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介】(济南大学)曾晓杰:中西合璧 雅俗共赏——论王建民《幻想曲》人工调式应用技法

文摘   教育   2024-06-11 23:57   韩国  

添加咨询微信号


本文发表于《律吕学刊》第1卷第1号

(投稿邮箱jms1111@foxmail.com)


【JCMS征稿贴士】《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刊》(JCMS)征稿启事 

【JET征稿贴士】《教育教学研究论丛》(JET)2024年重点选题 & 征稿启事

【IJMS征稿贴士】《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学刊》(IJMS)青年学人支持计划

【征稿贴士】一心出版社学术期刊投稿小贴士




Ⅰ.引言

王建民(2002: 2)曾提到:“‘中西合璧’是指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结合一切可用的传统及现代作曲技法加以融合、创造。‘雅俗共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或者说在作品中既有精美的艺术形式与语言结构,又同时能具备较强的可听性,并为大部分专业人士广泛的接受。”王建民大多数音乐作品都可以用“中西合璧”、“雅俗共赏”来形容,如:1991年创作的《长相思》吸收了陕西民歌的特性音调和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1994创作的《戏韵》吸收了传统京剧唱念作打的元素,1996年创作的《西域随想》采用新疆民间音调和节奏为素材,这些作品中将耳熟能详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和西洋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既尊重传统又突破传统,成为王建民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

《幻想曲》以苗族“飞歌”的音调为素材融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人工调式构建出极具民族风格的核心音调;纵向上以核心音调为基础构建和弦,并使用增减和弦、二度叠置和弦非传统和声,丰富古筝音乐的和声语言;采用人工调式定弦突破传统定弦法,使“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王建民的第一首古筝作品,曾获1995年“东方杯”全国青少年古筝大赛优秀奖,在古筝艺术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国器乐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因此本文选取《幻想曲》作为研究对象。

以往关于王建民及《幻想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演奏风格、创作特点和创作技法等方面。

首先,是对王建民古筝作品演奏风格的研究,从音乐本体出发结合作者自身的演奏经验总结其筝曲的演奏风格。如上海音乐学院的硕士论文《论王建民古筝协奏曲<婵歌>的创作与演奏》一文,作者从演奏速度、技巧和感情等几方面出发对此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探究。又如武汉音乐学院的硕士论文《从筝曲<幻想曲>、<林泉>看现代筝乐中的“新音乐”因素》一文 ,作者立足新音乐角度,对王建民的《幻想曲》、《林泉》两首古筝作品在结构、风格、音响、调性等方面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

其次,是关于王建民古筝作品创作特点的研究总结,通过对其民族性的音乐素材、作曲技法的创新、色彩性的音响等几个方面对其中西融合的创作理念进行剖析。如王安潮的《现代语境下的筝曲音韵构造——王建民古筝音乐创作的技术与理念述评》一文,作者从王建民筝曲中民族性的素材、雅俗共赏的乐境、新颖的现代技法、色彩性的和声、创新的演奏新技法几个角度出发总结王建民的创作理念;再如李传兴的《王建民古筝作品研究述评》一文,作者从王建民古筝音乐的艺术特点、古筝作品的发展过程、古筝演奏技法的变化对王建民古筝创作的理念进行分析总结。

最后,从音乐本体出发对王建民作品非传统的定弦法的创作技法进行研究。西安音乐学院魏俊琪的硕士论文《古筝特殊定弦与乐曲调式调性探究——以王建民筝乐作品为例》一文,作者通过对王建民先生的作品《莲花谣》《幻想曲》中定弦特点、乐曲调式布局及调性转换的分析,探究内在联系。

综上所述对于王建民及《幻想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特点、演奏风格和创作技法的研究,在传统筝曲的基础上对人工调式作曲技法的研究相对匮乏,现代筝曲创作中,运用人工调式技法进行创作是重要途径之一,更是王建民筝曲独特风格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选取王建民《幻想曲》为研究对象,以王建民《人工调式初探》一文为理论支撑,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声分析法、调式调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旨在个性化的旋律音组、多彩性的和声组合、非传统的调性组合三个层面,来分析人工调式应用技法和传统古筝曲结合所产生的崭新音调特征,印证王建民在其《人工调式初探》一文中所提到的观点,从而概括王建民中西融合、雅俗共赏的创作理念,以期在当代筝曲的创作上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同时为演奏者更准确地把握乐曲的艺术风格给予借鉴和帮助。


