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家孩子不爱看书,这令我很头疼。他爸爸也不喜欢看,还振振有词:我都是在实践中学习的。
不爱看书的人失去了一个和先贤对话,从书中增长智慧的途径。当然,有的人,也许看了很多书,但也只限于纸上谈兵,可是,能纸上谈兵也是好的,毛姆说过: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从未听说过,喜欢读书的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我所在的圈子里,有很多喜欢写作和阅读的朋友,都是有渊博学识、积极人生观的人。阅读可以解忧,无论是文学也好,科学也罢,每当沉浸其中,就会让人忘却现实的一切烦恼。更何况,看的越多,见识越广,就能对照处理生活中的所有难题,历史总在重复,人生之悲苦先贤早就记录在册,也流传下来无数聪明的解决办法。所以,精神上的疾病需要以精神上的补钙来疗愈。
还是那句话,你所有的烦恼和坏情绪,都是因为智慧不够。
假如你生活中存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建议你多看点书。
2.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识只有真正化为了行动,才是“真知”。所有“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都是因为没有真正“知道”。
教育学上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可以解释人们从认知到践行的距离。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你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
比如: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可惜我年纪小的时候不明白,那时候懵懵懂懂被长者告知:坚持学习总有好处。虽然一直学习,却并不努力,慢慢积累到今天,总算是有点收获了,才明白原来幼年的被欺负就是因为太“弱”了。
比如:母亲和姥爷在我小时常说: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0。到了今天,我也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可惜,年轻时不注意休息保养,直到现在,身体出现了很多的毛病。
教育提前为你灌输思想,而你在有阅历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意味着之前的文章和老师,才真正在意义上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2.量子力学原理可以解释佛家的“因果说”,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理论。
因导致果,果其实就是因。知和行也是一样,行的时候,是因为知。看上去毫不相干,却必然存在着关系和纠葛。人生从知和因开始,其实认知的最高层,是倒过来看这个世界的。
有一个“天涯神贴”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改变命运,首先要改变什么?你说要先改变思维,你说错了。思维这个东西是你说变就能变的吗?比如我现在告诉你富人思维,每天坚持看书,每天早睡早起,每天坚持锻炼,请问能做到的有几个?我告诉你,如果你想改变命运,必须吃透一个字逆,何为“逆”,就是反过来倒过来看的意思,易经里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冥七象八精神,九交贵人十养生。我们现在倒过来看世界,请注意听:比如九交贵人十养生。先养生等习惯养好了,你才能够遇到贵人,你天天熬夜不起床,不工作不努力,你遇到的都是垃圾,不是打游戏的就是打牌的,不是喝酒的就是摇骰子的,所以,只有当你的生活习惯改好以后,你才有可能遇到你的贵人。再倒过来继续看六冥七象八精神,像就是形象,注意好你的形象,这个时候,你开始相信规律,况且你习惯一好转,你就留名,你就会开始有名气,当你开始有名气之后,你就要五读书,要学习,就是说你的才华要配的上你的名气。厚德才能载物,德不配备,必有灾殃。什么是八精神呢?当你遇到贵人以后,贵人会告诉你尊重宇宙规律,然后是四积阴德,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就开始捐款了,这个时候你就是在积阴德,然后是一命二运三风水,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挑你的风水,用风水来加持你,你的运势就发生了改变,叫做二运,最后,你的命运就改变了。
其实说白了,大多数人一辈子成不了事,他连早睡早起都很难做到。大道至简而枯燥,成功的人不过是一生都在坚持着枯燥简单的正确的事情罢了。
也就是说,要达成一个目标,就要从“果”上努力。比如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想象自己已经成了这样的人,让自己的行为、习惯都达到这种人所具备的水准,才能真正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