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公布,有一个地方非常引人瞩目:要求留学生本科必须在国内43所双一流高校毕业。
在培养体制内精英的时候,第一次明确要求外国留学生的本科必须是国内重点高校。
不仅是体制内,体制外的留学生们找工作时也不禁发出同样的疑问——好不容易考完final,拿到毕业证回国工作,却发现拼不过国内985/211了。
而之所以有这种感受,主要原因有两个:留学生毕业后流向和体制内选材的供给范围。
一方面是国内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大家对于好工作的认知趋同化。
踏入同一条河流
2024届的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1万人。在国内高校人数创新高的当下,留学生回流的人数也是逐年递增。
全球化智库(CCG)日前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显示,近年来,在新冠疫情及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的推动下,留学人员回国潮涌起。2020年留学回国发展人数首次超过出国留学人数,2021年留学回国人员逾百万。改革开放以来至2021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超过600万人。
并且中国在全球留学生总量中排名长期位居第一。2022/23学年,中国仍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国际学生第一大来源国。
中国学生前五大留学目的地分别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占比分别为28.92%、14.27%、9.15%、7.81%、5.81%。这五个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占中国海外留学生总数的65.96%。
而这些国内毕业生与留学生,不约而同盯上了同样的工作——体制内。
根据《2021高校就业报告》,高校毕业生选择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而选择党政机关等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比例则持续上升。
根据清华大学就业质量报告,2021届毕业生有近70%选择进入党政机关(15.8%)、事业单位(30.3%)、国有企业(23.8%),进入民营企业的占26.8%。本科、硕士、博士就业倾向有显著不同,学历越高越倾向于稳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2025年国考报名收官。国家公务员局数据显示,341.6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86:1。与2024年国考相比,通过资格审查人数大幅增加38.3万人,平均每个职位的竞争人数增加11.7%。
2025年国考报名人气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和广东,均达25万人以上。西藏,竞争比接近150:1……
而那些不选择体制内的国内外毕业生们,也将目光瞄向了国内的特大型城市,以及屈指可数的那几家大厂,层层筛选下来,看似庞大的就业市场,其实他们想去的只不过须臾之地。
留学生有吸引力
前程无忧发布的《202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指出,半数雇主愿意向海归提供比本地毕业生更丰厚的待遇,包括薪酬福利、晋升空间、核心岗位、培养目标等。
针对于目前网络上讨论热烈的留学合就业争议,某企业HR表示,留学生在海外学到的东西、资源……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想要争夺的资源,但是找工作难不难,有多难,
首先取决于你的学校档次:
第一档:英美顶级大学,牛津,哈佛,藤校系列那种级别的
第二档:其它知名国家顶级大学
第三档:英美大学里面听起来不山寨的
第四档:其他所有的学校
其次,取决于你对工作的需求:
如果你是第四档的学生,回来你非要跟第一档的学生跟清北复交竞争一个岗位,这不叫难,这叫异想天开;
如果你是第四档的学生,你跟第四档的学生(包括国内一些弱势985/211)竞争,大家拿实力说话,谁行谁上;
如果你是第四档的学生,你和学历比你低的和国内一些不知名硕士竞争,但凡你不是脸上写着“花瓶“两个字,都会更有优势吧?
但是很不幸,绝大多数第四档甚至第三档的留学生都是眼高手低的状态,找工作就盯着北上广深,光公司厉害不行,岗位还得是核心的,薪资待遇还不能差...
这样子的岗位,不招你是你不优秀,可能是有有更优秀的排在你前面。
参考资料:
[1]中国日报网《启德教育、前程无忧联合发布<202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
[2]人民资讯《北大留学降至18.9%,清华7成进入“体制内”!2021高校就业报告,还有哪些料?》
[3]澎湃《清华毕业生七成去体制内,学历越高越是》
[4]新浪财经《国考86人竞争1个职位,北京广东人气高中西部受青睐》
[5]界面《中国依然是最大留学生源国,印度正快速追赶》
[6]北京人社局《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