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李少春(18)病走津门

文摘   曲艺   2024-11-24 20:34   天津  
《寻找李少春》历史轨迹

1938年:进京发展 拜师求名  暗中较量
1939年:郎舅之争123  少春完了

祝贺义演(1939-1948年部分义演)

1940年:少春大瓜12 模范武松

1941年:寰球第一  南北猴戏123

1942年:乱点鸳鸯

1943年:沪上对垒

1944年:狗名狗姓

1945年:同居前后

1946年:桃色老生   惨淡南行12

1947年:跌落高峰12 病走津门

1948年:

1949年:

待续

1946年很多城市实行戒严,一般是午夜十二时至早上六时,而那时候晚场演出一般是晚上六时开始,先是开场戏和一些零七八碎的戏,主角戏基本上都是八点左右开始,散戏时间大约在十二时左右。为配合戒严,散戏时间必须在二十三点前,那时交通不便,只有更早散戏才能保证观众回家。新年前后,天津又提前了戒严时间,使游艺界深受影响。

中国大戏院自李宗义演满后,还没有确定好下期人选,主要是派人在北京尽力拉角,都因戒严关系,不敢来津。正在发愁时,李少春由上海返回北京,而约角的李华亭病重,就派李宗义的哥哥李宗琪前往与李少春接洽来津之事。


京剧《美猴王》

李少春 饰 孙悟空


有了上海的惨败,李少春对天津之行犹豫再三。其实他在天津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尤其猴戏很叫座,经李宗琪再三努力,双方大致谈妥,采取分账形式。因没找到合适的旦角,由友人推荐,约了绰号叫“方袋面”的坤伶周素英。因周素英是方型脸,又无表情,在台上演也比较死板而被人起了这个绰号。

双方还谈妥了三月二十七日演出的计划,中国方面开始准备,不想在赴津当天又发生了变化。因李少春“奔走于妻妾之间,异常忙碌,正出发之际,忽然病倒,赶紧请医生诊治,据说是春瘟,需静养几天才能起身。”李宗琪赶回天津告知情况,因票已售出,中国大戏院贴出了临时回戏的牌子,改为四月一日登台。

就在这段休养时间,起社的管事又给天津挂了电话,详谈了公事。


京剧《芦花荡》

袁世海 饰 张飞


在李少春还没飞回北京时,袁世海代李少春预定了中国大戏院,条件是唱一期,每天包银三百二十万元,如唱一个月,每天包银二百六十万。可李少春细细盘算,每天至少需要二百九十万元,否则会亏本。因此起社管事给天津挂电话表示,之前的公事还算数,只要求中国方面能再多出些钱。

假如中国不允许的话,园子的损失,广告费的损失等等会更多,所以中国方面对起社额外增加包银的答复是:起社尽管动身,园方决不会亏戏班。孟广明经理特意派了总账房先生在二十九日早赴平,除重申院方宗旨外,并陪同起社全体人员一起来津。

笔者觉得李少春的病很及时。一是谈妥了增加包银的事,二是在天津演出时,曾多次提到身体未康复,这是一个很好的措辞,避免了像上海那样尴尬的局面,可谓一举多得。


京剧《战太平》

李少春 饰 华云


李少春等人三十一日晚抵达天津,稍事休息,即拜访各界友好。而原定四月一日演出的打炮戏,又推迟到二日演出。

李少春首场演出《战太平》,观众评价说“我在幕后侧耳细聆少春之歌,实不如以前之神完气足,声朗韵厚了,逢往高挑更显出力竭声嘶之弊,低抑扬处亦不克收运用自如之效。少春自娶侯玉兰后,与前妻王氏两厂争主,双斧并伐,精力亏损太甚,每一场下来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见了熟人,则以手搭其肩,足见其不胜劳累。演戏以精气神为主,精气神不足,欲求戏演到妙处奚可得,少春若不从速避免女色,前途未可乐观也。

