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张才军:婺源散记

政务   2024-11-04 20:02   湖北  
↑ 点击上方武穴文艺关注我们



sui  yue  ru ge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凝心感知一切存在,聚爱融化世间冰点。无论波澜壮阔,亦或风轻云淡,自信不可阻挡,穿透人生百味


婺源散记

张才军


三十年前我去江浙考察,秋雨中随车匆匆穿过雾锁云缭的婺源,并不知道其真实的面目究竟有多美。甲辰深秋,正值菊香枫红的时刻,我有幸随武穴市作协的老师们,一同踏入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睹芳容,实现了“圆梦婺源”的人生之旅。

10月27日早餐后,旅行团一行由婺源县城向篁岭出发。沿途山水,风光无限。“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濛濛细雨,雾罩远山,白云生处,那些白墙黛瓦的村落安然错落在群山之间,新昌河碧流环绕,耳畔不时传来林间动人的鸟语,就像是一幅宁和平静与世无争的水墨丹青。画中的烟雨迷蒙,让人忍不住思索:在这远离车马喧嚣的地方,一隅紫门,几径篱笆;一壶清茶,几杯陈酿;一头黄牛,满畈黄花;一棵古树,一亭渡口。这种质朴的意境,正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甘愿舍弃名利,远离都城,隐身田园,最向往的野鹤闲云。正是这无尘之所,散落着更多寻常的烟火气息,也隐藏了人间许多的平常故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兴高采烈坐进B车道索道滑车,腾于篁岭白云之间,远山近水和处处白墙黛瓦的村落尽收眼底,是那样的和谐生辉又自然融洽。那山水间的虬松翠竹依山遍布,山谷间的流泉鸟语赏心悦目。微雨清风山径,石阶往来行人。桂花清香扑鼻,茶花缀满枝头。悬于两山之间的玻璃索道摇摇晃晃,往来行人颤颤巍巍,也有少数游客如闲庭信步,那喧哗散落空谷,余音绕梁。栈道过大半,远见那边山村炊烟升起,同行摄影师陶生元老师为我和胡子怀老师抢拍下这一美好的瞬间。



到达篁岭古村落,独特的青砖黛瓦小楼层层叠叠依山横亘。婺源民俗展览馆曹氏宗祠培德堂内高悬“上蔡世家”,告诉人们此地祖先来自河南上蔡;竹山书院有历代曹姓先贤墨宝,尤其大清乾嘉时期一门两宰相的传奇,匪夷所思;天街(六顺堂、众屋、邮局)挂在山崖上梯云村落,地无三尺平,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余米落差的崖壁间错落排布,每当日出山头,整个山间房屋晒架上那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绘就出人间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使“晒秋人家”成为五湖四海游客最神往的打卡景点;村落天街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似玉带将经典古建筑群串联;花溪水街自上而下的茂林修竹溪间,褐崖一挂飞瀑,经年奔腾不绝,水气缭绕,美轮美奂;村外千棵古树环绕,万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大地艺术”;尚有晒工坊、五桂堂、怪屋、怡心楼、树和堂、美食街、樱花长廊、水口林等各具特色,美不胜收。可谓一步一景,曲径通幽,处处禅房花木深。篁岭以独特的民俗文化体验带你走进中国最美乡村,探访“屋顶艺术”,寻找“最美符号”,俯瞰“晒秋奇观”。

篁岭是个以曹氏聚居的徽州村落,有着近600年的历史文化,曾经接连出过尚书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宰相,这里曾经一度达官贵人趋之若鹜,门庭若市。祠堂,牌坊,书院,巷道纵横,桥井交错。一度繁华,也一度荒凉。烟火人间,轮回流转。



篁岭固然美好,也只是大美婺源的一个片段。

据说汪口村还有一座称作“艺术殿堂”的俞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其完美的布局和独特的风格,震撼着万千游客的心灵。门楼、梁柱、檐角均用深浅不一、虚实相应的手法,雕刻了龙凤麒麟、飞禽走兽、人物戏文、兰草花卉等精美图案。气势雄伟,工艺精妙。祠堂不仅是婺源人的根,也是浪迹天涯游子的魂,更沉淀了婺源深厚的民俗文化。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说的是婺源清华镇的彩虹桥,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木板廊桥是婺源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古往今来,用其苍老的脊梁横亘在绿水青山之间,无怨无悔。廊桥旧梦,收藏了婺源人平实而坚韧的脚印,寄寓了他们美好的心愿,所以每一座廊桥都有一个美好的名字。

