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樊晓璇:爱在深秋

政务   2024-10-21 20:00   湖北  
↑ 点击上方武穴文艺关注我们



sui  yue  ru ge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凝心感知一切存在,聚爱融化世间冰点。无论波澜壮阔,亦或风轻云淡,自信不可阻挡,穿透人生百味

爱在深秋


樊晓璇


这是一所普通正常的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步入校园,两排瘦削低矮的桂花树守护左右,迎面而来的是呈"品"形的三栋小楼,分别命名为:立知楼,立行楼,立康楼,楼名通俗易懂,十分接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目标的本质及真谛。徘徊在不大的园区,上下左右打量,今年的秋桂较往年盛开得迟了一些,兴是昨晚下雨的缘故,那些满城可见的细碎小黄花撒落一地,但在这个有风的清晨,空气中暗香浮动。再移步换景,就瞥见了操场角落里几棵俯低做小的桃树,它们失了春天时的粉红娇艳,树枝光秃秃的,却清晰可见紧贴在一根根枝桠处的油脂分泌物——桃胶,小的如豆粒,晶莹透亮,大的却黑乎乎一团。冬又"辣手摧胶",见我一脸嫌弃,忙解释说它们只是蒙尘而已,待得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定会恢复本真容颜,不改其本质——"美容圣品"。我微笑不语,心里思忖不知她说的是桃胶,还是意指自己学校的学生。



几分钟之后,操场聚拢了几十个孩子,他们高矮胖瘦,大小不一,这是一群普通却不正常的学子,或聋哑,或肢残,或自闭,或轻微智障,他们拥有一个共同身份——"武穴市特教学校的学生"。恰逢周一,孩子们正在集体迎接早操时间的升国旗仪式,庄严国歌前奏音乐声响起,这个似乎与世界断了某种链接的特殊团体,步伐零乱,费力却习惯地举高他们的右手,向冉冉升起的国旗敬礼,动作艰难诚挚,尽最大限度表达自己对五星红旗的敬意之后,接下来进入老师们"在国旗下讲话"环节,只见一位年轻女教师平易近人地走上前来,伴着熟练的手语,声音洪亮地告诫大家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普世道理,孩子们也极力配合老师频频点头,最后大家一起齐声背诵"悯农"。当看到比我还高一个头的大男孩感同身受大声喊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升旗仪式结束,人群散开,一切归于平静。突然几个聋哑学生找上前来,𠲖𠲖呀呀,指着某处向冬告状。我疑惑望去,东边操场的角落里,一个十岁左右的大男孩,正光着屁股旁若无人地拉屎。冬冲上前去,一通教育,男孩却瞪着卡姿兰大眼睛,无动于衷。我唏嘘不已,这就是特教老师们的日常,经常与屎尿屁打交道,偶尔处理课堂上学生突如其来的癫痫发作,长期忍受书本初级教学内容成千上万遍的枯燥重复,经历着看似毫无意义却意义深远的每一天。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再无语的学生也要激情地教。每天上午,特教学生们会歪在"立知楼"里,被动麻木地接受着老师们对书本基础知识的灌输,一步步缓慢形成对周围陌生世界的单维认知。下午的时光则多半流淌在"立行楼"里,"知行合一",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活着!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活下去!"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经济下行周期千千万万普通的打工人,尤其适用于这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残障儿童。为了培养孩子们自力更生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学校视他们的具体病情而论,酌情安排他们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绝对保证他们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开设了烹饪、烘焙、书法、音乐舞蹈课,手工制作也是必不可少。冬会时不时给我发来一些图片,略带骄傲自豪地展示学生们的劳动成果:黄澄澄的奶香曲奇,深褐色柔软的红枣蛋糕,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的油纸伞,尤其是新鲜出锅的还热气蒸腾的鸡蛋葱花面条汤,偶尔还真勾起了我嘴巴里的馋虫。