此时的天津,好久没有像样的京剧班上演了,一般爱好京剧的人士,都渴望有名伶来津演出,李少春的到来,是个很好的机会,且李少春、袁世海都是天津观众比较欢迎的人,这次票价又低廉,自然就有了号召力。但是“少春身体还未痊愈,精力较以前大减,嗓子、武功皆有退化,各剧演出的成绩不甚理想。天津人看戏,稍有不好或出错,都毫不客气。虽然《中南报》天天唱上座如何好的喜歌,实际上,单就起社自打炮开始的一星期来看,除《战太平》《水帘洞》满堂外,其他各剧,图上连画带卖仅七八成座,这是少春过去没有过的现象。以往少春每演猴戏必加价,且往外让客,这次已无此盛况。


京剧《全本 林冲》

李万春 饰 林冲


这里必须要提下《中南报》四月七日的喜歌“中国连日满座牌高挂,前后台皆大欢喜,李、袁表示,为酬谢顾客捧场的盛意,将逐次排演杨派《野猪林》,三四本《连环套》及《百战兴中唐》。《百战兴中堂》为翁偶虹编剧,剧情异常悲惨,尤富民族性,极合乎现时代性。”这是第一次提到排演《野猪林》,先记住这个时间,后面还会有专门文章提到。

这次旦角是周素英,李少春表示不唱生旦对儿戏,因此只唱了武生花旦的《战宛城》,最后勉强唱了出《探母回令》,这使周素英心中多有不满。李少春所贴戏码,仍是文武双出,“李少春唱文戏,嗓子狭窄且面无表情,唱武戏则有流入花俏的歧途,殊无可称道,即使得余叔岩亲传的《战太平》等戏,也未见有何等出色之处。这是因为文武兼习而致驳杂不纯,所卖的就是年轻人的一股劲而已。”所以这一局,外表看很不错,实际上只闹个热闹,每日最多也只有六成左右的观众,其中包括了招待票和小达子送给亲朋好友的戏票,爷俩为此还有过争论。

小达子因久居津门,友好甚众,在少春演出之际,每日必拿戏票数十张请客,而且有加无减。少春实在无法应付了,便对其父说“不要再拿票子请客了,前台拿一张票,是要记我的账的。”老大王听后也非常生气,把少春臭骂一顿,让李少春也很无奈。


京剧《连环套》

李少春 饰 黄天霸


中国大戏院原定李少春演出一个月,但因李少春气力仍未恢复,就先演半个月试试,因院方要求和津门士媛捧场,盛情难却,决定十四、十五日休息后继续演出一期。

这次天津的演出,到四月二十七日期满,大部分人员于二十九日早乘车返平,袁世海因有私事,稍晚一点回京,周素英暂时留津,那李少春呢?

没有报道李少春是否随起社回京,但上海的多家报纸都报道了李少春于七日赴沪的消息,“据其师陈秀华透露,少春此来颇具神秘性。”具体赴沪何事并不清楚,报道同时称,李少春已于十日返平。

而《中南报》则透露:李少春七日赴津为某银号开幕贺喜,又至河东家中探视,并取照片,将与袁世海合摄的《连环套》送与报社纪念,于八日返平。两则报道在时间上有冲突,如果秘密去沪的话,应该是七日稍晚或八日,因没有确切消息,且后续也没有在沪的演出消息,就无法确定了真伪了。


京剧《连环套》

李少春 饰 黄天霸


五月十日,李少春、袁世海在北京华乐演唱了一场《连环套》,这是自沪回京后的第一声,虽然比张君秋上座少了一百多人,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此时的李少春处于人缘不佳的地步,名花旦都不愿意给他跨刀,只得与袁世海合作,独挑大梁。华乐演出后,又断续地演了四五场戏,专演《打金砖》《连环套》《水帘洞》这类戏,卖座平平。李少春的最大问题还是嗓音还没恢复,可报道却称“因市面不景气,由七百多人率降到了三百九十多人。”或许市面不景气只影响了李少春,几乎每天都在演出的张君秋基本都是八九百人的上座。