Ⅱ.关于人工调式


西方近现代作曲家如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都曾在创作中使用过人工调式这一作曲技法,而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工调式当属法国作曲家奥利维埃·梅西构建的“有限移位调式”。近一个世纪来,对人工调式进行研究的中国作曲家主要有萧友梅、童忠良、江文也等人,而在具体的实践方面,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后,如1980年周晋民创作的民乐五重奏《将士吟》是我国最早使用人工调式创作技法的作品;刘学严1988年创作的钢琴曲《融》也使用了人工调式,以梅西安的八声音阶作为框架,对八声音阶进行改造,进而把苗族飞歌的中具有可识别性的骨干音嫁接其上,体现了作曲家独具匠心的创作理念;王建民在1988年运用人工调式创作了《第一二胡狂想曲》,此曲以云南山歌《心中的花开放了》、苗族飞歌《毛主席来到了》与云南弥勒族《跳月歌》的旋律音调作为原始材料,通过作者精巧的构思后设计了此曲的核心音调,但在此曲中,作者并没有像梅西安那样平均的使用各音调,而是根据色彩、民族风格的需要自由地进行发展;1989年王建民根据《第一二胡狂想曲》的人工调式创作了第一首古筝作品《幻想曲》。

王建民(1992)在《人工调式初探》一文中指出:“大自然中本无调式,调式是人类的创造,它本来就是人工即人为的,这是广义的人工意义。‘人工调式’显然不是这种广义的人工意义的调式,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狭义的人工调式,即不但是四大调式体系(古希腊、中世纪、印度、中国)所不曾包容的调式,也不是久已存在的各种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调式,例如:吉卜赛调式,日本的民谣调式、律调式、都节调式、琉球调式,中国民间音乐中许多各具特色的调式,而是专指不同于广义的传统调式的由作曲家独创的新型调式。”

王建民,作为改革开放后运用人工调式进行创作的先锋,他在《人工调式初探》一文中提到了其设计人工调式的原则:首先,古筝作品中所设计的人工调式应与民族民间音乐有所关联,且要立足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风格;其次,所设计的人工调式要突破传统五声性定弦对调性发展造成的局限性,极大拓宽调性运动的范围;再者,人工调式的设计需考虑古筝本身的定弦及其演奏技法,并运用逻辑学的思维放弃传统五声调性的完整性,且要保持传统五声一组的定弦排列。1998年3月集中发表在《王建民古筝曲集》(台湾·音乐中国出版社)中的六首筝曲,全部采用了人工调式的创作技法。

1  王建民古筝作品定弦手法

创作时间

作品名称

定弦音阶

定弦方法

1989

《幻想曲》

 

八度周期定弦

1991

《长相思》

 

八度周期定弦

1994

《戏韵》

 

非八度周期定弦

1995

《莲花谣》

 

非八度周期定弦

1996

《西域随想》

 

非八度周期定弦

1996

《湘舞》

 

八度周期定弦

根据图1王建民古筝作品定弦手法,王建民的筝曲人工调式定弦法分为两类:八度周期定弦和非八度周期定弦。传统的筝曲采用五声性定弦法,因此在和声、调式调性等方面都有所局限性。这六首作品以山歌、戏曲、古诗、京剧等艺术元素为素材,融合人工调式技法,设计独特的人工定弦,为筝曲在旋律、调性、和声上的色彩性提供多种可能,体现了王建民尊重传统、突破传统的创作理念。


Ⅲ.个性化的旋律音组


传统的筝曲受五声音阶定弦的局限,旋律的表现形态较为单一,旋律的发展多呈歌唱化倾向,进而较多表现出浓厚的中原音乐色彩。“中国的民族器乐作品,应该用最具民族民间特色的音乐作为素材,而好的主题和旋律是创作的一个重要角度。”(韩新安,2003:17)在这一创作理念的指导下,王建民将旋律的创造置于筝曲创作中的重要位置,运用人工调式这一创作手法,突破传统五声性定弦,从而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核心音调,体现了其“中西融合”的创作理念。

