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与华胥族和夏巫族——阆中第五届华胥伏羲文化研讨会上作为学术评论人评论观点的展开
杜钢建
华夏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源于操控地球人类的外星高维生命上帝的名字;二是源于三十万年前出现两大族群:华胥族和夏巫族。关于上帝的名字是华夏的问题,我在之前的著作和文章中已经说明。关于华胥族和夏巫族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我在之前的著作和文章中虽然有所论及,但是还需要系统论述。
在历史上夏巫族的起源比华胥族的起源更为久远。四川绵阳何拔儒先生揭示的《盘古王表》表明,通灵知识的基础概念天干地支制作于天皇氏时期。《盘古王表》里提出天干地支是在伏羲、神农、黄帝之前的天皇氏时期所制。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十二地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古人用天干地支制作历法,预测未来。善于运用天干地支的人群属于古代典型的知识人。运用天干地支进行预测的各种方法包括龟卜和筮法等都属于通灵的方法。拥有通灵知识和技能的知识人群体逐渐形成夏族即巫族。夏族即巫族是知识群体。
夏巫族的氏族中,十氏族和甲氏族均起源于天干地支文字的运用族群。燧人朝时期虽然主要使用绳索文字即立体文字,但是也发明了若干平面文字。在燧人氏时期,陶文“十天干”用以纪日。天干文字中的甲即十字是夏甲字即巫字。我与台湾澎湖谢祖锐先生多次讨论上古图符起源于十字即夏巫字问题。
燧人弇兹氏族群的盍兹(赫兹)氏也属于夏巫氏族。上古十字即夏字的发音有卡音和哈音。甲氏族是夏巫氏族。盍兹(赫兹)氏族也属于夏巫氏族。华夏的夏巫氏族除了十氏族和甲氏族以外,盍兹(赫兹)氏族的传承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夏族中的盍兹(赫兹)氏族在当代的族群中还有后裔哈尼族。哈尼族也是创建三星堆文明的夏巫人族。在夏巫族中,亚氏族属于庞大的氏族群体。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亚氏族文字大多还没有得到解读。亚字是十字夏巫的变形字。
早在十万年前,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并且立姓氏为风。在历史上,华胥氏族与夏巫氏族也都有自己的氏族图腾徽铭。夏巫族群中的十氏族、甲氏族、盍兹(赫兹)氏族和亚氏族等都属于拥有众多先知通灵人物的氏族族群。因此,夏巫族群中出现诸多能够占卜和预测未来的夏师巫师卡师。
在燧人朝时期,之所以能够发明《河图》、《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以及发明十天干和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等,与夏巫族中的众多通灵人物有关。燧人氏就是神人或者说人神合一的伟大通灵人物,属于大巫师。在苗族史诗中记载,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燧人氏也是苗族等古老民族的祖先。人与神的相通性可以使得圣贤如燧人弇兹氏的盍兹(赫兹)、祝融、神农、轩辕等成为后世景仰的神人。燧皇后来得道白日飞升,成为高维空间的真人。伏羲皇后来也白人飞升,成为高维空间的景星真人。
在夏巫族统治的阶段中,十字夏王朝和望字夏王朝都有着漫长的传承华夏文明的过程。考古发现的大量文物上的文字记载表明,今人对十字夏的历史严重缺乏认知。三星堆文明保留了十字夏文明和望字夏文明这两大历史文明。
从古文字学的角度看,十字夏巫文明出现在望字夏朝文明之前。人类文字有一个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古文字中夏朝的夏字最早是十字。
从考古发现看,距今十万年前的贵州镇宁遗址文字中已经出现十字夏。根据湖南怀化的高庙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十字文化大量出现在8000年前的高庙文化中。十字也是巫字。在上古文字中,巫字也是十字符号“十”。“十”在上古读音卡,夏与巫在上古读音中均有卡音。夏师和巫师也都是卡师。如今大湘西地区诸多民族中夏师卡师文化是对十字夏王朝文明的传承。