木质廊桥,造型优美,韵致古朴,那长度仿佛让人看到了遥远的南宋。无数人在这里歇息脚步,修筑故事。八百年的风雨,虽说沧桑了那么一点,但依然一如当年,淡定平和,看画里乡村,碧水青山。一只只木筏悠然淌过,携着人生,不问归途。

婺源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传奇和故事。一代鸿儒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就出生在这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当代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也呱呱落地于斯。婺源封建时代共产生过554名进士,2114个仕宦,出现过“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特殊现象,“书乡”名不虚传。

婺源,既是“茶乡”,也是“书乡”,同时更是早期徽商的发祥地。古代,在“八分半山一分田”的婺源,有许许多多的男儿,十三四岁就带着一坯乡土、一包茶叶、三根绳索去闯天下。为不绝香火,出门前就结婚生子,而后北上湖湘,南下沪粤,四海经商,十年甚至一生漂泊异乡,直至大业有成,衣锦还乡,最早成为徽商的杰出代表。民间传说:最初母亲给远行儿子行囊中捎上的那坯乡土和一包茶叶,是为了解决游子们人在异乡的水土不服;而那三根绳索,一根以备山高路险应急,一根以备创业途中便系,最后一根是以备最终一事无成、无颜见父老乡亲时悬梁自尽。由此可见古代婺源男儿的人生辛酸之旅,是多么豪迈壮烈!



然而,男人远行,女人在村头渡口送别,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遮眼凝视久久,泪水盈眶,直至消失远方,那情景何其不舍!何其凄楚!自此少妇独守空房。她们在年复一年的翘首以待中,侍候公婆,养育子女,寂寞地断送自己的青春年华,恪守妇道,直至凋零,如片片落叶轻轻地散落在岁月的深处,杳无踪迹。或许有那么几个能落得身后“贞节牌坊”的旌表,以成后世楷模,又何其悲哉!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位于赣徽苏交界。隶属在徽赣间几易变更。婺源特产有“红,绿,白,黄”四特:红乃西红柿,斯时硕果盈枝,与山头红枫融为一体,红得让人心醉!绿乃茶叶,虽非时令,然则茶树绿满山间坡前,依山叠翠,绿得叫人舒眉!白乃白梨,倘若夏初光临,雪白的梨,鲜嫩柔滑,甜而爽口,给人带来味蕾的享受,莫不垂涎!黄乃黄菊,可茶可药,据说此黄菊乃是婺源富商,曾捐给曾国藩巨资,以助其平定太平军,功不可没。入朝受封,皇帝问其何欲,其答只要御花园黄菊数株,乃赐携归,种于家乡,得以繁衍,非比寻常!

婺源,婺源,世外桃源。绿水青山,粉墙黛瓦,别样丰华。“茶乡”物华天宝,“书乡”人杰地灵。白云清风,千回百转,再也不能抹去这段缘分。当我们从篁岭A索道下山时,大家在景区服务中心商场,纷纷购买杏干、桃干、五眼果、葵花籽、葛根茯苓糕以及其他食品土特产,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不虚此游。剪一段余温犹存的记忆装进行囊,或买一方古砚回乡怀旧,留下婺源水墨的风韵,送给余生的自己。此行好山好水,兼之美食,无一不是最美的收获!

孙仙云有词曰:“古村烟雨潇潇落,山横秋水人家。云侵小巷掩轻纱。篱边黄菊瘦,檐下紫藤斜。竹影摇曳风细细,幽深几处飞花。旧时燕子已天涯。空留千古梦,还似那年华。”

特别声明:武穴文艺微信公众号为武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宣平台,每周一、三、五推出。作品系原创首发,著作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转载作品请注明出处!

作者:张才军(武穴市作家协会)

供图:陶生元(武穴市摄影家协会)

监制:雷世达

编审:陈文文

编辑:刘小琪  邓  炜

联系我们

电话:0713-6223515
QQ:1633846741
微信:武穴市文艺界微信群
邮箱:1633846741@qq.com

 武穴文艺

一起绽放 

微笑向前


长按二维码

关注武穴文艺

武穴文艺
正常宣传 公益服务 黄冈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