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馆建设成效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很有看头”,钱七虎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不断涌现,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文学之都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市文化建设,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城市新名片。
点亮南京文明之光
专家聚集高淳薛城遗址
12月19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高淳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南京文明之光——高淳薛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系统阐释、论证薛城遗址的特点和重要价值。
薛城遗址位于高淳区淳溪街道薛城十村的,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距今约6300年至4000年。自1997年起,该遗址先后由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等进行五次考古发掘,累计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墓葬253座、灰坑238座、灰沟5条、房址20座,出土陶、骨、玉、石器等文物近1000件。
张敏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薛城遗址在生业模式、丧葬习俗、功能布局诸多方面,反映了史前南北文化交流交融,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12月,薛城遗址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未来,相关部门计划将其建设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贺云翱
南京大学教授
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和群体
不断涌现
见义勇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今年南京市第十七届见义勇为宣传日活动中,80位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和群体受到表彰奖励。他们见义勇为的英勇形象,传递出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的正能量。
陈竹被表彰为“南京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今年1月,他在上班途中突然听到一阵呼救声。
陈竹
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
今年以来,南京涌现出262名见义勇为人员,他们中有英勇扑救大火的,有在交通事故中紧急救援的,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每一位获奖者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年,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还专门制定出台《南京市见义勇为专项奖励办法》,扩大了见义勇为奖励范围,推动见义勇为精神深入人心,让凡人善举成为时代风景。
志愿服务事业
发展壮大
南京美术馆日常活跃的志愿者大约有三十多人,多半是来自艺术家协会和新文艺群体的青年艺术家或在宁艺术院校或高校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他们深入参与到美术馆的日常工作中,开展了导览、展览讲解、展厅执勤、自媒体编辑等多方面的工作。在近期举办的“百工金陵”南京织绣艺术作品展上,处处能看到志愿者们的身影。
凌怡文
南京美术馆志愿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创新技术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山海经》是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神话宝库,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都出自这里。
在“元启金陵”数字文化客厅,《寻迹之山海经》光影艺术展包含有九大主题打卡空间和三十个交互游戏,在这里游客可以帮助后羿射日,和女娲一起补天,拼接河图洛书揭开宇宙玄秘,古老的传说立体地呈现在了参观者面前。
李晓龙
十竹斋艺术集团党总支书记
副总经理
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南京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如今南京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亿人次,大部分是慕名而来的文化旅游爱好者,各类文化演出、文化讲座、艺术展览等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和精神食粮,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