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丘大鼓吹源流考(下)
田奇富(张家界市崇山文化研究会会长)
四、两筒祖源文化的历史链条
两筒即“大筒”和“小筒”,大筒从诞生以来,一直没有地域挪移和名称的纂改过的痕迹,是一种独特的地域乐器。而小筒就恰恰相反,出现过多地域和多名称的共性反映,不认真探讨,很难找准源生的祖根,如:“京胡”、“胡琴”和“小筒”,此一物三名谁是“高辈份和年长者”,我们可以对比定论。
1、梨园的阴阳与本源的对应
崇丘大鼓吹最原始的演奏是为巫教之帝巫、帝师巫、大巫师的祭祀活动服务,夏商周及战国时期诸侯国转移到宫廷的大型礼仪,到西汉时,为乐府一统,变为正统宫廷大鼓吹。大鼓吹的另一类演奏是“梨园鼓乐”即戏剧鼓乐团,称之为梨园乐师。
此乐师特指戏台鼓乐,分“前台”和“后台”两大演艺区域。前台,特指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后台,特指在台后演艺的乐队即乐师,在古庸阳戏和古庸托戏的戏班中,演员称后台乐师为师,每在出场刚走上台亮相前,都要给后台乐师行礼——作揖。
前台,分主角和配角、旦角和丑角、有老生和小生的天然配对,这在行内就叫做“阴阳配”。而后台,又分“左场”和“右场”,或称上首和下首,这就是古庸阳戏和古庸托戏后台乐队的阴阳全能两大师,这不仅在伴奏乐上,而大庸托戏所有人员皆是全能大师。
所谓全能性,就是所有演员和乐师对所有的角色、所有乐器不但要全懂,而且还要全部精通,才能胜任整个前台表演和后台所有乐器的完整演奏。古庸阳戏和古庸托戏的两位后台乐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包览全部,分别有:
左场,又叫上首,所负责的乐器,共有六件,即:① 令鼓、② 边鼓、③ 头钹、④ 课子、⑤ 小锣、⑥ 伴奏(是古庸阳戏由小筒伴奏)。
右场,又叫下首,所负责的乐器,共有五件,即:① 镗锣、② 二钹、③ 唢呐、④ 笛子、⑤ 主琴(是古庸阳戏的大筒为主琴,是古庸托戏的小筒为主琴)
在乐队中又充滿了阴阳配对现象,譬如:大鼓和小鼓(边鼓),在行内叫做“阴阳鼓”;大锣(母锣)和小罗(公锣),在行内叫做“阴阳锣”;大筒、小筒在行内叫做“阴阳琴”;头鈸和二鈸,在行内叫做“阴阳钹”等等。
古庸阳戏和古庸托戏还有一对离奇的阴阳配对曲调,即:古庸阳戏有“上河调”和“下河调”,而古庸托戏亦有“上河调”和“下河调”,这种高台、低台、大筒、小筒、上河调和下河调,竟是源生文化在源生地直接传承的结果。
由此可见,古庸二戏竟有那么多的阴阳成份,分别为:前台和后台、高台和低台的“阴阳两大台”;主角和配角、旦角和丑角、老生和小生的“天然阴阳配”;左场和右场的“阴阳全能两大师”;高阳调和低阴调的“阴阳调”;大筒和小筒的“老少配”;主琴和伴奏的“阴阳子母弦”;围鼓和闹台的“姊妹胎”;嘹子和点子的“阴阳两嫡子”;火钹和曲牌的“阴阳配对演奏法”;大鼓和小鼓的“阴阳鼓”;大锣(母锣)和小罗(公锣)的“阴阳锣”;头鈸和二鈸的“阴阳钹”等等,不得不联想到,古庸阳戏和古庸托戏,皆出自于崇山伏羲八卦之“阴阳学”,而古庸阳戏实为高台“阴阳戏”,而古庸托戏又是低台“阴阳戏”。
此之“阳”即“阳燧于日”,源于伏羲“阴阳八卦”即:南父天为乾卦、长女风为巽卦、次女火为离卦、少女泽为兑卦,北地母为坤卦、长男雷为震卦、次男水为坎卦、少男山为艮卦。此易学三卦皆诞生和延续于崇山,(详见拙作《崇山三易考》)
此之“托”乃“托庇于天”,源于巫教“傩神八祖”即:燧人的雷神槌,祝融的鬑巫剑,颛顼的玄冥珠,赤松的顺风旗,蚩尤的降魔叉,共工的断玉钩,刑天的干戚斧,后羿的射日箭。此巫滩八祖皆在崇山,(详见拙作《崇山三易考》)。
所以,古庸阳戏和古庸托戏诞生于祖源巫傩戏,是一种自驩兜始在崇山大社坛祭天而演的戏,此乃本境梨园孪生姊妹之本源。
“本”者,屈子之诗配曲而歌曰“劳商”,成千古绝唱,辟艺苑之先河,遗庸楚风韵;
