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进京发展拜师求名 暗中较量
1939年:郎舅之争1、2、3 少春完了
祝贺义演(1939-1948年部分义演)
1942年:乱点鸳鸯
1943年:沪上对垒
1944年:狗名狗姓
1945年:同居前后
1948年:
1949年:
待续
因袁世海参加唐山短期义务戏的演出还没回来,起社六月十四日贴《十八罗汉斗悟空》时,临时拉了苏连汉加入,因坤角都不愿意与李少春合作,就由万啸甫帮忙拉来高玉倩,这是高玉倩改行后首次演出。
高玉倩原名高永倩,因戏校女生都带有“玉”字,她就改为高玉倩了。高玉倩在1943年左右初到沪演出,就给上海观众留下很好的印象。1945年初因感情纠纷她想退出梨园继续求学,遭到家里人反对,但还是弃伶习医了。1946年皇后经理张敬寿到北京约角,李玉茹因马连良案牵扯,前途未卜,就想到了高玉倩,并请秋妈(吴素秋的母亲)出面约请,高玉倩也欣然应允了与李少春同去上海合作演出,但后来阴差阳错没有唱成。这次李少春准备在华乐戏院唱长期,没有旦角不行,就由万啸甫斡旋,请出高玉倩参加起社演出。
高玉倩加入起社后的首场演出,因遇雨回戏,第二场的《武松与潘金莲》只上了二百人,除李少春本人开销外,尚亏八十万元,当演出第三场时,袁世海回到起社挂了二牌,高玉倩则退到三牌的地位,还被安排唱倒三或开场戏。这是李少春希望她能自动退出,可高玉倩出乎意料地表示唱开场戏也没关系,就这样留下来了。任何一个戏班,任何一个伶人,都还没有二牌降到唱开场戏的情况,在李少春的“帮助”下,高玉倩算是开了先例。
京剧《拾玉镯》
高玉倩 饰 孙玉娇
其实这次出师不利,即不是高玉倩的问题,也不是李少春的问题,主要是受时局影响,北平各剧院上座都很惨。在这种不景气状态下,京角都打算到外地发展,但又因局势紧张,交通阻塞,也是闹得人心惶惶。去外地发展也不是件易事,即使想外出躲避,也没有对方园子的邀请,谁也不敢轻易妄动。
对于李少春来说,还是比较幸运的。先是沈阳方面一直在与李少春洽谈,希望他能去演出,纠结人选问题是小事,主要还是东北局势紧张,时常会阻断交通,因此没有成行。青岛约角人到北平,向各处接头,联络了李少春和宋德珠两班,因双方在分账问题上发生分歧,最终只宋德珠成行了。
上海孙兰亭和汪其俊也到北平约角,中国戏院计划秋凉后不再演海派本戏,改演标准京剧,所以他们几乎天天请名角吃饭,酒席宴前也谈妥了公事,李少春被约在了第三期。孙兰亭和汪其俊谈妥了各角的买卖后,先期飞回了上海。因离秋凉还有好几个月,尽管生意不好,没有找到出路的京角们,也只好先留在北京演出。
京剧《武松打虎》
李少春 饰 武松
李世芳的父亲李子健在李世芳去世后去了张垣,这次回京主要是帮当地约角。李子健到京后就与袁世海接洽,声称张家口某新开张的大戏院准备约平班去商演。袁世海先与杨荣环联络,杨荣环觉得去张垣没有把握,就以李少春等人去外码头还是比较轻车熟路的借口婉拒了邀请,但也预约了李少春之后去张垣的计划。没有谈妥杨荣环,李子健又与李少春联络,这次倒是顺利,经过商谈,六月二十八日,李少春接了张家口方面的包银,并于七月三日晨带领起社全部人马动身去了张家口。
李少春领导的起社,于五日晚七时到达张家口,本来接洽时讲明了是在新开张的戏院演出,可是到了之后才知道在庆丰园,如同天津的升平戏院。面对变故,李少春也不好意思跟李子健说什么,弄的他暗憋暗气,也预示着这次张家口的不顺。
因适逢七七纪念日,起社到达张家口后,首先被安排在庆丰戏院演出劳军戏,七月七日中午十二时开演,戏码为《捉放曹》《探阴山》《摇钱树》,以高玉倩的《拾玉镯》李少春的《长坂坡》最受欢迎。晚间又在中山堂参加国府慰问团的演出,其中的京剧节目为李少春的《捉放曹》,王泊生、高玉倩《宝莲灯》,八日起正式演出营业戏,前三日均未开演即已满座。
京剧《长坂坡》
李少春 饰 赵云
张家口只定了十二天的演出合同,生意还算是不错,但园方嚷嚷着赔钱,把少春气的够呛,双方一度闹的不太好,其原因各说不一,但有一次是老二给招惹出来的。
有一天贴演《洗浮山》,李少春嗓子不痛快,就把托兆的反二黄给省去了,冤家路窄,台下正好有位从北平来的陈科长坐着看戏,听他偷工减料,就大发牢骚,认为李少春欺负张家口没有懂戏的人。接下来的戏是《打渔杀家》和《连环套》,陈科长要求不管多晚,《打渔杀家》不能省了杀家,弄得李少春啼笑皆非,只能遵命。后来回到北京,有人特烦李少春唱一场《洗浮山》,他还心有余悸地打听陈科长来了吗?