3.1族性的核心音调

核心音调是指在音响上具有标识性的一个短小的旋律片段,可采用对原型的重复、加花、节奏的扩大缩减等手法使其贯穿于全曲,核心音调是旋律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法。王建民利用人工调式的创作手法结合苗族飞歌的色彩特性(宫音上方大、小三度并置)为《幻想曲》设计了核心音调。

谱例1


 《幻想曲》采用八度周期循环式的人工调式定弦,将谱例中的音按照五音一组排列,正是此曲的核心音调。此核心音调包括D-F的小三度音程、D-#F音的大三度音程、D-bB的小六度及其转位形成的大三度四组音程,这几组音程遍布《幻想曲》主题的每一次发展中,构建了明暗对比的音响效果。F与#F两音并存,使乐曲具有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色彩,另外,bB(bⅥ)的出现更是为调性的扩张增添了色彩性,同时印证了王建民的观点“构建人工调式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色彩性。”

谱例2

谱例2是《幻想曲》慢板部分的音乐主题,由核心音调DF、#FAbB五个音的组成。动机a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半音下行的倚音后接一个和宫音向徵音的五度大跳;动机b则是一个弱起的迂回式旋律,由角音F为中心音分别是上方小三A音和下方小二度#EF)音,最后落于角音#F的长音上。并且动机a的宫徵大三度体现出大调明亮的色彩,而动机b的小二、三度度则体现出小调柔和色彩,此处还运用了少数民族拖音的特色,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少数民族明刚柔对比、空旷深远的音乐意境。

谱例3

 

谱例3是《幻想曲》快板部分的音乐主题,对照谱例2.3慢板部分的音乐主题,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快板的音乐是由慢板的主题旋律变奏发展而来,动机a删去倚音直接从宫徵的上行五度进入,随后是迂回式展开,动机b与动机a发展手法相同,旋律最后结束于A角。

乐曲广板的音乐主题,第一个动机与慢板主题的动机完全相同,第二个动机是在慢板主题旋律的基础上拉宽音程之间的距离变化模进发展而来,整个主题乐句最后落于降半音的角音上。《幻想曲》每个部分的音乐主题都是由特性音(#EbB)与主干音(D、#FA)变化重组中而来,主题在每次进行中紧扣核心音调,体现了王建民“在统一中求发展”的创作理念。

3.2非方正性、非律动性的节奏节拍

“四平八稳的节奏大家都己经厌烦了,我有意地运用复合节拍,并故意使重音错位,使你觉得重音总是有那么一点变化,但又特别奇样。”(汝艺,2003: 45)节奏作为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王建民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直接采用地方性音乐的散性节奏运用到创作中,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性特色;其次是通过改变重点、运用特殊标记等手法对传统节奏进行新构,从而使乐曲律动产生不同于传统筝曲手法的新奇效果。

谱例4

 

谱例4中我们可以看到此部分是2/4、3/4 节拍的交替使用,轴心节拍是2/4。这种节拍是最开始出现于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改革开放后陈怡等新潮作曲家曾在创作中使用。这种节拍交替使用可以产生特殊的律动感,形成二拍子,三拍子,二拍子的交替律动,打破了传统音乐规整端正的律动感。

以往的音乐创作中往往采用规整的重音规律,例如:2/4拍的“强弱”;3/8拍的“强弱弱”等。王建民在作品中以 2/4 拍为标准的乐句,通过采用重音记号,使乐曲的重音发生变化,从而获得节奏的多样变化,给人以新鲜感。在重音标记、连线符号标记,切分音来改变节拍重音在王建民的创作中十分常见,通过人为的改变重音,以获得节奏的多形态变化,从而使乐曲律动产生不同于传统筝曲手法的新奇效果,以形成不同的色彩对比。


Ⅳ.多彩性的和声组合


传统筝曲采用五声性定弦,和声语汇呈现单一的五声性特点。随着上世纪80年代,人工调式的应用,使得传统筝曲创作突破五声性定弦,在和声的处理上产生了独特、新颖的音响色彩。王建民在创作过程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突破单一的五声性和声,让多种不同结构的和弦及连接的使用成为可能,造成和声音响的明显变化,增加了作品中动力性与色彩性。

