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见|你永远可以相信南京的审美

时事   2025-01-26 12:46   江苏  



乙巳蛇年将至,全国各地的生肖蛇吉祥物,纷纷出炉。南京的“萌蛇”,又出圈了!


▲南京德基广场的蛇年吉祥物、南京老门东的生肖蛇灯等。



“你永远可以相信南京的审美”,不少网友纷纷附上照片,倾诉他们与南京邂逅的美好。

有春天鸡鸣寺绚烂如云的樱花,有夏日从南京站远眺的开阔,有秋天老门东古风古韵的门窗,还有雪后漫步在颐和路的宁静。


什么是美,这或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来南京总遇到美,这却是许多人的共识。

900多年前,苏东坡月夜无眠,一次携友夜游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可见,生活中的美更在于氛围。南京,就是这样的一位“氛围大师”

01

“氛围大师”的城市美学


锐见


什么是南京的审美?

夏末秋初,奏响在森林里的交响乐,会告诉你答案。当《图兰朵》的咏叹调,在中山陵音乐台唱响,全世界奔赴而来的艺术家与观众们尽情感受着音乐与月光交织的浪漫,每一个音符都是专属于南京的浪漫。


▲南京森林音乐会


城墙上City Walk串联起的城市美景,会告诉你答案。每年10月,“行走南京·遇见城墙70里”公益健步走活动总能吸引上千名市民游客一齐登上城墙,顺着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太平门、神策门、挹江门等走遍南京主城,每一步都是惊喜,每一眼都是绝美的画卷。

▲南京明城墙


坐拥青山伴读之楼、秋水蒹葭之馆的愚园,会告诉你答案。这座晚清名园,全盛时有“前后七十景”之说。2004年,愚园复建纳入秦淮风光带总体规划,并被列入南京市政府老城改造项目,至今已恢复三十二景,成为老城南板块代表性景点。

▲南京的愚园


小西湖街区里的“共生院”,会告诉你答案。小西湖在城市更新中,保留了居民原有居住功能及院落形态;同时,进行功能混合及敞开公共空间设计,让原本封闭的院落成为交流空间、艺术空间。市井烟火气与现代时尚感的交融,是南京的情怀。


▲南京的小西湖街区


走在南京的街头巷尾,不经意间就能与美好撞个满怀。从不让人失望的城市美学,其实都是城市经营者的“小心思”

02

“城市审美”源自文化底色


锐见


审美是一种能力,立基于厚实的文化底色。

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六朝的诗词歌赋在这里咏唱,明清的小说戏曲在这里流传。《红楼梦》《儒林外史》《桃花扇》等数不清的传世经典,让南京拥有无惧岁月的自信。

南京是六朝古都,中华文化在这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即使朝代更迭、战乱频繁,始终有一群人在这里坚守着文化的根基,让南京拥有相信未来的勇气


南京是四大古都中唯一坐落在长江流域的古都,依江而生、伴江而兴、拥江融合。这里形成的古都文化、海丝文化、秦淮文化、山水文化、工业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成果,让南京拥有广阔的视野与胸怀。



6000年前,江南地区的史前文明啜饮着江水在南京萌芽,揭开了文明壮丽的画卷;

明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乘坐宝船从南京出发,沿着江水留下了不朽的“海丝奇迹”;

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奏响了新中国成立的序曲……


古往今来,南京见证着这个国家每一次文明的进程。见多识广,是城市美学的根基与底气,也给了更多美好一个尽情生长的环境。

03

为审美点赞

就是为美创造舞台


锐见


为审美点赞,就是为美创造更大的舞台,我们也由此可以期待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德基广场蛇年吉祥物在网上引发海量讨论。设计团队工作人员魏锦平说:“蛇的形象容易给人带来天生的恐惧感。为了让人感觉更亲切,我们融合了蝴蝶、花等多样的元素;同时,选用羊毛毡材质,力图给人治愈的感觉。”


有网友说,“萌蛇”装点了南京的新年;也有网友说,是德基给了“萌蛇”舞动的空间。很多外地游客说,他们此番是专程前来打卡,这足以证明越来越多的人由衷地相信南京的审美。


审美的能力之所以珍贵,还因为它要求审慎地、因地制宜地创新。也因此,在包容、谦逊的南京,美的意涵总是随着时代而愈发丰富与多元。


相信无论是匆匆过客,还是久居于此的居民,都能在南京的“审美氛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与感动。


春节临近,总要来南京过个年吧,看看这里的美,能不能映照你心里对美好生活的那份期待。



敏锐观察 洞见前沿









精彩回顾


发放牌照,全域开放!南京将重点发展这一产业

锐见|全国首个!就在南京这个村

今天凌晨,南京首条“自动驾驶环线”开了





撰稿:田智雄    制图:彭硕
编辑:张力伟
主编:梁娜
制作: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



































北极阁瞭望
高端政经资讯 权威时事观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