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刚过,八月底的衡阳还被回热的“秋老虎”霸占着,风只能乘着清晨的凉意,在人们面前打个旋就转身离开。8月31日-9月1日,50余位作家、出版行业工作者以及媒体行业工作者,坐着大巴车正式踏上“寿比南山 雁鸣衡阳”全国名作家看衡阳文学采风活动的旅程,去采衡阳的风。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所以采集民歌的活动称为采风。后来,“风”的意涵外延扩大,“采风”的意旨也随之变更。司马迁的《史记·乐书》中写道:“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可见,这里的“风”,是风俗的“风”。那么,此次作家们来到衡阳,采的是什么风?
风沉而韵,是千年弦歌也8月31日大早,作家们从酒店出发,车行10余分钟,就看到了一条大江。从长沙、永州等地来的朋友定然对其感到熟悉,这是湘江的中下游河段。沿着江边再行驶十分钟左右,就来到了此次行程的第一站,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地处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明徐霞客赞誉称“石鼓书院兼具滕王阁、黄鹤楼名胜之优越”;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誉。走进今天的石鼓书院,首先看到的是石鼓七贤的石雕——韩愈、周敦颐、李宽、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七位先贤在大门不远处迎着每一位前来的观众,自然而然地为整个参观过程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再往里走,禹碑亭上神秘莫测的文字、复原古代的石鼓、建于三江交汇之处的合江亭,对于知识的孜孜以求、对于和平的美好心愿、文人墨客的千古诗句,都凝结到了这一个地理空间当中,令人遐思无限、畅享千年弦歌之风韵也。无怪乎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赏玩之后慨叹,石鼓书院这个地方涌动着浓郁的文学气息,流淌着浓厚的诗意。
风清而光,是南岳之峰也雁到衡阳不南飞,客到衡阳不思归。衡阳自古有“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的美谈。从石鼓书院沿着湘江往南行驶十分钟就会看到一座形似鸿雁伸颈昂头、舒足展翅欲腾空飞翔的小山,此峰唤作廻雁峰,据说衡阳的雅称“雁城”也由此而来。假若从此地的空中自南向北看,还会看到绵延八百余里的南岳七十二峰,不错,这里正是七十二峰之首。尽管这座小山海拔不高,但历史名人的诗文以它为典故者甚多,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佳句。伟大诗人杜甫曾居衡阳,留下了“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的诗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出生于廻雁峰下王衙坪 ,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从小在衡州舅父家成长,使廻雁峰名扬中外。1983年,衡阳市人民政府重修廻雁峰公园,设烟雨池、飞瀑流彩、回雁阁等景点,行走登山之间,便能赏一回烟雨朦胧、潺潺清流,实乃城市之中的一上佳休憩之所。如果说廻雁峰还带有几分城市的烟火,那么衡山就完全是空灵的仙境了。车辆穿梭过盘旋于山间的公路,抵达空气清新、云雾缭绕的南天门。站在山间眺望远山淡影,仿佛置身云端。转身回望蜿蜒曲折的公路、蓝瓦白墙的建筑,又顿生人间值得之感。行程至此,不少作家亦身心放松,纷纷与同好拍照打卡。冰心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获得者王樵夫游览完衡山之后表示,来到衡山就有一种亲近之感。也许这种亲近就与此地风光秀丽,人行其中易生天人合一之感有关。
风停而物,是70年风物也红砖瓦房的苏式建筑,老旧精密的工业设备......这里是不同于自然风光的建湘工业艺术园。该艺术园由1960年兴建的衡阳建湘柴油机厂生产车间改建而成,分为建湘厂史展陈厅、艺术作品展示厅、机械制造科普厅和铸造工艺体验厅等四大功能版块。展馆保留了老厂房的柱、梁、行车设备及部分本色墙面等基础构建部分,展出了机床、发动机等大量翔实、鲜活的实物资料及文字图片。不少作家来到这里都勾起了回忆。报告文学家、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余艳说:“走进大厅,看到齿轮连着齿轮转动的墙面设计,一下就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余艳的父母、哥哥都是工业方向的从业人员,馆内展出的不少资料都既是历史,又是她的私人回忆。“这次采风之后的创作,我就准备写这部分,因为确实对我的触动非常大。”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十届主席团委员、2021年度中国好书《北地》的作者老藤也表示:“在建湘工业艺术园,我看到了很多劳动模范的故事,为我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资源,这次到衡阳不虚此行。”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石鼓书院,到自然风光优美的南岳诸峰,再到工业文化印记坚实的工业艺术园,此次“寿比南山 雁鸣衡阳”全国名作家看衡阳文学采风活动,的确让不少作家深入了解了衡阳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以及传统工业与现代制造业文化。风驻而敬,是忠烈之祠也9月1日,文学采风活动一行走进南岳衡山。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知名作家、诗人踏访磨镜台、南台寺、南天门、忠烈祠、南岳大庙等景点,赏自然风光之秀美,品历史人文之厚重。
衡山,中国五岳之一,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古以来,衡山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和宗教圣地,也是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胜地,它的壮美与神秘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秘。“我们常说的‘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南岳衡山。”在乘车上山的途中,作为衡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陈新文向作家们热情地讲解。
素有“南禅祖源,传法圣地”之称的磨镜台,既是中国佛教史上一块圣地,也是中国的抗战圣地。在磨镜台,作家们被众多的抗战遗迹所吸引,并围绕衡阳保卫战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展开热烈交流。
青山埋忠骨。香炉峰下,静静矗立着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造的南岳忠烈祠。作家们怀着崇敬和缅怀的心情,走进庄严肃穆的享堂,在一块块刻有抗日英烈生平事迹的石碑前久久伫立,仔细聆听讲解。
“衡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们来到这里,不可能不对这些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献出过生命的英灵们心生崇敬。”诗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张战说,她喜欢衡山,也常来忠烈祠,写下了《广济寺》《从白龙潭上福严寺》《磨镜台》等南岳组诗。
南岳大庙始建于唐代,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漫步南岳大庙,红墙掩映,绿树葱郁,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在御碑亭里,巨大的龟背上立着一块近7米高的青石碑,碑上是康熙亲撰的《御制重修南岳庙碑》,作家们饶有兴致地排在游客队伍中,从龟首摸到龟尾,祈求福寿绵长;踏访庙内各处建筑,作家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具匠心,石刻、碑刻、书画等文物和艺术品也让作家们大开眼界。
作为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主办,芙蓉杂志社、衡阳市文联承办。活动旨在通过作家团的实地走访,深入挖掘、宣传、推介衡阳的传统工业与现代制造业文化,展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方式,助力衡阳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活动结束后,芙蓉杂志社将精选此次采风活动的优秀作品,刊发在《〈芙蓉〉——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衡阳专辑》增刊上,让全国乃至全球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衡阳、爱上衡阳。
本文转载自 潇湘晨报、红网时刻