从考古发现看,距今十万年前的贵州镇宁遗址文字中已经出现子字夏。十字夏逐渐演化为所谓平安扣图形即子字夏。十字上部为环,形成今人所谓平安扣字型。平安扣字型的十字夏后来传播到古埃及地区。古埃及人物手持平安扣的文化表明传承了十字夏的子字文化。
源于十字巫的子字夏字形似早字。可见早字与子字夏有关。子字夏在古文字学的解释中可以释为天子。子字夏见古文物文字彚集240“文坪夏君”之夏字。源于十字的子字夏也见古文物文字彚集35“大夏员”之夏字。
不同字形的子字夏是可以互通的。在有的青铜器铭文中出现互换写法。在夏朝的诸多族群中,子族的族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子姓也是夏朝夏族夏人的姓氏之一。
源于十字夏的亚字夏的族群分支很多。根据夏朝的诸多族徽看,源于十字夏的亚字夏的族徽虽然有不同内容,但是大体上都是在亚字框中显示不同于其他族群的图符。
在古代,夏字与亚、桠、雅等字通用。根据水书文字,在水族历法中的夏季也称为桠季。水书文字的夏字为支字的上部十字少左横。此字表明在夏族中还有一支氏族,该氏族在夏商青铜器上的铭文中出现过。水书文字中的夏字发音Ja,与甲字同音而不同形。
十字夏师教巫师教卡师教也是早期佛教。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大量玉器表明,十字夏王朝的宗教符号十字即巫字是早期佛教的核心标志。早期佛教的十字夏文化被后人遗忘了。早期佛教堪称十字夏巫教。夏师巫师卡师传承的十字夏文化后来在西土演变成为天主教和基督教。由夏师巫师卡师负责举行祭司活动的早期佛教也是十字夏王朝的官方宗教。基督教的原型文化属于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十字夏王朝的早期佛教文化。
禹王是传承十字夏文明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大巫师。根据史籍记载,司风鸟制度乃夏禹所作。凤鸟文化制度起源于少昊时期的宪法制度。禹王执政时期将司风鸟文化进一步制度化,在国家祭祀用的重大器具上都有司风鸟标志。三星堆文物中大量文物具有司风鸟标志。特别是三星堆神树等文物的司风鸟标志给人印象深刻。由此可见,三星堆早期文明属于禹王十字夏朝时期的文明。
禹王十字夏朝时期的宪法制度还传承了禅让制。禹王禅让事件有多起。根据《符子》记载,禹让天下于奇子。奇子曰:“君言佐舜劳矣,凿山川,通河汉,首无发,股无毛,故舜也以劳报子。我生而逸,不能为君之劳矣。”禹王禅让奇子的历史事件不仅在史籍中有记载,在夏商周的青铜器文物中也有铭记。
禹王禅让的历史事件还有禅让给皋陶和伯益。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王、皋陶和伯益也都是夏师巫师卡师。
在古夜郎国地区,沙王文化与十字夏师巫师卡师文化在早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政教分开的宪法制度的形成,沙王系统逐渐属于世俗王权的系列,而十字夏师巫师卡师系统属于为沙王政府服务的专职巫师祭司队伍。
古文字和大量的古文物表明,十字夏巫族在历史上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十字夏文明和望字夏文明在三星堆文明中均有所体现。夏朝被商朝推翻以后,十字夏文明和望字夏文明逐渐传播到西土。从西土崛起的西周政权传承和恢复部分夏朝文明,其中包括十字夏文明。大湘西地区后稷的族群是周人的祖先族群,逐渐迁徙到古埃及地区,传承了十字夏文明。
夏巫族的统治王朝至少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十字夏王朝与望字夏王朝。十字夏王朝也可以称为亚王朝,属于源于燧人、伏羲、神农、轩辕、少昊、颛顼、禹王和伯益等大巫师传承的政权。三星堆文物中,带有十字架标志和司风鸟标志的文物基本上属于禹王和伯益传承的十字夏王朝政权。夏启以后,十字夏王朝的禅让制宪法被破坏,逐渐形成实行家天下制度宪法的望字夏王朝。
笔者通过对金文夏字与亚字的结构和甲骨文夏字与亚字的结构与古彝文夏字即亚字的结构进行反复比较,发现金文夏字源于甲骨文亚字,而甲骨文亚字源于古彝文夏字即亚字。笔者在写作《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一书时,对古彝文与腓尼基文、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和英文等相关术语进行比较研究,这些语言文字都源于古彝文和广西苹果县发现的甘桑石刻文。而古彝文、甘桑石刻文和甲骨文都是同一个文字体系。该文字体系应该是从十万年前燧人朝开始,经过伏羲朝、神农炎帝朝、黄帝朝、少昊朝、颛顼朝、帝喾朝等陆续创作的文字的传承和发展。
