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画传》梳理总结及部分感想

文摘   2024-11-25 17:19   辽宁  

我认为,有志于做一个有正常情感、正确认知并少犯方向上的错误(例如一群马克思主义者攻击鲁迅不是马克思主义,一群左倾的人攻击毛泽东是逃跑主义)的人,就必须要看鲁迅,因为有时自认为正义的举动,只不过是胡适的自保,又或许是创造社之类的幼稚,况且胡适与创造社成员又是当时能掀起社会舆论的人物,比我们大部分人更厉害、热血。为了尽量少让或者不让自己的一颗善良的心无意中做出幼稚的、反善良的事情或无意中做了真正敌人的帮凶,则非读鲁迅不可。

读鲁迅的文章,看他与别人的争论时会发现他不是为了争论自己的名誉和名声——当然那些人的攻击对他的名声也不能构成威胁——而是像医生一样开出一种人的病情,病因和药方,要后世的人不要再得此人格上的病。也如林贤治《鲁迅画传》前言所说:通过阅读学习人道主义的精华,获得更广阔的精神空间,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批不依附、不投靠、人格自立、善于维护自己权利的公民。


一、两本《鲁迅画传》

读《鲁迅画传》这本书的想法最早起源于k君的某次分享,他列出了自己大一时读过的若干书报和做过的若干努力,其中就有《鲁迅画传》这本书,之前我读《居里夫人传》也是如此原因。我坚信在他大一时就将这些书吃透,并且那时我就有一个认识——他语言之犀利、见识只深刻、表达之清晰离不开“毛泽东”和“鲁迅”这两个人,这个认识也在闲谈时得到了证实。

我的行动太慢,过了几年才开始照做,最先看的是李文儒老师的《鲁迅画传》,在微信读书上一搜便有,上课也读,读时也经常沉浸进去。

过了一阵子,突然看到三周期书目上的《画传》作者是林贤治,而微信读书上早把此书下架,好在现在花钱总是能办到大多数的事情,于是花钱买来电子版,一读变觉得风格不同,一读便懂下架之原因。

李文儒老师1976年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90年至1997年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后面被调走做文物相关的工作,他的作品详细的介绍了鲁迅的生平经过,很适合用来给鲁迅拍纪录片或科普片。

林贤治这部作品更像是以战士的姿态,着重从战斗的历史来讲鲁迅,而且林本人也是如此战斗的。他曾对中国散文界进行了总结和清算,杨绛、王蒙、贾平凹都在其批判之列。不得不说林贤治离鲁迅更近一些,李文儒则更全一些,如果将来要给我的孩子荐书,在他小的时候我会推荐他看李写的《画传》以求多了解,但当他有了一定社会阅历的时候,我就会推荐他看林写的这本《画传》以求深刻一些。如果没有阅历,眼中都是单纯,是看不懂战斗的。

鲁迅有太多值得研究,值得写的,包括陈西滢陈源都能单列出来,和我现在看到的田汉,周扬等人,都想一探究竟。被鲁迅骂的,和鲁迅好的,尤其是鲁迅从思想上批评或赞成的都值得写,但本篇还是主要作读书笔记来复述原文,虽然有一些临时想到的资料和议论,但那是次要的目的。我觉得只有地基打牢了,才有日后的进步,这就是在打地基。或许,以后我可以写,鲁迅批评的思想有哪些?被鲁迅骂过的人有哪些?鲁迅的好朋友都有哪些?这样的文章来。又或是可以把鲁迅和现实联系起来,成为鲁迅的一个小学生,去骂那些现实中该骂的人,那我首先得有一个差不多的能力,知道谁该骂,该怎么骂。


二、鲁迅的战斗

1  <出生地>

1881年10月生于浙江绍兴。13岁时就从大家族的少爷沦为“乞食者”,这就是他那句“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2 <在底层>

林贤治说的话我改了一点点:“幸福有时是单调的,惟有苦难深沉而丰富。在短短的几年内,鲁迅所经历的一切,实在远胜于一个所谓“顺民”的漫长一生。”

