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总是批评你的人,其实在玩这个心理游戏!

情感   2024-10-24 17:53   广东  
关注  星标  🌟  一起向内生长


“尽快远离这类人,能逃多远就多远。”




 点击收听  动人音乐


遇到问题时,去指责别人,制造自己是“对的”“好的”的自我优越感,总是容易的,可这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任何帮助。


愿我们都能成为好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那个指责和解决别人的人。


▷1◁


金迪和男友在一起刚满一年,两人是旅行时认识的。

最初的那几个月,彼此处在热恋的状态,金迪在男友眼中是那么可爱和完美,他常常赞美和认可她,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可如今才短短一年,所有的美好都已经烟消云散,金迪感受到的是疲惫和痛苦。

男友常常会因为很小的事情而发脾气。

比如金迪进屋之后乱丢脱下的外套,或者出门的时候忘记倒垃圾,男友就会批评她,说她“邋遢”,说她“粗心”,说她这个人“很糟糕”。

上一次两个人发生争吵,是因为金迪睡觉之前忘关客厅的灯,男友早上起床后发现了,语带嘲讽地说:“你没有公主命,却过得像公主一样。”

不就是一次忘记关灯的事情吗?说得这么难听,至于吗?

金迪无法理解,就反驳男友,没想到男友继续说她,说她天天网购,快递很多,根本不懂得过日子。

金迪承认自己平时是有一点粗枝大叶,但并不是不懂得过日子或者铺张浪费的人。每个月她也能存下超过工资三分之一的钱,买东西也是用自己的工资。

她不理解也不接受男友对自己批评、否定,所以和他大吵了一架,结果又被对方指责“脾气大,说不得”。

金迪又气愤又无奈。

她回忆最近大半年两个人的相处,发现类似的事情很多,男友常常抓住一点她的小错误或者小毛病,就对她大肆批评、责骂、打击、否定。

她觉得这段亲密关系不仅无法滋养自己,而是不断削弱自己。

她越来越丧失自信,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常常在想是不是真的是自己不好,自己做错了,才导致对方生气?


有时候,她会想分手,可是变得不够自信的她会觉得自己离不开男友,离开他之后,自己遇不到更好的人。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你一定知道金迪正被她的男友PUA。


但是很多人,当ta身处关系之中时,ta却不容易看清楚这一点。


像金迪男友这样的人在关系中并不少见,他们有的是你的家人、伴侣,有的则是你的领导。

为什么他们在关系中喜欢挑剔、打击别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容易批评、责备他人呢?

这些人可能本身的性格就是如此,他们追求完美,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待他人都比较严苛,无法包容他人或者自己犯的一些小错误、小疏忽。

但是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在玩一个我好,你不好的心理游戏。


▷2◁


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是一种心理人格理论,由埃瑞克·伯恩博士缔造。

该理论核心是我们每个人在与人沟通时都有三个“我”:

父母“我”P(Parent 父母意识):是严厉的,权威的,也是强大有力的;

成人“我”A(Adult 成人意识):是成熟的,理智的,平等的;

儿童“我”C(Child 儿童意识) :是弱小的,无助无力的,以及任性的。

P-A-C在我们面对社会和与人相互作用选择时起决定性作用,他们将导致4种生活态度:

1、我不好-你好;

2、我不好-你不好;

3、我好-你不好;

4、我好-你好。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咨询诊疗录中,讲述抑郁症患者“蛤蟆先生”通过向苍鹭医生咨询,重新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

书中主要介绍了TA分析理论中的四种生活态度,并将其称为“人生坐标”。

苍鹭医生说,我们在童年时,就借着自己的生命体验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由这两个问题的好与不好,形成了四种组合: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今天我想重点讲讲“我好;你不好”。

当一个人的内在人际关系模型是“我好-你不好”时,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在关系中倾向于对他人严厉。

就像父母管教顽劣的孩子一样,习惯批评、否定、责骂他人。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讲到:

玩“我好,你不好”这类游戏通常能让玩家感到愤怒,或者至少能让他们对别人评头论足。

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这样就能玩他们的游戏了。

他们经常玩的游戏叫:“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苍鹭医生还说“这是人们经常在工作场合玩的游戏。”

“首先,有个人犯了错,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很常见。然后上司发现了,把犯错的下属叫进来好一顿训斥,小题大做,对下属大声咆哮。

所以你看,这种游戏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

他们会证明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

他们会说:‘要不然,那帮人会觉得犯了错还能侥幸逃脱!’”

 “很不幸,这种游戏似乎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在机构组织里,权威人士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严厉的父母,把员工当成顽劣的孩子来惩罚。

新闻报道里似乎也充斥着霸凌的案例。在你的案例里,你当然更是求助无门。” 

苍鹭接着说:处在‘我好;你不好’坐标上的人还会玩其他游戏,你或许也能看出来。比方说,‘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

这句话你熟悉吗?是否你自己经常向他人这么说,或者他人经常对你说?

他们试图通过这句话给他人制造内疚,起到控制他人的作用。

我发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偶尔就会玩:“我好,你不好”这类人生坐标中“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和“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的游戏。

有一天,我在某宝买了几个花园的摆件,也就百来块钱,心里想着如果快递到了,大卫敢说我乱花钱,我就要狠狠地怼他一顿,说自己这么辛苦,买一点东西怎么啦?