不知是否因为冬时常阅读+写文的爱好,学校安排她在幽静的四楼图书室里办公。从低龄幼儿园的童话故事漫画绘本,到诸多世界级获奖名著,她说来者不拒逐一翻阅。屋子正中办公桌上,依季节变换,要么摆放着被清水滋养的雪白栀子花,要么随意摊开一把风干的黄秋桂。好动好客的她,还在图书室里放置了一套简易茶具,宽大茶桌上伴着一小筐时令水果或零食,随时恭候同事或闺蜜们大驾光临。这不,就先来了这么一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饶老师,大老远就瞥见你带了一位美女朋友,还不赶紧介绍介绍?"随着一阵风,眼前刮进来一位神采熠熠的精干女子!唠完几句嗑,思维跳跃的她突然不禁感叹起来:"哎,前几天那个不是离开了吗?思前想后,我昨天晚上回家就命令家里那位,以后不准走在我前面!他倒委屈弱弱地争辩:这会是我说了算?老天抽中了谁,别人变的动?那也不行!不准半路将我扔下⋯"这个中气十足霸气可爱的女人,把我逗笑了!她是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现在的老师们啊,可不能再比作蜡烛了,蜡烛燃烧自己,但发出的光太微弱,根本不足以照亮别人。老师们必须是火把,只有熊熊燃烧的火把,才能照耀这些暮气沉沉的孩子们的人生。而充当心灵疗愈师的她,时时刻刻笑意盈盈,更像是一枚小太阳,始终纯良温暖。只见她拿出高高一摞塔罗牌,让我抽出其中一张,然后条分缕析地tell my fortune 。我自是不信,但转念一想,英语单词中的trick,不是既可翻译成"诡计,骗人的把戏",又可理解成"行业的诀窍,聪明的方法"吗?就连神圣不可亵渎的belief(信仰)中,不也隐藏了一个lie(谎言)吗?好神奇的悖论呀!

呵呵,图书室里后来也陆续来过几位其他中年女教师,但我不记得她们的名字。叽叽喳喳,谈天论地,这一女性群体,有时周围几乎无人可依,父母老公孩子学生们,无一不是来吸收能量,所以她们必须互相鼓励,抱团构建自己的能量补给系统。平凡又自爱,渺小而庄重,带着人性的软肋,又闪耀着神性的光辉,她们真诚善良,绵绵不绝地向特教孩子们传播爱意,终将福德好运。
安顿好教室里的一切,我们钻入了一直等候在学校门口附近的一辆小车,司机是一位黝黑寡言的中年男子,他是冬的发小,也是这支送教队伍中虔诚的一员,多年来,风雨无阻地为几位柔弱女教师提供远程贴心服务。冬解释说,由于路途遥远,路况复杂,再加上特教孩子们本身潜在的不可控危险因素,身边伴个身强力壮的男人,终归安心一些。送教过程,足迹东线遍及武穴的梅川、花桥、余川、大金、石佛寺、龙坪,西线有大法寺、田镇、团山等,一天下来,身心俱累。我打趣笑说:"别人假公肥私,你反者道之动,假私济公⋯⋯"



第一次听说"送教"一词,我不明所以,经再三盘问,才知最近几年国家政策好,对于一些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不能入校的残障儿童,特教学校老师们要隔三差五地登门拜访,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社会主义雨露阳光要普照大地,大家时刻牢记"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初心,及时送去党和国家的温暖,也送去一些社会慈善人士的好心爱心,还送去自己因材施教的耐心贴心。

秋天是有风的,刮风的天气是幸福的啊,大地和天空之间被大风反复涤荡,干干净净。远处葱郁的青山,近处金黄的麦浪,呈现出别样的画卷。我奋力吐出驻扎体内的浊气,不时抬头望望天空,依然那片淡蓝,蓝得无动于衷,丝毫不理会天空之下渺小人类世界的那点热烈。

终于到了,是一处农家小院,四周环绕植物,乡下的植物,也比城里的安静。我一直迷恋所有斑驳的事物,比如篱笆墙,古树,老屋,这里都有,某种感觉扑面而来:时光深处,一丛丛绿植从伤口爬出,满院的陈年旧事,缀满了沉甸甸的孤独。屋内,安静得像是空气里充满了耳朵,有人,在倾听。走进屋内,一个男孩存在着。"他枯坐着,周身充满了丧失信念的迹象和特征,在那绝望的深处,他无望地揣着希望。(There, then, he sat, the sign and symbol of a man without faith, hopelessly holding up hope in the midst of despair)"脑海里突然蹦出了前段时间读过的一句英文小诗。冬说,十几岁的他接近双目失明,大小便完全失禁。不大一会儿,男孩的妈妈从田间回来,微笑着热情向我们打招呼,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粗糙但强大的力量,在我眼中,胜过千百种虚伪的美丽。二楼堂屋边墙上挂满了金黄的奖状,她笑说来自健康的大儿子。她是一个湖南妹子,在外打工时结识了孩子爸,因为爱情,随夫扎根武穴。但命运偶然掉落的一片枯叶,将她困在了漫长的秋季里,她的爱人也随之陷入僵死的棋局,虽无能为力,却绝不坐以待毙,用底层男人贫弱的肩膀,奋力扛起了所有。时代和命运在人这个载体上,交织得耐人寻味。带着一颗崇敬的心,我打量着眼前这位善良的女子,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无情,多少女人在似水流年里不堪一击,然而现实的子弹似乎打不到她,她微笑着坚韧地牵着领着带着自己眼瞎且无法交流的儿子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明天。