华夏之夏字对西方文化有重要影响。《圣经》记载上帝说自己的名字是华夏,此乃有文字依据。仔细研究上帝的名字耶和华,笔者发现就是华和夏二字。耶即亚即夏。当时告诉身边的朋友们,没有人赞成华字与夏字在东西方文字中与上帝有什么关系。但是,笔者在古彝文文献中看到,耶稣是上帝的使者Midje即弥赛亚。耶稣一词从古彝文的发音中对应古汉字的发音也为夏稣即亚稣。耶稣十字文化是夏文化的标志,这在三星堆文化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前十字架文化已经在大湘西地区存在有万古历史。8000年前的湘西高庙文化遗址表明,十字王朝在湘西地区一直在传承。万年前的古彝文以及后来的甘桑石刻文、怀化石刻文、夏朝金文和甲骨文等都有关于十字王朝的文字记载。颛顼时期耶稣十字文化是对之前夏十字文化的传承。《圣经》记载的耶稣又是对颛顼时期耶稣十字文化的传承。耶稣的前世是先夏时期的颛顼。《圣经》记载的耶稣是耶稣二世。笔者相信耶稣三世也已经降临地球。
大湘西地区夜郎国的族群均有解读巫书文字的夏师巫师卡师。夏师巫师卡师也是亚师,即十字教的巫师。全世界的十字王朝或者十字教文化均源于大湘西地区的夏王朝文化即十字亚文化。
早期亚述王朝属于夏王朝即十字亚朝在西土的政权之一。考古发现表明,亚述地区的文明是大湘西地区的十字王朝族群创建的。早期亚述政权属于夏朝政权。早在黄帝时期,黄帝的大臣宁封的后裔在西土的封地通常称为宁邑或者宁地。亚述地区的宁邑即尼尼微最早是宁封的后裔在西土的封地。宁封后裔西迁后,一路建有多个宁邑。亚述地区的尼尼微和宁录城只是诸多宁邑的代表。亚述政权在不同时期一直在传播十字王朝文化。
夏族的十字王朝文化还影响到欧洲的十字文化。英国的十字旗文化来源于基督教的十字文化,而基督教的十字文化来源于大湘西地区十字王朝即夏朝的夏师卡师佛教文化。
禹王和伯益时期的政权都是十字王朝政权。夏启和太康、仲康及少康时期的政权也基本上传承了亚朝即十字王朝的传统。即使在夏朝末期的今张家界地区的夏桀铜盘铭文中,也可以看出十字亚朝文化的影响。
十字亚朝文化和望字夏朝文化可以说是夏王朝两大时期的文化。十字亚朝文化和望字夏朝文化都有历史上渊源。华夏之夏既有十字亚文化传统,也有望字夏文化传统。今人对夏朝文化的理解更多是看重望字夏文化方面。而三星堆文明充分展示了夏朝的两大时期,即十字亚王朝和望字夏王朝的文化。
古文字孔也源于十字夏。夏字的初文为十字。十字在上古也是甲。十字甲在十天干中为首,故为大。十字夏的含义有宏大之意思。夏朝也堪称十字大朝。十字进一步演化成子字,故子字也为夏字。十字夏为大,故子为大。上古堪称子者,也为大人。子字夏的古文字子字也指示天子,其字上部为日,下部为十。
古文字孔源于十字夏之子字。十字夏之子字加乙字构成孔字。孔之有大义,在于孔由甲乙二字组成。从古人造字的规律看,孔字表明先有十天干之甲十字,后有孔字。十天干之首二干甲乙构成孔字。子字源于十字。十字夏演化出子字夏和亚字夏。亚字在上古相当于十天干之乙之字。十字夏之子字夏具有宏大的意思。故十字夏之子字夏加乙字构成的孔字也具有宏大的意思。孔子二字表明孔子乃大大之人,堪比天子。《诗经•小雅•鹿鸣》笺云:“孔,甚”。蛮夏之字为卛lv字,上部为蛮,下部为夏。孔氏夏属于巨人族群即大人族群。
古文字孔与十字夏的关系体现在以下拙图古文字孔的各种写法。
古文字孔字见《孔鼎》铭文“孔乍父癸鼎”之孔字。《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预注:"考父庙之鼎。
古文字孔字最能够说明孔人与三星堆夏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古文字孔字表明在子字夏的人头上有一个长发辫子高耸。在三星堆新近考古中发现的青铜器人像拥有高耸的长发。此青铜器人像属于万年前夏人蚩尤的形象。三星堆青铜人像多留有长发,或者高耸,或者编在后脑。长发高耸者的夏人蚩尤也为孔人。夏人之子头上高耸长发辫子乃为孔人孔子。夏人也称为大人。夏人中有巨人族群存在。当年三星堆文明的创建者夏人中也有巨人族群。