4.1核心音和弦

核心音调的构建是形成王建民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以核心音调为基础组建的和弦在纵向上可以深化音乐形象,并与横向的旋律线条形成对立统一的格局。

谱例5

 《幻想曲》中多处出现核心音调和弦,引子部分出现的2个和弦由D-F-#F-A-bB组成,正是此曲的核心音调。且最开始的和弦是D音上同主音大小三和弦与bB增三和弦的复合,为乐曲的多声音响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大大区别于传统筝曲的五声纵合化音响。这种细腻的和声语言拓展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加上衬托声部中的长持续音和气势恢弘的钢琴织体,为这首乐曲注入了现代的气息。

谱例6

云贵飞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主音上方大、小三度并用,在《幻想曲》引子部分,大小三和弦的交替使用,并添加了两个带有增三和弦的复和弦,如谱例6所示,在保留民族风格的同时又揉进新颖别致的音响,丰富了乐曲的层次。

4.2二度叠置和弦

三度叠置和弦是最常见的和弦类型,而二度叠置和弦作为不协和和弦在传统筝曲的创作中较少使用,王建民在《幻想曲》中采用二度叠置对音响色彩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度叠置和弦是在大、小二度的基础上构建的,大二度叠置和弦在传统的音乐创作中经常作为不协和和弦使用,而小二度叠置和弦由于其音色的尖锐、不协和性很少使用。谱例6的和弦原位是#D-E-#F由一个小二度和一个大二度构建的二度叠置和弦,大小二度的并用增加了音乐的不协和性,产生了奇特的音响效果。


Ⅴ.非传统的调性结合


调性变化是乐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筝曲采用五声音阶定弦,调性的运动有一定局限性,王建民的筝曲采用人工调式定弦法,突破了传统定弦所造成的 “单一调性”的局面。

5.1调性运动的拓展

王建民(1992)在《人工调式初探》一文中提到:如何在能够进行四、五度转调的基础保持着传统风格的内在联系,又增加新的活力,扩大转调范围应当也是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幻想曲》是以王健民的《第一二胡狂想曲》的人工调式为基础上发展而来,产生了许多依靠传统古筝定弦法无法出现的调式调性。

《幻想曲》的定弦法使得音级排列出现了 D宫、D羽、F宫、#FbB宫五种调式,且五种调式互为联系。bB宫与F宫仍保持着传统筝曲中四、五度转调的特点,而在人工调式定弦这一影响下产生的新的调性关系有:D宫、d羽之间构成同主音宫羽互换;bB宫、D宫之间构成宫角互换;bB宫与D羽属方向转调的同宫音调等。这是传统五声性定弦法无法实现的,同时也印证了王建民《人工调式初探》一文所提及其设计人工调式的调性调式原则。

5.2调性色彩的起伏

《幻想曲》整体结构为复三部曲式。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此作品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所带来的力度、色彩的起伏变化。引子包含了同主音大小调D宫、d宫,主部采用D宫与D羽同主音宫羽互换调式调性的交替。中部的调性起伏最为明显,四种调式交替变化,所带来色彩、力度的起伏最为突出,如图最后一排力度色彩的变化所示,最后以D宫开始结束于D宫,整个调式布局呈向中性的特点。

2 《幻想曲》调性运动图

《幻想曲》采用人工调式定弦所产生的调性调性调式变化所带来的色彩、力度的起伏是传统的古筝定弦所不能实现的。虽从演奏角度来说有一定困难性,但是丰富的调式调性的变化,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演奏技术的革新,促进了现当代筝曲的发展。


Ⅵ.结语


王建民在创作中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里,他认为:创作“关键在于‘化’字。‘化’是融合,是特色,是提炼,是再创”。他以地域性极强的民族音调为素材并采用现代的作曲技法加以再创,将精致的音乐形式与通俗的民族语言相得益彰,既保留了传统音乐“俗”的外在,又不失“雅”音乐的内涵,其“俗”主要体现在其作品风格通过旋律、节奏等方面的设计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性以及符合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审美,而“雅”则体现在音调、结构、和声上的民族性与深层的艺术境界。王建民的创作紧紧围绕“紧扣雅俗、中西融合”,从而为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新境界。

