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休学,是孩子为自己而活所做的惨烈努力

情感   2024-11-02 22:37   北京  
 关注  星标  🌟  一起向内生长

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控制。


 点击收听 动人音乐

▷1◁


一位在中国工作过很多年的西方心理学专家说,他有这样一个印象,就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中国人,都处在被过度要求成功的状态中。

我个人觉得,他的判断非常准确,成功的确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们的咒语,这个咒语即指向他人,也指向自己。

要求成功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来自对成功的理解。

至少有一个对成功的理解至关重要,就是这个成功是谁的;或者这样说,当一个人所谓“成功”时,我们需要问一问,套用最近流行的语言,他到底是成功了还是“被成功”了。

这里说的“被成功”,意思是,他的成功,并不是他需要的,而是他在满足他人的需要上成功了,所以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不是他成功了,而是他用自己的只有一次的生命、只有一次的独立存在,成全了他人。

很显然,这并不是成功,而是个体生命的最大失败。

这样的“被成功”的现象,几乎出现在一切生活的“项目”中。其中最让人难过的,就是孩子们在学校的“被成功”。

中国学校的压力,几近骇人听闻。这倒也罢了,因为一个人如果为自己的荣耀和成功战斗,吃多少亏都“活该”。但是,如果学生是为了他人、哪怕是为了父母的荣耀和成功战斗,那就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施虐受虐。

他人对孩子的成绩的施虐性要求,是伪装成“都是为了你好”的面目出现的,这样伪装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施虐时的内疚感,同时也使受虐者丧失了反抗的道德立场。

当孩子面对学习制造的智力上的挑战时,首先他感受到的不是直接来自这一挑战本身的压力,而是感受到的来自后方的由过度期待导致的紧张、焦虑、恐惧等等情绪,这会让他心存巨大疑惑:我到底是要解决眼前的智力问题,还是要治疗我身后的人的心理毛病?

更加接近终极的疑惑是:到底是我在学习,还是我只是学习的傀儡,我只是一个用我的学习来满足他人的控制欲的工具?

如此“被学习”的状态,也许短时间里可以制造成绩好的海市蜃楼。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孩子们变得厌学。

厌学是厌世的一部分;这真的很好理解,对孩子来说,获得以后养家糊口的技能,对自己真的很重要,但在这样重要的事情上自己只不过是被人操控的木偶,这生命真的就没什么味道了。
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控制。

孩子成绩不好、厌学甚至不再能去学校,都是反应性的,都在为活出自己生命做最惨烈的努力。这是在以厌学这一小的代价,换取“我还热爱着整个生命”的更大更整体的成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厌学的孩子、不再去学校的孩子,正在为他自己真正地活着。

我知道,我这样说,会激起无穷尽的愤怒。我也知道,这些东西说破之后,会使很多接近罪恶的东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还知道,有个貌似有道理的问题随之而来:厌学了、不去学校了,难道就这样任其下去?

我的回答是:不是这样就算了。当然也不能这样就算了。当我们把权利交给孩子的时候,算不算都是他的事情。不管持续堕落还是振作,都不会是那个为别人活着的最坏的后果。

最近25年影响最大的心理治疗师罗杰斯说: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如果孩子现在不是这样,你要阻止他,结果一定是最坏;如果你还给他自主,结果有可能会更坏,但也至少还有更好的可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2◁


