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好好的文学平台,掺入一两篇这样的文章,希望纯文学类的朋友不要骂,不过,我这个平台做的是读书笔记以及生活随笔之类,因为我的学业、职业、工作都和财经有关,可以这是说我这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专业乃我立身之本,文学只是心灵的抚慰,是业余的爱好。
少年时代,也曾经想用文学来撑起生命的天空,只可惜,文学不能果腹,伍尔夫早就说过:女人想要写小说,那她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金钱对于创作力的重要性:归根结底,不是金钱本身在起作用,而是金钱能给予的一定程度的“心智自由”。心智自由仰仗于物质基础。诗歌仰仗于心智自由。
所以,我用十余年的时间,坚持不懈深耕“专业”,给我自己一间自由的书房,使我能在这间书房里“放飞思想”并“呼吸文字”。
有一句话:读书和赚钱是人这一生最好的修行,前者使人不惑,后者令人不屈。
我觉得,读书也是为了好好的赚钱,赚钱是生存的需要,读书寻求的是世界的规律,赚钱的智慧更在其内,不会赚钱的读书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为了活着,我们必须要有赚钱思维。而且,任何一个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他上大学的时候,教授就会鼓励他熟悉理财工具,进行小范围的投资,不会理财的学生,就没有真正的把课本读进去,没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当然,股市是风险市场,这样的理财需要勇气。进入股票市场,首先,人要建立的理念是:不怕输钱。
炒股是零和博弈,你赚的钱就是别人亏掉的钱,股市里都是机构、大资金和上市公司,我们这些散户游民,在信息和认知上就有先天的差距,想一想,你怎么能拼得过呢?
股市七亏二平一赚。70%的人都是亏钱的,只有10%的人是赚钱的,所以,没有闲钱,没有亏钱不惧的心态,抱着赚大钱一本万利的心理去到股市,肯定是绷不住的,亏钱的就恼,赚钱了就飘飘然,在金钱上太计较的人是不能炒股的,贪婪、冒进,一定会出大问题。
我2007年进入股市,而真正炒股是在2015年。高手上路不如仙人指路。我不喜欢研究k线金线。据说,有一类人对此是嗤之以鼻的,我听说过一位80岁老太,她把股市当做存钱罐,从来不懂得股市技术,她低买高卖,零零碎碎的取走自己的生活费,活的优哉游哉,我觉得这能让很多投资界的大鳄都甘拜下风。她炒的不是股票,而是人生。人生起起伏伏,就像股市,像操持柴米油盐一样操持股市,谁又能修炼的如此心境?
所以,股市的故事,什么都可能发生。你可以一辈子远离股市,不用当被套的韭菜,也可以自由游弋,这取决于你是否天生就不怕水。
从2016年到2024年,我只能说,我不是一个胆子大的聪明人,所以赚不了多少钱,截止到上月为止,查看了一下2016年以来的投资收益,果然没跑赢银行指数,仅仅是没输掉本金而已。
最近,大家都说股市崛起,“牛”又来了:新股民90、00后开户进场,老股民蠢蠢欲动。在这里,作为一个有入市十几年的老韭菜,告诫大家,也时刻警醒自己:放平心态,中国股市,历来是政策市,第一,我们要明白这波市场的由来,第二,要看清楚当下市场的位置,是牛头、牛中、还是牛尾;第三,选股不盲目,不追高,不要想当然,多看多听,以免踩雷。第四,及时退场,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人拿着拿着,就从盈利变为亏损了,所以,股市,最重要的不是买入,而是卖出。
市场兴起的时候,会出来很多专家,其实有的专家大多是教授学者,这些专家有几个晒出他们的投资损益清单呢?所以,专家的话,少听吧。
最后,老话常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国的“牛市”,条条杠杠、人为的因素太多。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如果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小赌博的游戏,娱乐娱乐,生活还是有很多乐趣的,当然,如果你这一辈子,除了那点工资,从来都没有过额外收益,承担不起丢钱的负担,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