古文字孔字还见《虢季子白盘》铭文“王孔加子白义”之孔字。“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寳盤。不显子白,壮武于戎工,经维四方。搏伐猃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聝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周庙宣榭,爰飨。王曰:“白父,孔显又光。”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戉(钺),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古文字孔字还见《曾伯》青铜器铭文“元武孔黹(zhǐ)”之孔字。2019年9月10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流失日本多年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成功索回。整组青铜器鼎、簋(鬼)、盨(须)、壶、甗(演)、霝(灵)器类同现,品类丰富,铸造精致、保存完整,均有铭文,多达330字。“曾伯克父”器物群为目前考古发现所未见。
拙图古文字孔字五见《曾子鼎》铭文“易奠孔口”之孔字。拙图古文字孔字还见《陈璋壶》铭文“口孔”之孔字。拙图古文字孔字七见《子孔戈》铭文“子孔”之孔字。拙图古文字孔字八见《史孔盉》铭文“史孔乍和”之孔字。拙图古文字孔字九见《伯公父簠》铭文“其金孔吉”之孔字。拙图古文字孔字十四见《秦印》铭文“孔疾”之孔字。
古文字孔与十字夏和三星堆文明的关系值得古文字学界给予重视。古文字孔源于子字,子字源于上古十字夏字,孔、子、夏均有宏大之义。古文字孔字起源于夏人长辫高耸之义。古文字孔字与十字夏和三星堆夏人的关系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
今人所熟悉的夏朝之夏多属于望字夏。关于十字夏的问题,学术界基本上没有认知。从古文字看夏朝的存在,也能发现望字夏与十字夏的合并。由于望字夏和十字夏的古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方国的文字中有众多表现形式,需要分别加以叙述。此处主要就望字夏的古文字的表现形式和相关文物的内容作简单梳理。
早期夏字为十字。由十字进一步演化为亚字和子字。在尧帝时期,望都的望字夏逐渐扩大影响,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中夏字多以望字夏为标志。特别是秦国望字夏之夏字一直影响后人对夏朝的认识。
望字夏之夏字最早与以目举望有关。在古文字中,望字夏之夏字与十字夏之夏字有几十种写法。这里仅指出其中若干写法供读者参考。
在夏的古文字中,甲骨文夏字见甲骨文合集28195“夏贞”。在金文中,夏的古文字见《文夏父丁簋》铭文“文夏父丁”之夏。夏的古文字还见《伯夏父鼎》和《伯夏父鬲》铭文夏字。《伯夏父鼎》铭文:白夏父乍罼姬尊鼎。《伯夏父鬲》铭文:白夏父乍罼姬尊鬲。《伯夏父鼎》和《伯夏父鬲》铭文夏字略有不同,但是大体一样。
夏的古文字金文还见《秦公簋》铭文夏字。盖铸铭:“不显朕皇且,受天命鼏宅禹迹,十又二公,在帝之坯。严,恭夤天命,保业厥秦,虩事蛮夏。”《秦公簋》铭文夏字在页旁两侧加手或加止形成夏字。《秦公簋》铭文夏字一直被视为汉字夏字的典型渊源。
夏的古文字金文还见《邳伯罍》之夏字。邳伯罍口沿铸铭文一周,凡29字,内有“邳伯夏子自作尊罍”字样。邳伯罍铭文:"隹(惟)正月初吉,丁亥,不白(伯)夏子自乍(作)(阝尊)(尊)垒,用蕲(?)(眉)寿无彊,子=孙=永宝用之。"《邳伯罍》之夏字的写法已经明显将望字夏和源于十字夏的子字夏相结合,子字夏成为偏旁字。
《邳伯罍》所记载的邳伯方国源于禹王时期的奚仲。《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奚仲曾经任夏朝的车正,后来奚仲被改封邳地,建立邳国。薛国是奚仲后裔仲虺继任的方国。夏朝邳国属于奚仲首封的方国。邳国应该早在夏初便已建立。从《邳伯罍》等关于邳侯邳伯的记载看,邳国在后来的夏朝少康复国中起了重要作用。
夏的古文字还有《叔夷镈》铭文“伐夏司”之夏。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乐器。已经发现的镈有三件铭文上自名镈,即《素命镈》、《叔夷镈》和《邾公孙班镈》。《叔夷镈》为三大铭文镈之一。
夏的古文字还有《牆盤》铭文“上帝司夏”之夏字。该夏字表明夏人长发高耸立。夏人长发高耸立的形象在新近三星堆考古发现的青铜器人物塑像中有充分的表现。三星堆地区曾经为夏都。三星堆的夏朝文明可以由《牆盤》铭文夏字和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的青铜器人物得以证明。