鲁迅少年时经历过两次重大的家庭变故,一次是祖父下狱事件,一次是16岁时父亲去世,这两件事情都可以在喜马拉雅App里听孔庆东老师讲详细内容,因为听过很多遍,就不想详细记录了。

憎恨、责任和勇气都来源于爱,作为大哥,除了站出来做家人的保护人,别无选择。在家庭的由盛转衰中,在上层与下层的中间地带,鲁迅长久的停留,凝视着人类的灵魂,养成了他独有的思考方式和性格。


3 <十字路口> 

家庭穷困潦倒,母亲让他去科举的路子是他所不想的,商人和幕僚也不是他的本意。社会原因,当时出现了中西学堂,他先后入读了南京水师学堂和矿物铁路学堂,这些学堂都不用交学费,因为这在当时属于异端,这些在李文儒老师的《鲁迅画传》中有详细的描述,包括鲁迅当时的成绩等等。

林贤治认为当时鲁迅不见得就很清晰自己要做什么,而且鲁迅当时还参加了一次“思想倒退”的科举考试,可后来的看新书、见新党,不断活跃着鲁迅的心,读《天演论》、读《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等等,鲁迅慢慢拥有了坚定的信念。

随着1896年请政府开始派人去日本留学开始,到1906年的十年一共派了12000人,鲁迅正是这其中的一员,他作为1902年的官费生选派去了日本。


4 <铁屋子的呐喊> 

蔡元培带领的北大和陈独秀带领的《新青年》构成了新型的知识者集群,他们提倡自由、人权、民主和科学,推进思想启蒙。鲁迅当时还在“麻痹”和“装死”。

《新青年》的旗手是陈独秀和胡适,也有钱玄同和李大钊作为代表性人物,正是悍将钱玄同请他作文章,才有了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鲁迅认为把大家叫醒了又如何,不是更难受了吗?钱玄同反驳说,那你也决不能说这几个人没有希望干翻这铁屋子。鲁迅想,确实不能抹杀这种希望,就答应了钱玄同。

鲁迅一开始就是大招,《狂人日记》写出了抽象的吃人,《孔乙己》、《明天》、《白光》、《药》则写的就是具体的吃人。孔乙己和陈士成是辗转于科举制度下的两位畸形的旧式知识分子,一个死于众人的麻木和薄凉,一个死于个人的屈辱和自卑。革命者夏瑜被做成人血馒头,单四嫂子的儿子被一个无爱的人间吃掉……《呐喊》是记忆的,虚构的,独语的。《热风》是现实的,战斗的,宣言的。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重复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的做人。


5 <彷徨时期>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五四运动开始,知识分子可以简单分成两种,一种是投身实际政治,一种是逃避社会,躲进研究室里。《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到了上海组建了共产党,编委胡适却主张“不谈政治”。

鲁迅基本上支持胡适,但反对“不谈政治”。鲁迅觉得在政治问题上应该恪守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而不是具体上的操作。

战争结束后的《彷徨》,鲁迅明显向“匆匆来去,几成陈迹”的新文化运动及其产物倾斜。《在酒楼上》的吕纬甫,青年时期拔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现在却教“子曰诗云”,变得敷衍随便,模模糊糊,生活在一种怀旧的情绪中,做一些 自认为无聊的事情,而不为明天筹划,也不知道明天。《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先沦落为求乞者,做了杜师长的顾问,已经躬行他自己先前所憎恶和反对的一切,拒斥她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除了《彷徨》,还有《野草》。


