值为T/3.44。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约为80%,像场1/3处略高于60%,像场2/3处不到55%,边缘略高于50%。收缩光圈到f/4后中心反差达到最高,接近85%,像场1/3处也高于80%。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1/3处的反差略有降低,但依然高于80%,像场2/3处的反差也超过80%,最边缘同样接近80%。收缩光圈到f/4.5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收缩光圈到f/5.6后,镜头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6.3后全部慧差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像散、横向色散和畸变,但存在0.08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8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2毫米。镜头光轴完美。整体炫光约为6.5%。
二十一、Olympus OM G.Zuiko Auto-S 55mm f/1.2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121018,实际测试焦距为56.0毫米,光圈f/1.31,透光率84.25%,T值为T/1.42。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约为55%,像场1/3处约为40%,像场2/3处不到45%,边缘略高于35%。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反差约为80%,像场1/3处也接近80%,像场2/3处略高于70%,边缘则超过80%。不过f/5.6光圈下像场2/3处的反差比f/4光圈下稍有降低。收缩光圈到f/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收缩光圈到f/2.2后,镜头暗角、像场2/3处的慧差和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4.5后全部慧差和像散消失。像场1/3处没有横向色散,2/3处有非常轻微的横向色散,边缘横向色散稍多,但也属于轻微水平。镜头存在0.04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4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3毫米。镜头有较为明显的桶形畸变,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约超过13.5%。
二十二、Olympus OM G.Zuiko Auto-S 50mm f/1.4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95441,实际测试焦距为51.9毫米,光圈f/1.49,透光率85.0%,T值为T/1.61。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约为55%,像场1/3至边缘不到50%。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2/3处的反差均超过80%,边缘不到80%。收缩光圈到f/2.2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2.8后,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暗角消失。到f/4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到f/4.5后全部慧差消失,像场1/3处和边缘没有像散。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05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5.6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4毫米。镜头有较为明显的桶形畸变,光轴完美。整体炫光接近15%。
二十三、Olympus OM F.Zuiko Auto-S 50mm f/1.8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369792,实际测试焦距为51.4毫米,光圈f/1.89,透光率84.5%,T值为T/2.05。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不到70%,像场1/3不到50%,像场2/3处至边缘约为45%左右。收缩光圈到f/5.6后,镜头整体反差超过80%,其中中心反差稍高。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4后,镜头暗角、像场2/3处的慧差和1/3处的像散消失。到f/5.6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到f/4.5后全部慧差消失。到f/6.3后全部像散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07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8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6毫米。镜头有轻微桶形畸变,光轴完美。整体炫光约为14%。
二十四、Olympus OM Zuiko Auto-Marco 50mm f/3.5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119122,实际测试焦距为52.0毫米,光圈f/3.39,透光率92.5%,T值为T/3.52。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不到70%,像场1/3略高于60%,像场2/3处至边缘约为55%左右。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超过80%,像场2/3处至边缘略高于75%。收缩光圈到f/4.5后,像场边缘的慧差消失,其他位置没有检测到慧差和像散。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镜头暗角消失。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和畸变问题,但存在0.04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约为5%。