夏的古文字还有《甚六锺》“我台夏台南”之夏字。此处“台夏台南”也是“以夏以南”。
夏的古文字还有《樊君盆》铭文“樊君夏”之夏字。《樊君盆》器盖对铭,三行十一字:“樊君夏用其吉金自作宝匜”。此处樊君夏也被解释为樊君夔。夔字与夏字的古文字虽然相通,但是此处宜解释为夏。
夏的古文字之三十三为大湘西地区的金书文字。黄帝时期曾经在大湘西地区的衡山等地方藏有金书文字。禹王曾经在衡山获得黄帝金书文字。
考古发现的古代文物上的望字夏足以证明夏朝的存在。早期的望字夏与十字夏的关系不明显。后期望字夏的写法大多与十字夏相结合,说明十字夏文化对望字夏的影响。文物上的古文字证明望字夏族的历史属于万古历史。
十字夏的文字可以衍生出众多文字。由四个十字构成的文字也是独立文字。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部首中有“爻爻”字。该字由二爻构成。对《说文解字》部首字的源流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在此领域,陈建胜编著的《说文部首源流——字体演变与形意图释》一书值得研读。我将此书摆在案头,随时查对翻阅。
学无止境,对古人积累的文字需要保持敬意,不可轻易否定。笔者在解读青铜器铭文时发现,“爻爻”字属于独立文字。但是,陈先生编著的《说文部首源流——字体演变与形意图释》一书对该字的独立性持否定态度。在此问题上,陈先生的观点似可商榷。
陈建胜编著的《说文部首源流——字体演变与形意图释》一书在讨论该字的源流时在陈按中说:“‘爻爻’字不见于先秦考古材料,亦未见单独古书用例,应本无其字。是为分析爾爽等字而人为拆造的。”陈先生对“爻爻”字进行否定的主要原因是“不见于先秦考古材料。”
关于以考古材料为依据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古人所积累的文字不能完全以考古材料来判断。说“爻爻”字不见于先秦考古材料,是因为有关先秦考古材料未必已经大量出现。当下未见有关先秦考古材料,未必以后就不会出现。况且每位学者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局限性的。自己不知道和没有见过的考古材料实在是数不胜数。
其实“爻爻”字在先秦考古材料的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只是陈先生没有见到。在青铜器铭文中就有“爻爻”字。该字出现在先秦文侯盤铭文中。在先秦文侯盤铭文中,“爻爻”字后为“皇高祖”三字。
“爻爻”字不是为分析爾爽等字而人为拆造的。原本在先秦历史上就有单独使用的”爻爻”字。考古材料只能用于佐证历史现象,不能因为没有考古发现就断然否定历史的存在。
华夏民族的源头华胥族和夏巫族都属于华夏十万年文明史的氏族族群。对于夏族的诸多氏族的谱系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十字夏字的变形字亚字夏氏族的族徽多达几十种。夏族中十氏族、甲氏族、亚氏族、子氏族、孔氏族等的长期存在表明,华夏之夏族在十万年文明史上一直有影响。
根据四川绵阳何拔儒先生揭示的《盘古王表》记载,盘古氏后有天皇君,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兄弟一十三人,以木德王,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望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皇君。天皇君望获在《路史》中也有记载。《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记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 望获强尊。”望获的后裔形成望国氏族。望国氏族属于通灵氏族,直通天皇天灵。望获的后裔形成的望国氏族属于夏族即通灵巫族的源头之一。
在先夏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有许多氏族都有众多通灵人物。这些通灵人士组成的群体属于巫族即夏族,也即拥有特殊知识和异于常人的特殊技能的知识群体。望国氏族在尧帝时期依然拥有强大的国力和广阔的疆域。善于制作青铜器的望国族群之一大禾民族也是三星堆青铜器文明的创建者。望国氏族的后裔望乘和望洋等在商朝时期属于方国王族。商朝时期的古望乘国地处今长沙地区西部望城至宁乡一带。