6 <漩涡中>

 1920年,鲁迅兼任北大和北京高等师范讲师,1923年又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鲁迅在女高师作《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徐寿裳从女高师辞去校长职务,随后是杨荫瑜接任,这就是那个把许广平打成害群之马的女校长,这个校长是十足的家长制,广结羽翼,位置私人,敌视不安分的文科学生。在这期间,许广平给鲁迅写信,从此他们开始频繁的通信,这在《两地书》里是完完全全体现出来的,这是爱意的慢慢产生,这是最理想的爱情之一。5月份,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这时杨荫瑜在北京决定以更强硬的手段对付学生,她带领武警开进校门,章士钊则在国务会议上请求停办女师大,秘密请段祺瑞免去鲁迅的教育部佥事的职务。11月,北京数万工人发起大规模示威,形势变得有利,易培基被选为校长,章士钊的住宅被冲击,教育部发布鲁迅的复职令,但是正当大家高兴时,一个意外的打击降临,就是我们熟知的三一八惨案,光是被枪杀的学生群众就有47人之多。次日,政府下令统计共产党李大钊和国民党徐谦,易培基等人。在参加完刘和珍、杨德群的追悼会后,鲁迅开始了一个月的流亡。最后,在林语堂介绍下,鲁迅去了厦门大学做教授,而许广平毕业以后也要回到广东省的母校任教,这样就有了同行的理由。


7<孤岛>

鲁迅到广州后,许广平到中山大学当了助教,厦大让鲁迅成了孤岛,因为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北京都那样,厦门又好到哪里呢?厦大教员内部有者严重的派系斗争和拜金主义,他说在厦门,中枢是钱,绕着这个东西的时争夺,骗取,争宠,谄媚和叩头,大抵是趋炎附势之徒。鲁迅只好放火烧荒,开拓播种,尽可能多做一些事情,于是两个文学社就成立起来了,两个周刊也随即产生。因为这里真的没有生活,鲁迅感觉在浪费生命,于是他缩短了在这里的时间,只停在厦门一年,这一年寂静的环境和沉闷的生活是宜于回忆和反思的,完整体现就是《坟》的出现。这中间高长虹又因为一件事情攻击了鲁迅,以为抓住了鲁迅的把柄,鲁迅一面调查一面隐忍,深入批判了高长虹唯我独尊的酋长思想。涉及到许广平,鲁迅说,我乃党同而伐异,“济私”而不“假公”,零卖力气而不全做牺牲,敢卖自己而不卖朋友,以为这样也好者不妨往来,以为不行者无须劳驾;也不收策略的同情,更不要人布施什么忠诚的友谊,简简单单,如此而已。此间,鲁迅接到中山大学的聘书,鉴于厦大环境恶劣和与许广平关系的发展,他提前考试,辞去一切职务,1927年1月16日乘船南下。


8 <革命策源地>

在广州,鲁迅去香港做了两次演讲,分别是《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自然,因为说的太真,演讲内容禁止被报纸登载。在学校,他本来打算同创造社的出版部联合起来做一些事情,结果合作不成,他自己开了一家北新书屋,五个月以后亏损百元之后只好关闭。这期间革命与文艺一直占据着他思考的中心,这里面有很多经典的话,例如他说,说:“为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东西来,才是革命文学。”。


9 <412反革命政变以后>

林贤治为这一章起名叫<被梦境放逐的人>。

鲁迅1927年1月在中山大学任教,在4月份的清党运动中中山大学的学生被捕,在中山大学任教的鲁迅希望学校能够出面担保他们,当时主持校务朱家骅以“党管学校”为理由拒绝了鲁迅的提议。(我这里专门查了一下朱家骅,这个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去德国学地质,1917年回北大教德文,1918年公费去瑞士留学,22年获地质学博士学位,24年回国,26年去广州石井兵工厂当秘书,后成为中山大学教授,紧随上海的412,即广州415清党之后,他即开始升官发财,扩大个人势力。参加过辛亥革命,在北大教书,公费去过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却仍是如此面目,这个事实能不能撕掉一些人心中的幻想呢?)朱家骅拒绝之后,“在坐的各位主任噤口不言,没有反应”,鲁迅虽然重复了“应该对学生负责”的话,但会议还是匆匆结束了,悲愤之余,鲁迅决定辞职。辞职之后,鲁迅整理旧稿而成《野草》和《朝花夕拾》,整理完过后又重新战斗起来,除了写杂感之外,还有做讲演和见朋友,演讲的题目分别是《读书杂谈》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讲演的最后一天有雨,但听众却不减反增,我感觉很爽。1927年9月,鲁迅离粤赴沪。


