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 演员 票友 爱好者与混子

文摘   曲艺   2024-12-14 08:52   天津  

每当戏曲圈受到抨击的时候,一些人总是喜欢气急败坏地蔑称演员为戏子。其实我们现在都生长在新社会,都有了平等的地位、体面的工作,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了,设想一下,如果在旧时代,那些蔑称演员为戏子的人,又谁能保证自己比戏子的地位高还是低呢?一些人就是不能正确看待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是乱扣帽子,借机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其实没有必要。

以歌舞演故事来定义戏剧的话,中国的戏剧起源于唐代。表演故事的人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古时一般称优伶。现在把参与戏剧表演的专业人员称为演员,民国时期被称为伶人、艺员,这都主要为大众服务的,而在清朝时,主要还是为达官贵族服务,被称为戏子,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01

戏子的由来


其实古时“子”的称呼,和“公”字一样都是尊称,如孔子、孟子、周公等等。能被尊称公和子者,都是德高望重的人。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很多词汇都有了变化,伶人被称为戏子,是由婊子延伸来,其原委就是清朝兴起的相公堂子。

清朝稳定政权后,取消了女乐,于是当时戏剧中的女性角色,全由男性扮演,清朝之前盛行的弄假妇人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像姑,后来就习惯称为相公了。

清朝官员不允许嫖妓,于是养小班跨相公成风,男性唱旦角的伶人在魏长生进京之后,更是堂而皇之地成为韩家潭、百顺胡同的主角,这里就是后来人们习惯称的八大胡同

那时的戏曲人才都由各戏班子培养,把十三四岁的清秀美丽小男孩,装束成具有女性诱惑的样子,教他们学戏。他们住在下处(三等妓女集聚地),也在韩家谭一带。他们主要学的是侑酒欤客,晚间陪客。这些孩子大多都是花钱买来的,或是拐骗来的,稍有不如意即遭鞭打,跟领家对待妓女一样。

当时男旦和小生都兼营像姑,是相公堂子的主角,受男人们追捧,抢了娼妓的买卖,所以地位在娼妓之下,受到人们的鄙视,留下了“婊子无情,戏子无意”的坏名。其实伶人中不乏侠肝义胆的人物,只是当时伶人的文化程度和素质修养都不高,难免有失检点,行为不端,又有像姑风行,所以被视为贱业,称为戏子。


02

伶人与艺员


庚子之乱以后,在八国联军干预下,取缔了相公堂子,但像姑并没绝迹,私寓依然存在,只是八大胡同逐渐被妓女所占据而已。

民国建立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禁止了私寓,取缔了像姑,重新规范了乐户等级;开始允许女伶进北京唱戏,同时各戏班都取消了“班”的称谓,改称为“社”;戏子的称呼也被伶人、艺员所代替,但是他们的地位并没有提高,依然被世人歧视。

1930年梅兰芳赴美,以精湛技艺征服了西方人,并获得博士学位,使伶人的地位提高了一大步。经过梅兰芳等一代人的努力,男旦不光彩的历史,也逐渐在人们的印象中消失。

梅兰芳离沪赴美前在码头与客人道别


03

专业演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才真正做到了平等,成为国家的主人。伶人一律改称演员,为人民服务,有更深造诣的,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国家有了专业剧团,演员们都有了正式职业,再也不为每天的吃喝发愁。

这些进入国家剧团的演员,俗称专业演员,是正式编制人员,也就是体制内演员,享受评级、参加国家级评奖待遇。

妓院被彻底封闭,像姑也在解放后才彻底消失。

为了树立新风,淡化男旦对社会的影响,国家对解放前培养的男性旦角演员,提出不鼓励、不宣传、不提倡的方针,很多人转业或到戏校从事教学工作。

更为了保护未成年的身心健康,国家不再培养反性别演员,所以至今为止,没有再专业培养过任何一位男性唱旦角的演员


04

专业培养


这里有个名词:专业培养,是指从七八岁左右进入专业戏曲学校学习,并顺利毕业的人员。

现在各学校开放了,为了增加收入,领导写条子,可以自费上大专了,也颁发专业戏校的毕业证书,但这不属于从小专业培养,最多也就是票友进修


05

旧时票友


清朝时开始有票友的称呼。

最初的伶人与票友关系是:伶人是唱戏给别人娱乐,票友是把唱戏当成娱乐。

那时候的票友都是达官贵族们自己赏玩,因为伶人地位低下,票友是看不起伶人的,所以没有票友靠唱戏赚钱的。但是他们肯花钱请名伶传授技艺,也真下功夫学,所以票友中不乏有造诣的,以至于后来有些伶人也向他们学艺,这是现在忌讳票友一词的混子们所不及的。

庚子年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清朝开始没落,贵族子弟也落魄了,为了糊口,纷纷投身戏班唱戏,于是有了下海票友之说,伶人也逐渐升值到被票友尊重。


06

梨园公会


民国初年,由田际云组织正乐育化会(也就是梨园公会的前身),对演员事物进行管理。没有在梨园公会注册的伶人,不允许唱营业戏。票友除义务戏、堂会戏外,也不允许唱营业戏。

