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车流将创新高,南京如何应对?

时事   2025-01-23 14:50   江苏  






今天上午,2025年南京市服务群众过好春节”系列新闻发布会“畅行佳节、温暖服务”专题发布会召开,通报2025年春节期间南京市交通出行、民生保障等有关情况。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今年是8天法定超长假期的第一年,自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七(1月28日至2月4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8天。


今年春运总体呈现五个特点: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

自驾出行占据主体地位

探亲流和旅游流出行集中

重要通道面临“平急转换”考验

综合运输春运安全应急保障面临更大挑战



出行有保障







针对春运新形势新特点,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提前谋划部署,统筹做好运输组织、安全应急、市场秩序和精细服务等重点工作。




增加运力,保障出行

春运40天,全市公铁航预计发送旅客1143万人次,同比增长9%;高速公路流量预计入宁2186万辆,离宁1712万辆,同比均增长10%。客流高峰日,公铁航总高峰日预计在1月27日(腊月二十八),日发旅客34万人次;高速公路高峰日预计在2月4日(正月初七),日流量140万辆次。


为此,汽车客运站储备加班运力450辆,建立班线、旅游包车、市区包车三级运力调配机制;铁路南京站安排列车1355列,其中图定旅客列车1030列,计划增开临客325列(包括南京南站夜间列车219列、日均上下旅客约1至2万人次);民航日均计划保障航班起降710架次


此外,春运期间,南京将优化运输衔接,强化重热点区域出行保障。一方面,加强热门商圈、枢纽场站和景区等重点区域监测,丰富定制联程、夜班延时、旅游直通和预约响应等出行方式,达到量能匹配、及时疏运;


另一方面,加强公铁航、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信息共享,强化协同响应,组织地铁延时运行,设立公交接驳专线,启动网约车和出租车春节保障机制,畅通旅客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出台多项暖心服务措施

优化铁路、民航与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流程,开通学生和务工人员票务服务专区,提供预售期外的车票预约、预售提醒等服务。

加大“老幼病残孕”等重点群体关心关爱力度,依法落实军人等重点旅客乘车优待政策。


科学布局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在繁忙服务区增设充电设施,提高服务区用餐、停车和检修等服务能力。


打击交通违法行为







2025年春运已进入第二周,去年春运期间高速路网日均流量71.6万辆,结合去年数据及今年出行特点,预计今年春运期间高速路网日均流量有望突破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比增长8%—12%



另外,预计今年春节期间全市道路通行情况和去年大体相当,中山陵、夫子庙、南京博物院、红山动物园等主要景区周边道路将可能出现短时间拥堵现象。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全力做好春节期间群众出行交通保障工作。目前已组织专门力量对参加今年春运的客运车辆进行资质审查,凡是有重点违法的驾驶人及安全技术状况不达标的车辆,都禁止参加春运工作。同时督促运输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做好客运站“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和“四个不准发车”要求。


春运期间,市交管局科学部署警力,最大限度把警力投放到路面,全天候开展“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检查,持续加强“三超一疲劳”、酒醉驾、无牌套牌、轰鸣炸街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此外,南京撤除围挡的全部恢复正常路面,对地铁等大型施工无法撤除的,市交管局提前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完善施工围挡相关交通设施。



保障特殊群体温馨过节









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温馨过节

南京市民政局提前谋划,组织12个板块全面摸排,并与财政部门积极对接,通过点面结合,有序推进两节慰问工作。预计覆盖低保户、特困供养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特定救济对象、“救急难”对象等5类群体共计6.17万人次,发放慰问金近0.5亿元春节前发放到位



春节期间,南京市民政局将保持社会救助热线24小时畅通;高效、规范办理来电来信来访事项及12345工单,确保遇困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将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特殊困难群体巡访关爱;加强遇困人员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为流浪人员、露宿人员提供食物和保暖物资,为有需要的特殊对象护送返乡。




暖心关怀“一老一小”

为老服务方面,对于空巢、独居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结合网格化治理、居家上门服务等工作,加密探访频次,对探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助解决,尤其是对兜底保障老年人,做到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为小服务方面,印发通知,指导各区和儿童福利机构结合实际做好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保障关爱工作。


医疗卫生服务不下线







南京市卫健委统筹做好春节期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强化急诊管理举措,提升急救服务效能。


春节期间,全市所有设有急诊科的医疗机构将正常开诊,市急救中心“120”热线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做到“时刻准备、一呼即应、一应速达”。同时,强化院前、院内急救衔接,各医疗机构急诊科(室)和胸痛、卒中、创伤、高危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配足医护人员,畅通绿色通道,全力提高抢救成功率。


加大普通门诊管理力度,提高医疗服务品质。


节日期间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将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门诊排班,重点做好冬春季传染病等医疗救治工作,特别是儿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将加强医疗力量调配,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诊疗效率,确保患者及时就医。

各医疗机构将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孕产妇、儿科、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慢病等需要定期检查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救治。



统筹规划药品储备,满足节日用药需求。


针对冬春季节流感等多发疾病,市卫健委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及市级药品定点储备企业等做好春节期间相关药品储备。抗病毒、抗感染、解热镇痛、应急抢救等药品储备充足,可满足市民诊疗需求。


此外,在大型活动保障上,南京已做好第 39 届秦淮灯会的医疗保障工作。




精彩回顾


发放牌照,全域开放!南京将重点发展这一产业

锐见|全国首个!就在南京这个村

今天凌晨,南京首条“自动驾驶环线”开了





撰稿:原玲
制图:夏庆涛 常峥
编辑:张雪纯
执行主编:林曦     主编:梁娜



































北极阁瞭望
高端政经资讯 权威时事观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