10 到了上海:这一章名为<革命文学家的围攻>

① 鲁迅和许广平离开广州,考虑安全和婚姻问题不能去北京,于是将就着来到上海,许广平按照鲁迅的建议在家做翻译工作,鲁迅则辞掉劳动大学的教职成为了蔡元培为他争取的”特约撰述员“一职,月薪300元,换算成现在的钱大约是3-7个w。

蔡元培答应鲁迅,说他领了薪水之后仍可自由著作,书上说“拿政府的钱骂政府,无论如何是占便宜的事情,何况这钱说到底也算不得是政府的钱”。除了应酬宾客,就是去作演讲,在劳动大学讲《关于知识阶级》,在光华大学讲《文学与社会》,在暨南大学讲《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影响非常深远。

1930年后,上海文学界的一批年轻的共产党人高扬“革命文学”的旗帜开始围攻鲁迅。

当时有一个创造社和一个太阳社,前者的刊物是《文化批判》,后者的刊物是《太阳月刊》,这两者之间虽然为了“革命文学”的发明权和领导权打过架,但都是支持革命文学的。他们把鲁迅和陈西滢并列,批评鲁迅的思想停滞,宣告阿Q时代早已死去,说鲁迅冥顽不灵,对社会认识完全盲目,无聊无知。林贤治说,文章并没有接触到实质性的理论问题,只是对鲁迅一味的施以人身攻击。鲁迅则并不从人身攻击出发,而是指摘攻击他的人文章中的矛盾之处,并且帮他们发掘这矛盾的根源。后来,鲁迅并不为这些人攻击他而悲伤,而是因为他们攻击不到点上而难过,他说:“大家拼命攻击,但我一点不痛,以其打不着致命伤也,以中国之大,而没有一个好手段者,可悲也夫”

这些人继续攻击鲁迅,说他只暴露黑暗,没有创造光明,说如果没有光明的创造,那只是盲目的暴露,如果眼里只有黑暗,那出路则只有坟墓,其中,郭沫若对鲁迅的批评尤为激烈,甚至说他是封建余孽、是不得志的法西斯蒂,是二重反革命等等。鲁迅则以《革命的咖啡店》,《文坛的掌故》和《文学的阶级性》作为最后的正面论战,他想早点结束这种近乎无聊的纠缠。

③ 书中有一段话特别能体现鲁迅的谦虚精神,说“在论争中,鲁迅一面解剖论敌,一面解剖自己。既然论敌以“唯物史观”标榜自己,而又不愿意做介绍的工作,他只好加紧购读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并且努力把它们译出来。对于这些书,他觉得是极直捷爽快的,有许多暖昧难解的问题,都可从中得到说明。后来在编定的包括参与“革命文学”论争的杂文集《三闲集》的序言中还提到:‘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自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校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11<左联时期>

①1930年,鲁迅加入了左联,书中说道:“中国共产党为了有效地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政策,决定争取鲁迅,并且通过鲁迅形成一个有影响的外围组织。一方面,阻止党员停止攻击鲁迅,派遣潘汉年作为中宣部联络员,传达中央有关指示,开展组织的筹备工作,另一方面,让冯雪峰出面,说服鲁迅加盟。”加入左联,就是和之前人身攻击他的共产青年合作,他一方面不计前嫌,另一方面对于这些人的问题又不留情面,指出左翼很容易成为右翼。

有人认为这些人是想借鲁迅这把梯子走得更高一些,鲁迅说他自己帮了很多人,有时失败,有时受欺骗,但总是有一颗希望有英年才俊出于中国的心,因此自己不担心别人把自己当梯子,只是担心他们功力浅,没有能力爬梯子