《北平日报》提到李少春、袁世海即将排演《野猪林》,这是报刊上第二次提到排演该戏。这个戏是杨小楼、郝寿臣的代表作,后来李万春将该戏串演成四本《林冲》也是相当有名。李万春此时正因汉奸嫌疑被关押审查,所以报道中不忘踩一下杨宗师“因为杨小楼排演该戏时年事也高,又因嗓子关系,唱工不无推板,李则以唱工取胜。自相国寺起到火烧草料场止,此剧原为杨小楼,郝寿臣合演名剧,少春演此,不完全按杨氏原本,杨氏演此剧时,因限于年龄,武功,故采取武戏文唱方式,重念做,少开打。李氏则在壮年,拟稍有增润,后场增添武打场子,以表现林冲之英勇愤慨,所云亦殊有见地。


京剧《野猪林》

杨小楼 饰 林冲


吴素秋由山东回到北京,并应山东旅平同乡会之约,计划二十四日(又推到三十一日)起分别在长安、华乐各演两场义务戏,全部收入用于救济齐鲁灾民,李少春、叶盛章、杨宝森、萧长华等应邀参加,后又因故又改在六月七日、八日演出,这是李少春第一与吴素秋合作。

因李少春的家庭负担太重,在不景气的情况下,一面李桂春要求家里节省开支,一面李少春给他干老吴性栽发去急件,询问上海有没有机会,能够得上家里挑费,就愿意再走一趟沪上,但是上海也没合适的关口。

实际上,李少春有过几次外出机会,但都阴差阳错地没能实现。还在天津演出时,万子和就有意让李少春去沈阳的南京大戏院演出,李少春也答应了,就等谭富英期满再行。期间杜菊初也来天津约李少春赴沈阳某剧院演出,因已答应万子和之约,所以没有应允。


京剧《骊珠梦》

吴素秋 饰 李凤姐 


李少春从天津回到北京后,谭富英续演期也快结束了,万子和又受沈阳南京大戏院委派约请叶盛章、李少春前去演出。因觉得路途不便,一直没有最后敲定,据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叶盛章因上次在沪演出后,李少春没让他一起赴汉而恼怒,所以一直不与李少春合作。不管啥原因这事又搁浅了。

天津一度想请叶盛兰、叶盛章、李少春合作,但李少春反对批账制,叶盛兰又想单独来津,所以此事也未成。

倒是有青岛方面前来邀请,公事都谈妥了,只要青岛方面能提高票价即可前往。同时吴素秋回到了青岛,应允了青岛社会局准备举办的救济灾民义务戏中的四场演出,老生已确定李少春,但是又有了变化。高玉倩重入梨园,李少春奔走张桓,留待下次细说,请您继续关注下期更新。




END




有事联系

请扫描二维码

添加微信关注


点赞 分享是最大鼓励!感谢您的支持!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李少春?

大瓜系列

寻找李少春的瓜有多大

寻找李少春 调戏交际花

寻找李少春 满华亲善之举

寻找李少春 搅女人健将

寻找李少春气煞余大贤

历史轨迹

寻找李少春(01)进京发展

寻找李少春(02)拜师求名

寻找李少春(03)暗中较量

寻找李少春(04)郎舅之争(上)

寻找李少春(04)郎舅之争(中)

寻找李少春(04)郎舅之争(下)

寻找李少春(05)少春完了

寻找李少春(06)祝贺义演

寻找李少春(07)少春大瓜(上)

寻找李少春(07)少春大瓜(下)

寻找李少春(08)模范武松

寻找李少春(09)寰球第一

寻找李少春(10)南北猴戏(上)

寻找李少春(10)南北猴戏(中)

寻找李少春(10)南北猴戏(下)

寻找李少春(11)鸳鸯乱点

寻找李少春(12)沪上对垒

寻找李少春(13)狗名狗姓

寻找李少春(14)同居前后

寻找李少春(15)桃色老生

寻找李少春(16)惨淡南行(1)

寻找李少春(16)惨淡南行(2)

寻找李少春(17)跌落高峰(1)

寻找李少春(17)跌落高峰(2)

编外篇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规规矩矩唱武生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泛谈应放弃猴戏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李少春完了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李少春的精神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互助的使命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李少春的出路(上)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李少春的出路(下)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雄谈李少春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雄谈李少春(续)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李少春名成艺止

寻找李少春 编外篇 李少春且慢得意


玲珑戏曲艺术
在尘封的史料,泛黄的故纸中寻真历史,以独特的视角,讲述梨园往事,把高质量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