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我上楼到宽阔的露台,坐下来闭上眼冥想,传来耳边的鸟叫,远处的汽笛声。我突然意识到,返港快六个月了……
十二年前从北京只身拎着箱子来香港读书,一心埋头只读圣贤书,对这个语言不通的城市更多是陌生和抗拒。生活轨迹只是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
去年一开始重拾粤语去应付日常生活,工作之外结识的新朋友也都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没想到后面公司两天的相关培训,也能用粤语自如应对。
这大概就是在世界兜兜转转一大圈后,脸皮更厚: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不要脸的人先突破语言障碍;讲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想讲好的心”,勇敢最打动人心。
先支楞起来再说!
返港后,工作状态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团队承担了更多工作。有每次努力优化后获得的惊喜,认识了很多优秀有故事的同事;有前一晚因为压力辗转反侧的时刻,手机多了六个闹钟;也有因为委屈坐在卫生间爆哭。
职场人就是擦干眼泪,若无其事继续——不断向内觉察,分清“事实”和“情绪”。
情绪稳定,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如果说这个行业对我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练习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事上修。”
修炼和自己的关系,修炼和他人的关系,修炼和金钱的关系。
十年前走丝绸之路前,有幸和濒死体验和自愈奇迹的心理学钟博士当面拜访,十年后在我返港的第一个月,又神奇的偶遇了。三十岁在新西兰从五十楼层高的天空上摔落,在那之前港大高材生,开船,开飞机,去过四十多个国家,是香港警务高级督查;事故之后,他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克服生理巨痛,从轮椅重新站起来。他三十岁之前的人生,几乎完成了我所有的梦想清单;再次见面,那会儿心态正好有点崩,“现在你需要慢下来,去外面的沙发冥想一下。”
“我一直在忙碌着,生活安排得密密麻麻,不断与他人比较,不断得与时间竞争。生活的意义变成了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情,希望让自己的生活比别人更充实,更精彩。当我习惯了追赶的节奏后,我已经无法分清是我在追赶着生活,还是生活在追赶着我。” 后来在他的书《好好走向终点线》我读到这一段他对自己三十岁之前生活的反思——香港的节奏一直都是“快快快”,因为每个人时薪都要能支付高昂的生活成本。他认真的问我,“你有没有停下来,坐在街边的咖啡厅观察,让自己真正放空一小段时间?”“去到世界那么远的地方,为什么你连楼下的码头都没有去过?”直到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太用力的人生又能走远? 连续咳嗽一个多月,为什么还要跑去运动?人生是需要节奏的,有快有慢,有放电也要充电,不可能一直都拉到爆。你要非常清楚表达,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又是“他人的期待”。最后的话
返港六个月,一边奔跑一边偶尔迷失,信心建立崩塌又再重建信息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做减法和专注,提醒“为何而出发”。
写在最后,全美第一位自驾飞机的非职业华人女飞行员,Tampa当地律师和华人商会的董事高姐姐,却最终离开了我们。疫情开始之前,约着在美国要见面;但没想到就再也没有见面,然后就收到了美国朋友的噩耗。
“In honor of a girl who once earned a license to practice law and soared her airplaine like a bird. Her infections charm and warmth will always be cherished."她的离世,让我难过了很久,从惯性中抽离,再次认真审视生命的意义。生命之宝贵,事业纵然宝贵,但也要珍惜那些对你好且值得珍惜的人。这六个月是再次定义人生开始,主打一个修炼。向外的人做梦,向内的人清醒。添加徐大C个人号(xuyixincc)
这是我的第201篇原创
请点赞,打赏,在看,转发为我加油~
👇👇关注我👇👇
更多干货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