②当时还有一件胡适的事情,胡适称得上一位领袖人物,他也曾在《新月》杂志上抗议过国民党清党之后的极权主义,但他说自己“只有善意的期望和善意的批评”“批评的目的是希望他自身改善”,可即便怀着对党国如此的忠诚,胡适仍旧遭到政府的惩罚。鲁迅认为为主子设想的奴才道德应该揭露的,他觉得胡适这样的批评,只不过是因为新月社有超然的地位而已,这在《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这篇文章中就有所揭露。

③除了胡适,还有更值得鲁迅狙击的梁秋实,梁秋实通过写艺术的独立性来说无产阶级文学子虚乌有,通过写翻译的技术性说无产阶级的翻译著作晦涩难懂,虽然他的作品再文艺上有参考价值,但目的上就是要扼杀左联。

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好政府主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不但从更高维度的理论上解释了文学的阶级性和人性,也痛骂了梁秋实这类驯良的走狗。这里林贤治的总结非常精辟:创造社攻击鲁迅太不“革命文学”,太小资,梁秋实则是主张文学只有普遍的人性,否定阶级性。从创造派到梁秋实,是从左和右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对无产阶级文学进行解释的,只有迅哥儿是实事求是的站在中间的位置,受着左右的攻击。(朋友,此刻你懂了毛泽东说的那句“我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这句话了吗)

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鲁迅批判了才子气和流氓气,其实就是左倾和右倾。书中说:“‘才子气和“流氓气’,其实是概括了国民劣根性中的两个类别,突出地表现为逃避现实和打倒一切。

鲁迅举例说,“将革命使一般人理解为非常可怕的事,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貌,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这种令人'知道点革命的厉害’,只图自己说得畅快的态度,也还是中了才子加流氓的毒。"除了从事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工作,鲁迅还培养新青年,继续进行新文艺的建设。

④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米夫控制了大会,实权落在了王明手中,很多人不满,在东方饭店开会表示反对,可会议未结束就全部被捕。(从张国焘的回忆录来看,我有理由怀疑这些人是被米夫派举报被捕的,另立会议表示反对固然是不对,毛泽东被误开除党籍之后仍旧是按规辩驳,不会分裂组织,但利用敌人之手杀死同志更让人难以接受,人家有反对意见,为啥不让讲呢?)

鲁迅的朋友柔石也在被捕之列,过了几日,传来柔石被枪毙的消息,柔石足足中了十枪,鲁迅沉重地感到自己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去了很好的青年,于是有了那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中国这么大,总得有人出来说话!”,鲁迅不但嘱托史沫特莱将自己写的《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带到国外发表,还姐说了冯雪峰的建议出版一个纪念战死者的刊物《前哨》,他用了自己先前否认的“革命文学”,公开声称自己是“左联之一员”。


12 <救亡与启蒙>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关东军袭击沈阳,入侵东北,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鲁迅写下大量的时评,收录在《伪自由书》等著作中。一面是救亡,一面是启蒙,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救亡中启蒙,以启蒙从事救亡

①这时候有一个关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争论,左联盟员杜衡以苏汶为笔名参与论战,但矛头指向左翼文坛,鲁迅对此很反感,但他既没有刻毒讽刺,也没有简单的将其归为阶级本质,而是用事实和比喻辩说苏汶的两个要害问题,第一个是“第三种人”是否存在,第二个是大众文艺的价值。

11月,因母亲生病回到北京,也做了五次讲演,历次演讲地方均门窗破碎,称为北平五讲,讲的内容还是文艺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

鲁迅说三种人值得研究,一是胆小又要革命的,一种是大讲马克思主义又实际难以做到的,像张资平,一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人。鲁迅说新知识者立足于现实,在实际斗争中寻求自己的艺术,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自私,然而他的事业是和大众结合,那么他的存在就不单单是为自己的。

