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南京做到了!

时事   2025-01-17 17:06   江苏  

全年优秀天数112天
优良天数比率85.8%
同比增加15个优良天
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
连续6年优良比例保持100%
……

南京,自然环境优美,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泊相得益彰,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优越的生态自然资源禀赋,既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南京对生态环境潜心保护的结果。今天上午,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及工作开展情况


01


蓝天碧水

常驻美丽南京


2024年,南京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中趋好,蓝天碧水常驻美丽南京。

2024年,全市PM2.5浓度28.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个百分点,南京都市圈第1连续5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85.8%,同比增加15个优良天,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3,顺利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优良天数比率、大气综合指数、PM10、NO2、CO等多个指标达到2013年新标准实施以来最优,臭氧指标达“十四五”以来最优。

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连续6年优良比例保持100%11个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和18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优良比例均保持100%。 

2024年,南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美丽南京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狠抓源头减排,深入治气贯穿始终。

紧盯“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大户减排,全力推动治气项目落地见效,聚焦VOCs全过程治理,多举措推动移动源治理,推进淘汰国三柴油货车1159辆,淘汰国四柴油货车5739辆;强化用车大户环保门禁监管。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十达标”落实,规范整治餐饮服务单位。


巩固治理成效,全域治水持之以恒。

组织实施水源保护、污染减排、生态修复、风险防控等四大类90余项重点工程。组织开展漆桥河双固桥、北十里长沟东支红山桥等重点断面溯源。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开展石臼湖生态修复路径研究,深入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质分类处理,全市域入河排污口已基本完成排查并初步建立底数清单。


擦亮绿色名片,生态修复持续推进。

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的监管,江宁新济洲、浦口老山、六合金牛湖、溧水无想山、建邺江心洲5个“生态岛”试验区入围省试点项目。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南京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守好安全底线,筑牢屏障严防风险。

不断强化土壤环境安全监管,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加强危废全生命周期监管,完善辐射安全标准体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有力应对滁河浦口段客水污染事件,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守牢环境风险底线。


提升现代化能力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和“重大项目环保服务保障八条措施”,对506个省、市重大项目全程开展环评指导服务。强化助企帮扶,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出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工作指南》《石化行业高架火炬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均为相关领域的全国首个地方标准。



02


四个统筹 四个坚持

美丽南京建设这样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任务,南京将这样做。

“四个统筹”

统筹当前目标和长远规划。兼顾“十四五”目标完成和“十五五”全面谋划,既紧抓当前当年任务,又稳步推进“双碳”等中长期规划实施。


统筹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当好“裁判员”也做好“服务员”,帮扶企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做到监管有力度、执法有精度、服务有温度。


统筹强本固基和创新添彩。既深入推进补短板的基础性工作,又打造出更多诸如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天幕工地、秦淮河美丽河湖等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南京特色亮点。


统筹指标改善和群众满意。重点关注群众对身边环境质量的切身感受,让抽象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现为老百姓可见可感的生态环境福祉,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个坚持”
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加快实施环评承诺制审批等改革,强化非现场监管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助企帮扶。加快推进“两钢四化”存量减碳、增量近零、碳资源化。推进全国碳市场交易扩围,指导督促涉碳交易企业完成履约。

坚持巩固治理成效。强化VOCs全过程综合治理,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健全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推进入江支流治理,全力推进美丽河湖试点城市申报。加快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强化底线思维。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转移过程信息化监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全力推进央督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按期保质整改到位。加强制度性成果运用,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有力解决“城市病”问题。

坚持全面综合施策。加强部门协力,实现全面融合、触角延伸。推广生态环境导向开发的模式。加快推广“环基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持续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最广大的生态环保统一战线。



新闻多一点



2025年,南京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有这些考虑和打算!
01

持续扩能。“十四五”以来,全市共完成城南、江宁城东等11座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7万吨/日


下一步将加快推进主城城东、江宁谷里等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市污水处理能力,预计至“十四五”末全市生活污水处理总规模可达368万吨/日

02

改造提标。对照新标准,全市共有城东、城北等32座污水处理厂需提标,目前已全部完成方案编制,正有序推进提标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以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充分发挥其污染物减排效益,保障水环境安全。

03

打造标杆2024年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以其“厂网河湖”一体化等方面的优良举措和实践应用,入选全国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


目前,我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正按照绿色低碳标杆厂的标准实施扩建。




精彩回顾


发放牌照,全域开放!南京将重点发展这一产业

锐见|全国首个!就在南京这个村

今天凌晨,南京首条“自动驾驶环线”开了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周明
编辑:张力伟
执行主编:洪云菊     主编:王辉
制作: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




















北极阁瞭望
高端政经资讯 权威时事观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