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文摘
2024-12-12 22:35
山东
我们总觉得这是一个佛家用语,佛家说舍得是奉献,越是肯奉献的人越能体会到真佛。佛语舍得的另一种说法是放下,放下一切,菩提心就在眼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其实,舍得一词最早出现在《警世通言》:“假如今日有个人缉访得贼人真信,来报你时,你还舍得二十两银子么?”,汉语词汇的解释完全是入世的,阐述的是一种入世的智慧:有舍有得,要想得到,必先付出。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关于舍得的一种大智慧是:人生在世,兴衰荣辱,是非成败,皆在取舍之间。舍得之妙,存乎一心。所以,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都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只有内心更强大,认知更高远,才能正确的舍得。其实舍并不一定能够得。这是人活着经历过无数次的打磨后所增长的智慧,所以,取舍很难,舍得很难,很难突破自己的认知。所以,每一天,我们“日新,日日新”,假如每天都能够在打破认知、颠覆自我的痛苦中前行,那就是在不断地成长。所以舍得的真谛,就是放弃旧有的认知,否定自己固有观念里的一切。“感知世界之多样、警觉自我之偏执,打破自设之藩篱,跳出思维之定势。” 这句话,曾被二十年前的我工整抄录在笔记本的扉页。很久以来,我换了另外一句座右铭:话到不检口处,文到不修句处,事到不苦心处,皆为之自得。可是,这也只是一辈子所追逐的最理想境界而已,回头想想人生实苦,哪能有事情不苦心呢?只能勉力让自己好过一些罢了。而人最重要的是要时刻警惕自我的偏执:你一定是正确的吗?承认错了真的很难吗?假如你执着的方向错了,你勤奋的道路错了,就不能达到大道的彼岸。舍弃自己一贯认为正确的东西,也许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