② 鲁迅还参加了由孙中山遗孀宋庆龄为主席的民保盟,民保盟营救陈独秀、彭述之、黄平均等政治犯,营救罗章龙、陈赓等共产党人,鲁迅自始至终参加民保盟的斗争,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有些会议鲁迅一般不出席,比如左联的,但民保盟的工作鲁迅做的是兢兢业业。之后,国民党绑架了丁玲,潘梓年,把应修人从三楼摔下致死,杀害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总干事杨铨,鲁迅不顾大家劝阻,亲自到万国殡仪馆给杨铨送行。杨铨死后,民保盟的活动变慢慢在反抗和挣扎中解散了。

③还有一件共产党员杨人和鲁迅之间的故事,杨人背叛革命之后咄咄逼人,发表给鲁迅的公开信攻击鲁迅,鲁迅写了一篇《答公开信的公开信》,倒不是因为他很生气,害怕他坏了自己的名声,而是认为杨人是一种类型,事关革命和整个社会,个人还倒再其次。他说杨人是革命场的小贩,借革命来推销自己的文学,革命高扬的时候他是狮子身重的害虫,革命一受难,他就一定要以各种理由走出阵线之外,好则沉默,坏就成为叭儿狗。

除了杨人,还有笔名林默的廖沫沙,攻击鲁迅的《倒提》一文,说鲁迅的文章是花边文学,结果鲁迅就以花边文学给自己的文集命名。他给曹聚仁写信说,林默就是以这样来显示他的革命,另一方面又可以取悦某一方,不料被曹聚仁转发在社会月报上,笔名叫邵伯的又发《调和》来攻击鲁迅是调和的,这也是一个青年“战友”。

鲁迅不怕敌人的狗咬,但是最可怕的是口是心非的所谓“战友”,他说为了防后方,自己就得横着站,不能正对敌人,瞻前顾后,格外费力。


13 <解散左翼前后>

①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斯大林要把日本的进攻阻拦在中国的领土上,就大力支持国民党,王明作了《论反帝统一战线问题》的报告,反映了莫斯科的立场,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必须在共产党,毛泽东对蒋介石的揭露和谴责是一致的,但是可惜的是鲁迅并不了解共产党的真实立场,一是因为在上海媒体都被蒋介石控制,二是因为那些骂他的“周扬之流”虽然和中共中央处于隔绝的状态,但还是以党的形象出现的,所以鲁迅时常感到愤慨。

②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开之后,左联代表萧三传递要解散左联的消息,对于左联的关门主义,鲁迅非常了解,甚至说他们把自己也关在门外面了,但是成立的时候他也是甘愿被利用,一是因为盟员都是文学青年,二是为了对付当局,但是当柔石牺牲以后他就在感情上和左联联系在一起了,所以他期待着能有一次集体的民主讨论与磋商,但是他想不到解散左联的计划早就开始实施了,周扬仍被选为新的书记,但是解散左联不好办,他让夏衍找茅盾,让茅盾去了解鲁迅的意见,鲁迅说了自己的意见,不赞成解散左联,又让徐懋庸去找,结果一样。但最后大家都同意,鲁迅说既然大家要解散,那我也没意见了,但是得发表一个宣言,大家先同意了,会后也没人做。

③左联解散后,一个叫作家协会或者文艺家协会的新组织筹备起来了,他们多次请鲁迅加入,都被拒绝。

在他们成立后,鲁迅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并没有组织,只是号召。他说作家协会热心者不多,看起来要消沉,结果也是如此。

