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进京发展 拜师求名 暗中较量
1939年:郎舅之争1、2、3 少春完了
祝贺义演 (1939-1948年部分义演)
1942年:乱点鸳鸯
1943年:沪上对垒
待续
1943年11月,返京不久的李少春应天津中国大戏院邀请演出。李少春总与侯玉兰合作,这次从上海归来,李少春以非侯玉兰绝不出演为条件,实现了合作,但是此时的侯玉兰嗓子因抽大烟导致损坏,艺术上也是大有退步,在天津的演出不是很受欢迎,批评的消息很多。这次只在天津演出一期,月底即返京。
1943年10月,张善琨、顾乾麟、孙兰亭、张伯铭等合资创办了大来国剧公司,先后接手了黄金、更新、天蟾等剧场。更新改名为中国大戏院,年初开始装修,并于春节开幕。天蟾决定请李少春的起社,并邀请了叶盛章合作演出。
这次约请李少春,年前即有计划,不论李少春出演任何戏院,必须经顾竹轩同意。同时约定了不管谁家约李少春,盈亏对半。这不是顾氏苛刻,顾竹轩的理由是,因为李少春是他的干儿子,也是他一手捧起来的人,当年所耗心血,现在也该收回点回报了,况且是盈亏分摊,利害平均,大来方面也就同意了。于是顾竹轩书面邀请,吴性载北上洽谈,李少春看在过房爷的面上,谈妥了每月包银联币十五万元后,应允于春节期间在开锣。
上海同时在春节开锣的有:马连良、王吟秋、宋德珠和高盛麟在中国大戏院,李少春、叶盛章、赵紫绡和魏莲芳在天蟾舞台,童芷苓、雷喜福、梁慧超在黄金大戏院,林树森、金少山在皇后,可谓是一番热闹景象。
大来公司本想邀请李少春来挽回天蟾的颓废局面,因为这次花钱太多,所以与李少春只订了三个月的合同。这次李少春约请的旦角弱了点。很多报纸都说天蟾的成绩不错,一百五十元的贵族票价,在新年的每晚能卖到七八成座儿,可是白天就只有四、五成的座儿了。天蟾也有一个弱势,就是班底除了台柱外,没有值得一看的角,虽然在宣传上给李少春加上了余派传人,可是正宗的余派戏很少动,时常搬演一些不文不武的杂戏,让观众难免觉得李少春学艺不专,戏路太杂。
李少春《翠屏山》饰石秀
李少春在没北上时,就是前武后文,到北京后,一般是《两将军》《群臣宴》双出,当时有不少爱护李少春的人,都劝他少动武戏,但也是没办法的事。第一,观众喜欢看热闹的多,第二,嗓音扮相都不如谭富英,第三,拜余叔岩时有言在先:“非经本人指正之剧不许上演”。所以就限制了他,加上家里人口众多,都得指望李少春赚钱养家,所以他不敢放弃武戏。当时吹嘘他不演猢狲戏,其实这次在上海也没少演。
这次李少春南来,对天蟾来说多少有点不顺。首先是李少春开演的第二天(1月27日正月初二),打炮夜戏是《翠屏山》《巧连环》和《战宛城》,叶盛章在《巧连环》中饰演时迁,在从桌子上跳下来时,恰巧台板上有些不平,于是一滑,脚面一窝,造成脚面上的筋骨损伤。经过简单处理,因无人替演,只能接演《战宛城》的胡车,下场时,脚面肿的很高。叶盛章虽然还坚持演出,但以歇工戏为主,天蟾的局面由李少春一人支持。
又是天不凑巧,2月底,大来公司宣布3月4日解散,天蟾由张善琨接办。就在此时,传来李少春的母亲病危的消息,李少春与叶盛章一起于29日晨返回北京(叶盛章是回京养伤并探母)。少春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李少春在京逗留半个多月后决定回沪,就在李少春南下的次日,其母病故,李少春又半途返回吊孝,就这么一折腾,前后耽误了一个月,天蟾打出歇业的招牌。
侯玉兰《玉堂春》饰苏三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李母在法源寺接三那天是大风天,虽然黄沙弥漫,但吊祭的人也不少。下午四点多,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侯玉兰素衣前来吊孝,行礼后“待了一个相当的时候,便由她的舅舅闻佐斌陪伴回去了”。自去岁在天津与李少春合作一期后,侯玉兰也是没有再搭班演出。有些朋友说,听侯玉兰的演唱也没觉得有多好,但是当年的很多戏评都提到女侯爷是相当了不得的,且为程砚秋所赏识,只是因情所伤,一蹶不振。
李少春因奔丧辍演一个月,使天蟾损伤惨重。3月29日抵沪后稍做休息就恢复了演出。但是李少春整天以赌回力球做消遣,按其话说“母亲刚去世,昊天罔极,心里闷得慌,借赌消愁而已,并不违背孝道”。其实李少春、李幼春兄弟俩本来就是回力球迷,这次又拉上王玉奎、李金泉、郭玉崑等人,每天大打特练,“把天蟾屋顶都要弄塌了,管事的顾竹轩都觉得无奈”。
虽然如此,李少春并没有放弃排演新戏。当时话剧的《文天祥》在上海很火,马连良和李万春都准备排演,李少春更想排演,所以造出了声势,“轰动自在预料之中”。正着手准备的马连良,决定情让李少春在沪先演,马连良则准备回北京重新修正剧本后再排演。李少春5月14日起贴演《文天祥》的前半部,上座不见踊跃,也有一些不佳的批评,没演几场,当局禁演《文天祥》了,于是李少春宣布辍演,遂改演老戏,至于二本则更渺茫,究竟因何禁演,难知详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并不是针对李少春的。