“源”者,伏羲之瑟弹谱而乐曰“驾辨”,启三皇纯音,开人文之大典,耀澧崇祖光。
本,指树木之根也。《康熙字典》载:“《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玉篇》始也。《广韵》】旧也,下也。《礼·礼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尔雅·释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源,指水泉之本也。《康熙字典》载:“《说文》水泉本也。《礼·月令》为民祈祀山川百源。《注》众水始出为百源。”
(1)本源指源头,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汉王充《论衡效力》:“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宋·司马光《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孙中山《人格救国》:“近来科学中的进化论家说,人类是由极简单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所以人的本源便是动物。”
(2)本源指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唐·杜甫《信行远修水筒》诗载:“秉心识本源,於事少凝滞。”宋陆游《读〈老子〉》诗:“正尔分章句,谁欤达本源?”
(3)哲学意义上的“本源”即“本原”、“本元”: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希腊文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源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古希腊米利都学派首先提出和探讨了世界本原这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开创了“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后来希腊哲学家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哲学家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如水、火、气(土、金、水、不、火),以及原子,另一部分哲学家认为本原是抽象的原则,如毕达哥拉学派认为是数,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等。本源一词为以后西方哲学家所沿用,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主张“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称为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即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即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种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本原的称为二元论。”
恩培多克勒他首次把二分法引入了本原理论,即运动的本原不是一个,而是彼此相对的两个。留基波和德谟克里认为,充实和空虚,即存在和非存在才是事物的本原。差别也是事物的本原,即形状,次序和位置。所以正确的判断形状,次序和位置也是正确对待事物的本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单一决定论形成,归根到底是源于对整个世界认识的“物质一元论或物质本源论”。