1936年4月,冯雪峰从陕北到达上海,鲁迅说:“你们从那边打过来,该不会首先杀掉我吧?”。冯雪峰对这些感慨摸不着头脑,接下来鲁迅才陆续告诉了冯雪峰一些文艺界的情况,毫无保留的发泄对周扬、夏衍以及田汉的不满与憎恶。冯雪峰要见周扬,周扬拒绝,说要看看冯雪峰的证件,其实主要原因是冯雪峰到上海之后没有先找周扬,而是先找了胡风。简单来说,周扬定调了国防文学,胡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周洋就大肆反对。徐懋庸写信给鲁迅说他助长胡风的错误,偏袒巴金和黄源,鲁迅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林贤治的评价非常精准:鲁迅深知宗派主义与权力的结合的可怕,如果今日的青年可以在诸如“统一战线”这样那样的大题目之下锻炼人罪,戏弄威权,从修身上来打击异已者,甚至威胁采取“实际解决”的行动,那么一旦放大了领导权,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所以,他在指出无凭无据,即加给对方一个很坏的恶名这种恶劣倾向之后,特别强调说:“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呼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横暴者。”

公开信远远超出了个人问题,也超出了文艺问题。它是关于抗日统一战线和文艺统一战线的个人宣言,是对于被诬枉的有为青年的辩护词,是投向左得可怕的“横暴者”的挑战书。它一经发表,便被称为“万言长文”,立刻在上海、北平、东京文化界引起强大的反响。

这时郭沫若充当公开的反对派,发表《戏论鲁迅矛盾联》等,矛盾则采取回避政策,自此以后,周扬在文艺界的地位大不如前,不久就回延安了。关于孔庆东评价郭老和鲁迅的争论,附在下面,但我还想插一嘴,(我想,周扬如果到了延安,如果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活到建国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实际上他当了延安的文化部副部长和建国后的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协副主席,那林贤治这本书被禁似乎也有了理由。)

延伸


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关系

作者:孔庆东及其粉丝

Q:孔老师好!关于鲁迅先生与郭沫若的关系,能不能请老师讲解一下?两位大师近在咫尺却失之交臂,虽然他们曾有过争辩甚至斗争。读过有关文章,令人感慨不已。谢谢孔老师!

A:大师之间,其实也不必有现实交往。

鲁迅跟毛主席,也没有见过面,我们这些学者,很希望考证出来哪天他俩曾经见过,但是未能成功。大师们可能是在另外的时空会面,他们来到咱们这个世界,不过是目标一致,分工不同而已。

就像杨子荣和余则成不见面可能更有利于各自完成任务,见了面说不定还要闹矛盾,彼此先干上两仗,白白浪费时间精力也。

鲁迅跟郭老差不多就是这样。鲁迅是思想深刻绝顶,郭老是学问渊博无双。两人不可互相取代,也不能废此抬彼。但是郭老初搞文学革命时,他们创造社阵营毕竟年轻,误会了高深莫测的鲁迅,以为鲁迅是双重反革命,于是发动围殴,打了鲁迅一个措手不及,就好比余则成勾结李云龙,半路截住下班的“土匪”杨子荣,拳打脚踢了一顿,让杨子荣以后好好做人。

鲁迅冤枉,当然要回骂几句不长眼的,挨千刀的,就像孔和尚骂人脑残一样。后来郭老知道打错了,可是自己被蒋介石通缉,跑到日本避难,也无法面见鲁迅道歉,只好用默默工作,用他伟大的学术造诣,来表示心意了。他骂过很多文坛名家,只有对鲁迅骂错了。

郭沫若怕过谁?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正在高歌猛进,尚未对共产党下手,郭老身为下属的北伐军中将就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了老蒋的反动面目。

郭老的后半生,一直高举鲁迅大旗。郭老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力主抗战到底,坚决反对投降求和,并把屈原树立为民族英雄,其中应该说也有鲁迅精神的鼓舞。

1936年,郭沫若最崇拜的两大世界级文豪相隔四个月逝世:高尔基和鲁迅。郭老写下这样的挽联: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鲁迅和郭老,都是不可再生的人中雄杰,是上天赐予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精英团队的常委。

虽然郭老也遗憾未能“亲聆教益,洞辟胸襟”,而且郭老听说鲁迅也想约他见面。

但是孔和尚想:泰山跟华山,不见面也挺好,互相贬损几句,也挺有意思。只要两者都是雄伟奇险,足够我们瞻仰其丰姿,领悟其神韵,这世界,不就蛮精彩吗?


