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吴清源。图:视觉中国
[围棋大师吴清源2014年去世,今年为10周年。特重发此文纪念。]
少年去国,离开积弱多辱的故乡,来到杀机四伏的敌国,师夷长技以制夷,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终成昭和棋圣。无论懂不懂,下不下围棋,中国人普遍膜拜吴清源,正因为这个故事感染力之强,有梦想、卓越、抑扬、家国、情怀。打败外国大力士是那个时代中国武者和看客的集体意淫,而一介中国少年在日本人最擅长的国技上实实在在地降服日本棋手。中国在战场上屡败,少年在十番棋上不败。谁能不被打动?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与《吴清源》,前后相隔30年关于吴清源的两部电影,以及中国电影电视文学中展现的两国枰上相争,无论与吴有无直接关系,依托的是这同一个叙事逻辑:国运沉沦,以棋报国。
围棋不应承载这样的厚重。
吴清源,1914年出生于已衰败的福建望族。父亲吴毅留学日本,带回棋具棋谱,教会他下棋。1925年父亲病逝,吴清源成为段祺瑞门下棋客,以棋养家,天才声名播至日本。日本棋界大豪濑越宪作在棋界门户之争中,对抗本因坊秀哉名人一门力不从心,有意别出机杼,延纳异国天才少年,游说政治家犬养毅及大财阀大仓喜八郎支持,吴清源于1928年举家东渡,入濑越门下。
从此,吴清源盘下的人生沉浮,被历史和他人推着走。只在棋枰之上,吴清源是自己的主宰。赴日仅五年,他就杀到本因坊秀哉座前,在历史性一战中,挟发明新布局的气势,祭出“三三·星·天元”布局,肆意纵横,视日本围棋小目开局的习俗如无物,视名人之威势若无睹,虽败犹荣。秀哉虽赢下有争议的一胜,但日本围棋的诸多戒条就此一泻千里。
围棋是最自由的游戏。棋分黑白,纵横19路,气尽则亡,子多为胜,同形不可再现。寥寥几句道尽几乎全部规则,而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本文未完,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内容
手慢无!1元即可试读30天,扫码即领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