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童祥苓。图:视觉中国
2024年12月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9岁。
对于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童祥苓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而在半个世纪前,他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因主演了精心打造的革命现代京剧,即所谓“八大样板戏”之一《智取威虎山》,他在京剧舞台和随后拍摄的电影银幕上大放异彩。对《智取威虎山》以及它所代表的样板戏,现在仍有争议,但童祥苓在这出戏表演上的艺术成就,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他塑造的英雄杨子荣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成为当年很多人的偶像。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的“巨星”,在其长达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中,经历更多的是磨难和劳碌,哪怕在其功成名就之后,也没得到相应的待遇和太多精神与物质上的回报。纵观童祥苓的一生,从童年开始,他就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爱恨沉浮都与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见证了京剧的兴衰。
出身“童家班”
现在被很多人誉为“国粹”的京剧,曾是20世纪最为流行,也是商业化最为成功的中国本土艺术形式。清朝中叶以后,以乾隆五十五年(1791年)“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契机,各地方的戏曲得到蓬勃发展。
京剧,原名皮黄戏,在广泛吸收多个主要剧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上,逐渐脱颖而出。尤其到了晚晴,京剧又得到宫廷与满清贵族阶层的青睐与扶植,商业化演出迅速发展。
进入民国以后,受到当时新思潮的影响,以梅兰芳先生为代表的多位京剧艺术大师,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在传统戏曲程式化的基础上,汲取西方的文化理念与艺术形式,编演出一部部雅俗共赏的新剧,令人耳目一新,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此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京剧班社、剧场林立;从艺人员数量庞大,名角辈出;商演活动频繁,占据了演出市场的主流。虽然民国年间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战乱频仍、百业萧条,但是,京剧市场却一直独秀。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了1949年以后。
京剧的这种繁荣造成了两个结果……
本文未完,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内容
手慢无!1元即可试读30天,扫码即领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