第二个家庭卧室硬木沙发上蜷缩着一位女孩,留着小平头。我两次拜访,都只见年迈的奶奶伴其左右。房间里弥漫着阵阵刺鼻的屎尿气息,且带有阵阵寒意,让人无所适从。冬问:"奶奶,应该经常开窗通风,你闻不到尿馊味吗?"奶奶平静答:"习惯了!"我差点泪目。孙女生下来因缺氧而致脑瘫,四处求医问药,皆一无所获,儿子儿媳把包袱扔在家里,无论是无奈抑或无情,沦为接盘女侠的她只有走入自己的宿命,走进一条长长的孤独且无人回应的隧道之中,四野黑暗,年迈的她咬牙前行,仅仅为了某一天能看见前方闪现的那一缕微光。普通女性的成长,没有史诗,只有沉默的哑剧,我们也没有女主角光环,只有炮灰A、路人甲、群演x号的灰头土脸,和石头般活下去的劲儿 ,她们健康地痛苦着,贫病交加名利皆空。
第三个家庭养着两个智障儿子,大儿子几年前已经从特教学校毕业了。送教的三位女老师是他们家的常客。冬熟门熟路地吩咐小儿子:"来,来,今天把堂屋里的地用扫帚扫干净,给几个老师看看!"之后,程莉老师又温柔地翻开花花绿绿的语文书,声情并茂地说:"今天咱们来听一段小故事⋯⋯"

接下来,驱车前往第四家、第五家⋯最后一家,终于结束了!我也见识体会了"健康是相似的,不幸的残疾,各有各的不幸!"孩子们眉眼歪斜,呲牙咧嘴,反手反脚,大喊大叫,眼神呆滞,口水直流⋯⋯让我心情倍感沉重的是,被送教的家庭屋里,出面迎接接待我们的,大多数都是孩子的母亲,她们无一例外,眼里蓄满令人心碎的微笑。家里常年失了男性的阳刚,逃离的丈夫,缺位的父亲,母亲们深刻的悲伤,经过时间的稀释,仿佛已变得平淡如水。也许生活给予什么,她们就接着,生活拿走什么,她们就看着;有月亮时,就和影子在一起,电闪雷鸣时,就和自己在一起。母亲们的一生,像清澈的泉水,因为生活,流入沟渠,又因为孩子,奔向大海。我猜想:什么才是支撑她们穿越大片黑暗苦难的动力?望着环绕屋外的大片绿意和广袤无垠的土地,我找到了答案:女人,应该像植物一样生活,一天天将根深扎,你看,青草顶天而生,当我们看到绿色时,总是忍不住想:一切都不会结束吧?



现代社会,"女性"这个字眼,已成功进化成一种处境,而非性别。婚姻和养育,既是女性前行路上的重负,也是她们自我的丰富。人世间,温煦负责的男子和慈悲通透的女子,都是遇上方知有的瑰宝。人性深处,不分男女。婚姻算什么,只有爱才是王者,不重关系,将自己链接于更高的热爱与存在,才是女性们此生的救赎。母亲,这个伟大的名字,是孩子心中永恒的信仰,她们体内自然涌动的那绵绵不绝的母爱,救赎了这些也许没有明天的折翼天使。平凡的母亲们,才是孩子生命中的活菩萨呀!

特别声明:武穴文艺微信公众号为武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宣平台,每周一、三、五推出。作品系原创首发,著作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转载作品请注明出处!

作者:樊晓璇

监制:雷世达 

编审:陈文文

编辑:刘小琪  邓  炜

联系我们

电话:0713-6223515
QQ:1633846741
微信:武穴市文艺界微信群
邮箱:1633846741@qq.com

 武穴文艺

一起绽放 

微笑向前


长按二维码

关注武穴文艺

武穴文艺
正常宣传 公益服务 黄冈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