再说说创造力。
在各种能力的价值排行榜上,创造力或许应该在最高的位置上,跟它相比,其它诸如记忆力、判断力、管理力等等,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都“弱爆了”。
很多经验和实证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大小,取决于他在早年时跟父母亲的关系。这里说的早年,到底早到什么时候,则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六岁以前,有人说是两岁以前甚至更早。相信谁的说法,你可以看着办。
早年关系中的两个因素,对一个人的创造力起决定性作用,一个因素是关系的稳定性,另一个是孩子把父母理想化的可能性。
先说稳定的关系。人是关系的动物,人格是在关系中逐渐形成的。如果父母,尤其是母亲,能够在孩子早年时更多地陪伴孩子,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稳定而安全的“自己跟自己的关系”。
所谓有创造力,就是能够制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或者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件,其实这个东西和这件事情,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向外延伸的结果,内心越稳定,就可以延伸得越远,其创造物也就越发地“前所未有”。
如果一个人早年关系不稳定、内心缺乏安全感,那他就不可能太多或太远地向外延伸他的内心世界,循规蹈矩就变成他一生的命运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造力不是一个能力问题,而是勇气问题:
敢不敢跟自己不一样、跟别人不一样,敢不敢让你的精神扩张后的产品跟世界不一样,以及敢不敢世界因为你而不一样。
当然,这里说的敢不敢,不是意识层面的,而是潜意识层面的,指的是你不自觉地就敢了或者就不敢了。
对父母理想化的意思是,孩子能够把诸如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幻想投射给父母。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发现,父母并没有那么好,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制造一个产品,使其具有童年时的父母一样的完美品质和超凡能力,所谓创造力就是这样转换而来的。
换一种说法,创造力来自要修复内心跟父母的有点让人失望的关系。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最近200年来,没有一样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如蒸汽机、电、电脑和互联网等,是我们中国人弄出来的。这真是一件大大打击我们自恋的事情。
其实,除了创造力,我们无论哪一种能力,都不逊于任何其他民族的人,但为什么我们就整不出新东西呢?
问题出在,我们把对理想化的父母的失望,转移到用创造来弥补这个失望的过程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伦的文化,过度地、机械地并且制度化地强调孝顺,使制造新东西变成了或者说呈现了对父母的潜在不满和攻击。
简单地说,你是因为对父母们建造的世界不满才去创造更好的东西的,而这一不满本身,在我们的文化中就是禁忌。
还有,由于人伦的文化导致了人与人、尤其跟父母的过近距离,孩子们的创造力,会直接导致父母的自恋损伤:只要有两个人在,就会有竞争,父母跟孩子当然也会有竞争。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绝大部分发明创造都是男人弄出来的,这不是因为男人更有创造力,而是因为,女人能够创造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产品----孩子,而男人不能,所以男人们需要制造新的物品来弥补自恋受损。

当然,这也没什么可遗憾的。毕竟,说到最后,孩子是男女人类合作之后的最美好的极致创造。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的创造最大,因为我们拥有地球上最多的人口。


科普系列讲座 往期音频精选
    

  1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

  2  《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3  让孩子成年又成人:避免过度养育》

  4  《焦虑与焦虑障碍 (症)》

  5  《爱的五种语言教你越爱越甜蜜》

  6  《正念疗法:穿越抑郁的迷雾

  7  《儿童抽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

  8  《如何从逆境中反弹,创伤中成长》

  9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交流》

 10 《和失眠说再见:做自己的失眠治疗师》

 11  《克服社交焦虑,实现轻松社交》

 12 《放下对自我的成见,重建自信》

 13 《分心不是错,如何提升孩子专注力》

 14 《超越原生家庭,活出全新自我》

 15 《学习树 :解决孩子学习问题新思维》

 16《四步拯救情绪崩溃,摆脱情绪控制》

 17《婚姻中的挑战,如何更好应对》

 18《告别拖延症,掌控自己的人生》

 19《数字家庭教育: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20《自我训练:摆脱焦虑抑郁恶性循环》

 21《赞美与责备:评价如何影响我们》

 22《正面管教:抚养孩子的黄金法则》

 23学会真倾听 :轻松与所有人沟通》

 24《父母老后难相处 子女如何和谐相处》

 25《如何减少内心冲突  实现理想人生》

 26《如何正确求助 告别求助困难症》

 27《别对我撒谎:如何识别谎言》

 28《这不是矫情,不可忽视的产后抑郁》

 29《控制愤怒:拒绝做情绪的奴隶》

 30反焦虑思维:破解快乐生活的密码

 31 ……


关注我们,公众号对话框发送

讲座序号(每次一个阿拉伯数字 )

即可获得讲座音频

如果您想进行更加 专业系统 的心理学习、甚至成为心咨询师,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心理志愿者大家庭。 9 个月,全程免费0 基础,种子咨询师(心理科普志愿者)成长课程 第 11 期( 2024年12月1日)又开始报名啦……

▼ 了解更多  点击下图  

为响应大家对线下学习交流活动的呼吁, 罗博心理门诊(公众号:萝卜心理Psyrobot )自2024年1月于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展不限于读书会、心理科普讲座,专题诗会在内的各种线上线下活动。
报名方式为:扫码海报👆添加罗博医生微信(微信号:luoboxinli007),注明“同学会+省市”,罗博医生会把大家把抱到你所在省市的学习交流群

期待着与大家一起进行更多的面对面学习、交流和分享,在罗博心理各个城市的线下咨询室里见到大家

每天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萝卜心理Psyrobot
罗博心理门诊官方订阅号。罗博心理是一家全国连锁的专业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机构,由近2000余名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及心理科普志愿者,共同担负起心理咨询、心理科普、心理援助和7X24小时全国免费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线上线下的心理服务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