由此而知,古庸梨园双胞胎之古庸阳戏和古庸托戏是一对阴阳戏,二者融通整个崇山伏羲阴阳学,是一种典形地祖源地之原生文化。
2、京胡的辈份与胡琴的根源
京胡源自京剧,即现在称之为戏中之王的“国戏”,但从中国戏剧家族而论,它的名气虽大,但辈份并不高,正如中华毛氏家族中的“毛泽东”一样,他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为至圣至尊至上的人物,但在其家族中并非是始祖,他只是“泽”字辈中一员,比他年岁小的高辈份,这位至圣者也要礼下的称之为“叔”或“爷”。
京剧的形成是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最先进京的三庆班为庆贺乾隆皇帝80大寿演出,以后三班相继进京演出,赢得“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颇受京城观众欢迎。徽班隶属于汉剧之“汉调”,如曾对早期京剧形成作出很大贡献的著名演员“余三胜”原来就是工汉调的名家。而这四个班社,后来实际上也就成为早期京剧的重要班社。1883年~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由此可见,京剧的成熟期于1918年,至今仅96年的历史,而作为“京剧”的“京胡”只是九十六岁的少儿,而小筒却是五千岁的老寿星了。
京剧既然从汉剧汉调中派生而出,那么,其祖源就应是“汉剧”、“汉腔”、“汉调”,那么,汉剧之源又如何?有待探索。
汉剧,是湖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时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传承近三百年后的“民国元年才定名为汉剧。”主要流行于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广东部分地区。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
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
民国元年(1912年),定名为汉剧。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为“二簧”。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
声腔,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在汉剧中,锣鼓地位不可缺少,它打法多样,分为大打、小打和串打。其中,串打配以马锣,节奏感强,气氛强烈。
汉剧的伴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唱腔使用不同的伴奏乐器:皮簧腔主要以胡琴伴奏为主,附有唢呐二簧。
汉剧音乐声调属“皮黄腔”腔系,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体。西皮腔适于表现激昂雄壮即刚阳、活泼欢快的情绪,二黄腔长于表现凄凉沉郁即柔阴、悲哀忧愁的情感。两者配为“阴阳周合”,形成汉剧独特的声腔音乐风格。声腔板式还有西皮慢板、垛子、一字板、导板、摇板、散板及二黄慢板、二流、导板、摇板、平板和反二黄、反二流等。还有高腔、吹腔、小调等数十种声腔,均为曲牌体,称之为诸腔杂调。
由此可知,汉戏的历史亦不长,仅三百多年,不过,它证明了一种乐器即京胡的祖源就是汉剧之主琴——胡琴
