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4)

2024-11-04 13:43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1803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4日《光明日报》全部4篇评论文章


01   【光明论坛】让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要求、方针原则、理论导向、实践路径,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对文化生成发展根本逻辑的精辟诠释,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发展的源泉。古往今来,伟大的文化创造一定是人民认可的,也一定是由人民创造的。那些被奉为文化高峰的代表之作,看似单个杰出人物的非凡创造,但实际上,在这些文化巨匠的卓越才能和思想智慧背后,是他们在人民群众中不断实践感知、学习历练并最终展露雄才的历程。任何伟大文化创造的智慧源泉,根本上来自人民群众之中,来自生产生活这一最大实际。
  人作为文化的核心,其生活就是文化的表征。文化生活里的主角是广大人民群众,鲜活的舞台和文化空间就在人民群众中间。比如,在福建福州侯官村,时常传来操着地道方言的闽剧曲艺婉转唱腔;在山西临汾泊庄村,锣鼓、舞龙、唢呐等乡村非遗技艺轮番展示;在湖南,建在群众家门口的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小戏台、乡风文明理事小组、小业余文艺队伍等“门前十小”都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创新创造的舞台……这些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创新创造,无不源自日常实践与生活体验的精华。
  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必定是人民生产实践、朴素情感的反映,也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方能打造出更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扎根人民群众、展现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情怀风貌的经典作品。例如,《觉醒年代》《上甘岭》等作品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革命先驱的感人故事,与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产生了深刻共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追求;《平凡的世界》《山海情》等作品源自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对人民群众生活风貌和艰辛努力的真实反映,以及对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的生动传递。人民群众昂扬积极的创造热情中蕴藏着文化创造的“富矿”,须不断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最大限度激发出来,书写文化创新创造的“大写意”,汇聚起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任何改革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人,在于激活和发挥好人的动能。要营造激励文化创新的氛围和良好文化生态,健全高品质成果导向激励机制,让文化创新创造的蓬勃活力绵延绽放,激发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紧紧依靠人民智慧,尊重人民文化自主性,发挥好群众首创精神。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同时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当今,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文化创新创造注入了新的动能。比如,展现古今交融乐趣的“清明上河图小人物的故事”让古代艺术与当代生活相遇,获数千万次观看。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赋能,更多优质文化产品被创作出来,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展现了大众蓬勃的创造热情与活力。未来,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产出更多形式新颖、感染力强、激发共鸣的优秀作品。同时,优化算法机制与生态治理,拓展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空间,丰富文化产品样态与种类,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让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塑造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大优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杨增岽,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02   【光明论坛】培养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希望你们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指明了方向。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培养和储备国家战略急需人才力量具有深远意义。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高到2023年的60.2%;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未来,人才自主培养必须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聚焦打造国际竞争优势,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的供需匹配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每个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福祉。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人才自主培养必须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引导学生把坚定信仰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把坚实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把坚强信心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遵循规律、明确方向,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培养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需要、厚植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互支撑。高素质的劳动者对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人才自主培养必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提升科学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强化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的牵引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培养对标国家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助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探索、研发、转化。必须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凸显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必须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健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多层次,以“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同时,推动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社会系统、科技系统的有效链接、有机融合,有序推进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从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到被誉为“行走高原的生态美容师”的草地修复项目,从极低腐蚀速率的不锈镁,到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教学平台……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涌现出一批中国青年领衔的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精彩项目,充分展现了我国当前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卓越成果。未来,我国人才自主培养既要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也要关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锚定世界一流水准,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深邃的国际视野,汲取人才培养的先进国际经验,汇聚人才培养的优质国际资源,激发我国在自主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潜能优势,在深化国际合作和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广大人才的“胜任力”,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作者:丁义浩 杜昊,均系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03   【光明时评】在探索宇宙中赓续创新基因