华夏五亿年人类史,百万年文化史和十万年文明史是有历史文献依据的。何拔儒解读的石碑文献与越裳氏所献神龟文献在记录华夏历史悠久性和阶段性方面是高度一致的。无论是神龟文献,还是石碑文献,都出于距今五千年前。距今五千年前人们相信天皇氏族望姓兄弟十三人,治世五亿一千六百五十五万四千年。在五亿多年的人类史上,主要是由天皇氏族望姓进行全球治理的。其后有地皇氏兄弟十一人,治世四百五十五万四千年。再有人皇氏九人,治世三百五十五万四千年。延之又有五龙氏兄弟五人,治世五百五十五万四千年。以上五龙氏又分四族,历经八百万年。天皇时期和地皇时期,华夏民族的祖先都源于外星文明,属于星际文明中的天龙族群。我们对华夏祖先的悠久历史需要充满敬畏。如今学术界对华夏祖先的悠久历史充满怀疑和否定。要扶正华夏亿万年人类史、百万年文化史和十万年文明史以及炎黄万年史,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说明清楚华族和夏族即巫族的起源,需要上溯华夏亿万年人类史、百万年文化史十万年文明史。
阆中地区是华胥故里和伏羲长期活动的地方。华胥氏的历史如果从燧人朝记起,已经有十余万年。而在燧人朝之前,华胥氏族就已经长期存在。华胥氏族的历史至少有30万年。从法文化史的角度来解读,距今30-12万年期间是人类最早的天文历法的形成和使用时期。人类早期的法文化和天文历法是由源于大湘西地区的工匠大师家族如赫胥氏族、弇兹氏族、华胥氏族等用三维文字的绳索文字予以记载的。天文观测到的北极星的特殊功能较早是由工匠大师燧人弇兹氏圣母发现的。
华胥氏在距今12万年至6万年期间一直有历史传承。约距今10~5万年人类社会治理历史处于疏仡纪中期时期。其中包括大庭皇、赫头皇、雄隆皇、平统皇、尊卢皇、白马皇、粟隆皇、犁连皇、汉中皇、太昊、女娲、有焱氏、泰氏、成鸠氏、素皇氏、内端氏、伏羲皇、华胥氏、卷须氏、祝融氏、列仙氏、帝畴氏、东扈氏等。
华胥氏在伏羲朝五万多年统治期间也一直有传承。从华夏社会治理历史阶段看,炎帝朝之前历氏共二十六氏如下:配罗皇、有巢氏、燧人氏、容成皇、大庭皇、赫头皇、雄隆皇、平统皇、尊卢皇、白马皇、粟隆皇、犁连皇、汉中皇、太昊、女娲、有焱氏、泰氏、成鸠氏、素皇氏、内端氏、伏羲皇(华胥氏)、卷须氏、祝融氏、列仙氏、帝畴氏、东扈氏。在这些氏族中,燧人氏处于配罗皇和有巢氏之后,华胥氏伴随伏羲皇一直存在。
燧人氏妣华胥氏生伏羲。根据《三坟》记载,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風姓。华胥氏族在伏羲朝一直属于贵族氏族。伏羲氏後帝王氏族依序為:女媧氏、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粟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等十五氏。从伏羲氏到无怀氏,国号皆称伏羲。华胥所生伏羲在华夏十万年文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华胥所生伏羲开创的伏羲朝文明占据华夏十万年文明史的一半。
从华夏民族的华族历史看,华族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十万年前的华胥。在三十万间,华胥族不断繁衍,构成华夏民族的重要一支。关于华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大家容易理解。但是关于夏族即巫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就不容易理解了。
华夏民族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前的华胥族和夏巫族。先有夏巫族,后有夏朝。夏朝的形成可以说是夏巫族的必然发展过程。夏巫族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巫师族群曾经是庞大的知识群体。历史上的巫师大多是通灵人物,具有特异功能,受到政府法律的保护。历代政府的祭司大多具有通灵的特异功能。华夏族群的夏巫族迁徙到西方以后,影响到西方文明的发展。甚至最近美国总统大选活动中,依然可以看见巫师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