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发现瘤筒线虫而获得192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菲比格。
一次最尴尬的评选结果
1907年,哥本哈根大学病理解剖研究所所长约翰内斯·菲比格(Johannes Fibiger)得到了一份将会改变他人生的礼物:三只从爱沙尼亚多尔帕特地区捕获的野生大鼠。当他以娴熟的手法把大鼠胃腔打开时,发现里面长满了乳头状的肿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胃的中心区域被扁平鳞状上皮细胞所覆盖,并显示出一种奇特的形态。他对这部分组织做了重建和连续切片,确定里面含有寄生虫,由此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些寄生虫(一种线虫)是导致大鼠得胃癌的原因。
这一想法并非是出于个人臆断。20世纪初,细胞生物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癌症的认识十分有限。尽管早在19世纪中期,德国医生鲁道夫·维尔乔(Rudolf Virchow)就惊人地预见到癌细胞是受不良刺激而偏离生长的正常细胞,但有关癌症的成因,市面上却充斥着各种光怪陆离的假设,其中就包括寄生虫理论。不止一位医生报道过在人类乳腺癌患者身上同时发现旋毛形线虫感染的情况。1887年,英国医生詹姆斯·佩吉特(James Paget)在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断言,“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微寄生虫或由它们产生的物质与癌症及癌性疾病有着本质上的关系。”维尔乔和佩吉特都被认为是现代医学病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因此,当时很多研究者都致力于寻找寄生虫致癌的证据。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推测,菲比格检查了1000多只野生大鼠,然而得到的都是阴性结果。他又想到,可不可以设法培养一些病鼠出来?于是把原病鼠体内的乳头状肿瘤组织引入健康大鼠体内,试图诱发肿瘤;另外把健康大鼠放到未经清洁的、此前为病鼠所居住的笼子里饲养长达一年,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这似乎排除了线虫是直接传播的可能性。此后他发现了一篇文献,里面提到1878年有人在大鼠胃里找到一种此前是寄生在蟑螂(东方蜚蠊)的脂肪体中的线虫,用感染了这种线虫的蟑螂喂养,就能在大鼠胃里找到继续存活并繁殖的线虫。菲比格也按照这个思路去用蟑螂喂养实验大鼠,可依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却意外得知附近一家糖厂里的大鼠身上有同样的乳头状肿瘤,此地蟑螂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因为原材料运输缘故,它们是从西印度群岛远道而来的美洲大蠊。在他改用同款蟑螂进行喂食之后,57只实验大鼠中有54只感染了线虫,其中37只出现胃部上皮增生,更有7只长出乳头状肿瘤。
1913年,菲比格连发三篇论文,向科学界公布了他的成果,并在丹麦皇家科学院及同年举行的布鲁塞尔第三届国际癌症研究会议上报告说,自己通过给大鼠喂食感染线虫的蟑螂,诱发了大鼠的胃癌。次年,他在一位动物学家同事的帮助下,把这种线虫命名为Spiroptera neoplastica,意为瘤筒线虫。第一篇相关论文发表六个月后,瑞典医学学会将他吸纳为成员,这一成就被誉为癌症研究的新时代曙光。从1920年开始,几乎每一年他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提名,并最终被授予1926年的该项诺奖。
这一切似乎像极了我们熟悉的那种不懈努力赢得荣耀的科学故事,结局完美,过程感人。去斯德哥尔摩参加完典礼几周后,菲比格就因癌症恶化导致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他本人以及当时的评奖委员会都不会想到的是,若干年后,他的获奖将被认为是诺贝尔奖在自然科学领域最尴尬的一次评选结果……
图文未完,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内容
手慢无!1元即可试读30天,扫码即领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