要破译胡琴,得先解读“胡字”,中国自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西域诸国皆称曰胡,如:胡地——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胡夷——古代泛称西、北方的各族为胡,东方的民族为夷。因此,“胡琴”的原生地有三种可能,首先,很可能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约最早诞生于西汉时期,至今约1900年左右。其次,很可能与天门正北的且柱岗之“且柱”和“胡台”有血缘关系。再次,很可能和大筒一样,同出于“蛇滚坡”的传说之古庸国戏之阴阳二琴的传说。
神奇的是,本境大筒、小筒的传说故事始于伏羲、女娲,与京胡、胡琴的时间距离相差太远太远。
3、两筒的渊源与天门的不周
两筒即大筒和小筒,关于大筒和小筒的来历,有一个精采的民间传说,故事还得从今市城北——“凤羽山”的北麓之“蛇滚坡”说起。
蛇滚坡位于“凤羽山”,明朝时期建永定卫府时,卫府置“宗教司”,设有“僧纲”、“道纪”和“阴阳”三职,这位专司阴阳风水的大师建议命名城东为“回龙山”,城西为“白虎山”,城北即凤羽山为“福德山”,此山因有一先秦时期的“子午台”,本境又称之为“子午台山”,其山之北有一“神农垉”和“神农洞”,又有一地名叫“蛇滚坡”,因一地有两个故事相传,故又叫“殛鲧坡”。本境有一幅留传的楹联曰:
蛇交坡上滚;
马肏水中亡。
出句的“蛇交坡上滚”就是指伏羲女娲,故本境有一种习俗,凡见两蛇交配的,都回避不打。
对句的“马肏水中亡”,是指“马肏(日)山”,很早以前,那里的一户财主买了一匹品种优良的怀孕名马,不久,产下一小驹,这位财主贪财,想让这匹母马再生小驹,于是想出了一个既愚蠢而又缺德的主意——母子配,他先将母马与小马分开喂养,数月后,又将小马精心画装,于是促成交配,却不知,此马通人性,识破玄机后,跑到黄津潭跳水而亡。小马见其母如此,亦随之跳河而亡。这就是“马肏(日)山”的来历,为避其讳,特将原名写作“马儿山”(本故事由马儿山村的一位有名木匠吴真生口传)。
我们再说“蛇滚坡”,很早以前,住在蛇滚坡的一户人家,夫妇生育二子,兄名——大通、弟名——小通。一天,兄弟二人在蛇滚坡放牛,见两条蛇绞在一起从坡上滚来,二人将其打死,父母知道后,不但将兄弟痛骂痛打一顿,还焚香祷告,并真诚地说,这是我们的祖先伏羲和女娲,兄弟二人听后,诲恨不已,于是,哥哥将那条大蛇皮蒙在一个大筒上,弟弟将那条小一点的蛇皮蒙在一个小筒上,并将两条蛇筋一并缠上。由于兄弟二人,一心认为此两条蛇是先祖伏羲和女娲的象征,加之伏羲作瑟创驾辨,于是在这条线索上苦思冥想,经过多次反复改进,终于将这两个蒙上蛇皮的大小二筒,变成一对弦乐器,其中的内弦粗为阳而象征伏羲,外弦细为阴而象征女娲,从此,兄弟二人拿着这一对自制的乐器,经常熟奏伏羲古曲——驾辨,以表对先祖的纪念。
大通、小通的联手合奏伏羲古曲——驾辨,远近闻名,不料被庸王知道了,将兄弟二人聘为国戏乐师,大通、小通的大筒和小筒也就成为古庸国国戏的主、副二琴,而称为副琴的“小筒”又称“伏琴”,即“伏羲”之琴。
此“伏琴”之“伏”与“胡琴”之“胡”又是一对天生的渊源关系:“伏”、“胡”在文字前的语音文化上是通用不分的。距“蛇滚坡”之西约三公里处的澧水北岸是“且柱岗”即原生“祖柱岗”,站在此地南望,澧水在此绕一个“S”为“天门太极”,再往南望,就是天门山的正天门。
“天门山”又称为:“崧岳”、“桥山”、“月山”、“伏山”、“壶山”、“云梦山”(苗语:仁云仁梦)、“昆仑山”、“昆仑丘”、“不周山”、“崧梁山”(苗语:召崧召梁)、“南岳天门山”。
“天门山”是远古时期最盛行时“图腾文化”之生殖崇拜的“母体至尊”即——“玄牝门”,亦是“道门”、即“万物生化之门”,一时间被人们广为崇拜。
天门山为什么又叫“不周山”?有哪些地方不周?
