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李婷、杨兴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发表关于寡糖营养新功能的研究突破

学术   2024-11-20 08:02   福建  

科研图文来源于作者团队,欢迎投稿。

编辑:缪伊雯/  主编:张大川、蒋羽鸽/  学术顾问:寇兴然


陕西师范大学李婷、杨兴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发表关于寡糖营养新功能的研究突破

Cell Metabolism

11月18日,陕西师范大学李婷和杨兴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在线发表题为“Nondigestible stachyose binds membranous HSP90β on small intestinal epithelium to regulate the exosomal miRNAs: a new function &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功能性寡糖在上消化道的营养新功能与新机制。陕西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李婷副教授为第一兼通讯作者,杨兴斌教授为通讯作者

 (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直达文献页面)


成果介绍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功能性寡糖与近端小肠无交流互作,其不被上消化道酶解吸收,而是作为小肠的“过客”直抵远端结肠,通过选择性促进益生菌增殖发挥经典益生元的营养功能。令人惊奇的是,该研究团队利用Pull-down、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技术,首次发现低聚四糖水苏糖虽未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内,却非常明显地积聚在细胞膜表面,并与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热休克蛋白HSP90β结合。HSP90被称作细胞外泌体分泌的调控“开关”,外泌体则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信使,将其载运的miRNA、蛋白质等信号分子传递至受体细胞,激活胞内信号通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团队进一步借助粪便miRNA移植、Small RNA-16S rRNA测序等技术,揭示水苏糖通过直接作用小肠上皮细胞膜HSP90β重编其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营养新功能,并率先阐明水苏糖类功能糖通过该新功能调控肠道菌群的间接益生新机制。

该发现打破了非消化性寡糖与近端小肠无“交流”的固有认知,拓展了经典益生元寡糖的益肠营养谱和效应机制理论,为探索功能性寡糖在上消化道驱动的“潜藏”营养新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见解。

本文要点如下:

  1. 不被上消化道吸收的低聚四糖水苏糖,虽不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却明显积聚在细胞膜表面。

    进一步联合Pull-down、蛋白质谱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技术发现,水苏糖可直接与HSP90β蛋白稳定结合。

  2. 水苏糖显著改变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NA表达谱,而当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小肠上皮细胞的HSP90β基因后,水苏糖在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聚积及其对小肠外泌体miRNA的调控效应基本消失。

  3. 水苏糖明显改变小鼠和人体粪便中由肠道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NA表达谱,且水苏糖对肠道外泌体miRNA的调控作用不依赖于肠道微生物群。

  4. 水苏糖所改变的肠道外泌体miRNA进一步重塑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尤其抬高肠内乳酸菌丰度。

  5. 水苏糖显著下调小肠细胞分泌至肠腔中的miR-30a-5p,而miR-30a-5p可序列特异性地抑制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的生长。

图1. 水苏糖直接与小鼠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HSP90β作用

图2. 敲除小肠上皮细胞HSP90β基因显著消除水苏糖在细胞膜上的聚积及其对小肠外泌体miRNA的调节作用

图3. 水苏糖重编小鼠和人体粪便miRNA表达谱

图4. 水苏糖重塑小鼠和人体肠道菌群组成

图5. 水苏糖-肠道外泌体miRNA-肠道微生物调控轴

图6. 被水苏糖下调的miR-30a-5p显著抑制罗伊氏乳杆菌的增殖


参考文献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4)00408-X


专家/团队介绍

李婷,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膳食营养与肠道健康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入选2023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担任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陕西省营养学会、陕西省饮食营养协会理事,也担任《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和《efood》期刊青年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项,青年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项目各1项)、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课题8项。在Cell Metabolism(第一兼通讯作者,IF 27.7), Trends Food Sci. Tech., J Agric Food Chem.等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参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杨兴斌,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部级劳动模范,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2004年获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访问教授。现任陕西省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农产品贮藏加工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和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先后在Cell Metabolism(通讯/2024)等SCI杂志发表论文近300篇,论文H指数为57。获批国食健字号的水苏糖配料微生态保健食品2个,开发"益常顺牌" 速溶绿茶、速溶茯砖茶和茯茶益生元等 "金花"菌发酵固体饮料或酵素等系列功能食品产品。目前主要从事食品代谢与营养、发酵茶制作、茯茶"金花"菌等益生菌发酵功能(保健)食品和预包装食品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工作。


【食品加】汇聚了10W+行业精英,建立了50多个食品领域教师专家群、科研群(食品营养与健康科研群、食品安全与检测科研群、食品加工与贮藏科研群、食品风味与感官科研群、食品胶体与递送科研群、食品生物技术科研群、人工智能与食品科学科研群,还有更多细分领域交流群陆续建立中ing)、海外食品人才群、企业研发群、求职就业群。欢迎小伙们加入,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文章仅为学术交流使用,‘原创’为原创编译之标记,不表示本平台对文本主张版权。作者团队或单位如需使用编译文本,可联系小助开放白名单。凡是注明“转载”的稿件,均已注明直接来源,如需使用,请联系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原文页面

“在看”我吗?

食品加 智食科技
食品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