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脑合理“休息”

文摘   2024-09-18 22:20   山东  

最近,陪父亲在滨州住了20天的医院,父亲患的是脑梗,在神级介入外科的病房里,我见识了形形色色的病人。

脑血管疾病,已经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属”,因为,在病区里,我也看到了很多年轻人。

今天,看到中国经济网发布的一篇文章《‘头’等大事的健康误区,你中招没?》。

2000年起,每年9月是中国脑健康月,旨在唤起公众对脑健康的重视。

专家提醒:要关注“头”等大事,重视“脑体检”

陪父亲住院时的同病房里,有两个“年轻人”,一个31岁,一个37岁。31岁的是静脉血凝,孕期发生的,致病原因不明;另一个37岁的是动脉血管瘤,专家大夫会诊了数次,仍然没拿出具体治疗方案,只能暂时吃药观察。

经济网这篇文章说:有一种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的脑血管疾病,近九成年轻人发生脑出血是源于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是指脑动静脉畸形,是由纠缠在一起的扩张的血管所组成的先天性畸形。如果是巨大的动静脉血管畸形,如果不尽快做手术切除,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血管壁受损非常容易破裂,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就好似一颗‘不定时炸弹’装在脑袋里,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没发病的时候,多数脑血管畸形患者感觉良好,完全没有症状,日常生活似乎毫无影响。然而,这种“沉默的杀手”随时可能在不经意间引发一场致命的危机,当患者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血压突然升高时,畸形的血管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瞬间破裂出血。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变得极为危险:脑血管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25%。脑血管病变与高血压、情绪、饮食、吸烟等诱因密切相关。

文章说:“脑越用越灵”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然而,这是在合理休息的基础上,过度使用大脑则会带来负面影响。

现代生活的压力和竞争,人们常常因陷入忙碌的工作学习中,大脑时刻处于高速运转,而忽略发出的过劳信号。

大脑过劳信号很多,比如:高强度学习工作后提不起精神,困倦,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难以控制情绪,烦躁易怒,心绪不宁,有的人熬夜后没出现上述症状,但感觉说话、走路没力气,这也是大脑消耗过大,氧含量和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大脑疲劳会不爱社交,不想说话,说话有气无力,声音细短......这时候,就应该意识到需要休息了,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放松活动如散步、听音乐,深呼吸等。

所以,人在体检时不应忽视“脑体检”:50岁以下人群,3-5年体检一次,50岁以上,2-3年一次。

爱护大脑,更应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与现代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比如熬夜玩游戏,不吃早餐,喜欢甜食,爱喝饮料,学业压力大,不会纾解,久坐,不爱运动等等。

饮食对脑的影响尤其重要:油炸食物、高盐、高糖、缺水都会影响记忆,损害认知,让大脑变“笨”。

适当运动可以让脑子变得更聪明一些。


木一的书房
心情美文,读书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