二十五、SMC Pentax 50mm f/1.2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1201258,实际测试焦距为51.8毫米,光圈f/1.22,透光率93.3%,T值为T/1.26。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2/3处反差略高于40%,边缘不到30%。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提高到65%左右。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镜头中心反差超过80%,像场1/3处不到80%,2/3处略高于75%,边缘略高于65%。收缩光圈到f/2.2后,镜头暗角消失,到f/2.8后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5后全部慧差和2/3处的像散消失,到f/6.3后全部像散消失,镜头中心没有检测到慧差、像散和横向色散,但存在0.15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像场1/3处存在非常轻微的横向色散,到边缘处色散有所增加,但依然属于轻微水平。f/4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3毫米。镜头有一定程度的桶形畸变,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不到6%。
二十六、SMC Pentax 50mm f/1.4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1054579,实际测试焦距为51.7毫米,光圈f/1.47,透光率93.3%,T值为T/1.52。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略高于50%,像场2/3处略低于45%,边缘不到40%。收缩光圈到f/2后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提高到超过70%左右。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镜头中心反差接近85%,像场1/3处约为80%,2/3处至边缘不到80%。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暗角消失,到f/5.6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到f/6.3后全部慧差和像散消失,镜头中心没有检测到慧差、像散和横向色散,镜头边缘也没有横向色散,但像场2/3处存在非常轻微的横向色散,镜头也有0.12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f/4光圈下,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量为0.02毫米。镜头有非常轻微的桶形畸变,光轴略微不正。整体炫光约为5%。
二十七、SMC Pentax 55mm f/1.8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1141934,实际测试焦距为56.4毫米,光圈f/1.78,透光率93.3%,T值为T/1.84。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约为55%,像场1/3处约为60%,像场2/3至边缘不到60%。收缩光圈到f/5.6后,镜头整体反差超过80%。收缩光圈到f/2.8后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暗角和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后所有慧差消失,到f/4.5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到f/5.6后所有像散消失,镜头中心没有检测到像散。镜头也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和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问题,但存在0.12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镜头有非常轻微的桶形畸变,光轴略微不正。整体炫光不到6%。
二十八、SMC Pentax Marco 50mm f/4.0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5066784,实际测试焦距为51.3毫米,光圈f/4.2,透光率97.5%,T值为T/4.25。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约为80%,像场1/3处略高于75%,像场2/3不到65%,边缘略高于50%。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反差略有提升并达到最高值。继续收缩光圈到f/8后,中心反差略有下降,但依然高于80%,像场1/3处也接近80%,像场2/3处约为75%,边缘约为60%。收缩光圈到f/6.3后,镜头暗角和像场2/3处至边缘的慧差消失,其他位置没有检测到慧差,镜头也没有像散、横向色散、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和畸变问题,但存在0.05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镜头光轴完美。整体炫光略高于3%。
二十九、Vivitar 55mm f/1.2 VMC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94500033,实际测试焦距为56.2毫米,光圈f/1.24,透光率90.0%,T值为T/1.30。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1/3处约为45%,像场2/3至边缘约为30%。收缩光圈到f/2后,镜头中心反差约为70%,像场1/3处约为60%。继续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约为80%,像场1/3处约为70%,像场2/3处约为75%,边缘略高于75%。收缩光圈到f/2.2后镜头暗角和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2.8后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后中心像散消失,到f/5.6后全部慧差和像散消失,边缘没有检测到像散。镜头像场1/3处存在轻微横向色散,2/3处至边缘的色散较多,高于此类镜头的平均水平,同时存在0.05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镜头没有检测到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问题。镜头存在一定程度的桶形畸变,光轴基本完美。整体炫光略接近8%。