  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90后访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等各项任务。
  自古以来,奔赴星辰大海、叩问寰宇苍穹、静观日月之行、远瞻河汉灿烂始终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梦想,见证着我们探索宇宙的实践。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一个个饱含浪漫主义色彩的远古神话传说故事历久弥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始祖们对于宇宙环境、日地关系、时空演化的终极向往和朴素认知,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仰韶、陶寺、红山、良渚等考古遗迹也证明,先民们自中华文明初始阶段就注重通过观象授时等方式进行天文知识积累和方法探索,后世大儒顾炎武更是感叹“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伴随着历史的演进,观测统计、仪器制作、历法制定成为古代中国的常态化天文活动,研究精度、技术水平、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结合愈加深入紧密,关于宇宙本原、结构和演化规律的认识成为古代自然观的最核心内容之一,更支撑起古人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的人文精神和经世济民、治国理政的社会理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不再止步于站在地球上“仰观宇宙之大”,而是立足航天科技的优势,推动空间科学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我国空间科学的起点;本世纪初,我国成功实施由“探测一号”“探测二号”组成的“双星计划”,实现了我国空间科学专用卫星“从0到1”的突破;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协同推进,助力我们更好地解释宇宙现象与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进入新时代,在新型举国体制的保障下,“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览胜、“羲和”探空、“夸父”逐日、“天问”问天、“祝融”落火、“鹊桥”联星、“悟空”探微、“墨子”测时,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大国重器和科技成就接连涌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凝结于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之中,勾勒出中华文明在赓续中变革、在传承中创新的宏大意象,将先辈们的畅想变为现实,也以诗意承载我们对远方的向往,借迢迢星河将中华文化传递至更远的地方。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这个规划是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载人航天和空间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规划聚焦2050年“成为世界空间科学强国”这一目标,围绕宇宙起源演化、时空本质、太阳系和生命起源、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方向,设置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五大科学主题,提出至2027年、2028—2035年和2036—2050年3个阶段实施的科学任务规划,形成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规划旨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持续探究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科学“元问题”,持续取得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致广大”与“尽精微”的有机结合,成为我们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伟大征程中的重要指南。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和复兴梦想在“宇宙”二字上得到了无限延伸,并将始终伴随我们对空间科学的无止境探索。
  (作者:董阳,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研究员)


04   【文化评析】纪录电影如何突围

  近日,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珠海开幕。会上,高质量发展伙伴计划启动,凝聚纪录电影策划、制作、发行、放映等全产业链条相关机构的力量,将对推动精品创作、拓展传播渠道、促进产业融合、培养专业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由于自身商业属性不强,市场规模不大,纪录电影在电影产业中往往处于边缘位置。从数据上看,2023年纪录电影总票房为1.9亿元,票房占比约0.35%。因此,如何让纪录电影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突围,获得与其艺术质量相匹配的市场成绩,成为从业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其实纪录电影并不缺观众。近日举行的CDRC“中国纪录电影放映计划”·2024纪录电影(北京)放映季单场最高上座率达87%。《二十二》《冈仁波齐》等票房过亿元,《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国际上形成影响,观众涵盖各年龄层不同群体,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全网播放总量超6亿次,相关话题冲上热搜近百次,最近热映的《里斯本丸沉没》不仅取得了4400万元票房的好成绩,也获得了相当不俗的口碑。相较于虚构影视作品,纪录电影在知识密集度、系统性、客观真实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对观众天然地具有一定吸引力。不仅如此,纪录电影近年来艺术质量不断提升,题材类型越来越丰富,艺术表现越来越多元,再加上大众文化素养和欣赏能力日益提高,观众对纪录电影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娱乐选择增多,让人们产生必须去影院观看纪录电影的意愿并不容易,这涉及提高作品“影院属性”的问题。比如,要让纪录片作品具有适合影院大银幕、宽画幅、全景声、高清晰度的播放介质的视听效果。以《喜马拉雅天梯》为例,创作者以高超的技术难度和强大的毅力捕捉到喜马拉雅山大量极致环境中的自然和人文影像,使画面非常具有震撼力。再比如,要让作品具有吸引观众在影院里持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故事情节。以《四个春天》为例,很多观众的心被片中父母老去、姐姐去世的故事紧紧抓住,陷入如何面对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失去、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诗意等人生课题的思考。还比如,要让作品具有能激发人们强烈观影期待和兴趣的话题。很多观众被《里斯本丸沉没》《二十二》等作品“抢救性拍摄”“解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等宣传语或评论吸引,走进电影院。
  不过,在积极探索纪录电影院线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电影院早已不是纪录电影的唯一媒介。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打破了人们观看纪录电影的时空限制,其互动功能也为纪录电影这一传统影像注入了更多活力。弹幕既是一种即时评论,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介质,能加强观影者和创作者的联系。一些优秀纪录电影在影院上映后,又在互联网上吸引大量年轻观众参与互动、分享,通过社群互动和话题发酵加强传播效果。如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在视频网站上引发无数弹幕刷屏。有些纪录电影的主创团队不仅在视频评论区与观众互动,还将弹幕视作了解观众想法的信息源和资料库,用以改进后续创作。这些在传统单向的影院放映中都是难以实现的。
  记录时代变迁的纪录电影,本身也在变。从影院大屏到手机小屏,纪录电影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生态的演变,在新发展变局中探索新的理念和路径,提高作品的影院属性,开拓互联网传播渠道,在多元传播格局中以优质内容建立与观众的情感连接,助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者:李蕾)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