天崇山、天门山,被后人尊为阴阳二祖山,一是崇山驩兜建鬼祠于此,并将古庸国先祖鬼神皆供奉祠内,成为道教神都。二是在五帝图腾时期,崇山有天生阴阳二图腾,而天门山在三皇时期只有“且柱”即“祖柱”(男性生殖器),而没有天门即玄牝门(女性生殖器)。清代王筠在《说文句读》中说:“祖者,且也。钟鼎文凡祖字皆作‘且’。”唐代玄应的《一切经音义•六九》引北魏顾野王曰:“裸,脱衣露祖也。”《中国全史》第六卷载:“甲骨文祖字形体写作,隶定为且,‘且’显然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字,用男性生殖器代表祖宗、祖先,说明陶、石祖崇拜形式也曾是商代流行过的重要形式。”
两山相比,天门山因阴阳不合为不周,故称为“不周山”。为何不合?是因五帝时期共工和颛顼大战,共工战败后将头触向天门山那根“且柱”即“祖柱”,不辜其柱被触倒,奇怪的是,“且柱”即“祖柱”倒了,而在其柱的东方悬崖峭壁上裂开了一道绝壁门洞,就是现在的“天门”,也就是普天下传说的“天塌”,即史载的“天柱折、地维绝”。中国最古老的《山海经·西山经·不周山》原文:“从长沙山再往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囟比)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文中有两处关键词句:一是不周山位于长沙西北,大庸正是此方位;二是临彼岳崇之山,就是临近崇山;三是东望“泑泽”,就是八十里大社盆之云梦泽。《康熙字典》泑:“于纠切,音黝。水黑色也。《说文》泽在昆仑山下。《水经》河水东注于泑泽。”天门山即昆仑山,山下为云梦泽。
《康熙字典》载:“不周,山名,在昆仑。”文中说得很清楚,昆仑山就是不周山,而天门山又是昆仑山,因此,不周山就是天门山。
《尔雅·释丘》载:“三成为昆仑丘。《注》:昆仑山三重,丘有三重,故以名亦作昆仑。”大庸祖山就是重光三山相重,即日山(崇山)、月山(天门山)、星山(七星山)。
《河图括地象》云:“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又云:“昆仑者,地之中也。”
天门不周,此乃上天安排,先有“且”而无“门”,后有“门”而又无“且”。风水学传出一说:天门山是一只虎,为凶,而崇山是一条龙,为吉,又加之祖山的图腾不周全,只怕庸国生于此山,而又要毁于此山。历史还真是如此,中华远古的大庸文明古国不但被塌在冰山脚下,而庸字还被汉字曲改得全然是“罪”。由此,人们对天门山的传说不但就越来越多,而且越传越神,如天门翻水与国之大难之传,至今留有一谣:“天门流泪(翻水),祸在次岁。国难当头,人们受罪。”人母大神女娲为了拯救因此而造成的不周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于是练五彩石补天门——在天门正北方的澧水北岸垒一方台、立一根人工“且柱”即男性生殖图腾,从此,此地之名就一直沿袭称作“且柱岗”。而那个方台又称为“胡丘”,《康熙字典》载:“《尔雅·释丘》:方丘,胡丘。《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相传,北周武帝宇文邕来天门山封禅南岳,其天坛为圆形,设在天门之巅。本境侯德极专著《千古城廓倚天门》第30页载:“北周祀天门山为南岳之祭坛遗址,相传在玉壶峰顶东段,天门眼顶,灵泉水侧……,1992年7月笔者年75岁再次登山顶考察,祭坛遗址犹依稀可辨,四周乔木环绕,中间杂草丛生。据《大庸县地名录》1981年本:‘1972年在该处掘得龙首带铭文,重八斤的铜宝剑一柄,上镌天门山玄帝祖六字,又铜菩萨四尊,现均存永定区博物馆。’”这就是“天坛”。
天门天坛在天门之巅,而地坛就是沿袭远古时期的“且柱岗”之“胡丘”,这里是唯一一处正对准天门,并天门、太极、且柱三点一线之地。
“胡丘”、“且柱”都是祭念娲皇女娲,正与“蛇滚坡”的大通之大筒、小通之小筒兄弟怀念女娲同属一类之事,而小通之小筒又是象征女娲,因此,小筒又称为“胡琴”即娲皇女娲之琴