结果人家什么都没有说,我反倒有点失落。

还有一个周六,我从上海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学习以及工作匆匆回到家,当时就有一种“我要看看大卫在家带孩子,家里乱成什么样子”的想法。

结果果真发现家里的桌子超级乱的,堆着各种食品塑料袋和瓶瓶罐罐,愤怒涌上心头,准备指责大卫把家里弄得很乱。

但是因为有自我觉察,我控制住了自己,试着深呼吸和上洗手间,并没有朝他发火。

这两次是我异常生动地捕捉到自己在玩“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这个游戏,以凸显自己在关系中的优越感,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样的游戏你在关系中会玩吗?你的人生坐标是什么?

如果你在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以及职场关系中,遇到那种因为对方犯了一点点错误就小题大做,肆意攻击、批评别人的人,你要清楚地知道:

他们其实就在玩“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的心理游戏,他们的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不好”。


▷3◁


那些家教严格,父母崇尚严厉的批评和棍棒教育的亲子关系,常常就是“我好,你不好”的模型——

父母是好的,孩子是不好的。

父母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控制小孩。

长期以往,父母成功地把孩子培养成了“你好,我不好”的内在人际模型。


这容易导致孩子终身觉得自己不好,自我价值感低,缺乏自信与力量。



很多孩子则伴随着非常严重的自我攻击,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对自己不满,缺乏足够的接纳和认可,终极表现就是抑郁自杀。

一个人如果在关系中,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职场关系,长期频繁地被他人“我好,你不好”的对待,

就容易被洗脑,陷入“我不好,你好”的陷阱中,变得自卑,没有自信和内在力量,要逃离和改变就变得很不容易。

所以,如果在一段关系中,对方不是滋养你的人,而是习惯因为一点小事就打击、批评、指责你,无法对你给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就像前文故事中金迪与男友的关系,你要意识到,这样的关系,是非常不健康和可怕的。

如果你识别出他的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不好”,在玩各种“我好,你不好”的游戏,你需要做的是:

尽快远离这类人,能逃多远就多远。

如果是在职场里,暂时无法逃离,至少在识别他的伎俩之后,不再被对方洗脑,不要去认同对方投射给你的“你不好”的感觉,去好好尊重和认可你自己。

遇到问题时,去指责别人,制造自己是“对的”“好的”的自我优越感,总是容易的,可这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任何帮助。

愿我们都能成为好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那个指责和解决别人的人。

- The End -

文章简介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meiya(ID:OneStepUp)。作者简介:meiya,畅销书作者,心理咨询师,五年心理咨询经验,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改变,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等多部作品。

参考图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好,你好 : 了解自我、改变人生的人际沟通分析》



科普系列讲座 往期音频精选
    

  1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

  2  《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3  让孩子成年又成人:避免过度养育》

  4  《焦虑与焦虑障碍 (症)》

  5  《爱的五种语言教你越爱越甜蜜》

  6  《正念疗法:穿越抑郁的迷雾

  7  《儿童抽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

  8  《如何从逆境中反弹,创伤中成长》

  9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交流》

 10 《和失眠说再见:做自己的失眠治疗师》

 11  《克服社交焦虑,实现轻松社交》

 12 《放下对自我的成见,重建自信》

 13 《分心不是错,如何提升孩子专注力》

 14 《超越原生家庭,活出全新自我》

 15 《学习树 :解决孩子学习问题新思维》

 16《四步拯救情绪崩溃,摆脱情绪控制》

 17《婚姻中的挑战,如何更好应对》

 18《告别拖延症,掌控自己的人生》

 19《数字家庭教育: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20《自我训练:摆脱焦虑抑郁恶性循环》

 21《赞美与责备:评价如何影响我们》

 22《正面管教:抚养孩子的黄金法则》

 23学会真倾听 :轻松与所有人沟通》

 24《父母老后难相处 子女如何和谐相处》

 25《如何减少内心冲突  实现理想人生》

 26《如何正确求助 告别求助困难症》

 27《别对我撒谎:如何识别谎言》

 28《这不是矫情,不可忽视的产后抑郁》

 29《控制愤怒:拒绝做情绪的奴隶》

 30反焦虑思维:破解快乐生活的密码

 31 ……


关注我们,公众号对话框发送

讲座序号(每次一个阿拉伯数字 )

即可获得讲座音频

如果您想进行更加 专业系统 的心理学习、甚至成为心咨询师,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心理志愿者大家庭。 9 个月,全程免费0 基础,种子咨询师(心理科普志愿者)成长课程 第 11 期又开始报名啦……

▼ 了解更多  点击下图  

为响应大家对线下学习交流活动的呼吁, 罗博心理门诊(公众号:萝卜心理Psyrobot )自2024年1月于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展不限于读书会、心理科普讲座,专题诗会在内的各种线上线下活动。
报名方式为:扫码海报👆添加罗博医生微信(微信号:luoboxinli007),注明“同学会+省市”,罗博医生会把大家把抱到你所在省市的学习交流群

期待着与大家一起进行更多的面对面学习、交流和分享,在罗博心理各个城市的线下咨询室里见到大家

萝卜心理Psyrobot
罗博心理门诊官方订阅号。罗博心理是一家全国连锁的专业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机构,由近2000余名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及心理科普志愿者,共同担负起心理咨询、心理科普、心理援助和7X24小时全国免费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线上线下的心理服务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