王建民作为我国使用人工调式技法进行创作的先锋,以其本人《人工调式初探》一文作为理论支撑进行论证更具有可信性、权威性。本文通过《幻想曲》人工调式技法分析,得出结论:音高上,从西南少数民族中提取可识别性的骨干音作为定弦音并进行多形态变化重组以形成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核心音调,核心音调在全曲的行进中不断变化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纵向上,以核心音调的骨干音为基础构成与旋律的风格相一致的和声语言,并且出现了二度叠置和弦、增减和弦等非传统和声,为古筝音乐增添了新和声语汇;横向上,突破传统定弦的局限性,打破传统古筝“单一调性”的模式,拓宽了调性运动的范围,从而使筝演奏技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音响色彩上更加丰富。

王建民曾提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王建民作为民族器乐创作领域的佼佼者,以最具民族性的音调特征为素材又融入现代作曲技法,追求创新性的基础上保留可听性,将“民族内涵”与“时代特征”有效地结合,体现出他的严谨而巧妙的创作理念,为今后的古筝创作提供了借鉴,为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增添了精品。


参考文献


[1](德)利卡·奥拉莫.论巴托克的调式对称.姜丹译.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1).

[2](美)乔治·波尔.序列音乐和无调性.秦元平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特辑.

[3]陈倩. 论人工调式的运用与发展.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7.

[4]樊艺凤.一个独特的“渐变”过程——王建民筝曲《幻想曲》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03).

[5]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6]韩新安.追寻理想的彼岸——王建民访谈录.人民音乐,2003,(2) .

[7]刘利 & 龚明珠.评钢琴曲《融》——谈人工调式在创作中的风格化.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01).

[8]吕婷婷.融古今之长,耀民族之韵——析筝曲《戏韵》.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36(04).

[9]阎爱华.古筝曲《幻想曲》解读.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10]汝艺.从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看他的创作理念与音乐特质.中国音乐,2008,(03).

[11]钱仁平 & 马琳.中国新音乐:人工调式的理论与实践.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1).

[12]童颖.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2.

[13]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14]王建民.人工调式初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2,(1).

[15]王建民.论旋律进行——旋律学论文系列.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9,(01).

[16]王建民.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人民音乐,1999,(4).

[17]王建民.丽江地区纳西族民歌旋律特征初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4).

[18]王建民.论歌曲旋律中的特性音调的运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3).

[19]王建民.用民族的语言写自己的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谱民族的音乐——民乐之路漫游.江苏音乐通讯,2007,(2).

[20]王安潮.现代语境下的筝曲音韵构造——王建民古筝音乐创作的技术与理念述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02).

[22]张珊.试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筝曲创作.中国音乐,2002,(02).

[23]张珊.王建民筝曲不同风格成因透析.中国音乐,2003,(01).

[24]张珊.论王建民筝曲旋律的创造性.人民音乐,2010,(02).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s, and Appreciation of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The Application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 Modes in Wang Jianmin’s Fantasia


Xiaojie Zeng (University of Jinan,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ique of artificial mod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Wang Jianmin himself mentioned that the national melody, the expanding tonality and the colorful harmony are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his design of artificial modes. This paper selects Wang Jianmins Fantas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Wang Jianmin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Artificial Modes a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harmony analysis, mode tonality analysis and so on, aiming at three aspects: personalized melody group, colorful harmony combination and non-traditional tonality combin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culiar tone produc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 modes and traditional Guzheng music in this work, confirms the point of view mentioned by Wang Jianmin in his articl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Artificial Modes, and summarizes Wang Jianmins creative idea of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s, and appreciation of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Guzheng music.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performers to grasp the artistic style of the music more accurately.

Keywords: Contemporary Guzheng music; Artificial mode; Wang Jianmin; Fantasia 

【JCMS征稿贴士】《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刊》(JCMS)征稿启事 

【JET征稿贴士】《教育教学研究论丛》(JET)2024年重点选题 & 征稿启事

【IJMS征稿贴士】《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学刊》(IJMS)青年学人支持计划

【征稿贴士】一心出版社学术期刊投稿小贴士


添加咨询微信号


本文发表于《律吕学刊》第1卷第1号

(投稿邮箱jms1111@foxmail.com)


律吕
《律吕学刊》——音乐学专业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