这次张家口之行不算圆满。夜戏每天六点半就开始了,晚上十点半才散。忽然有一天,起社的人,早上九点就被官方派来的人揪起来去唱慰劳国军戏了,主事人说的好:“我们把张家口打下来了,约你们到这里唱戏,挣这么多钱,白唱三天还不成?你们这群家伙太不识抬举了。”结果白唱了三天,只给了一天的钱。
京剧《洗浮山》
李少春 饰 贺天保
三天慰劳国军戏演完后,起社就准备从张家口回京了,托运的三十几件行李刚到车站,就被弓上弦刀出鞘的大兵给拦下了,问他们有没有当局给的执照,押行李的人说尽好话,对方还是坚持公事公办。他们把箱子挨个打开细细地查看,行头盔头像稀罕件儿似的,拿起来慢慢细端详,从下午四点一直查到晚上快十点才完事。一切手续办完后,还告诉他们“你们告诉李少春一声,俩眼睛别竟往上瞧!”
因为还有部分人要给即将到来的杨荣环配戏,所以二十三日李少春带领一部分人马动身返回北平。走的时候,是由某局长送进车站,算是没有什么风波。
二十五日晚九时起社返回人员抵达北京。刚到家不久,侯玉兰就与李少春吵起来,起因是外界传闻李少春与高玉倩在张家口的绯闻。
京剧《打渔杀家》
李少春 饰 肖恩
侯玉兰 饰 肖桂英
高玉倩此次与李少春张垣演唱,成绩还算不错。到了塞北路远没有了管束,本来李少春就被称为“桃色老生”,又经常在一起排戏,流言蜚语多了也不足为奇。这件事传到侯玉兰耳里后,更是大发雷霆,寻死觅活,但经不住少春的温存,过两天便好了。
侯玉兰从跟李少春同居后就没再登过台,李少春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旦角配戏,所以还得由高玉倩在起社演出,依然挂三牌。
根据报载“北平保险事务所,静生生物调查所,装甲兵半月刊三机构为募集款项,联合义演三天,李少春力捧高玉倩加入合作《武松与潘金莲》”,为了核实日期,我特意翻了一下当年报纸的广告。实际上,这次义演是由万子和推荐的高玉倩演出《铁弓缘》,已经刊登了广告,不知何故,被陈永玲取代了。而与李少春合演《武松与潘金莲》是八月十三日,在华乐戏院举办的私立建华小学为救济失学儿童筹款义务戏,大轴戏是马连良《马义救主·滚钉板·九更天》,之后高玉倩又参加了两次义务大合作戏,都是名伶云集,马连良压轴。
一个三牌伶人,能参加如此规模的大合作戏,也是少有的现象,这几次的义演,也使高玉倩名声大噪。高玉倩不但人很活跃,更善于交际,所以人缘颇佳,为她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京剧《八大锤》
李少春 饰 陆文龙
正当名伶为出路发愁时,上海方面传来为杜月笙祝寿的消息,并由汪其俊等人到京联络,京城名角基本都被邀请,他们都匆忙结束了演出,准备赴沪。马连良、叶盛兰、李少春等人24日乘飞机到沪,随后谭富英父子、小翠花、万子和、高玉倩等人于28日乘飞机到沪。
对于重新出道的高玉倩,能参加杜寿义演,使很多人都觉得奇怪。首先她与杜月笙夫妇并不相识,其次她在北方坤伶中尚不够称角资格,其三是她的演技不及李玉茹,而李玉茹都没资格参加,她却能参加,并且还是包接送包吃住。
外界早有李少春与高玉倩的传闻,此时又被炒作起来,大家猜疑高玉倩是跟随李少春而来,对此,李高都予以否认了。在笔者看来,这次高玉倩能参加义演,应该是万子和的斡旋,去北平约角的是汪其俊,与万子和私交很好,高玉倩又是万子和的义女,因此推断,可能就是万子和的帮忙。
关于杜寿义演,在前段时间整理《戏曲史上的今天》时曾经介绍过,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多说了,下期我们再补充叙述一些。下期还会谈到闹金门调戏小北京,争头牌少春再跨刀的故事,敬请您继续关注更新。
请扫描二维码
添加微信关注
大瓜系列
历史轨迹
编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