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省市的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在陆续公布。据有心人观察,四川、山东、北京、重庆等地出台的文件中,对海外毕业生群体有所淡化甚至排除了可能性。
在“上岸”这件事卷得如火如荼的时代,获得编制身份是许多留学生的优选项。浏览公务员考试录用人员名单就会发现,其中不乏top海外名校毕业生。
“考公、考编、进国企、落户,这些最卡学历,水个硕士,入场券就有了”,在留学中介的话术里,短期制的海外学历是进入体制的捷径。
刚上过热搜的95后研究员就“因简历过于炸裂”受到舆论关注:不到30岁,拥有4个博士2个博后以及数十项社会兼职。
如何在短期内攻读如此多学位?据他本人表示,研究生学历都是在西班牙、香港、韩国、菲律宾等海外学校获得的。
不过,学历红利期逐渐远去,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海归似乎很难与“高端人才”挂钩。在豆瓣“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小组中,已聚集了5万多名失业失学者。
金九银十的招聘高峰,是留学生群体进入社会职场的关键一环。海归的身份是否让求职变得更容易?企业如何看待海外学历在招聘市场的含金量?
基于此,前程无忧与启德教育联合发布《202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根据最新的就业市场供需信息,并对雇主端招聘需求与学生端求职行为的深入调研,以期提供实用的就业参考。
实习经历已成雇主招聘重点
企业对硕士海归需求量更大
面向雇主端的调研数据显示,半数雇主愿意向海归提供比本地毕业生更丰厚的待遇,包括薪酬福利、晋升空间、核心岗位、培养目标等,在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中,超过六成的海归担任中高级管理职务。
雇主在招聘时关注海归的专业匹配度和留学院校,同时也看重海外(43%)和国内(29%)的工作或实习经历。QS世界大学排名是他们最关注的院校指标。
此外,影响海归就业的主要阻力包括“薪资要求过高”(44.8%)、“不适应国内工作环境”(44.6%)和“自我定位过高”(37.5%)。
调查还发现,企业对硕士海归的需求最大,本科学历次之;而政府和科研机构对博士海归的需求也较高。
32%的外企设有海外招聘专场,外企对远程面试的接受度最高(71.3%),其次是私企(69.5%)与国企(63.1%)。
来自前程无忧2024校园招聘调研数据显示,海归就业行业中,计算机、互联网、通信和电子行业位居首位,其次是会计、金融、银行和保险行业,2023年能源、环保和化工行业一跃而上,成为第三大就业领域。
尽管一线城市仍为主要就业选择,但选择上海、北京、深圳的比例有所下降,成都、杭州、南京和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的选择显著增加。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依旧是招聘海归的三大雇主。
调研还指出,研发技术和管培生是海归就业的主要岗位,2023年“市场营销”超越“财务咨询”成为第三大岗位。
约一半海归的月薪在10K-16K,两成则在16K以上。除了国内招聘平台、企业官网、公众号这三大传统求职渠道,国内企业专场招聘会和海外招聘平台的使用频次在2024年显著增加。
海归找工作的时间也有所增长,2023年仅三成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而约35%需花费3-6个月,20%则花费6-12个月。
理工科毕业生收入明显领先
海归职业稳定性普遍提升
面向学生端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海归回国就业的原因倾向于情感满足,“家人、朋友都在国内” 排在首位,“人际关系网在国内”、“更喜欢/适应国内文化”分别上升至第二位与第四位。
在求职时,海归关注的重点为“薪资水平”、“岗位与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同时“工作强度”和“通勤时间”的重要性也有所提升。
调研还指出,超过八成的海归在求职前有实习经历,其中六成以上的实习次数达到两次及以上。
然而,海归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海内外求职者众多/竞争压力大”、“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不足”和“面试技巧不足”,“缺乏表现和包装自己的能力”在今年上升为第五大问题。
关于海归收入情况,《202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年收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上涨,同时学历、就业城市和毕业院校排名与收入呈正相关。
调查还发现,毕业三年内的理工科海归年收入明显高于商科和人文社科海归。
在雇主看来,2024年海归的工作稳定性较强,超过六成的海归在职稳定期为1-3年,近三成超过3年。
此外,超过一半的海归预计未来三年职场状态将保持稳定,其中七成以上表示“对目前的工作满意”,两成海归虽有跳槽意向但缺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