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料!代表、委员们“开麦”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时事   2025-01-13 18:38   江苏  

2025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来了
一图读懂2025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1月12日,南京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市长陈之常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连日来,市人大代表审议、市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从经济发展,到城市建设,再到民生改善……代表、委员们,关注啥?





数数“南京奖状”

2024年,南京人很拼的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南京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各项工作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简单的一句总结,凝聚着南京人拼搏奋斗的2024年。


南京,在“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位居全球第五

南京,在“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位居世界科技集群第九

南京,统筹推进年度239项改革任务,6个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数量居全国首位

《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省会城市中,率先获批

南京,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7年排名全省第一第15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



尹清山

南京市人大代表



报告特别简明扼要,2024年工作总结非常务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给我印象很深刻,下一步就是要干字当头,以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实现“十四五”规划。



诸玉平

南京市人大代表



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份成绩来之不容易。我们从事半导体行业,南京已经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我们在南京发展,这也是最好的一个时期。


2025年目标明确

   对未来,更有信心!




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完成省定目标,粮食产量保持稳定



南京,正在为未来打下良好基础


刘煊

南京市人大代表



南京在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时期,目标很明确,引进了大量的创新机构、国家级的科研实验室,这些都为未来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且,南京还非常重视生产性服务业。

作为企业,我们看好南京未来的发展,对未来更有信心。




政策组合拳,让企业看到广阔前景


燕立波

南京市人大代表



报告对2025年做了全面部署,很有体系。我们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企业,希望能够抓住政策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



李月云

南京市人大代表



看到了“四季有约”、放大“夜泊金陵”“南京有戏”等各项措施,通过政策组合拳,挖掘消费新潜能,让我们非常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发展。

这一次,我也带来了“关于在宁设立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示范点”的建议。


振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报告指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这让代表、委员们深感振奋。




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值得期待




汪旭东

南京市人大代表



我们就等于要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我们的教育基础优势、科技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所以我对这个布局规划充满期待。



诸萍

南京市人大代表



很振奋,我们要加大研发,积极引入高端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借助各种产业平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再贡献一份力量。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南京,稳稳的幸福




在新的一年,如何让市民拥有稳稳的幸福,依然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养老、医疗、生育……桩桩件件挂心头


高庆玲

南京市人大代表



2024年,我们在养老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2025年,南京还会继续加大对“一老一小”的政策投入。作为养老行业的工作者,我们也会抓住机遇,做好养老服务。



黄岩

南京市政协委员



报告里有一系列民生项目,措施也很实在我来自医药卫生领域,今年要把中医药传承创新继续做好,争取做成国家级的标杆项目。



陈向东

南京市人大代表



我关注的是,落实生育休假制度,加强妇女权益保障。

这次我带来的建议是关于降低生育、养育成本的,希望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为南京人口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精彩回顾


发放牌照,全域开放!南京将重点发展这一产业

锐见|全国首个!就在南京这个村

今天凌晨,南京首条“自动驾驶环线”开了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王连琦、张子悦、刘颖、陈尹、周明、黄星、田智雄、高凌

制图:彭硕

编辑:张雪纯
执行主编:林曦    主编:梁娜
制作: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



































北极阁瞭望
高端政经资讯 权威时事观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