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钉钉子”精神助力打造文化名片

政务   2024-11-16 20:33   湖南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非常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我长期在娄底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对文化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钉钉子”精神,连续多年就邓显鹤故居和陶龛学校的修复、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代表建议,加强督办,取得一定成效。

力促邓显鹤故居修复
我在一次乡村旅游调研中,前往新化县曹家镇梓木冲村、被尊称为“湘学复兴导师”“楚南文献第一人”的邓显鹤的故居“南村草堂”,看到这栋有200余年历史的四合院,由于长期得不到保护和修缮,大部分已损坏,只剩下一栋木屋,非常可惜。于是,我在娄底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保护和修缮邓显鹤故居“南村草堂”的建议》,建议娄底市及新化县尽快启动对邓显鹤故居的保护和修缮。此建议被娄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列为重点处理建议,交市人民政府办理。时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艳华领办,要求按照省文保单位标准“修旧如旧”保留古朴之味,创新陈列展示,加强研究宣传。主办建议的市文旅广体局认真办理,多次与我对接。新化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广体局邀请我到新化参加邓显鹤故居修复座谈会,我提出“高起点规划,分步建设;党政总揽,各方出力;多方筹资,将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等建议,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可。2022年8月20日,新化县举行邓显鹤故居修复筹备工作启动仪式,省、市、县相关部门领导及有关爱心企业家出席。当年,7位故居的原住户捐赠了土地,所在乡镇对故居周边实现拆迁清表。

同年,我考虑到邓显鹤没有画像、照片传世,倡导娄底美术家为邓显鹤绘像,希望画家在朱佛郎先生所作的邓显鹤画像基础上继续深化创作,新的邓显鹤画像既要有一种饱读诗书、担任过书院院长的儒雅,又有一种忧国忧民、湘学复兴导师的气质,还要有一种阅尽人生风雨的厚重,得到一些美术家的响应。我从中选出两幅较好的画像,刊载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九州家风”上,供大家选择。同时,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转载多篇关于邓显鹤的文章,在多个会议上发言,呼吁全社会关注邓显鹤故居的修缮工作,加快相关文物、资料的征集。

考虑到故居修复没有完成,必须紧盯不放,于是,在2023年初召开的娄底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我又提出《关于继续支持邓显鹤故居“南村草堂”修复工作的建议》。当年,负责修缮邓显鹤故居的梅山文化研究基金会先后聘请两个专业设计院设计师对故居修缮进行规划设计,并邀请我参加修缮方案的线上征求意见会议。后来,修缮方案先后提交市、省文物部门审批,几易其稿。

好事多磨,邓显鹤故居修复仍未完成。于是,我在2024年初召开的娄底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又继续提出《关于高质量做好邓显鹤故居“南村草堂”修复工作的建议》,并敦请市文旅广体局指导、支持修缮方案的呈报审批。今年该方案终于获得省有关部门的许可。故居修缮于10月12日开工。

推进罗辀重纪念馆建设
我不只关注新化县的邓显鹤故居,还关注着娄底经开区的陶龛学校。陶龛学校是一所有着120余年历史、与行知学校齐名的名校。1901年,晚清进士罗长裿秉父之志,创建“陶龛义学”;1912年,其子罗辀重改学堂为“陶龛学校”,新中国建立后即移交政府;1961年,因修溪口水库,陶龛学校被淹没,遂与犁头学校合并,称“白鹭完小”;1986年,娄底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在现在的娄底经开区大埠桥街道白鹭湾恢复重建陶龛学校,后因位置偏僻,生源日益减少,直至停办;2019年,娄底经开区将大埠桥中心学校更名为“陶龛学校”,以延续百年名校品牌。但新的陶龛学校空有其名,既没有建立罗辀重纪念馆,也没有任何陶龛元素。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到陶龛学校,均失望而归。

出于一种传承文脉的责任感,在娄底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提出《关于建设罗辀重纪念馆的建议》,指出建设罗辀重纪念馆是纪念先贤、弘扬先贤精神的需要,是弘扬陶龛精神、发展娄底教育事业的需要,是填补中心城区文史空白、发展娄底文化旅游事业的需要。建议成立工作专班,搜集原陶龛学校的文物及罗信南、罗长裿、罗辀重祖孙三代的文史资料,加快建设“罗辀重纪念馆”,在电视、报纸开辟专栏介绍罗氏祖孙三代事迹。同时,我设法与罗辀重后人、在东南亚经商的张先生取得联系,希望能够促成他向当地的师范学校捐款,复建罗辀重纪念馆,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收到预期结果。同年7月,我陪同陶龛学校的书记、校长,前往贵州瓮安拜访罗辀重先生最小的女儿、离休干部罗光玖女士,了解一些罗辀重办学的不为人知的故事,获得她老人家的题词,取得她老人家对复建罗辀重纪念馆的支持。

我向娄底经开区的领导多次呼吁,终于引起了他们的重视,拨专款在新陶龛学校复建罗辀重纪念馆,并于2023年9月隆重开馆。罗辀重的后人20余人从全国各地赶到娄底,参加纪念馆开馆仪式。之后,我陪同他们参观新老陶龛学校,到梅紫山祭奠罗辀重及罗氏先祖。陶龛学校编印了校本教材《血性陶龛》,我应邀作《且向辀师学作师》的序言。新陶龛学校还在教学楼顶树立“血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的铁字,在学校墙壁上刷上罗辀重的教育思想语录,陶龛学校的氛围逐渐形成。娄底经开区还准备筹资1.5亿新建陶龛学校,并就设计方案征求我意见。2022年至2024年,娄底电视台以《我家在娄底》《师者耕心——呕心沥血为教育的罗辀重》为题,《娄底日报》以《岁月悠悠血性在》为题,先后对陶龛学校及罗辀重先生进行深度报道。

除此之外,我还认真研读《罗辀重文集》《罗辀重血性素养教育言论集》《罗辀重血性素养教育叙论》等书籍,查阅全国各地学者撰写的相关研究文章,撰写《“血性”家族好家风》《是“北有晓庄,南有陶龛”还是“北有行知,南有陶龛”》《陶龛学校:一个被忽略的文化、教育地标》《“教育之神”罗辀重的君子之风:扎根乡村30年,以“血性”传文明启民智》《罗辀重教育理念对乡村教育的启示》《罗辀重血性教育语录》《抗战胜利日思“血性”》等文章,扩大陶龛学校及罗辀重先生血性教育思想的影响。应我的邀请,罗光玖女士撰写《我的回忆》,深情回忆父母,首发于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其家族编印《罗辀重家族纪念册》,我撰写读后感《离开罗辀重先生的日子,我们血性仍存》。

老陶龛学校停止招生后,缺乏维护管理,日益破败,杂草丛生,堆满了垃圾,有多处墙体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亟需加强保护、利用。于是,在闭会期间,我提出《关于加强老陶龛学校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由市政府办交给娄底经开区主办,目前正在办理之中。

文化的力量最深沉,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当有更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努力以文化人、以文载道。下一步,我将继续关注文化事业,推进邓显鹤故居、陶龛学校的修复、保护、利用工作。

(作者系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
《人民之友》是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民主法治新闻月刊。《人民之友》及其官网(www.hnrmzy.com)、官微以“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传播法治精神“为宗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