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来自波兰的网友在国外最大的网站Quora上的提问:为什么众多中国人认为国家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同时他还在下面补充道:长期以来中国在我的认知中仅是一个地域广袤的国家,然而,在我观看了一部以真实战役为蓝本的电影《长津湖》后,我深受触动,影片中军人们那种慷慨赴死的决心让我震撼不已,相比之下,在我们的西方社会,投降并非罕见之事,且往往不会受到太多责难。这不仅让我思索,为何在中国人心中,国家似乎比个人生命更加重要。首先是一位来自土耳其的网友,他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你都说了,那是电影情节,怎么还能把它当成现实呢?我真的无法理解这种做法,毕竟生命都没了,国家存在又有什么价值呢?随后是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英泰说道: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不同,他们并不着重于颂扬胜利的光辉,而是倾向于深入剖析失败的案例,对这些挫折与失利进行细腻入微的描绘,这种对失败的深刻反思,是中国人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并激发出独特的思考角度,他们深信,若缺乏奉献精神,未来或将重蹈历史中的覆辙,面临同样凄凉的命运,因此,他们宁愿选择奋力拼搏,也不愿安于现状。然后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网友艾斯特说道:中国人讲究舍生取义,道义排在第一位,生命排在第二位,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理念截然不同,还有抵抗能力的时候,我不会主动投降,但打不过时,我就一定会投降,而中国人则相反,剩的人越少,意识便会越强烈,坚决战死至最后,因为他们深知,一旦放下武器,不仅是个人的屈辱,更是将背后的家国与同胞置于敌人的铁蹄之下,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景象。紧接着,是一位来自埃及的网友美尼斯说道:我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一个想要摧毁你国家的人,又怎会善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大家可以看看我们非洲那些历经侵略与殖民的国家,你听到的最大的谎言就是非洲的贫穷是因为懒,或者是因为没有资源,实则是因为那些宝贵的资源早已落入侵略者的囊中,而中国人民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最后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网友静静说道:毕竟一个世纪的屈辱岁月,我们才有了深刻的体会,家虽是温馨的避风港,但国才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庇护着每一个生命,身为中华儿女,我珍视个人生命,却更愿以身许国,誓不让历史的伤痛再次撕裂这片土地,中国有句古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不尽力捍卫国家,万千家庭将面临离散的厄运,因此我誓死捍卫,不让国破家亡的悲剧重演。看到这里,身为中国人,你有何感想?
我想表达的是:为何历代杰出的中华儿女都怀揣着“光复华夏”的梦想,为何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拥有将民族荣誉、国家荣辱置于个人命运之上的气节与传统。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普通人的人生或许微不足道。然而,若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们便能成为坚不可摧的力量。
只要这种坚韧不屈的气节和精神永存,中华文明便不会消逝,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