三十、Vivitar 55mm f/1.4 VMC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94402245,实际测试焦距为54.9毫米,光圈f/1.43,透光率86.67%,T值为T/1.54。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至像场1/3处反差约为45%,像场2/3至边缘约为35%。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2/3处接近85%,边缘约为70%。收缩光圈到f/2.8后镜头暗角和像场1/3处的慧差消失,到f/3.5后像场2/3处的慧差消失,到f/4后像场1/3处的像散消失,到f/4.5后全部慧差消失,到f/5.6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边缘没有检测到像散。镜头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存在0.09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光圈收缩到f/5.6后会出现0.04毫米的焦点偏移问题。镜头略微不正。整体炫光接近8%。
三十一、Vivitar 50mm f/1.7 VMC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94400142,实际测试焦距为51.9毫米,光圈f/1.73,透光率86.6%,T值为T/1.86。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略高于50%,像场1/3处不到50%,像场2/3处约为35%,边缘不到30%。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1/3处接近85%,像场2/3处略高于80%,边缘约为70%。收缩光圈到f/3.5后镜头暗角消失,到f/4.5后边缘慧差和中心像散消失,到f/5.6后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其他位置没有检测到慧差和像散。镜头边缘存在中等程度的横向色散,还有0.06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光圈收缩到f/8后会出现0.07毫米的焦点偏移问题。镜头存在一定程度的桶形畸变,并且光轴不正。整体炫光略高于10%。
三十二、Vivitar 50mm f/1.9 VMC
这支镜头的编号为95200057,实际测试焦距为51.0毫米,光圈f/1.82,透光率88.3%,T值为T/1.94。光圈全开时,镜头中心反差略不到70%,像场1/3处略高于50%,像场2/3至边缘不到40%。收缩光圈到f/5.6后,中心至像场2/3处接近85%,边缘约为80%。收缩光圈到f/3.5后镜头暗角消失,到f/4后中心像散消失,到f/5.6后边缘慧差和像场2/3处的像散消失,其他位置没有检测到慧差和像散。镜头也没有检测到横向色散,但有0.06毫米的蓝红色纵向色散。光圈收缩到f/8后会出现0.09毫米的焦点偏移问题。镜头存在轻微桶形畸变,光轴完美。整体炫光约为13.5%。
大部分镜头收缩3档光圈后可以达到最高反差,但受制于像差,个别镜头需要收缩5档光圈才可以达到最高反差。《Popular Photography》杂志通常不会测量从最大光圈收缩超过4档的性能数据,因为这时测试结果中表现出的反差下降更多来自于衍射效应。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本次测试的大部分镜头来说,f/5.6是可以获得最佳反差和像差表现的光圈值。虽然继续收缩光圈到f/8会带来轻微的反差降低,但其劣化程度基本可以忽视,尤其相比增加的景深来说这一损失也是值得的。另外,和其他镜头一样,所有微距镜头的测试都是在无限远距离上进行的。但编辑认为微距镜头在最近对焦距离上的画质不会与无限远上的表现出现巨大差异,而且测试结果证明这些微距镜头都可以胜任不同对焦距离下任何题材的拍摄。总的来说,一支理想的镜头应该具备炫光少、反差高且像场各处均匀一致、纵向色散和球差导致的焦点偏移小、光轴正、畸变小、最近对焦距离近、透光率高、暗角少、轻便、偏移等特性,但这些镜头不可能处处完美,因此大家选购时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镜头。比如:如果你真的需要f/1.2的超大光圈,那么应该仔细看看镜头在f/1.2光圈下的表现,而且不要忽视了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劣势,以及高昂的价格;如果你的拍摄题材以突出中心内容为主,那么对待边缘画质的问题可以更加宽容,反之则需要关注整个像场内的画质表现;如果你喜欢用朦胧、炫光的手法拍摄特殊的照片,那么炫光就不是太大的问题,反之如果你需要追求镜头的最高反差,那么就需要选择炫光尽可能少的镜头。我们其实一直不太建议大家过分迷信数据,因为有时候一个成像很好看的镜头可能数据非常一般,而各种光学瑕疵的合理利用往往能创造出更吸引人的镜头。不过通过上面的结果,我们确实也可以证实一些镜头独特卖点背后的科学因素。先看看拥有众多忠实粉丝的徕卡 - 其镇店之宝 Summilux 50mm f/1.4 和 Summicron 50mm f/2.0 确实在反差和色散控制方面达到了同时期最好的水平,虽然 Noctilux 50mm f/1.2 的边缘反差成绩虽然几乎垫底,但其中心反差依然是f/1.2超大光圈镜头中最高的,非常适合全开光圈的特写拍摄。其次,实拍效果很出色的佳能和尼康镜头,大部分表现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徕卡的最高成绩。而收缩光圈后的柯尼卡AR镜头也非常出色,刷新了不少反差数据的最高成绩。考虑到现在这些镜头的价格,可以说是性价比超高了。至于美能达的明星 - MC Rokkor 58mm f/1.2,其数据表现也非常不错,虽然全开光圈时中心反差偏低且存在各种光学瑕疵,但恰恰是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造就了独特的氛围。类似的还有奥林巴斯的 OM G.Zuiko 55mm f/1.2,其偏高的炫光水平带来的是梦幻的成像,反而也被很多人喜欢。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宾得,虽然这四支宾得镜头的反差甚至低于平均水平,但整体最低的炫光水平证明了SMC镀膜并非浪得虚名。最后,作为主打低价副厂镜头的威达,其数据表现则和实拍一样显得力不从心...
加入我们的微信群
为了方便读者们交流,我们建立了除了影像文化什么都批判的微信群,欢迎大家加入。搜索小编的微信,添加好友拉进群↓
微信号:Tianyi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