且柱岗之“且柱”为女娲“补天”所建!何谓补天?就是为天门山的母体图腾和祟山天然完整的阴阳图腾一样,给她配一根人工“且柱”——“祖柱图腾”,而且柱岗那根且柱立在一垄方台上,此台称“胡丘”,为“地坛”,这就是“胡琴”的祖源文化。
实际上,天门山祭天有天坛,澧水岸祭地有地坛,有一套完整的祭祀文化设施。而天门山的“天坛”,并非始于北周宇文邕天门封禅,据本境传说,是古庸天门山大巫师赤松子祭天的“天坛”,关于赤松子在天门山的传说,本邑《永定卫志》、《永定县志》、《大庸县志》和《澧州志》皆有记载,这里不必细说。
五、放歌鼓吹文化的后记感怀
崇丘大鼓吹文化,历经5000年的“时空大历程”,83个王朝和559个帝王的“宫廷中转站”,又回到祖神故里的崇山,居然还有一位师缘世系清晰的鼓乐大师,即身怀近两百支古曲牌的现代传人——邹启祥,这种文化真正地使笔者振聋发聩。在本文的后记中,吾要“溯鼓吹而话鼓”,“考巫坛而放歌”,“咏律斌而祀祖”。
1,鼓吹话鼓源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即农皇神农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被华夏先祖选为军队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是取其凶猛习性以壮鼓声。
“夔”是中国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中一条腿的怪物。据《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黄帝内经》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九天玄女令军士宰夔牛制作八十面战鼓,使黄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辅助之后,带兵与蚩尤大战于中冀。当黄帝摆下“奇门遁甲”阵之后,即令军士以雷兽之骨,大击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时鼓声大作,只见整个战场地动山摇,天旋地转,喊杀冲宵汉。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如苗族“鼓社节”的“椎牛合鼓”,名为“打鼓祭祖”,其表演有“木鼓舞”和“芦笙舞”。苗族古歌叙述:“姜央兴鼓社,全疆得共和”。由此看来,苗族“鼓社”兴于“姜央”,实际是苗族先祖颛顼、驩兜和九黎酋长蚩尤。
鼓的神器表象:图腾崇拜、巫觋绛神、庙堂祭祀、宫廷庆典、傩祭驱邪、鼗鼓逐疫、岁除腊祭、腊鼓布新、僬楼击鼓、军旅鼙鼓、大堂悬鼓、鼓舞士气、击鼓鸣冤。
鼓的应用范围:铙鼓伴作法事、迎神赛社盛会、婚丧喜寿礼仪、苗族村寨社鼓、乐人专事鼓吹、盲翁负鼓作场、伎乐踩鼓起舞、水乡龙舟竟渡、村姑月下踏歌、儿童摇歌戏耍、货郎招徕生意、酒令击鼓传花、戏曲鼓板领奏、农事击鼓插秧、围猎以鼓驱兽。
鼓的品种类别有:土鼓(即陶鼓)、鼍鼓(即鳄鱼皮)、骑鼓(又名提鼓)、铜鼓、竹鼓、骨鼓、鼗鼓、鼙鼓、晋鼓、建鼓、应鼓、朔鼓、悬鼓、田鼓(农人社祭和催耕之专用的鼓)、搏拊、扇鼓、鲁鼓、街鼓、铜鼓、羯鼓、汉鼓、杖鼓、拍鼓、腰鼓、檐鼓(又名:担鼓)、齐鼓、木腔鼓、牛皮鼓、麋革鼓、蟒皮鼓、羊皮鼓、铁圈鼓、瓷腔鼓、答腊鼓、都昙鼓、鸡娄鼓等等。
1978—1980年间的考古发掘,从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古墓发现了土鼓、木腔鼍鼓、特磬和铃等礼乐器。后鉴定为“陶鼓”,经放射性炭素测定,约为公元前2500年至前1900年。
陶鼓即土鼓,是百鼓之祖,这就关系到烧陶的发明。《世本》载:“祝触作鬲。”这就是“陶祖”。由此,陶鼓应为祀融发明。
