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与我有同样经历的人,或者抑郁病人,希望能从我的经历中得到启示。
每一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据说,抑郁症患者逐年提升,目前,全球大约有3亿多病人。
我自以为是个天性乐观的人,对生活总是斗志满满,觉得前途光明无限。
我一直都很快乐,无时无刻。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莫名其妙就能笑起来。
其实,看我儿时的照片,都是皱着眉头的,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或是忧郁的思索的模样。
少年早熟,说的就是我了。
身为一个高敏感的孩子,外界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小小的心灵里形成飓风,我总是感触到不一样的东西,敏锐的知觉、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能感受到的烦恼和痛苦也是加倍的,这让我长久的陷入内耗,这种内耗一直存在于我的生命中,我花了大部分的精力来抵抗这种情绪,才能用余下的去做我该做的事情,当然,我很容易就能专注于学习,在学业上形成的心流和持久的兴趣,也源于强烈的探索欲望。
多年以后,在读到《高敏感是种天赋》这本书后,持续了几十年的困扰终于放松下来:我不是一个怪小孩,这只是一种特殊的“才能”。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人独特又夸张,不太合群,后来,我学会了隐藏情绪,让自己尽量的混同于众人,我曾经把它当做一种沉重的负担,原来,它却是上苍独特的赐予。
现在,我告诫和我一样的人:情绪化不是一种缺陷,它其实是一种强大的共情力,所以,接受它,善待它,也许,它是文字爱好者独有的天赋。
我很小就学会了寻找快乐。是的,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不时时刻刻都找些快乐的理由,又怎么能有强大的心脏去应对我所感受到的、和经历过的风风雨雨?
多年以来,我早就放弃了寻求他人的理解。不合适的人,就离得远些。如果实在躲不开,就尽量少说些话。
没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在心理学上,人都会倾向于忘掉那些痛苦的时光。回想起我走过来的这些年,总觉得,我似乎忽略了很多东西。
时间会治愈一切伤痕。内心强大的人,不会留有创伤应激症,不会在深夜里被噩梦惊醒过来。即便曾经被打击的体无完肤,幼年时被忽略、被嘲讽,常常会觉得陷入深渊,那个小孩却要倔强的在黑夜里一遍遍告诉自己:“不是的,你绝对不是这样的。你长大了一定会变得很厉害!即便是世人都对我充满恶意,我也要,也要竭尽所能的善良,因为这世界上,是善良的人多!”
所以,后来的日子,我不曾依靠任何人,因为没有什么能让我依靠。
是的,我艰难的成长起来。虽然不善与人交往,虽然木讷无知。但是,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能埋怨环境,而是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去适应环境。
正确的人生观,能指引一个人走向正确的道路。纵然我走得慢一些。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只要我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哪怕我走得很慢很慢,也一样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很感谢书籍的陪伴。书,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导师。在我最弱小无助的时候,只有书陪伴我、指引了我。
在我成人后,幸而有了忠实的伴侣、幸福的家庭,纵然我们的认知可能存在着天差地别,他不能理解我的内心世界,但是,最困苦的时候,我在外漂泊的时候,家里,总有人牵挂我,等着我。
那段独特的落魄的光阴,是生命最富饶的养料,我从不羞愧那些在低谷的日子,曾经扛过“麻袋”,打过“零工”,曾经到处漂泊、食无所依,那每一个个日子,艰难的、爬行的,不曾俯身在最低处,就不能体会到高处的风景。每一个个日子,我都不曾辜负,那代表不屈的独立的我,生活因此而精彩,它代表着奋斗着、成长的痕迹。
人总要居安思危、鉴往知来,所以,在任何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我得记录着那些至黑至暗的时刻,那些曾经恸哭绝望的时刻,那些流浪困顿的画面:往返于车站与车站,公交车上,迁徙流转,身边都是陌生人,或者,在茫茫雪地里踽踽独行的情形。
是的,曾经黑暗,何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