因为有叶盛章合作,所以李少春多次贴演武戏,他俩合作的《三岔口》在上海最受欢迎,所以上座最好。尽管《文天祥》宣传的很如何热闹,但却不如《三岔口》卖钱。5月10日,李万春偕白玉薇等永春社全体出演皇后戏院,连以老戏为号召,盛况空前。
李少春《文天祥》饰文天祥
此时的上海,以武生为主的有三个班:新中国是盖叫天,皇后是李万春,天蟾是李少春,还有黄金杨宝森班中身为三牌的梁慧超,短打武戏也是很帅。
李万春抵沪后,以老戏为号召,因裘盛戎去了天蟾与李少春合作,故而少了花脸,李万春遂贴出《连环套》,一人饰演前后的黄天霸、窦尔敦、朱光祖四个角色,声势大振。《三岔口》在上海走红,也成了他们竞相上演的抢手戏。某日中国、天蟾、皇后、黄金四家同时贴出《三岔口》,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中国的盖叫天以任堂惠闻名南北,天蟾叶盛章的刘利华在沪早有口碑,皇后方面,则李万春反串刘利华,这个戏是武丑正戏,李万春饰演刘利华未放弃其主角地位,且不与李少春冲突。李万春、还增加了首尾:银宗议事、延昭凯旋、孟良献鱼、庆贺功臣等等热闹情节,颇受欢迎。
这次李万春与李少春在上海处得得当不错,各演各的戏,井水不犯河水。一些报刊的戏曲报道上明显的偏袒李少春,而对李万春表示不满,“其实万春为人多有短处,但此人尚不失天真,与少春之一面孔虚伪相较,万春实胜一筹”,倒是旁人搅合成为笑柄。
高维廉和李宝奎最早搭李万春的永春社,后来被李少春收买成了左膀右臂。此时他俩是皇后戏院的固定班底,有外约角来,就得跟着唱,可是李宝奎为了显示对李少春的忠诚,竟然不给李万春配戏,他只唱前场,高维廉除去天蟾赶场外,在皇后也就跟随着李宝奎一样。但是李万春此次班底很硬,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盖叫天、叶盛章《三岔口》
李少春在天蟾舞台演到五月初四结束,最后一天为反串《八蜡庙》的张桂兰,以及《定军山》《三岔口》三出戏,本来院方要求续演半个月,但因其二娘患肠胃病,需要治疗,所以李少春没有续演。在沪逗留期间,李少春一家继续住在天蟾楼上。
7月5日,署名刘郎的唐纪常发表了一篇《李少春何事不归?》的文章,指出一些李少春的问题,文章很尖锐,但是有理有据。没想到,次日李少春致函报社,自己称“老爷”,问那人的“狗姓狗名”,又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笔蛀虫”,由修梅将原函交给刘郎后,全文被一字不改地以《请看饰演文天祥者的手笔》发表出来,引起众人对李少春的不满。
本来有各种媒体的宣传,上海人对李少春印象极好,其待人接物善于虚伪,很多人并没有看出来,以为他是迥异俗流,实则心窄。以刘郎地位来说,不至于与一个戏子难过,平心论其艺事与人品,不料被李少春致函破口大骂,这件事让很多人看到了李少春的恶劣。“如今李少春侥幸成名,羽毛已丰,以为不必过分做伪,于是渐现原型,戏子十有八九不是东西,少春尤甚。”
在《李少春知识度》的文章最后,作者说了一句话“其实对戏子的眼光应该是放低一点,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受到好好的教育。”这是实话,因为演员从小就是学戏为主,文化课很少,所以他们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都不高,因此梨园界的烂事很多。别看他们表面很光鲜,说话很亮堂圆滑,有的背后也是满处挑事,互相排挤的。
这次事件之后,虽然李少春还住在天蟾楼上,但是天蟾已是供住不供吃了。就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底,期间也有人找到李少春,而他则避各方邀请而时常传出要北返的消息,却始终在上海享受着舒适的生活,乐不思京。
天蟾舞台邀请陈永玲、张春华、贺玉钦、王铁侠演出两个多月,因为成绩不错就又蝉联一期,同时准备邀请谭富英、张君秋、金少山合作一期,没有约成,在青黄不接时,准备邀请李少春、叶盛章和李玉茹合作一期。
李少春 李宝奎《十八罗汉斗悟空》
李少春在沪逗留,个人开销甚大,在天蟾辍演以来,已先后预支包银五十五万,此次天蟾约演,少春并未正式索要包银。于十一月底在天蟾演出。
在天蟾买卖生意说妥之后,他准备在江南买房了。没去北京挂号的时候,李少春不过是个上海三、四牌的小武生,去北京之后马上一步登天。这次在沪,李少春过的很舒适,甚至一度想在上海定居,但李桂春不同意,曾问过他“你愿意让人称呼你南伶吗?”李少春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次在天蟾演出了两个多月,很少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吹捧文章了,似乎显得很平常。这一年的冬天,侯玉兰在北海溜冰,玩的很开心。
请扫描二维码
添加微信关注
大瓜系列
历史轨迹
编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