据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1980年全国十二个省、市、自治区铜鼓普查统计,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等收藏的铜鼓,多达一千四百六十多面,分散在苗、瑶、布依、土家、壮、水、黎、佤、彝等,其中少数民族群众手中的铜鼓,至少有八百余面。有一七绝诗咏道:
融是陶门祖;鼓为乐器王。
八音齐会聚,一统众家邦。
聆听太子长琴韵;请看巫坛大鼓吹。
2、巫坛放巫歌
巫歌是一种原始的宗教音乐,以语音即口语性、咏诵性为主要特征,说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有时还在说唱中加入对唱和帮腔,台上台下应和,如行家礼就有这类成份。巫歌有声调三步曲:一是巫师腔即巫歌;二是傩坛正戏腔;三是纯傩腔,如:楚国巫坛上的舞雩歌国光红《九歌·云中君》,便是如此。
笔者对崇山巫文化很感兴趣,因为他是崇丘大鼓吹的祖源文化,作为崇山古乐文化的研究者,必须要真诚的感受,于是,对古庸巫文化之巫师的十二天山和先祖祭祀的十三祭坛皆作过考证,此十三祭坛分别为:中央坛、巫山坛、胡丘坛、金匮坛、五方坛、西坎坛、朱雀坛、七星坛、大社坛、古城坛、社溪坛、天门坛、簸箕坛。
由于对古庸巫文化的十二天山和十三祭坛感怀很深,特撰写一首“祭坛鼓歌”,题为“帝丘神韵”。
祭坛鼓歌·帝丘神韵
巫坛是巫师祭坛,在古庸八十里大社盆中有十三大祭坛,这就是“崇丘大鼓吹”的十三营养库,在十三祭坛中,每年皆各有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动,而“崇丘大鼓吹”乐队也就要随之而演奏。
崇丘之“崇”即“崇山”,崇丘之“丘”有三意:一是《诗经·六笙诗》之篇名,即古乐曲;指高大的崇山;二是冬至祭祀之崇山圜丘和夏至祭祀之雷泽方丘;三是崇山舂陵之帝丘即有熊、帝喾、帝尧、帝舜、驩兜和周文王之陵墓。
“崇丘歌舞”分“崇丘歌舞曲”和“崇丘歌舞诗”两大类,“歌舞曲”是专为歌舞的乐器伴奏曲,而“歌舞诗”实为歌的唱词,只有两者结合才是完美的“崇丘歌舞”。
“崇丘歌舞诗”由庸人尹吉甫采集而被《诗经》录载,因此,湖北著名史学家张良皋教授在《巴史别观》中曰:“庸人以正统自居,上古史是庸国的版权,庸国后裔的屈原乐于自数家珍,连周人也不敢侵权,表明庸是歌诗大国,或曰声乐之乡。这就难怪《诗》有‘二南’‘庸风’,皆因地域密迩,故得嫡系真传。‘四诗风、雅、颂’,颂这一体也非商、周、鲁的创造,而是庸国早启端绪:《诗经》实为一部《庸经》。”
《崇丘》,便是一种由鼓吹乐伴奏的大型歌舞,当年驩兜于崇山建“鬼祠”供奉历代先祖“牌位”,并在“崇山天门大社坛”鼓社,祭祀历代先祖,特演奏大型鼓吹歌舞——“帝丘神韵”——“崇丘大鼓吹”。
祖出崇丘,燧火烧炉。中央坛①上,光耀神州。
足印崇丘,华胥情游。巫山坛②上,仪仗貔貅。
周合崇丘,娲皇常愁。胡丘坛③上,且柱阳优。
归藏崇丘,玄粤虚无。金匮坛④上,宝窟天庥。
易出崇丘,熊馆收徒。五方坛⑤上,岁祀赤乌。
乐集崇丘,咸池现图。西坎坛⑥上,周王连株。
融降崇丘,创世开头。朱雀坛⑦上,云集神巫。
帝祀崇丘,天师惠求。七星坛⑧上,鹤舞仙都。
乐奏崇丘,鼓吹下谋。大社坛⑨上,鸾凤流苏。
诗吟崇丘,风雅归流。古城坛⑩上,首唱丰收。
民仰崇丘,喜结鸾俦。社溪坛⑪上,地户称孤。
鼋生崇丘,赤松封侯。天门坛⑫上,法度浮丘。
祭祀崇丘,劳商箜篌。簸箕坛⑬上,离骚神修。
土祀崇丘,苗祭蚩尤。崇山文明,始于太初⑭。
注释:①中央坛——位于中央山即崇山、熊罢岩、苗语称“苗山”。②巫山坛——位于巫山即麻崆山之簸箕山,因麻空山是苗族麻氏的祖山。2009年12月20日上午在宝塔岗社区采访一位苗族人老师——麻顺尧(现年72岁,苗族,祖籍花垣县排吾乡子腊村人),麻顺尧讲:我少时在吉首读师范,六十年代被分配到大庸茅岗温塘教书,七十年代(记不清是那一年),在大庸城遇到武汉大学历史系的一位教授,花垣民乐区人(名姓不记得),因为是老乡,所以很谈得拢,他说:“你打回老家了!”我不知情由,他解释说:“苗族的根在大庸‘麻空山’,我们苗族有一位先祖葬在崇山(又说是中央山),名叫驩兜。”