能进梨园公会的人,基本都是经过专业培养或有造诣的。除去清末各班子培养的人才外,还有戏校培养、手把徒弟和票友下海。

解放后有了专门的文化机构,建立了专门培养人才的戏曲学校,培养的学员可以进专业剧团。


07

唱戏三种


改革开放后,政策逐渐宽松了,很多概念也模糊了,不是在台上唱戏的都能称为演员。严格说,现在唱戏的分四种:专业演员、票友、戏曲爱好者和混子。


08

民营剧团


现在的票友也可以到剧场唱戏了,特别是近些年来,逐渐允许民营剧团存在。按行规来说,民营剧团的成员,不在编制内,可以称为业余演员,还是属于票友范畴。

这些民营剧团演员,大多都是非专业培养,或经过专业培养后,离开国家剧团三年的,也属于票友。

民营剧团的成员,没有评级、参加国家专业级评奖等资格,这也是衡量专业与票友的重要标准。


09

爱好者与混子


除去民营剧团外,还有一些自己组织的小团体,也暂称民营吧,还有一些散兵游勇,这些人说不会吧,也学了点,说会吧,很多地方都不对,但还算好学,暂且称之为戏曲爱好者吧。

还有一种人吹的很高大上,或是削尖脑袋拜个寂寞老演员,或是拉出有名没名的站台,甚至打着拜访名义,强拉条幅就为拜个老演员无非都是江湖骗子

牠们会摇身一变,打着普及戏曲的旗号串校园,弄个工作室之类的祸害未成年人;打着是某某名师的入室弟子或再传弟子,某派的几代传人,或搬出个三四路的老演员充门面,满世界地“弘扬戏曲”,自己还没弄明白了,就敢在各媒体平台讲课;总喜欢仿效前人起个某某馆主、小某某之类的艺名招摇撞骗。

还有胆子更大的,自我感觉优秀,很会利用各媒体平台,自不量力上传自唱野调;论扮相,论唱腔、论身段,哪哪都不灵就敢登台,甚至比海派还海都敢到处借台唱戏,真是豁出去了。

别看牠们鱼目混珠把自己吹成专业,甚至混淆概念,还是票友。他们统一的特点就是,台下戏都能拿到大奖的水平,也算是四骗混子,骗吃、骗喝、骗财、骗色倒是内行。

被一些人贬低的李世济,虽然也是票友下海,但那些贬低李世济的人,无一例外地,没有一个能达到像李世济继承程派那种水平的。


10

沉沦


或许是时代变革了,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似乎又轮回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行业规矩可以不要了,拜坟头、拜照片都被专业默许甚至是参与其中,不顾身份地蹦跳着吹捧奉承。

专业演员或院团为了给一些不伦不类的混子捧场,看在财大气粗的面子上,也不争不抢了,都主动让出C位,本末倒置;欢快地蹦跳着,吹捧着“蟒好艺更高”,沉沦到如此地步,是谁的悲哀?

还有一些一无是处的混子,在所谓的专家教授和寂寞老演员们的站台下,没事就拿出男旦的噱头来粉饰太平,什么唯一的、最美的,为男旦而生的,无一例外,唱戏和看戏都已满足不了他们唱男旦的变态心理了。这些标榜男旦者,99%都是戏子鸭,而对应的吹捧男旦者,大部分都是玩不起鸭子只能嫖廉价的戏子鸭

前辈们辛苦创业争取来的地位,而今又被毁掉,被弄的很不堪的戏曲,已经让热爱他的人们没有了欣赏的兴趣。




END




有事联系

请扫描二维码

添加微信关注

ximizhiyin


点赞 分享是最大鼓励!感谢您的支持!




延伸阅读

伶人伶事 票友的由来

伶人伶事 票友与伶人

伶人伶事 票友下海第一人

男旦发展史

论男旦与坤旦 谈男伶扮女角

论男旦与坤旦 泛谈男旦

论男旦与坤旦 旦角的趋向

论男旦与坤旦 讨论男旦

论男旦与相公  弄假妇人

论男旦与相公  相公堂子

论男旦与相公 乐户等级与八大胡同

论男旦与相公 从此博士不称郎

论男旦与相公 京剧是男人的艺术?

论男旦与相公 论男伶扮演女角

论男旦与相公 泛谈男旦

戏子鸭

话说梅派男旦

话说男旦坤生

再说男旦

伶人伶事 之 弄假妇人与相公堂子

伶人伶事 之 男旦魏长生

伶人伶事 男伶与坤伶

伶人伶事 之 男女合演(上)

伶人伶事 之 男女合演(下)

《寻找杨荣环》系列出科组班被困提携跨刀

与温如华先生商榷《近百年京剧旦角之客观演化》

辞去与回归的夫人名份

随笔:由醉丽君想到的

从童芷苓说戏聊到醉丽君

关于牟元笛学历真伪的质疑

玲珑戏曲艺术
在尘封的史料,泛黄的故纸中寻真历史,以独特的视角,讲述梨园往事,把高质量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