14 <仆倒>

鲁迅在他的壕堑里仆倒了,时间是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


三、我们现在的战斗

这一节后面再写,我想先用一个有关鲁迅的问答来代替。

延伸


鲁迅为什么没有加入共产党

作者:孔庆东及其粉丝

Q:孔老师好!问一个非常幼稚的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加入共产党呢?老师说,四一二时鲁迅如在党内他可以预估到;老师还说鲁迅是超人一般的真正共产党人。请问老师,鲁迅先生当年为什么不跟着陈独秀他们,而是独自彷徨?谢谢孔老师!

A:

您记得很清楚,我确实说过,鲁迅是超人一般的真正共产党人。绝大多数共产党人终身所追求的人格境界,鲁迅作为一名非党员,早就达到乃至超过了。

我们可以想想,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世界上有哪一位文学家比鲁迅更合乎共产党员的标准呢?鲁迅也是一位学者世界上有哪位学者比他更像共产党员呢?鲁迅还是一位政府官员,我们今天那些党员干部,有谁比他更有党员境界呢?可以夸张一点说,王进喜,陈永贵,雷锋,加上董存瑞和焦裕禄,合起来才等于鲁迅。

所以咱们想想,鲁迅还有必要加入共产党吗?这就好比孔夫子有必要加入“儒家思想研究会”,马克思有必要加入“马列主义研究会”吗?

上面是从思想境界和人格境界而言。从现实情况来说,鲁迅水平高还是陈独秀水平高?陈独秀,李大钊创建共产党,厥功甚伟,但陈独秀的思想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有严重问题,乃至给年轻的共产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鲁迅作为一个光复会时期的老革命党人,会跟着陈独秀去做事吗 ?

我们再看看陈独秀之后的几位共产党领袖,大都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对敌斗争不行,迫害起自己的革命同志来,却心狠手辣。这与鲁迅精神是完全相反的。就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共产党在文化界展开了对鲁迅的围剿,给鲁迅扣上了双重反革命的帽子。假如鲁迅此时身在苏区,可能就没命了。

但是伟大的鲁迅,把痛苦埋藏在心里,仍然支持共产党的正义事业,默默钻研马列主义革命理论,不动摇,不背叛--这与同一时期在苏区被排挤被打击的毛泽东同志何其相似!

终于,鲁迅得知共产党推出了新一代的英明领袖,并且在这位领袖率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于是鲁迅发电报表示祝贺,还在此后的相关文章中,表达了对毛泽东同志的赞扬和拥戴。这等于是精神上鲁迅与毛泽东的胜利会师,这个会师就预示着中国革命胜利不远了--实际上也就十几年的功夫。

所以鲁迅的独自彷徨,并非闲着没事儿瞎转悠,而是自觉地担负起孤军深入的历史重任。他孤身一人,战斗在文化界,战斗在学术界,战斗在枪林弹雨的媒体上,战斗在三教九流的谈笑吃喝中,这一切,毛泽东都看得清清楚楚,毛主席也是在自己最孤独的时候,油然想起鲁迅。因此即使鲁迅能够活到建国以后,他还有必要入党吗?毛主席会劝他入党吗?他一定会继续战斗在党外,配合毛主席一道与吃人的走资派进行更加残酷的斗争。

我曾经讲过,连金庸那样看上去是右派的伟大作家,骨子里都是为国为民的真正共产党人的境界,假如金庸入了党,难道让他按照党组织要求,挨家挨户去给老百姓种下生死符吗?

还是那位伟大和尚的那句话:真佛不在庙里。真佛入庙,群僧爆笑--毛主席不就成了庙里唯一犯了严重错误的和尚了吗?所以鲁迅没有入党,乃鲁迅之大幸,乃党之大幸,乃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之大幸也。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ULS AGV DMT
一群为了自己幸福和他人幸福而奋斗的朋友和同志,记录我们的生活和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