麻老师接着讲了一些汉语词翻译成苗语的例子,其中:簸箕——苗语读“离骚”。③胡丘坛——即且柱岗,上有专述。④金匮坛——即天门山金匮峰。⑤五方坛——即五方城,凡古城皆有祭坛。⑥西坎坛——位于大庸溪的太极池,又名咸池,其池岸有一坛即坎坛。《礼记·祭义》载:“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孔丛子·论书》载:“祖迎於坎坛,所以祭寒暑也。”《隋书·礼仪志一》云:“祭日於坛,祭月於坎。并是别祭,不关在郊。”⑦朱雀坛——即崇山天门大社坛,又名朱雀坛。⑧七星坛——位于七星山即星山,那里有天师庸,高阳洞,高阳墓。⑨大社坛——位于崇山两村交界处正对南天门,是一处天然的祭坛。⑩古城坛——即现市城的古城堤,是古庸国宗都遗址。⑪社溪坛——位于阳湖坪连城村,其社溪之水从新桥穿崆峒山而出,一门高约三十至四十米高,名叫“地户”,户门一坛为社坛,本境传为唐尧和驩父子所建。⑫天门坛——位于天门之巅,上有专述。⑬簸箕坛——即天门山十六峰之“簸箕峰”。⑭太初——指太古即远古。
3、祖山祭祖融
崇山文化研究会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崇山文化,而崇山文化的关键人物是第一代庸王即赤帝祝融,他是历代楚王世家的先祖,其嫡系子孙时经五个年,仍居住于崇山南麓的“熊家台”和崇山北麓的“熊溪峪”。祝融在崇山是历史介定的,他生于崇山,葬于衡山,留名于国为大庸即祝融。
律赋·祭人类始祖祝融
维公元二〇一四年九月二日,余研究崇山文化已获丰硕成果,《崇山三易考》和《中华十宗通谱》已定初稿,笔者回顾这段经历,曾遇重重困难,但都自然化解,冥冥间,似乎是崇山祖融在暗中扶持,于是特以祭文祀之,并恭拜诚诵:
伏惟赤帝,燧火崇光;功昭四海,位列三皇。
融山融水,本是融乡;智谋国纪,威镇疆场。
传薪造福,施化鸿荒;烤烹食物,泽被非常。
烧陶制鬲,炊鼐恒芳;人思恩惠,家兆吉祥。
功开古国,威正酋邦;心归天道,始拜庸王。
都城永续,墉固金汤;崇山艮首,祝母枫娘。
工尤铸造,业亦植桑;丝于穿着,布以裁裳。
冶铭钟鼎,域扩维方;法行昭穆,序列雁行。
天恩地德,共惠民康;人心帝智,合计国强。
开端作市,盐换猎獐;创新启匠,木构居房。
闲歌驾辩,贺唱劳商;音调律吕,乐鼓笙簧。
繁华世泰,茅定侯疆;丰收澧瀵,喜庆粮藏。
颛顼袭制,完善朝纲;苗兴历法,土富稼穑。
农操耒耜,兵练刀枪,融锛克木,帆舵启航。
鬻熊译卦,授予姬昌;道经称祖,点化伯阳。
初兴教学,首著文章;五行城廓,千载校堂。
伯庸遗恨,屈子留伤;庸人矢志,故国辉煌。
大庸有幸,旅领湖湘;祝庸开眼,鹰舞崧梁。
庸城飞跃,图布枫香;庸都展现,史放金芒。
以文强市,战略昭彰;以科创业,捷报频扬。
崇山亘亘,玄圃①泱泱;天门嵂嵂,凤羽茫茫。
光吾先绪②,佑我康庄;品尊高节,心贵纯良。
今修律赋,袛祷上苍;至诚跪拜,笃信参详。
祀风依盛,祖望高亢;民生乃大,福路悠长。
庚寅首祭,沐浴更装;恭维尚飨,德化毋忘。
注释:①玄圃——四面悬空的仙人居所,本境有天门山、七星山、崇山、熊山四大玄圃。《楚辞》王襃《九怀通道》记载:“微观兮玄圃,览察兮瑶光。”瑶光为北斗七星第七颗星。《淮南子本经》载:“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注:“瑶光谓北斗杓第七星也。”《宋书符瑞志上》载:“帝颛顼高阳氏,母曰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已於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②先绪——前人的事业,功业;续未尽之绪业。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日于紫芳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